第1530章 計劃

第1530章 計劃

蕭明德將軍的致仕請求並沒有在朝中引起什麼大風波。

在蕭琮死後,曾經有過很多人上蕭家弔唁順便打探消息,當時蕭明德將軍就曾經向很多人透露過自己有退休的想法了。

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象他這種身份地位與資歷的名將,在失去皇帝聖眷這麼長的時間後,獨生愛子又忽然夭折,會覺得大受打擊,從而心灰意冷退出朝堂,是很自然而然的事,並不覺得奇怪。有些人可能會認爲他退出得太早了,等到三皇子成爲儲君甚至是新君之後,他這個親舅舅本該能在仕途上再進一步的,這麼早就退豈不是太過可惜?然而,等到三皇子遲遲未出現在蕭琮靈堂上的消息傳開後,哪怕不是不明內情的人,也多少覺得三皇子對蕭家未免過於冷漠。明明還有個蕭琳即將要嫁他爲妾,可一旦最支持他的蕭琮去世,他對蕭家就遠不如從前殷勤了。對待親舅舅尚且如此,三皇子真的是個有情有義的明君嗎?

當然,等到不少權貴圈的人聽說了三皇子右手受傷的消息之後,會抱這種念頭的人就很少了。更多的人覺得,蕭明德將軍估計是在受到喪子打擊的同時,認清了三皇子的冷漠,又確定了三皇子前途斷絕,所以纔會心灰意冷,激流勇退的。

有傳聞說,蕭明德將軍早在正月下旬,朝廷各部衙開衙辦公的時候,就想要呈上致仕奏摺的,是被妻子死活攔住的,因爲她害怕,一旦丈夫致仕,就越發不會有人來拜祭兒子了,而女兒是否能順利嫁給三皇子,也成了未知之數。蕭明德將軍看着因爲喪子而傷心病倒的妻子,心軟了幾回,纔會一再推遲了上書的時間,但到底還是在二月中旬將早已寫好的奏摺送呈御覽。

皇帝完全沒有挽留的意思,很平靜地批覆下來了,連做戲的意思都沒有。

倒是蕭將軍本人,得知皇帝的答覆之後,眼圈忍不住紅了一下,才忍住了心中的悲痛,鄭重朝着西宮方向下跪行禮,算是辭別了這位他從少年時代就開始侍奉效忠的君主。

燕王與朱瑞隨後收到了消息。在燕王的默許下,朱瑞追上了蕭將軍,一路陪着他回到了柱國將軍府。從今往後,蕭明德將軍就只會頂着祖傳下來的“柱國將軍”名頭,過着富貴閒人的生活。不過據他所說,他會先把兒子送回老家安葬,順道把女兒也帶回去。

三皇子明顯不是什麼可以信任依靠的人選,而他的前程也同樣晦暗不清。蕭將軍不想照着妻子的意思,把女兒嫁過去做個妾室了。如果三皇子能正常封王,那蕭琳給他做個側妃,也未必有多糟糕;可萬一他不甘心失去皇位繼承權,要搞出些什麼禍事來呢?!蕭家不可能陪着他冒險,因此不能再被他捆綁下去了。蕭明德將軍寧可把女兒帶回老家去,再挑個人品正直性情溫厚的舊部做女婿,只需要跟男方說清楚女兒的情況,把她當成新寡大歸的外嫁女重新嫁出去,其實也不是辦不到的。男方的家世條件當然不會太好,但現階段的蕭家,已經沒必要挑剔這些了。

倒是兒媳腹中的胎兒,一旦出世,若是孫兒的話,蕭將軍打算要親自教養,而不是把孩子交託後宅婦人之手。他希望能教出一個人品正直、才能出衆又能明辨事非、恪守忠義的好孩子。

朱瑞默默聽着曾經的養父說出自己的計劃,沒有提出任何異議。但他心裡清楚,蕭明德將軍未必能如願以償。且不說三皇子是否會容忍自己的女人另嫁他人,光是蕭琳本人,就不象是會順從父親意願的樣子。蕭將軍在自己的家人面前,從來就沒法做到一言九鼎,只能指望他這一回能堅持得長一些了。

留意到蕭明德致仕的人有很多,但大家看到皇帝的態度,也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再加上蕭明德本來的人緣也不是很好,曾經爲了做一個忠心的孤臣,他與朝中大部分文臣武將都沒有什麼好交情。如今他的差人緣加上皇帝的態度,兩相疊加,導致了蕭家越發門可羅雀。至於蕭明德與他的夫人與女兒之間,又發生了什麼爭吵、矛盾,外界也無心關注了。眼下大部分的人,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即將回京的四皇子身上。

