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兩年

第1002章 兩年

太皇太后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心情不好。

姜憲和白愫少不得要常進宮去陪伴。

好在是也不是完全沒有歡喜的事。

過了端午節,左家派人來報喜,說是李冬至於四月二十八生了次子。

姜憲自然是很高興,準備了很多禮物派阿吉送了過去,郭氏甚至特意發了封信來,說起何夫人的歡喜。

李謙這邊的事情也很順當。

因去年的那些政令都有了好結果,今年他借了都察院的名義派人四處巡查,要求各地府衙必須按照他的要求徵收賦稅,不得多徵或是少徵。

等到了夏天,江南那邊暴雨連連,嘉興、湖州、淞江都受了災,一時間糧價飛漲,逃難的人到處都是,反倒是北方因各地官員都怕被李謙揪了典型,成了殺雞儆猴裡那隻被殺的“雞”,因此個個都戰戰兢兢的,不敢有絲毫的馬虎,不僅又是個豐收年,各地還很安定,就連匪患都不多,百姓們都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和江南的喧囂完全不一樣。惹得很多江南商賈跑到陝西等地買糧。

皇城根下的百姓向來就喜歡議論議論朝政,不多時,酒樓茶館就編出許多的段子來,講李謙怎樣會治理朝政,朝廷南下之後繼續沒糧吃,如今求着李謙南下,拜相入閣,要讓李謙來做閣老。還有些則編出什麼朝廷不過是在金陵設了一個行宮,如今江南不太平,皇上、太后和那些朝中顯貴們馬上就都要回京城來了。

百結和情客聽了笑得不行,回來講給姜憲聽。

姜憲又講給白愫、石氏等人聽。

白愫少見的有些幸災樂禍,道:“活該!當初我們家國公爺就勸汪幾道等人不要輕易南下,結果他們不聽,現在好了,這是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在幫我們呢!”

她這話說了沒幾天,福建和兩廣就有大量的倭寇上岸搶掠,趙嘯從金陵緊急趕往福州抗倭。但由於福建和兩廣這些年來都以趙嘯馬首是瞻,他人在金陵,好些將領沒有得到指令,應對起倭寇來不免有些畏手畏腳的,以至於福建和兩廣有很多地縣州失守,戰火一時間波及到五十幾個縣,六、七個州府,百姓死傷無法估算。

靖海侯府還從來沒有面對過這樣的敗仗。

趙嘯回到福建後立刻重整山河,到了十一月,各地的戰亂都陸續平息下來,可很多地方也已十室九空,死去的人活不過來,活着的人傷心欲絕,白紙紛飛,新墳遍地,十分的蕭條。趙嘯又捉到幾家與倭寇勾結的大商賈,請了朝廷的旨意,全部收沒家產不說,或是流放千里,或是抄家問斬。有那不服的,從福建徒步至金陵喊冤,寫了血書掛在城牆上,全家碰死在衙門前,局面一直亂糟糟的。

幾大書院的士子又紛紛上書,有人覺得亂世當用重典,有人卻覺得趙嘯兇狠暴烈,不宜爲官,還有人則說趙嘯是在打擊異己,想獨掌海上貿易。

直到次年的五月,趙嘯才勉強穩住了局面。

老天爺卻好像格外的垂青李謙。這兩年北方風調雨順,慶格爾泰屢戰屢敗,不知道是誰提醒了他,他突然改變策略,派了人來和李謙和談,要求開放榆州和大同兩處的邊市,彼此和平共處,永不再戰。

李謙覺得這樣也不錯,寫了奏摺給趙璽,希望朝廷能同意和慶格爾泰簽署議和協議。

汪幾道這兩年被趙嘯折騰的有氣沒地方撒,接到了李謙的奏摺冷笑連連,道:“歷朝歷代,哪份協議是遵守了的?!他是不是這幾年在北方呼風喚雨的,就自以爲天下第一,不知道輕重了?!”

李瑤和左以明都沒有說話。

因爲朝廷上的事,兩人和汪幾道幾乎是公然撕破了臉。

已經十三歲的趙璽還沒有親政,但已感覺到了這種局面的微妙,並不想打破這種平衡,有時候幫着汪幾道說話,有時候幫着李瑤說話。

此時他靜靜地聽着,覺得還不是自己說話的時候。

汪幾道見了就越發的囂張,冷笑道:“我聽那些去北方的商賈說,過了長江,除了路引,還要拿到京城守備發的過境文書,不然就不能在北方隨意走動,更不要說經商了。他李謙這是要做什麼?想做那無冕之王不成?”

