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電視臺

電視臺並沒有建在山頂上,而是建在了山下,一座3層的回字樓,四周都是草坪,再外面是用3米高的鐵製欄杆圍城的圍牆,每隔大概100米,就有一個崗樓,裡面是3名聯邦士兵帶着2條軍犬,負責看守這裡,任何沒有證件的人,都不能靠近鐵柵欄附近。

在鐵柵欄的入口處,大衛看到居然還停着兩輛坦克車,一左一右的守住了這裡唯一的出入口,所有進出人員都得下車,在經過檢查之後,方可進入。劉芾的車隊也在門口停了下來,不過在驗證了車隊的證件之後,負責把守這裡的聯邦軍隊並沒有真的檢查總統的車隊,而是在門口列成了兩排,向車隊敬禮。

劉芾也沒有弄個啥與軍民同樂的戲碼,更沒有下車發表啥即興的演講,做了這麼多年總統,劉芾知道那些玩意都屬於是作秀,有那個功夫準備演講稿還不如多想想怎麼給老百姓免點稅、怎麼給國家多佔點便宜合算,再說了,劉芾怕死,這些年他一直避免在公衆場合露面,那種隨時都可能有子彈從四周飛過來的感覺真的不好受。

在電視臺裡,劉芾把大衛交給了電視臺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帶着他在電視臺裡四處轉轉,然後把電視臺的整個工作流程大概的給他講一講,務必讓他明白這裡的運作方式,而自己則來到了電視臺的錄播間裡,饒有興趣的觀看着那些頭一次當電視工作者的人們在忙忙碌碌的製作着錄播的節目。

劉芾在後世中曾經進過電視臺,也親眼看到過電視直播和錄播的現場。雖然他不懂如何製作電視節目,但是在佈景、燈光等方面,還是可以提出一些很有建設性的意見,當他把後世中的提詞器構思提供給正在錄製新聞節目的播音員之後,這位從廣播電臺裡跳槽到電視臺的女播音員看向劉芾的眼光就已經說說放光芒了。

雖然劉芾已經兩世爲人了,但是對於這種年紀相差太大的異性的光彩還是無法直視,正好這時大衛已經接受完了免費教育,劉芾趕緊離開了錄播間,和大衛一起返回了總統府。

在回來的一路上,大衛就像一個頭一次逛完了動物園的孩子。對着劉芾眉飛色舞的講述着他所看到的一切令他感覺到新鮮的事物。比如那個2米多長好像一門大炮似的攝像機、那種能夠變換不同顏色和不同圖案的射燈、那種用木頭板子搭建起來的佈景等等。由於兩人是面對面的坐在裝甲車裡,劉芾連躲都躲不開,只能一邊聽着大衛略顯幼稚的評述,一邊對其中的某些錯誤觀點做更正。

回到總統府之後。大衛總算安靜了一些。開始和劉芾討論起在美國籌建電視臺的問題。本來按照劉芾的意思。先在紐約和舊金山建兩個小型的電視臺試試效果,如果好再多建也不算晚,因爲這個電視系統劉芾可以保證是南海聯邦的獨家發明。至於電視機那個東西,劉芾打算直接交給大衛去生產,雖然有一些專利上的門檻,但是那個玩意攔不住別人的仿製,倒是電視臺這個東西,如果沒有專業人員的指點,想完全靠山寨,是很難的,至少從電視節目質量上無法保證,因爲電視臺這個系統,不全是硬件方面的設備,還有很多構思、流程都是人腦想出來的軟件,這個玩意無法簡單去山寨。

但是大衛的想法與劉芾不同,他作爲一個商人,主要的思路就是如何把一件商品利益最大化,他再計算了總的投資額度之後,決定在紐約、舊金山、亞特蘭大和達拉斯一口氣設立4個電視臺,先採用無線接收方式,安排播出新聞、時政評論、股票信息、一些簡單的娛樂節目和廣告,然後再逐步擴大節目源,至於有線收費電視節目,目前大衛不打算考慮,一是因爲鋪設電纜耗費資金過多,二是現在電視節目並不豐富,大衛打算在節目庫達到了一定的數量,並且電視機的普及程度比較高之後,再開展收費的有線電視項目。

