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歸期不遠

這位老先生請了,不知您怎麼稱呼?”柳一條看這老步地,還頗有幾分氣度,而且這裡是左侍衛軍的駐地,能大搖大擺地走進來,身份也一定不俗,便禮貌地衝他拱了拱手。

“呵呵,稱呼就免了,老夫只是一酷愛書法之人,聽聞柳大家在此,便想來向柳大家討教一番。還望柳大家能不吝賜教!莫要推辭。”老頭兒笑呵呵地衝柳一條拱拱手,不願透露自己的身份。

得,又是一個來討教書法的,柳一條搖了搖頭,他實在是想不明白,只是把宋體字提前寫出來而已,又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怎麼會激起他們這些文士這般大的反應?自己都躲到皇宮裡面來了,竟還有人能夠尋來?

打量了一下這個老頭兒,看他一直心平氣和,面色和藹的,倒也像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柳一條便拱手將他請到了屋裡。

兩個人圍着桌子坐下,柳一條吩咐小索端上茶水。

老爺子接過茶碗,不客氣地先小飲了一口,看着柳一條道:“昨日老夫去了一趟‘清風閣’,爲了就是一瞻柳大家的真跡。對於柳大家的書法,老夫可是真心的欽佩。柳大家年紀輕輕,便有此造詣,難得!”

“而且,老夫觀柳大家的書法,字形方正,棱角分明,結構也極爲嚴謹,整齊均勻,筆畫之間有着極強的韻律性。讀之讓人耳目欣然。與以往地正、草、隸、篆、行五種書法皆有不同,但卻又能從中看到這些書法的影子,應該是一脈相承。只是,此種書法似乎有些不宜於用毛筆書寫,不知柳大家是由何而創?”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這個老頭兒無疑就是一個行家。

“柳先生慧眼,”柳一條微點頭向那老頭兒忽悠道:“柳氏書法本就緣於正書楷字。只是小子幼年時家境貧寒,無錢購置筆、墨、紙、硯這等文雅之物,故常於樹枝或是小刀在沙地和泥塊上書寫練習,久而久之,所寫出的字形便成了這般模樣。所以對於書法一途的造詣,小子並沒有外人所想的那般深刻,更不敢與歐陽大家和虞秘監相提並論。柳大家這個稱呼,實在是讓小子很是汗顏。”

“竟是如此?”老頭兒恍然地點了點頭,道:“難怪老夫在柳大家的字形之中,竟能看出些許刀鑿之意。原來竟是如此。不過柳大家能從細沙和泥土之中,練就出這等與正、草、隸、篆、行五種書法皆然不同的書寫方法,也足見柳大家大才。”

“要知自古貧寒學士多矣,以樹枝、刀具習字者亦不在少數,但能創出一種新式書法的,也僅柳大字一人而已。在老夫看來,由此一書。柳大家便足以名垂千古矣。這柳大家之稱,先生受之無愧!”

“老先生過獎了,小子汗顏!”柳一條謙虛地低着頭說道。

“柳大家過謙了,其實老夫今日前來,除了是想拜訪一下柳大家外,還想向柳大家討求一份墨寶,不知柳大家可否能爲老夫書寫一幅?”老頭兒站起身,向柳一條拱了拱手。看他地樣子。誠意十足。

“這有何難。老先生既不嫌棄,小子自是不會推辭!”柳一條也站起身。開口衝小索吩咐道:“小索,你且去尋一些筆、墨、紙、硯來。”

心中有了穩妥的退身之法,柳一條也就不再再意別人說他是什麼書法宗師了,名氣對他來說已如浮雲。既然有人想要,那就寫給他便是。

待小索將東西都準備齊全,柳一條向老頭點了下頭,便提筆在紙上寫道: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靜夜思》,前世連小孩子都會背誦的簡單詩句,很符合柳一條現在的心境,所以他便提筆寫將了出來。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老頭兒將身子湊到桌前,緩緩地將這兩闕詩句唸了出來,然後看了柳一條一眼,頗有感觸地向柳一條輕聲問道:“柳大家這是想家了?”

“呵呵,小子失態了,讓老先生見笑了。”柳一條把筆放下,輕笑道:“不瞞老先生知曉,這次長安之行,乃是小子初次離家,而且又是歸期不定,心中不免會有所掛念。”

“人之常情,人之常情,”老頭兒輕點着頭感嘆道

當年,老夫也是少小離家,對柳大家的此等思鄉之情會。現在看到柳大家的這首詩詞,雖然簡單,但是卻讓人在心裡面頗爲感慨。”

“嗯,好了,好了,不提這個,老先生請看這幅字,”柳一條甩甩頭,把這個傷感的話題揭過,拿起桌上的紙張,遞於老頭兒,問道:“不知這幅字,可入得了老先生的法眼?”

“柳大家所寫,哪裡還差得了?老夫在這裡多謝先生了。”老頭衝柳一條微拱了拱手,然後便小心翼翼地把紙張摺疊起來,輕放到懷裡。那神態,那動作,像是在裝什麼了不得地寶貝一般。

“柳先生,太子殿下來訪!”小索幾乎是小跑着進了屋裡,臉上顯得很是興奮。太子殿下,未來大唐朝的皇帝,能見到他,那可是天大的榮興啊。小索的一雙眼睛裡,甚至都冒出了無數的小星星。

“哦?”柳一條挑了挑眉頭,李承乾這時到這裡來做什麼?擡頭看了對面的老頭兒一眼,見他臉上的神色還是很淡然,並沒有太大地變化,看得出,這老頭兒對李承乾地身份並不是很感冒,也算得上是一個牛人了。