即使皇帝沒有明言,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宮中發生的隱秘也漸漸傳到了京中各權貴世家與高門大戶的耳中。隨着太子被廢、二皇子出繼、三皇子因傷致殘,當今皇帝的四位皇子中,下一任儲君的人選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

不管曾經有多少人覺得四皇子生母不夠端莊賢淑、母族不夠高貴、本人年紀太小、沒有學業方面的出衆名聲、更沒有給外臣們留下足夠的好印象……反正現在也只剩下他能成爲新任的儲君了。朝臣們回想起四皇子過去的所作所爲,發現他其實也沒什麼明顯的缺點,人不蠢,學業中上,待人接物都挺有教養的,能讓皇帝一直寵愛信任,也足以證明他的聰慧。況且,儘管是皇帝特地命他留在揚州“祈福”,但這麼開的時間了,足有半年功夫,他的兄長們在京城、宮中頻頻搞事,他卻一直很老實,看起來足夠明智和乖巧。起碼,他不會是個會自以爲聰明的野心家。

喬美人雖然名聲不佳,可除此之外也沒什麼惡行,不過就是以色侍人罷了。

喬家聲名不顯,也沒幾個出衆的子弟,更無高官。但在經歷過曹家這樣的強勢外戚之後,大家反而覺得喬家挺好的。四皇子得勢時,他們也沒惹出什麼事來,估計以後也成不了氣候。大家不需要擔憂會再來一家難纏的外戚權臣了。

宗室皇親們跟四皇子打交道不多,但印象中並不是個難相處的孩子,再加上很多人心虛,眼下暫時還不敢反對什麼;武將們先後經歷過太子與三皇子這兩位失敗的皇位競爭者,又有燕王這位大將在上頭鎮壓,同樣暫時不會發出聲音;文臣們則覺得一位乖巧明理不愛生事的新君,相當符合他們的期望,感覺比傲慢無禮的太子要好多了!而且四皇子最寵信的近臣是正經科舉出身,既非外家親戚也非實權武將,素來的名聲也不錯,那四皇子應該會更親近清流文臣們吧?

當四皇子的儀仗進入京城大門的時候,打從心眼裡歡迎他歸來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再也沒有任何人拿他是受寵無實績的幼子說事兒,也沒哪個朝臣提出“廢長立幼”是不吉徵兆的觀點。

太子是自己作死的,並不是皇帝無緣由地廢了他。

太子與三皇子也同樣沒有實績,拿這個挑剔一個小皇子,實在沒必要。

況且皇帝的身體肉眼可見地衰敗下去,這時候不趕緊把唯一一個合格的儲君人選捧上位,確定他的繼承資格,保證皇位平穩過渡,難道還真要等到皇帝支撐不下去時,又發生一次奪嫡之亂,讓整個京城再度血流成河麼?!

(本章完)

第1118章 情誼第1448章 傳聞第32章 貨郎(推薦加更)第514章 分道第328章 吃瓜第761章 坦言第507章 反應第104章 警告第829章 聊天第1412章 線索第623章 告誡第1267章 議論第282章 吐嘈第774章 父王第881章 煩惱第502章 腹黑第604章 挑撥第874章 來訪第934章 算計第1162章 商討第1169章 拜第608章 提議第430章 接木第465章 反應第566章 指環第939章 相見第1576章 閨密第572章 葬送第838章 新居第1632章 傳話第1154章 緣由第1403章 來客第1377章 安頓第734章 後續第349章 織課第418章 捎話第828章 威風第755章 吃醋第1522章 困獸第1592章 抽薪第820章 商量第262章 前來第370章 天真第285章 孝心第392章 危急第1174章 野望第459章 蜜語第572章 葬送第1379章 憂心第739章 助拳第900章 冷遇第1413章 防備第91章 聞訊第1484章 繼續第671章 選擇權第506章 背鍋第1424章 相約第891章 鄙視第147章 相爭第87章 玉佩第1639章 補藥第1006章 大度第940章 內鬥第845章 消停第35章 李家第470章 羞恥第90章 火光第657章 報應第64章 警告第207章 動搖第731章 同伴第1584章 表態第1592章 抽薪第588章 問題第1456章 青紫第1260章 燕爾第665章 藥鋪第902章 好詩第1236章 新房第706章 忽悠第190章 家常第735章 分道第910章 細節第1672章 驚變第931章 再會第1265章 婉拒第430章 接木第744章 烏龍第702章 卞家第525章 春盤第150章 可惜第279章 牽連第305章 援手第973章 日程第1156章 拜謝第837章 入住第272章 細賬第1120章 差別第772章 光彩第1280章 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