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敘舊

第295章 敘舊

謝謹之走出正房的時候,還有些精神恍惚。

謝慕林跟在他身後,有些擔心地看了他幾眼,回頭瞧瞧文氏與謝梅珺夫婦正在廊下說話,便低聲對謝謹之說:“哥哥,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科舉考試,三年一大考,能考中的都是人中龍鳳,一甲更是天才中的天才。只有三個名額,競爭太大了。你只要盡力而爲就好,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的。”

謝謹之抿了抿脣,低聲道:“父親、母親十數年來不曾在嗣祖母膝下承歡,一直覺得心中有愧,辜負了嗣祖父當年的悉心教導。嗣祖母又對母親有庇護之恩,更對父親有救命大恩,若不能有所回報,我豈不是愧爲人子?既然如今嗣祖母對我有所期望,我自當竭力而爲,方可回報她老人家大恩之一二……這也是如今我僅能做的事了。”

謝慕林心中明白他的想法,只是想到全家的壓力都要落在他這個十四歲的少年身上,未免負擔太重了些。她嘆了口氣,低聲說:“反正你再勤奮讀書,也要注意身體纔好。沒有好身體,你也沒辦法順利通過科舉,考取進士功名。我這邊會想辦法多多孝順嗣祖母的,盡孝的法子有很多,並不是只能指望你一個。”

謝謹之衝妹妹露出一個微笑。兄妹倆對視間,已經有了默契。

文氏與謝梅珺夫妻的交談還在繼續着。

他們三人再加上謝璞,其實是從小就相互熟識,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早年間關係十分親近。謝梅珺的父親二老太爺謝澤川,楊意全的伯父,以及文氏的亡父文舉人,曾經是鄉試同年,後來又一同在國子監讀書,有同鄉、同年、同窗之誼,彼此感情很好。

楊意全父母雙亡,自小跟隨伯父一家生活。他年紀較長,對待世交家的弟弟妹妹們,就象是大哥一樣關懷有加。也因爲他性情溫和敦厚,人也穩重可靠,謝澤川在爲女兒擇婿的時候,纔會看中了他,認爲他雖然在學問上天賦不算太突出,未來仕途前程可能比較有限,卻能成爲女兒的依靠,愛妻日後養老,也能得到周到的照顧。

謝梅珺十幾年來一直夫妻和睦,宋氏也有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承歡膝下,而楊家對此毫無異議,竹山書院運作良好,這都證明了謝澤川的選擇是正確的。

她又轉向文氏:“當年母親與我也打過寫信召你回來的主意。母親畢竟是哥哥嗣母,你又是記在二房名下的,倘若母親打着盡孝的旗號讓你回來,三嬸孃自然也攔不住你。可幾次去信,都聽說你每每預備出行,謹之和映真就要生病,母親心裡便打鼓了,擔心是有什麼壞心腸的惡人,爲了阻你夫妻團聚,故意對孩子下手。爲了以防萬一,母親與我想法子找上了吉祥……嫂嫂可還記得吉祥?”

謝梅珺忙嗔了丈夫一眼:“你胡說些什麼呀?什麼都不知道,就在這裡埋怨人了!”

文氏當然記得,吉祥是謝老太太過去的大丫頭,跟着他們一家離開湖陰,進京後又再服侍了兩年,一向是很有體面的,無論是她還是謝璞,都對吉祥很是信任。但謝老太太身邊有了曹氏安排的新心腹後,吉祥就出了幾個不大不小的錯處,年紀也大了,老太太發話讓她配人,還是謝璞那邊插了手,把她嫁給了手下一個頗爲能幹的年輕掌櫃,才讓她免去任由曹氏配給下僕的命運。不過,吉祥嫁人後就隨夫去了外地做事,文氏已經有十來年不曾見過了。

“我母親又不是爲了這些回報,才爲你們着想的。”謝梅珺嘆了口氣,“都是一家人,又有多年的情誼,怎麼忍心看到你和哥哥受了這許多年的苦,孩子也總受委屈?誰能想到,三嬸孃竟是個對至親骨肉都能狠得下心腸的人呢?母親常常私下對我說,她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太小看了三嬸孃的薄情!”

她拉着文氏的手,安慰道:“嫂嫂別聽這糊塗人胡言亂語,他能知道什麼?哥哥與嫂嫂都有難處,這些事難道是能隨便與人說去的?!”

