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餞行

家裡的事都差不多妥當了,又出了服,榮江便打算入京去,等待上面的派遣。

“二哥這一去必定能得到好升遷。”榮渝真心希望兩位兄長的官運亨通,那麼家裡的產業纔有了保障。

榮江道:“前途未知,還不知如何呢。家裡的事就交給你了。”

榮渝笑道:“二哥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的看顧着家裡的。”

榮江哪裡放心得下,榮渝應酬多,又愛喝酒,對兩個兒子又約束不了。他哪能不擔心,只是如今又不得不出去。

榮渝再三向榮江保證了,榮江只好點頭說:“家裡就託付給你了。”

榮渝笑道:“自家兄弟,難道二哥還不放心。嫂嫂和侄女們都交給我吧。二哥這一去還不知什麼時候回來,不如我們辦個酒向二哥餞行。”

榮江知道弟弟喜歡熱鬧,家裡也許久沒有辦過宴席了,便只好依他。

“你看着辦吧,切勿太張揚了,請一下自家的親友們就成。”

榮渝笑說:“二哥放心,我知道的。”

榮渝便回去和杜氏商量。

“二哥要去赴任了,雖然不知這次又會派往哪裡,給了什麼官職,但上面有大哥幫忙罩着,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我說給二哥踐行,他也答應了。你找二嫂商量下酒席的事情吧。”

杜氏道:“不知老爺是個怎麼打算?”

榮渝道:“你知道的,我只要有酒喝,有戲看就成。家裡許久沒熱鬧過了,也很該宴一宴賓客。將親近好友都請一遍。席面嘛,自然也要好的。你要是覺得麻煩,去清風樓定了,讓送過來就成。”

杜氏道:“畢竟是二房的事,我只怕也做不了多少的主。回頭和二嫂商議了再說吧。”

“二嫂那人難道不想給二哥長面子?錢嘛,又是走公中的,你放心,我讓管事撥二百兩給你。”

有了錢就好辦事。

杜氏答應下來,回頭找馬氏商議。

馬氏也喜歡熱熱鬧鬧的,妯娌倆一拍即合。

“戲班子還是得請藝華班的來,我就喜歡聽他們班主周長賜的嗓子。到時候叫他唱兩出《西廂》。我們也樂一樂。”

杜氏見馬氏喜歡倒放心了,接着和她商議:“我們老爺說請清風樓送幾桌席面來,二嫂看如何?”

馬氏心道。清風樓的菜是好吃,待客也有面子,不過花費也大,再有她也想請不少的人。只怕花銷有點大,她心疼銀子。

“回頭二嫂把要請的名單擬一個給我,我讓人擬帖子去,這事得儘快辦起來。想想我們家都兩年多沒有熱鬧過了。”

馬氏見杜氏大包大攬,明明是二房的事她卻成了陪襯,心下有些不快,語氣也冰冷了下來。顯得不是那麼太熱忱。

“那我斟酌一下再說。不過既然是給二老爺送行,那就是我們二房的事,一些事能不能由我們這一房來定?”

杜氏的臉上頗有些尷尬,訕訕然道:“二嫂說得對,只是我們老爺的意思是……”杜氏覺得有些說不下去了。只好硬着頭皮說:“好。那二嫂來做主,有什麼事能幫上忙的地方。我一定不會推辭。”

有了杜氏這句話,馬氏心滿意足的咧嘴笑道:“好,讓弟妹操心了。”

杜氏走出馬氏的院子後。臉就垮了下來,再加上天氣熱,不免有些心煩氣躁,心裡嘀咕着:“一個庶女出身的繼室而已,有什麼好得意的。”

馬氏從杜氏手裡奪回了主動權,更加放開手腳的辦事,讓人廣發請帖,又讓人將嘉蔭堂清理出來,打算在那裡宴請女客又有現成的戲臺不用再搭建。

一日後,杜氏把要宴請的名單送過來了。馬氏粗略的看了一遍,估算了一下,至少要席開三十桌纔夠了。上面正式的派遣還沒下來,是高升還是降職都不知道。倘或沒有派到個好差事,不是落了親友們的笑話。要場面誰不會啊,關鍵是這錢……

馬氏犯了難,只好又去找了一通杜氏。

最後兩人得出了的和解條件竟然是各請各的。

當榮箏聽說此事後,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我還以爲太太和嬸孃關係很好呢,原來也有生分的時候。”

如意在跟前說:“只要關係到利益,哪裡有不衝突的,又都是要面子的人,這還是好的了,這麼快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榮箏想起了以前馬氏和杜氏合夥開鋪子的事,馬氏眼力不夠,見生意不是那麼好,生怕自己吃虧賠了錢,硬要撤資。杜氏堅持了幾個月後來就賺錢了。馬氏見杜氏銀子來了,不免有些眼紅,還想入股,卻被杜氏嚴厲拒絕了。

