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0章 交接

第1670章 交接

朱瑞與謝慕林陪着新君朱晟、皇后岳氏,在慈寧宮陪太后聊了一會兒天,又在那兒用了簡單清淡的午膳,便告退出來了。

然後朱晟帶着朱瑞去了奉天殿繼續給大行皇帝跪靈,謝慕林則陪着嶽皇后去了坤寧宮。

坤寧宮是她帶着人收拾出來的,因此對宮中的情況也比較熟悉。她給嶽皇后詳細介紹了對方今後的居所,又把宮中的侍從宮人都叫過來一一給嶽皇后介紹過,包括姓名、出身、籍貫、資歷與性情、擅長領域什麼的,都細細說了一遍,同時又將坤寧宮所有相關的文書、賬冊移交給了吳瓊葉姑姑。

現在的坤寧宮是在原本曹皇后一系覆滅之後,破而後立,由謝慕林帶着人重新建立起文書賬目檔案來的,所以沒有什麼舊賬的麻煩在,一應都是新的。事務與賬目雖然看起來繁瑣,但其實處理起來還算簡單。謝慕林又交代得十分仔細,還留下了多名瞭解情況的人手給吳瓊葉姑姑做輔佐,後者很容易就能上手坤寧宮事務。吳姑姑見她把事情料理得明明白白,各項文書、賬目又做得比燕王府用了多年的舊賬更清晰有條理,就忍不住讚歎道:“王妃這理家的本事真是沒說的!從前在王府的時候,小的就已經感嘆王妃擅長理家,萬萬沒想到您原來那時候還在藏拙呢!”

謝慕林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吳姑姑過獎了,其實我基本都是照着宮裡的老規矩處理坤寧宮中事務的,只因爲年輕沒經驗,怕中間會有什麼差錯,才把文書和賬目做得格外仔細些,想查也方便。我這算是什麼本事呢?平日裡還老是遇到一大堆不懂的東西,若不是去請教了太后娘娘與永寧長公主,我早就把這些事搞砸了,哪裡當得起吳姑姑的誇獎?”

嶽皇后慈愛地笑道:“你把事情辦得這樣好,自然當得起任何人的誇獎,很不必妄自菲薄。我們朱家的年輕媳婦,誰沒有個年長經事多的長輩?卻不是人人得了長輩指點,就能初上手便把這麼多繁雜的事務料理得妥妥當當、明明白白的。你能做得好,便是你的長處。知道你有這樣的本事,我也就能放心把燕王府交給你了。往後你是燕王妃,是燕王府的主母,想要做什麼,只要王爺不反對,只管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不必有什麼顧慮。北平那邊的宗室,如今也很少說閒話了。就算有沒眼色的人,也只能嘴上說說而已。你不必理會他們,千萬別象我似的,因爲覺得自身有不足,在人前便少了底氣。”

嶽皇后看起來是有感而發。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身份有所變化的關係,她如今眉目間似乎開朗了許多,說話行事比從前少了顧慮,底氣都足了。

謝慕林若有所思,乖乖領受了嫡婆婆的“指點”。

她如今確實沒什麼可顧慮的。北平宗室圈子裡的人若想對她說怪話,那得先看自己的脖子是不是夠硬!她可不是孃家被燕王救了才免去抄家滅族之禍的岳氏,她老子可是北平民政部門的老大呢!丈夫朱瑞是皇帝“唯一的親生兒子”,就算不能做儲君,那身份地位也是槓槓的!他們在乎什麼名聲?還用得着怕幾個宗室的閒話?!

謝慕林交接完坤寧宮的事務,便向嶽皇后正式告假了。朱瑞與她北上的日子基本已經定下來了,可因爲他們連日在宮中忙活,行李雖然收拾得差不多了,卻還沒來得及與京中的親友相見辭行,一些該採買的東西也還沒采買完畢呢,無論如何,他們都得回燕王府休整一下了。

反正宮中有了皇后處理所有事務,再也用不着謝慕林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親王妃越俎代皰了。

朱瑞先前也這麼想過,此時見妻子與自己有同感,只覺得心下溫暖。他握着謝慕林的手,輕聲道:“娘子,父皇剛纔跟我說,將來打算把自己的皇陵建在大行皇帝陵寢邊上,但獨獨劃出一塊地界,是專門給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還有母親準備的。”

謝慕林謝過嶽皇后的恩典,鄭重行過禮,退出坤寧宮來,才往前殿方向走了一段路,便遇上了前來接自己的朱瑞。

謝慕林道:“等咱們回去了,再請靜明師太到現場去看看,她喜歡哪裡,就改建哪裡吧。其實我覺得,不管是哪一處宮殿,在人煙稀少的紫禁城中生活,都太過孤單冷清了一點,但靜明師太基本不與外人往來,也不出門,除了咱們,就是與皇后娘娘、吳姑姑她們打交道,是住在慈雲庵,還是搬進紫禁城,也沒多少差別。不過慈雲庵確實容易有外人進入,打攪了她的清靜。若是她將來搬進紫禁城後覺得悶,大不了咱們多去看望她,陪她說說話就是了。”