柳一條一行人開門兒迎了出來,見李承乾正揹着手站立在那裡,便紛紛上前見禮。

“小民拜見太子殿下!讓太子殿下在這裡久等了,還請太子殿下恕罪!”柳一條彎身說道。

“微臣拜見太子殿下!”老頭兒也拱着手向李承乾行了一禮。

“房大人?你竟也在此處?”李承乾意外地看了房老頭一眼,心道這老頭兒怎麼有暇跑到這左侍衛軍中了?而且還跟柳一條混在了一起?揮手向他們說道:“柳先生和房大人不必如此多禮,咱們到屋裡敘話吧。”

“太子殿下里面請!”兩個人側身讓開,李承乾顛着腳,率先進了屋裡。

“房大人,”進屋時,柳一條輕湊到房老頭的跟前,拱着手輕問道:“敢問房大人可是當朝的尚書左僕射,房喬,房大人?”

“不才,正是老夫,”房玄齡拱手輕笑道:“剛纔多有隱瞞,還望柳大家莫要怪罪。”

見他承認,柳一條不禁呆了一下,終於,又讓他見到了一個牛人。

既使柳一條對唐史不是很熟悉,但是“房謀杜斷”這個詞他多少還是聽說過的。房玄齡,杜如晦,李世民手下兩位頂級的謀士,大唐能有貞觀這樣的盛世,他們兩個功不可沒。

只是,這老頭的賣相實在是很讓人失望。圓圓的臉旁,小小地眼睛,短粗短粗地眉毛,因上了年紀,額頭和脖子裡全都是褶子。整個人看上去雖有幾分文士地氣度,但是距柳一條心中的那種羽扇綸巾地謀士形像,卻是相差甚遠。

“柳先生,房大人,你們也都坐吧,這裡沒有外人,不必太過拘禮。”李承乾擡手請柳一條與房玄齡坐下。待他們都坐定後,李承乾擡頭看了房玄齡一眼,開口向他問道:“房大人一向公務繁忙,今日難得有暇來此,可是爲了柳先生?”

“太子殿下所言極是,”房玄齡回答道:“微臣聽聞創出柳氏書法的柳大家現暫住於左侍衛軍中,心有所慕,便前來一探,順便向柳大家討要了一幅墨寶。”

“嗯,柳氏書法,孤也有所聞,就連父皇對它也頗爲喜愛,柳先生能創出此等書法,真是讓人佩服!”李承乾也拱着手,給柳一條戴上了一頂小高帽兒。

“大子殿下過獎了,小民愧不敢當。”柳一條微彎身問道:“不知殿下此刻前來,所爲何事?可是皇后娘娘的病情有了什麼變化?”

“那倒不是,自吃了柳先生開出的藥膳之後,母后的氣色一直很好,此刻正陪着雉奴和兕子一起玩耍呢,”李承乾感激地看了柳一條一眼,他知道,這些,全都是柳一條的功勞。

“今次孤來此,一是想於先生道謝,一是想告之先生一個好消息。”李承乾接着說道:“柳先生先前所薦的那個孫道長,已然找到了。只是孫道長現在人在蜀中,既使快馬加鞭,怕是也要待七日後方可到達長安。”

找到了?柳一條猛地坐直了身體,心中一陣驚喜,那不就是說,他也快要能回去了嗎?

第682章 袁方的堅持第684章 老柳的疑問第726章 不予第593章 交待第785章 馴馬第290章 房塌了第768章 殺柳一條的理由第672章 歸來第304章 好處第121章 哮喘病第642章 李世民的質問第609章 異象?神物?第330章 再遇宇文方德第571章 擄第304章 好處第74章 竟是舅甥?第337章 柳府的護院頭領第247章 前湊第1章 回到大唐初期第432章 小丫第63章 認了一個小弟第708章 見特使第68章 定婚之前第835章 剛愎自用第624章 曲寶寶第646章 秦府行醫(2)第684章 老柳的疑問第290章 房塌了第235章 有了第586章 任家的禮物第1章 回到大唐初期第472章 回家第833章 夫妻夜話第420章 探望第176章 安撫收心第835章 剛愎自用第641章 柳一條,回來了(2)第474章 無題第380章 趕釀貢酒第688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272章 再遇常樂第186章 陌農令第78章 遇刺第402章 水調歌頭第255章 侯君集,來了第453章 長孫皇后的詢問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353章 得一醉第647章 秦府行醫(3)第600章 麻煩(2)第583章 善後(2)第343章 錯過第332章 屈伸之道第200章 再辦作坊第827章 民心第512章 解惑第263章 閒散的日子第731章 擡價第804章 猜忌第3章 懲惡霸(1)第159章 瞧媳婦兒第113章 欲避而不得(3)第663章 女人第808章 人在柳府第518章 事起第690章 高昌國的事端(2)第110章 瞧病長孫氏第772章 威嚇第656章 再次遇刺第435章 及到長安第36章 過大年(2)第351章 狄府的教書先生(2)第238章 新到的縣丞第281章 考場外第68章 定婚之前第690章 高昌國的事端(2)第82章 柳老實的教誨第318章 回家(2)第841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316章 胖揍?第282章 鄉試,是一盤小菜第138章 朕不會虧待你的第571章 擄第46章 我也有一題第50章 楊叔來請第44章 下聘第204章 往江南(2)第224章 ‘柳氏肥坊’,送人了!第249章 八條腿第122章 孫思邈第731章 擡價第744章 猜疑第428章 水調歌頭第127章 那是一個圈套第475章 邀請第620章 霸王別姬第99章 間接推銷第485章 柳二條的春天(1)第354章 王彩翼第587章 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