只怕此事後,兩人的心中都留下了罅隙。

“他們這麼大操大辦,只好爹爹不答應吧。上面的派遣又還沒下來,再說爹爹又是個低調的人。”雖然榮箏是知道父親官運一直不錯,直到最後榮家倒了黴。

果然,榮江聽說後,叫來了馬氏、榮渝夫婦,大大的發了一通火。

“要這排場做什麼?我看不如不辦了。”

榮渝忙笑着勸慰:“二哥,都定下來了怎麼能不辦呢。”

“給我定在十桌以內。戲班子也給我撤了,家裡有的是廚子,讓什麼清風樓送席面。”

榮渝還想借此和來往的那些朋友應酬應酬,長長臉面,哪知惹了兄長不高興,只好道:“可是也不能太寒酸了。”

“什麼寒酸不寒酸的,我的本意是不辦的,還不是你提議?我也是心疼你們,掙兩個錢不容易。要想排場,以後機會多的是。這次就算了啊。”

榮渝只好乖乖的聽話。

馬氏和杜氏倆心裡都不是滋味,原以爲能借此大展身手,沒想到卻落了空。杜氏心灰意冷的對馬氏說:“二嫂。事情都交給你辦了啊。”

馬氏撇撇嘴,心道,見沒有油水可撈,溜得比誰都快!

榮箏纔出書齋那邊學琴回來,紫蘇上來道:“小姐,老爺讓您去一趟。”

榮箏不知所爲何事,便匆匆去了一趟榮江外書房。

“爹爹,您找女兒有事?”

榮江站在書案後面,見她來了點了點頭。

“我這一去還不知什麼時候回來,你在家可要乖乖聽你母親的話。”

“我曉得的。”

榮江又看了眼榮箏。女兒十三了,正是說親的年紀,如今卻有些尷尬。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想到都是因爲她年少喪母的關係,心中頗有些對不住她。

“好閨女,在家的時候多幫幫你母親。愛護下妹妹。你有什麼喜歡的,我這次去京裡給你帶回來。”

榮箏笑道:“不用了,汴梁都能買到,何必再去京城買。”接着又道:“不如我寫封信給大姐,爹爹幫我轉給她吧?”

榮江欣然答應,又細細的囑咐了一番,最後給了榮箏一個匣子。和她說:“這個你拿去,遇到要用的地方不用再問你母親開口。”

榮箏猜測匣子裡裝的應該是銀票之類的東西,她倒沒有拒絕,歡歡喜喜的接受了。

榮箏想起前一世的事來,父親也是要去京中等待派遣。家裡照舊擺了幾桌酒席給父親送行。那時候她有些頑劣。父親苦口婆心教導了好半天,繼母又一再的保證會好好的照顧她。父親後來無奈的摸了摸榮箏的頭。很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如今想起這一幕,榮箏心裡不大好受。

她回來把父親給的匣子打開一看,裡面放着幾張銀票。有十、二十的數。加起來總共有一百兩。對於父親的細心和大方,她表示很感謝。

“錢你幫我收起來,回頭需用的時候也好方便。”榮箏將匣子交給了紫蘇。

榮江翻了黃曆,選了個適宜出行的日子。馬氏把酒席定在了三天後,因爲榮江的堅持,不準大操大辦,所以只有七桌的賓客。地點依舊選在嘉蔭堂。

馬氏請了孃家人,也給齊家下了帖子。因爲天氣熱,呂老夫人不想出門,只有申二太太和任三太太兩位舅母答應來。

榮江聽說後,嗔怪馬氏做事不妥當。

“岳母她老人家一把年紀了,哪裡有讓她動身來和我一個晚輩送行的道理,我會帶了箏姐兒去辭行的。”

馬氏怏怏的想,在你心中只有齊家是岳家,馬家就不是岳家呢?

隔日,榮江便帶了榮箏回了一趟齊家。

“你這一去還不知如何,年下考績可照樣要保持優才成。你大舅兄在南京,有事找他不過就一句話的事。”

榮江和大舅兄早些時候因爲政見不一,不怎麼能談到一起,不過這裡岳母發了話,他只有應的份。

呂老夫人又看了眼榮箏,說道:“我現在就這麼一個外孫女,讓馬氏幫忙看着是有些不放心。要不讓她長期呆在我身邊。”

榮江有些爲難道:“箏姐兒大了,也該跟着她母親學學怎麼當家,再加上老太太您年紀大了,她又頑皮,怕給老太太添麻煩。”

呂老夫人笑道:“以前這話也妥當,只是這裡我瞧着箏姐兒還算穩重。得了,你的女兒,你愛怎麼就怎麼吧。我老了,有些事也不想操心了。在外面萬般好,可也要惦記着家裡。不管做什麼,要對得起你們榮家的名聲。”