朱瑞告訴妻子:“父皇方纔跟禮部、工部的人打過招呼了,等大行皇帝入葬皇陵後,便會舉行封后大典,到時候,順道把我姨娘還有……母親的冊封儀式也一塊兒辦了。阿玦……阿玦的封爵旨意也會一併頒佈下去的。工部的人則隨我們回北平去,在紫禁城裡挑個宮殿,改建成庵堂。”他頓了一頓,“娘子覺得……是壽康宮好,還是壽安宮好?”

嶽皇后十分體諒她的難處,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她的請求,還表示她方便時進宮就可以了,太后那兒有自己這個婆婆在呢。

朱瑞同樣向皇帝告了假,小夫妻倆便一塊兒出宮回家去了。

紫禁城裡的宮殿,幾處正殿自然是不能隨便住人的,慈寧宮乃是太后居所,都不適合改建作靜明師太的庵堂。壽康、壽安兩宮在慈寧宮後方,原也是給太妃、太嬪等身份的宮眷居住的,地方雖相對小些,卻也不失華美。其中壽安宮更清靜一點,但壽康宮卻挨着大佛堂,似乎更適合改建成庵堂。

謝慕林怔了怔:“啊?”爲什麼忽然轉入到如此陰深詭異的話題中去?

朱瑞便告訴妻子,大行皇帝給自己建皇陵時,絕對沒想過要讓兄弟繼承自己的皇位,所以他在自己的陵園裡特地劃出了給弟弟一家的墓地,打算讓弟弟死後也繼續陪着自己——興許還想過,弟弟的“兒子”也等於是隨葬在他的皇陵中了。

只是如今情況大變,新君朱晟自己都做了皇帝,不可能再隨葬哥哥的皇陵了,於是就把原本給自己留的地皮劃分出來,留給兒子朱瑞這個現任“燕王”一家使,自己在邊上再建皇陵,爭取兄弟雙陵並立、長久相伴的意思。

這麼一來,朱瑞一家的墓地便正好處於兩位“父親”的皇陵之間,方位頗爲微妙。更微妙的是,新君朱晟已經決定了,會追封“兒子”的生母蕭明珠爲皇貴妃,並將其葬入給兒子留的陵園中去。

蕭明珠名義上是新君的女人,實際上是大行皇帝的女人,可最終,她只會長眠在兒孫們身邊,不會成爲任何一個皇帝的附庸。

朱瑞還決定,將來把朱玦與靜明師太母子也埋進自己的陵園中去,一家人便整整齊齊,團圓了!

(本章完)

第280章 謝家角第715章 願望第417章 薛家第227章 倚仗第621章 母女第683章 嫡庶第1107章 大姐第1401章 壽宴第1029章 艱難第612章 轉道第1414章 壽宴第1018章 擔憂第210章 示好第1618章 添堵第1025章 打趣第905章 相懟第1117章 糾結第620章 安撫第1261章 提醒第542章 東昌號第104章 警告第874章 來訪第1334章 互吹第1094章 後賬第568章 惶恐第643章 產業第631章 挑撥第1060章 風險第285章 孝心第1218章 笑談第1427章 舊人第97章 失落第1013章 交易第610章 搪塞第1027章 算計第367章 圈套第1581章 先帝第620章 安撫第365章 傳聞第750章 親緣第699章 建議第164章 出謀第984章 詢問第194章 清點第62章 癢處第1258章 問題第672章 再勸第986章 吃瓜第1432章 寧王第448章 告知第393章 準備第1425章 隱秘第456章 坦言第469章 哀求第464章 喪禮第180章 諫言第56章 拆穿(推薦加更)第828章 威風第1261章 提醒第854章 怨氣第328章 吃瓜第982章 宴罷第619章 難處第546章 貴人第1500章 打探第1510章 決斷第916章 示好第372章 傳聞第579章 價值第359章 妥協第937章 推論第1455章 朝賀第344章 反省第1291章 看開第716章 傳聞第1515章 引導第1035章 爲難第57章 口角第578章 暗示第1623章 賞賜第1572章 寧王府第1169章 拜第371章 結好第81章 傳聞第229章 奪理第1227章 辭別第1638章 探病第271章 算賬第1513章 抱怨第1350章 宵夜第1603章 威脅第221章 流言第668章 不言第1638章 探病第214章 友人第1325章 實情第277章 微妙第1417章 挑撥第1055章 投靠第378章 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