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平息

第343章 平息

雖然文氏覺得不妥,但謝慕林還是決定,要把楊四爺的事告訴楊意全,讓他去處理。

興許楊意全姑父會偏向楊家,任由謝家十三房以及背後的三房(也包括二房)吃虧,但也有可能會偏着謝家,從此跟楊家本家的關係鬧得更僵。經過這件事後,謝慕林也就能看清楚這位姑父的爲人品性了,便能決定日後要如何與他相處。

其實楊意全對他們母子幾個還是挺好的,每次在二房遇見,態度都很親切和氣,對文氏在湖陰的生活也非常關心,就好象是個和藹的長兄一樣。儘管見面的次數不多,但時不時的也會打發個婆子來跟文氏問好,讓她遇到什麼難處,只管開口。畢竟她如今是二房的媳婦,丈夫不在身邊,兒子們年紀又還小,能依靠的,就只有他這個二房女婿了。

可謝慕林始終覺得他這份親切友好透着古怪,從前她可從來沒聽說,謝璞與文氏和這位妹夫關係有多親近。哪怕是在謝映真的記憶中,父母都很少提起楊姑父,要提也只會提梅珺姑姑和她的夫婿、兒女如何如何。要說楊意全與謝璞、文氏夫妻有多深的私交,怎麼謝璞有難時,就沒見他出現過?宗房的大老太爺謝澤山做了二房的代表,當時二房的女婿可沒見有書信傳來。楊意全只是竹山書院的教書先生而已,又沒參加今年春闈,難道還能比一族宗長謝澤山更忙碌?

更何況,楊意全對謝家人的關心,好象重點都在文氏身上,經常說文氏就跟他的親妹妹一般。而對於三房的長孫謝顯之,與要繼承二房香火的謝謹之,則是同樣的態度。當着文氏的面,又或是身處二房時,他是非常和藹可親的,但在書院那邊,則要冷淡得多,興許還不如牛大儒對謝家兄弟那麼關照。

謝慕林很想搞清楚他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對謝家母子的真實態度是什麼?他是二房宋氏獨生愛女謝梅珺的丈夫,若是他對謝璞一家有什麼不好的看法,說不定就會影響到宋氏與謝梅珺的態度。

謝慕林先趁着姐妹們聚在一處學做點心的時候,試探了一下楊沅,發現她對水泥作坊的事一無所知,甚至根本不知道十三房的磚窯改成了水泥窯。她是個樂天派,如今年紀又小,整天想的不是吃喝玩樂,就是如何應付外祖母與母親佈置的功課,根本不愛操心別的。

在她看來,父親只需要專心教書,將來接手竹山書院的山長之職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操心瑣事,母親能打理好家裡家外所有事務。如果有一件事,母親已經決定了要如何去做,父親根本就不需要再過問。

謝慕林猜想,姑姑謝梅珺在夫妻之間,應該是比較強勢的那一個,是不折不扣的一家之主了,但平日裡還真看不出來,因爲她在人前,對楊意全的態度都是比較溫柔大方的。

謝慕林不清楚這對夫妻之間到底有什麼問題,但看楊沅的態度,估計是不會在謝梅珺明說不願意丈夫操心的情況下,還幫她給楊意全遞話了,於是就改而找起了別的路子。

據石硯說,楊姑老爺當時的表情有些僵,沉默了很久才表示,他會處理好此事的,讓謝謹之別擔心,還說這件事暫時不必告訴謝梅珺與宋氏知道,再給了石硯一個厚厚的賞封,就把人打發走了。

楊家大太太和兒子都覺得很丟臉。楊家素來以湖陰縣第一官宦世家自居,只有謝家能與他家相提並論,何曾受過縣尊的氣?不過是一件小事罷了,楊家都勒令楊四停止挖謝家牆角了,縣令還跑出來多管閒事做什麼?楊家大太太有些懷疑,這是謝家在暗地裡要落他們楊家的臉面,又或者是楊意全在故意打壓他們大房?

謝顯之與謝謹之都留意到,楊意全這一天並沒有什麼動靜,也沒離開過書院,等到第二天下午放了學,他才坐船回了湖陰縣城,天黑前又趕回了書院的家。第三天,他又再進了一次縣城,同樣是天黑前回來。如此反覆到第五天上,老賈頭纔來向謝慕林稟報了最新情況,道是楊四爺停止了挖角的行動,還命人把建好的水泥窯給砸了,非常惱火地跑到謝家十三房的窯口來破口大罵,說些什麼要報官的話,說謝家燒水泥是犯忌諱的,云云。