榮江連連稱是。

呂老夫人對於這個唯一的女婿還算滿意,隨便交代了兩句,別的也不多問。

當初唯一的女兒先去,過不多久馬氏就進了門,呂老夫人還一度擔心榮箏在家受後母的磋磨。也怕馬氏很快生下兒子,在榮家站穩了腳對榮箏排擠。所幸馬氏生的也是個女兒,就是馬氏後面再養了兒子,年齡差了不少,那時候榮箏也出嫁了,與她沒有多大的關係。

“箏姐兒,得空了就來看看我。我年紀大了,也不知道還有幾年好活。這裡你二姐已有了日子,你三姐又是個淘氣的。歡姐兒是個老實人,虹姐兒年紀又還小。你舅母們家事多,也沒什麼功夫來搭理我這個孤老婆子,所以你有空就來陪我說說話。”

榮箏鼻子泛酸,強顏歡笑道:“姥姥,您一定會長命百歲,健康長壽的。外孫女一有空就會來看望您。您可一定要保重啊。”

很快的,就到了給榮江餞行這一天。齊家兩位舅母是最先到的,一同來的還有蘊霞和蘊歡兩姐妹。

而馬氏指派了榮箏負責招呼齊家人,榮箏也不推託。

申二太太之所以願意來這一趟,私下裡是想看看榮筱,想要和杜氏來往來往。若是妥當的話,把榮筱給定下來。

所以當申二太太見到杜氏的時候,比對馬氏還熱情,熱絡的挽了她的胳膊,親切的說道:“三弟妹許久不見,倒還是老樣子。”申二太太一如既往的跟着以前齊氏的稱呼。

杜氏不明申二太太的用意,不過別人主動向她示好,她是不會拒絕的。

“二舅母也還健旺。今天怎麼不見齊老太太呢?”

“老人家怕熱,不願意出門呢。”

“你們家二姑娘怎麼不帶出來?”

“二丫頭跟着她大嫂忙家裡的事走不開。”

兩人你來我往的敘些家常,倒顯得比別人親厚。馬氏一旁看了,心裡不是滋味。心道這齊家人好沒眼力,不知道的還以爲齊家和三房是姻親。

榮筱過來了。

杜氏忙讓女兒給申二太太行禮。

榮筱大大方方的福了福身子。

申二太太上前親自將榮筱扶了,打量了一番,滿意的點頭說:“這四小姐都這麼大了,晃眼不見都成大姑娘了。”

杜氏忙笑道:“她和箏姐兒年齡差不了多少,二舅太太看看箏姐兒就知道了。”

“還真是。”

榮筱模樣不用說,說話也溫柔大方。又是三房的掌上明珠,杜氏捧在手心裡的呵護,雖然如此,卻也沒養成榮筱嬌縱的壞脾氣。這一點讓申二太太很滿意。要和三房結親的念頭也就更甚了。

這次榮家宴席還有一家人不請自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南陽廖家。

廖大太太帶了一雙兒女來汴梁探親。後來打聽到馬氏的姑母和廖家有姻親,大家相互有那麼些關聯。因此備了幾色禮物,上門來了。(。)

第187章 沒臉第161章 鎮定第15章 警示第64章 擔憂第20章 殷勤第29章 舊賬第189章 困住第72章 餞行第20章 殷勤第38章 前嫌第173章 兄弟第64章 擔憂第3章 回訪第149章 病重第49章 尷尬第16章 人手第144章 登門第102章 紀家第144章 登門第6章 試探第54章 差遣第177章 辜負第164章 情深第167章 無解第121章 動怒第7章 和氣第116章 真相第67章 奔走第53章 正軌第161章 鎮定第143章 新年第95章 準備第131章 新生第107章 始提親第55章 相中第128章 添妝第143章 新年第80章 蹊蹺第45章 探望第102章 紀家第81章 `` 打點第115章 緊張第55章 相中第185章 來京第42章 失蹤第80章 蹊蹺第96章 維護第128章 添妝第61章 回稟第39章 冰釋第53章 正軌第144章 登門第72章 餞行第113章 疑惑第153章 把柄第98章 籌劃第150章 詫異第62章 家人第128章 添妝第178章 誕下第126章 棋子第12章 安頓第85章 回府第140章 警示第137章 伺候第127章 不安第52章 做主第55章 相中第63章 迴音第126章 棋子第137章 伺候第83章 鬥琴第15章 警示第24章 遊船第110章 出遊第66章 問話第18章 詩會第62章 家人第87章 愚蠢第171章 絕路第116章 真相第34章 尋人第57章 賀喜第141章 宮宴第165章 不壽第144章 登門第11章 偶遇第185章 來京第89章 安頓第186章 添堵第81章 `` 打點第118章 坐不住第148章 求親第72章 餞行第128章 添妝第68章 不喜第4章 吃棗第37章 齊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