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愛人

夜深沉。

一輪殘月掛在雨後的天幕, 悠悠穿梭在雲層中。

營房中燈火獨明,映出一條長長的影子。

燈火下的人,伏案處理公務, 專注的表情一如當初, 只是右手不能書寫, 現在執筆的, 換成了左手。

這, 就是我深愛過的人,願意付出生命守護的人。

三年不見,原以爲自己會不顧一切地撲進他懷裡。

但是現在, 我更願意站在這棵樹下,靜靜地望着他的身影。

看他平安地生存在世上, 只覺得以前吃過的苦頭, 都是值得的。

心裡, 五味雜陳,如何把盒子裡的東西還給他, 又不被他發現?

月夜下,還有一個撩動的影子,吸引了我的視線。

一個少女,在營房附近徘徊了很久,幾次走近門前, 又猶豫地走開。

她, 想要幹什麼?

就在屋裡的人剛好完成手頭的公務時, 門, 還是被敲開了。

屋內的影子, 變成了一對。

情不自禁地,我悄悄地走了過去, 隱在光線的死角,聆聽裡面的動靜。

一陣寒噓,然後,一片寂靜。

“格麗芙,還有什麼事嗎?”

“上尉,我們軍校的實習生,明天就要回去了,作爲學生代表,我替他們向您致謝!”

“這個……你剛剛已經說了。”

少女的臉一紅,微低着頭,燭火中搖晃着閃爍不定的眼睛。

“時候也不早了,如果沒什麼事,回去休息吧。”

“不!”在最後一刻,她下定了決心,擡起了緋紅的臉,喊出了心裡的話語:“我還想告訴你……告訴你……我愛你!”

說完,把頭壓得更低,似乎這樣能隱藏燒紅的臉。

我笑了,多麼勇敢的姑娘。

青澀的聲音,激動的表情,無畏的勇敢,純潔的愛情。

多麼像我,多麼像當年不顧一切表白的我,哪怕燒成灰燼也在所不惜。

那時候爲一個人慌亂不已的心情,這輩子,可能都不會重來。

所以,肯達,你要珍惜,珍惜眼前這份不曾被玷污過的真情,既然在你心裡我已經死去,就要學會忘記,然後,接受新的感情。

接受她吧,接受她,我就能安心離去……

“你知道,什麼是愛嗎?”

許久,才傳來他的一聲嘆息。

“我知道!愛是隻要對方快樂,也能給我帶來幸福;愛是深深的思念,和長長的等待;愛是無怨無悔的付出,和一顆矢志不渝的心!”

不可抑制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她的身體微微顫抖,雙眼滿含期待,希望自己說出的,正是意中人想要的答案。

看着眼前這個稚氣未脫的女孩,他只是淡笑,又點了點頭。

“對,你說得對。但是愛,也意味着死亡,一顆心的死亡。它曾經爲一個人跳動過,快樂過,如今,那個人走了,它也就死了。一顆死了的心,無法愛上其他人。”

這是一個否定的回答。

女孩的眼光一陣黯淡,卻沒有因此死心。

“你告訴我,你愛上的是什麼人?我要怎麼做,才能像他那樣?”

他凝視着女孩,眼睛卻陷入了回憶,脣邊有一抹溫柔的笑,我曾經最愛的笑容。

“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他笑,每一朵花都會開;他哭,世間萬物都會流淚;他生氣,地板會被他掀翻;他悲傷,我的世界也就塌下來。”

呵,這……是我嗎?曾經的我嗎?

現在站在黑暗中的我,已不是你所說的那個人。

悲傷,孤獨,怨恨,憤怒,一顆傷痕累累的心,一雙沾滿鮮血的手……

“那他現在在哪裡?爲什麼沒和你在一起?”

這句話如利刃一般插進了他的心,臉色頓時變成讓人心疼的蒼白。

“他……死了,爲了救我。”他的聲音竟然是我從未聽過的哽咽,努力地穩定快要崩潰的情緒,“我不能保護他,就這麼看着他消失在我眼前,你能明白,那種痛苦和無助嗎?我曾經懊悔得想要自殺,可是……這是他爲我換回來的生命,如果我死了,他一定會……呵……很生氣,很傷心……即使他化作一縷孤魂,我也愛他。格麗芙,你是個好姑娘,只是愛錯了人。”

是的,如果你死了,我一定會很生氣,很傷心,但是你不好好活着,選擇這種不快樂的方式虐待自己的生命,一樣讓我生氣,傷心!

我根本就不配你的愛,不配你的思念,不配你日復一日地爲我揪心!

我再也聽不下去了,拔起腿瘋狂地往外跑,我要離開他,離得越遠越好!

我不要讓他看見現在的我,我不要攪亂他安定下來的生活!

不分方向地狂奔,後面卻傳來了馬蹄聲,一陣黑色的旋風追上了我,似乎什麼東西咬住了我的衣襟,迫使我停了下來。

回頭,是一匹高頭大馬,純黑的毛色讓他隱沒在黑夜裡。

“……雷神?”

馬兒興奮地喘着粗氣,咬住我的衣服不放。

遠處,跑步聲越來越近。

“雷神,好孩子,快鬆開!”

任憑我怎麼安撫,它還是不鬆口,無奈,我撕開衣服,狠心地把它拋在那裡。

跑了好長的路,終於沒了力氣,四周一片死寂,好像……沒有追上來。

背靠着樹幹,緩緩滑下,癱坐在地上,無力地把頭埋在了膝蓋裡。

疲憊地閉上眼睛,無聲的哭泣。

草叢中隱約有腳步聲,我警惕地睜開眼,倏地擡起頭。

“法蘭蒂爾,真的是你……”來人止不住顫抖的聲音。

我愕然地看着我日夜思念的臉,和他一樣呆了很久,生怕一伸手,才發現只是一場夢。

“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

“你忘了嗎?每次你一個人偷偷躲着哭泣,總是我第一個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