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

這種依附在覈電池上的火星生物,是一種真菌。

雖然和熒惑真菌不太一樣,但從雙方一部分基因片段存在重疊的情況中,兩者應該是有一個共同祖先的。

不過與專注於高速變異的熒惑真菌不一樣,這種真菌的基因序列相對穩定,而且進化出其獨特的生存模式——噬熱。

噬熱真菌的噬熱特性非常強大,甚至可以硬抗核衰變的輻射,同時不斷吸收核衰變產生的熱能。

爲了研究噬熱真菌,航天部緊急召集了一些專門從事熒惑真菌研究項目的科研人員。

在這些專業的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研究下,噬熱真菌的廬山真面目,終於一點點被揭開。

首先被研究人員確定的,自然就是噬熱真菌和熒惑真菌,存在親緣關係。

兩者應該是擁有共同祖先的,或者噬熱真菌就是熒惑真菌的一支特異變異分支。

畢竟熒惑真菌的可怕變異速度,經過如此漫長的時光,在此期間,究竟是變異出多少種變異分支,至今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科研人員猜測,可能在過去某一個時間段,熒惑真菌遇到一處天然的放射性礦區、或者是遇到火山噴發、小行星撞擊火星之類,導致地幔的放射性物質,出現在地表之中。

熒惑真菌遇到這種特殊的熱能環境,經過一系列的適應性進化之後,變異出噬熱特性的噬熱真菌。

而在這種變異過程中,由於基因分化嚴重,導致噬熱真菌和熒惑真菌,逐步分化成爲兩個相對獨立的物種。

同時噬熱真菌也失去了高速變異的特性,取而代之的噬熱特性和抗輻射特性。

噬熱真菌的抗輻射特性,是一衆研究人員見過的生物中,目前已知的最強生物。

當然,藍星其實也有相類似的情況,那就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廢棄廠區內,也進化出相類似的真菌,同樣擁有超強的抗輻射能力。

永遠不要小瞧生物的適應性和進化能力,特別是那些不起眼的微生物,它們纔是真正的進化大師。

第二個被研究員們研究出來的成果,就是噬熱真菌的噬熱本質。

要知道核電池失控後,此時的溫度,已經維持在500~600攝氏度之間,足以融化很多化合物了。

普通的藍星生物遇到這種高溫,內部的分子結合鍵,都會出現崩解和變質。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燒糊了”,就是生物體的蛋白質不耐高溫,出現分解的情況。

但是噬熱真菌卻可以承受500~600攝氏度高溫,從核電池上攝取需要的熱能。

這其中必然有秘密。

經過研究後,噬熱真菌的耐高溫特性,其根本原因終於水落石出。

原因在於噬熱真菌是一種擁有“擬態”的生物,它們每一個真菌之間,看似是獨立的個體,實際上它們卻有分工協作的社會性。

遇到高溫環境時,噬熱真菌會隨機應變,如果環境溫度適宜,它們會直接進入繁衍模式。

如果高溫環境的高溫,超過了本身的承受極限,它們會做出另一個改變。

根據研究獲得的數據,噬熱真菌的極限承受溫度,是183.6攝氏度,超過就會出現有機體變質、分解。

那噬熱真菌是如何承受500~600攝氏度的核電池高溫?

原因在於高溫變質上,一旦遇到超過極限的高溫,它們會不斷通過自殺式的方式,逼近高溫區域。

然後那些被高溫殺死的噬熱真菌,會因爲高溫變質,變成一種特殊的納米結構,這種納米結構可以阻擋高溫,同時將高溫區的熱量,定向轉移到外面,形成熱能傳遞通道。

這就是之前,在覈電池周圍看到的灰暗蜘蛛絲狀物質,那些蜘蛛絲狀的物質,就是熱能轉移通道。

至於爲什麼,噬熱真菌要用這種方式,犧牲一部分個體,用於搭建熱能轉移通道,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研究員們猜測,這應該和火星的環境有關係,對於火星地表而言,熱能的主要來源有三個。

一是太陽能,二是局部地熱能,三是天然高濃度的放射性礦物。

由於火星距離太陽相對比較遠,每天可以獲得的熱能,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局部的地熱能、高濃度放射性礦物,就成爲非常寶貴的熱源。

噬熱真菌爲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種熱源,必須採用特殊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溫”。

這也是爲什麼,33號探測器會出現散熱失靈的原因。

因爲噬熱真菌將33號探測器當成了一個熱源,然後激活了保溫功能,它們在阻止熱能向空氣散熱,然後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其中的熱能。

正是因爲這種保溫功能,讓33號探測器的散熱板,出現了無法正常散熱的情況。

同時也因爲33號,會不斷的移動,導致噬熱真菌無法構築出熱能轉移通道,沒有出現明顯的絲狀物,讓常海濤等人沒有發現其中的問題。

而33號探測器扔下核電池後,噬熱真菌在沒有熱源的情況下,很快就自然脫落,讓散熱板重新恢復正常。

同時被丟棄的核電池,也成爲噬熱真菌的新目標,在周圍迅速繁殖,然後用保溫層包裹住核電池,實現保溫功能。

在搭建了熱能轉移通道後,核電池周圍就變成了噬熱真菌繁衍生息的棲息地。

這纔有了常海濤等人,看到的那一幕,黑灰色絲狀物覆蓋了核電池。

臨時組建的研究團隊,利用電場合成技術,經過一個多月的嘗試,終於成功復刻了噬熱真菌構造出來的那種耐高溫納米結構。

幾名研究員興奮不已的測試着,在化驗室內,這種特殊納米材料,其神奇的特性,讓衆人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竟然可以抵抗中子照射,它們利用了鋰和碳,加上火星地表豐富的鐵和硅,打造出這種神奇的材料。”一名研究員讚歎不已的說道。

某種程度上,噬熱真菌的這種行爲,是在人造放射性物質,然後實現熱能的可持續發展。

畢竟碳和鋰被中子照射後,有可能會衰變成爲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然後噬熱真菌就會利用這些人造的放射性物質,再次形成新的核電池。

對於熱能稀少的火星而言,噬熱真菌的生存模式,就是超出了人類的想象力。

一名研究員無奈的笑道:“沒有想到,我們人類竟然不是太陽系中,最先利用核能的生物。”

“是呀!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

雖然噬熱真菌的這種納米結構,對於人類的借鑑意義不大,但是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生存模式。

爲人類進一步瞭解外星生物,提供了一些全新的方向。

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十章 金融巨鱷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閒聊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三百二十九章 貔貅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併第四百七十九章 有效貨幣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騰發酵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發展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八章 重新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