這件事趙璽也聽說了。

他不安地欠了欠身。

從前他最信任的人就是李謙,可這幾年來李謙對他卻不如趙嘯恭敬,也不像趙嘯那樣親暱,他心中隱隱有些忐忑,怕時間長了,李謙想自立爲王。

他看了左以明一眼。

左以明一直觀察着趙璽的舉動,見狀雖然看上去不慌不忙的,實則心裡已有點惴惴,道:“汪大人這是又要亂扣帽子了!前些日子還說靖海侯想一家獨大,這幾日又說臨潼王要做無冕之王。也不知道兩位肱骨之臣要怎樣討好我們的汪閣老,汪閣老纔不會在皇上面前隨意攻訐他們?也難怪我聽別人說,北方的官員到了江南,不去拜訪汪閣老就做不成事。恐怕在北方的官員心目中,不給汪閣老府邸遞帖子,就算是白來了一趟金陵了!”

言下之意,是指汪幾道貪墨。

他還從來沒有這樣直白地指責過汪幾道。

汪幾道氣得臉色通紅。

趙璽也聽說過這個傳言。

說是汪幾道家的門房是按着官品收紅包的,若是紅包的數額不對,是不給遞帖子的。

他有點想換了汪幾道。

卻沒有合適的人選。

他看了李瑤一眼。

李瑤這個人有本事,也會處理關係,就是有時候脾氣太硬,若是讓他當了首輔,只怕自己指使不動。

趙嘯倒是好,力挽狂瀾,可就是身份不好,是皇室宗親,又是以功勳子弟的身份出仕的,沒辦法做閣老。

左以明他從前也考慮過,但左家和李家是姻親……他總覺得不放心。

不過,這些他都可以慢慢考慮,反正都是他親政以後的事了。

想到這裡,他就想起趙嘯昨天進宮和他說的話。

皇上是否能親政,最主要的是看是否成了親。

成了親,就是大人了,就可以提親政的事了。

但娶誰,就成了很要緊的事。

韓同心雖然不是攝政的太后,卻時不時地鬧上一場,插手朝政,和蔡如意一起吃喝玩樂,逍遙得很,從來不曾提過他的親事。

他懷疑韓同心和曹太后打着一樣的主意,並不想讓他成親,這樣就可以拖着不還政給他。

趙璽也曾懷疑過趙嘯跟他說起這件事的初衷。他甚至開玩笑地道:“若是侯爺有合適的人選,不妨和簡王商量商量。”

這兩年還好有簡王約束着韓同心,不然韓同心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少的笑話。

親們,今天的更新!

(本章完)

第448章 安家第38章 殺意第751章 一點第325章第1032章 擡愛第779章 絆子第701章 行禮第1109章 窩火第455章 果斷第636章 殘局第93章 東西第274章 親戚第1007章 翻臉第378章 登門第1056章 後悔第1106章 兌現第69章 跳出第77章 冷靜第435章 吃酒第1118章 夏日第523章 將就第926章 轉移第409章 會客第792章 盛大第927章 新聯第994章 矛盾第72章 半明第935章 助手第945章 臨時第741章 交易第299章 回饋第98章 家宴第384章 返鄉第149章 馬車第785章 交情第979章 認識第278章 初次第304章 拒絕第35章 猜測第758章 艾艾第437章 畏懼第78章 妥協第1046章 父子第450章 安排第528章 打聽第619章 偶爾第971章 溫馨第921章 無理第753章 佳偶第473章 小聚第965章 也許第139章 大殿第386章 鬧事第667章 來歷第702章 怨懟第715章 暗線第164章 途中第874章 兄弟第799章 出謀第668章 當年第909章 輿圖第299章 回饋第605章 反常第626章 新事第689章 破城第1153章 默默第34章 同行第712章 拔河第1014章 不管第760章 伴隨第634章 事發第243章 破壞第414章 借錢第180章 用璽第1090章 饋贈第453章 發怒第363章 生病第438章 打賭第705章 喪鐘第1135章 拖延第796章 輕視第139章 大殿第168章 通風第330章 暗涌第203章 早膳第837章 波濤第215章 藥僧第892章 拜師第260章 宴請第929章 離間第508章 羞憤第636章 殘局再戰五月第98章 家宴第153章 難處第946章 小狗第1093章 後事第175章 隱瞞第790章 沒了第544章 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