然而楊意全話不多,出了門,一開口說的,卻有些戳人心窩子:“文家妹子這些年爲何就一直不回來呢?玉和竟也不幫你說句話。你可是他的妻子,他竟然坐視你在金陵受委屈,他卻帶着美妾在任上風流快活!若文家妹子你早些帶兒女回鄉,不說岳母膝下有人盡孝,少些孤寂,便是文家妹子你自己,也能少受幾年閒氣!謹之那孩子,更是能提前幾年得名師教導,眼下怕是早已功名在身了!”

謝梅珺又瞪他了,示意他閉嘴:“我們管你叫了幾年兄長,你還真把自己當親兄長了?你怎知道哥哥就沒想過讓嫂嫂回鄉?可是三嬸孃攔着,他又能怎麼辦?還能違母命不成?那豈不是要被人罵不孝,還要連嫂嫂都一塊兒連累了?!”

楊意全抿了抿脣,低聲道:“我只是替岳母與文家妹子抱不平罷了!玉和行事不周全,我實在看不過眼。”

文氏已經多年不見這位昔日的老大哥了,如今見面敘起了舊,還覺得有些生疏,又覺得對方年紀大了之後,比從前沉默了許多。想想他們夫妻這些年來的變化,還有謝梅珺如今比從前幹練許多的模樣,她就忍不住要感嘆一聲,歲月不饒人了。

文氏恍然,想起自己曾經與女兒說過的話,臉上不由得一紅,低聲道:“母親慈愛,我實在不知該如何回報……”

文氏心裡一酸,心中剛剛纔壓下去的對宋氏的愧疚,頓時又冒了出來,眼圈立刻就紅了。

謝梅珺告訴文氏:“吉祥是從湖陰老家出去的,與我們二房也算是有些香火情。母親與我私下給她傳信,讓她想法子試探一下三嬸孃的心意。要是三嬸孃能鬆口讓你帶着孩子回老家來,那你在這邊住上幾個月,母親再將你送去哥哥身邊團聚,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夫妻總是要守在一起,日子才能過得和美。

誰知三嬸孃身邊多了幾個不知是誰安插的黑心短命惡人婆子,竟對三嬸孃進言,說要是母親真把你召回去,再往哥哥身邊送,那就再給哥哥去一封信,把你叫回京城,從此再不肯放出來了,還要在京城到處傳你的壞話,罵你對婆母不孝,然後以此爲由,把謹之兄妹倆抱到曹氏屋裡養活。三嬸孃竟然還真的把這些糊塗話聽進去了,吉祥急報回來,我們也就不敢再動,免得白白折騰了你和孩子一回,沾上壞名聲不說,還要連累你們母子分離。”

文氏又一次熱淚盈眶了。她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與孩子在過去十幾年裡的種種遭遇……

楊意全看着她面上的哀傷之色,再看妻子一眼,抿了抿脣,又再沉默下來。

天氣悶熱,心情暴躁……

(本章完)

第610章 搪塞第1220章 力勸第618章 團聚第1406章 討論第1349章 提醒第562章 金山第1199章 早產第445章 質問第945章 現實第322章 修繕第851章 憂慮第391章 安逸第580章 發瘋第1143章 收藥第737章 提醒第263章 添油第684章 老叔第223章 分析第123章 荒唐第1234章 文淵第1489章 手記第338章 揚名第1527章 揚州第1630章 放話第474章 紅白第684章 老叔第605章 私心第1248章 細問第1316章 建議第219章 思索第1210章 門外第545章 獻計第647章 分析第417章 薛家第135章 錦匣第1033章 姐妹第1628章 笑話第1329章 毛衣第104章 警告第1547章 心虛第696章 障礙第208章 夭蛾子第888章 慈母第1572章 寧王府第1375章 疑惑第1495章 感慨第774章 父王第237章 誤導第1018章 擔憂第1199章 早產第747章 喜悅第1232章 推廣第1345章 不安第691章 疑心第672章 再勸第1024章 謙卑第811章 父子第517章 原委第1326章 憂心第1235章 體貼第225章 強辭第1195章 密摺第544章 行蹤第803章 會面第411章 涼薄第1141章 收藥第1534章 力薄第1675章 情義第245章 驚喜第1213章 冠服第399章 善緣第470章 羞恥第845章 消停第915章 上門第1632章 傳話第1187章 宴罷第538章 賠罪第60章 照看第193章 接連第1196章 爲難第795章 送行第307章 太宗第1557章 萬家第714章 圓謊第610章 搪塞第1547章 心虛第182章 表露第993章 鬱悶第464章 喪禮第1264章 哭求第325章 考較第1033章 姐妹第1217章 冊封第758章 預感第1663章 安定第1003章 雪來第397章 典故第1090章 來信第1085章 察覺第70章 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