不過湖陰縣令沒他那麼糊塗。謝慕林與謝謹之兄妹倆又早早通過宗房那邊,在縣衙報備過,因此縣令一聽說事情涉及到謝家,壓根兒就沒搭理楊四,反而命人把他給攆出去了,又打發個官差到楊家說明原委,叫他們家好生管束自家子弟,別整天沒事找事。

他還真跑去縣衙告狀了。

石硯代表小主人謝謹之,向楊意全說得非常明白,謝家二房是不願意把事情鬧大的,也不希望讓二老太太知道,十三房那邊同樣是希望息事寧人,但在謝家八房出面跟楊四爺交涉,對方也知道謝梅珺知情後,還完全沒有停止行動的跡象,反而變本加厲地加大挖角的籌碼,這就很讓人困擾了。謝謹之身爲謝梅珺的侄兒,認爲楊家人不夠尊重她,又不願意她直接跟小叔子們對上,所以希望姑父楊意全能跟楊家那邊溝通一下,和平解決這件事。

她先去跟兩位兄長謝顯之與謝謹之溝通過,說明原委,然後由謝謹之的書僮石硯出面,直接在書院裡找上了楊意全,向他稟報了事情的原委。

水泥作坊並不是什麼能賺大錢的產業,謝家二房、三房拿出這個配方,其實是希望能幫助十三房走出困境而已。至於水泥配方有些什麼忌諱,目前哪些地方還在大規模使用,種種情況石硯也都照實告訴了楊意全,好讓他能充分掌握情況,做出最恰當的判斷。

不過真正讓事情徹底平息下去的,還是來自揚州楊大老爺的一封信。楊大老爺收到了侄媳謝梅珺的書信,得知事情原委,覺得家人的做法很讓他丟臉。他一邊寫信給謝澤山,向他賠禮,附送了四錠紋銀用來補償苦主謝謹華的損失;一邊寫信給家人,讓他們不要貪小便宜,要友愛鄉鄰,與謝家人和睦相處,還要管教好家中子弟,禁止他們胡鬧;最後還寫信給楊意全,告訴他遇到這種謝楊兩家的糾紛,要勇於承擔,把事情處理好,別都推給女眷,若是楊家有人不肯服他,只管寫信告訴自己,自己會爲他做主。

楊大老爺與謝澤川曾是知交好友,當年會促成侄兒楊意全與謝澤川獨生女的婚事,當然不會把謝家當成普通姻親而已。他比楊家任何人都盼着兩家能世代友好下去。

這件事就此平息了,謝謹華還沒反應過來呢,就得了兩筆賠償款,反而賺到了。水泥作坊繼續正常經營,還變相地得到了縣衙的默許,只要朝廷沒有明令禁止,以後都不用擔心會犯什麼忌諱了。工匠們沒人跳槽,證明了自己的忠誠,得到了謝謹華的賞金,皆大歡喜。

但楊意全與謝梅珺之間,卻有了一點小小的不愉快。

(本章完)

第2章 差評第433章 悔恨第1507章 暗示第195章 撞破第471章 鬧翻第944章 決心第370章 天真第1154章 緣由第1667章 迎鳳第1409章 準話第1295章 建議第516章 法會第103章 相對第709章 籌備第1193章 震驚第1142章 混淆第60章 照看第985章 商議第68章 往事第1066章 烏龍第1355章 相求第1577章 顧慮第405章 告知第345章 家書第23章 口呆第1370章 秘密第188章 蠱惑第789章 送信第226章 說服第1275章 慈母第1439章 波瀾第874章 來訪第1344章 急召第1606章 母子第1203章 威脅第987章 八卦第893章 盤算第857章 分析第405章 告知第1360章 佳話第1452章 憐愛第231章 出發第1354章 獎勵第171章 開會第1440章 小年第620章 安撫第1315章 婆媳第666章 異狀第102章 針鋒第1554章 擔憂第1046章 熱議第85章 滲人第1333章 佳節第1124章 憤怒第494章 勸說第389章 告誡第307章 太宗第591章 緣由第970章 忙碌第141章 結交第930章 暗報第393章 準備第782章 嫌棄第171章 開會第482章 艱辛第156章 勸說第1623章 賞賜第1046章 熱議第385章 無視第6章 書房第511章 打發第868章 表揚第1098章 姑嫂第1435章 發怒第804章 戳穿第1504章 把柄第1287章 熱鬧第901章 口角第1494章 真相第994章 氣病第452章 剖析第1137章 驚聞第550章 影射第48章 提醒第366章 試探第1610章 議定第699章 建議第243章 興趣第710章 心思第1467章 確認第300章 害怕第105章 漣漪第139章 進宮第1613章 內情第370章 天真第72章 安撫第705章 怒火第1645章 彌留第788章 母女第1582章 矯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