對於大衛的這個打算,劉芾並不反對,在做生意的天賦上,劉芾拍馬也趕不上大衛,既然他說這樣合理,劉芾這個業餘人士就沒必要去幹涉專業人士的判斷了,對於南海聯邦國內的電視系統,劉芾也聽從了大衛的建議,把有線收費電視項目先緩一緩,集中先建造無線傳播電視網,力圖早日能夠覆蓋全國。

與當初電冰箱、洗衣機、摩托車、汽車等商品不同,劉芾這次只把電視機的製造和銷售權利交給了山德魯電器公司,而其他的電視系統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都由一家南海聯邦的公司控制着,也就是說,如果那個國家想採購電視臺設備的話,必須由這家公司售出,這是劉芾打算控制其他公司在電視這個行業的發展和競爭做出的決定。

除了製造銷售電視機,建立電視臺構建電視廣播網之外,劉芾還對大衛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那就是在大衛建立的美國電視廣播網中,每天必須播出由南海聯邦電視機構製作的動畫片或者電視節目,而且時間段必須是在黃金時間段。對於劉芾的這種強迫要求,大衛已經習慣了,就像那些報紙、快餐店和漫畫書一樣,大衛覺得劉芾是一個自大的民族主義者,到哪裡都不忘記宣揚他心目中的價值觀。

1924年12月,在美國的紐約、舊金山、亞特蘭大、達拉斯這4座城市的郊區,同時出現了4個很大的工地,這些工地都有幾個共同點,一是都選在了海拔比較高的地方,二是都在挖很深的地基,三是都有大批的鋼鐵構架在源源不斷的運來。

這些工地就是大衛的電視發射塔的建造位置,大衛沒有聽從劉芾的建議,再在這些地方建立起來4座各種型號的埃菲爾鐵塔,因爲大衛怕受到上流社會的笑話,如果真要這麼做了的話,他恐怕會成爲美國商界的一個傳奇人物“埃菲爾鐵塔4兄弟之父”,用大衛的話說就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劉芾更不要臉面的人了。

爲了彰顯自己的文化藝術氣息,大衛特意從美國和歐洲聘請了多位建築大師,來幫助自己設計出4座風格迥異的鐵塔來,其中最高的一座達到了370米,它騷包的矗立在曼哈頓島最西邊的一片樹林中。當紐約市政府聽說世界級的大亨大衛先生要在美國紐約建設一座世界最高的鐵塔時,不僅沒有就什麼環境、安全問題難爲他,反而一致通過了一項決議,那就是把曼哈頓島最西邊的一座市政府管轄的公園免費提供給大衛用來建造這座鐵塔,就等於說,大衛不用花錢買地了,當然了,在鐵塔建成之後,這座公園的樹林和草地還是要恢復起來的,而且以後每年的維護費用也歸大衛負責了。

大衛一邊忙着建立電視臺,還要在舊金山和新加坡市之間兩頭跑,這次的電視機生產線總共有兩條,一條在舊金山,另一條設立在了新加坡,至於爲什麼要把電視機生產線放在新加坡,並不是因爲劉芾的要求,而是大衛自覺自願的,因爲南海聯邦的人員工資要比美國低一些,原材料的價格也要低,最主要的是南海聯邦的行業工會都剛剛興起,投資人與工會之間的鬥爭還不是那麼激烈,所以在南海聯邦設立生產線的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格要比美國本土低一些。(未完待續……)

第78章 撒達母炮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77章 拉燈彈第141章 護士第69章 建國(一)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70章 建國(二)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61章 名不副實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2章 醞釀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61章 名不副實第61章 佈網(二)第2章 談判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2章 登陸難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3章 宣戰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22章 問題(三)第6章 也算悲壯第75章 國防(三)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57章 波及亞洲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5章 國防(三)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58章 中立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98章 獨立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11章 海戰第19章 全民戰爭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69章 佔領西雅第74章 皇帝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18章 空襲第75章 7、8、9三個省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77章 他的理想第21章 夜戰第95章 猶太人第10章 快速艦隊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20章 問題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40章 海南島(二)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61章 名不副實第30章 日本沉沒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94章 榜樣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9章 高歌猛進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6章 抓苦力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26章 衝鋒隊第13章 羅莎莉亞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8章 西線第23章 世界輿論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96章 如此相似第18章 西線第29章 勢均力敵第100章 毒氣彈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42章 自家後院第23章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