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 經濟轉移

白明修走的時候,那個員工死命地想要留下他的聯繫方式,還是被白明修殘忍拒絕了。

不過琢磨琢磨與這個員工的對話,白明修還是有些感慨的。

明人是有一些傳統,但是新的社會革命之後,大家的思維都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白明修還不曾意識到的時候,明人已經變得帶有自己不認識的現代人的特徵了。

就在他呆在那間公司諮詢的一會兒間,有好幾個人來這裡諮詢。雖然前臺大姐是愛答不理的,不過其他的員工倒是都比較熱心來解答問題。

白明修相信他們中確實有很多人可能會離開本土,前往更遙遠的大明疆土,在那裡尋找自己的幸福生活的。

十幾年前,可能有一羣人從鄉下來到了城裡,成爲了工人。現在他們再從本土去往其他的殖民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特別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很多都受過更好的教育,也擁有更開放的天性,希望一個充滿詩意和可能性的舞臺留給自己。

自然,在本土仍舊是機會衆多的。寒門子弟大學畢業之後,仍舊可以成爲公務員,成爲國企幹部,乃至進入非常好的私企,從小康家庭變成富裕家庭,指日可待。但是沒有那麼出色,但也有心闖蕩的年輕人,可能就會選擇離開本土。

這二十年來,南洋是大明最受青睞的移民之地,尤其是廣東、福建等地的移民,覺得這些地方近便,隔一段時間也能夠乘船回家,所以去到這些地區的移民極多。如今呂宋、勃泥、占城、舊港、陸南、爪哇六大宣慰司,都已經算是華人社會了,每個宣慰司的華人人口都超過百萬,像是呂宋和爪哇就都有三四百萬的華人人口。

而如今,北美憑藉自己獨特的優勢,也漸漸受歡迎。

討伐西班牙戰爭之後,大明就分割了北美大陸的利益,壓制墨西哥不能向北,而自己的地盤則從西海岸一路延伸到東海岸。除了英國的兩塊殖民地、法國的一塊殖民地,以及墨西哥之外,大明實質上是佔據整個北美大陸的。

從1674年開始,大明就開始修建從萬歲城到君安的橫貫大陸鐵路,之後又陸續開啓了兩條其他線路,鐵路的修建無疑讓大明更好地掌握了北美大陸,鐵路沿線開始出現新的殖民點,而不僅僅像以前僅侷限於海岸線和河流邊上的一些城鎮。

北美現有二百多萬大明移民,大明也成立了北美海外省聯合領地,名義上這個聯合領所包括的海外省僅有洪武省、永樂省、卑詩省、珈珞省,但中間內陸還有大片未建制的土地。

實際大明在南美也同樣擁有大片土地,只不過這裡生活着大量土著、白人、混血人,明人也移民過來了一些,但是更多如同摩洛哥宣慰司一樣,正在發展成比較多元民族的社會,稍微一個例外就是拉普拉塔海外省,也就是阿根廷這片地區,這邊土著不多,西班牙人也沒怎麼開始開拓,所以是以華人爲主在進行開發的。

回到自己的本體裡,白明修又發現獅姐不知道什麼時候又來了。

“你還真有點閒呢。”白明修撇撇嘴。

“你老婆忙着呢,孩子們又在上學,怕你中午太孤單,過來陪你吃個飯。”

白明修道:“謝你好意,可是你這說得就像我們在偷情一樣。”

獅姐假裝訝然道:“我們不是嗎?”

這個美到令人窒息女子平時都是極爲端莊的樣子,但就是單獨面對白明修的時候,總是這樣去挑逗他。

兩人開始吃飯,氣氛上其實真的就像是一家人一樣。白明修畢竟也是跟獅姐生活過的,他倆的關係一直微妙。

白明修大致講了一講自己走訪移民公司的事情,獅姐聽後問道:“你覺得,大力推動移民,有助於解決現在大明面臨的經濟問題嗎?”

白明修很自然地搖頭:“也許能夠部分解決吧,但是現在大明的經濟問題,是很複雜的,要解決它,需要從根本上着手,也需要着眼很多地方。我們有大量的失業人口,即便甩給了北美等殖民地,但殖民地也不一定一口氣能夠吸納這些勞動力。”

獅姐對於經濟問題也有一些深入看法,她道:“單純把人弄過去是不可能,但是如果加強基建呢,三條北美橫貫鐵路算是最基礎的東西了,之後各地公路網的建設,城鎮的建設,通訊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力、發電這些東西,都可以大舉地投入進去,然後轉化成經濟社會,將勞動力利用起來。而且開發新殖民地,大搞基建,也能夠拉動內需,從而讓我們的經濟重新擡頭。”

白明修嘆道:“話是這麼說的,但我有幾個擔心,首先是本土的經濟競爭力是不是就會受到影響,其次是北美海外領發展起來後,有可能發展成利益跟本土相左的政治實體,如何維持兩個經濟總量相等的部分統一在大明之下,也是個麻煩。”

他的這些考慮都是非常現實的,北美那邊的條件可以說是比本土還好的。龐大的可耕作土地,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適宜的氣候,這些都可以使得北美海外領發展起來,甚至成爲可以跟本土媲美的存在。到時候自然兩邊的利益怎麼權衡,就是大明該頭疼的事情了。

獅姐寬慰他道:“一個世紀之內,北美是不太可能趕上本土的,本土經濟在快速發展,人口也在增長,所以包括北美的各種殖民地,都會持續仰視本土的。這一波產能轉移,也是很好的經濟結構革新的時機啊。陛下您總是在強調教育和科研立國,本土在這二十年來過分注重於工業生產了,把精力轉移到教育、轉移到科研和技術上來,也不失爲一個良策。”

白明修笑笑,也認同獅姐的話,他道:“我是很希望讓大明這樣安安生生地發展下去,可是吧,我們也有自己外部環境的挑戰啊,歐洲那邊的事情,總不能視而不見。”

297 羣醜475 五國軍事同盟(上)198 故都殘破416 改換東家392 琉球逐日(下)412 皇帝的下午茶767 戰事接近220 流民事件(下)718 頓河兩岸028 緬北會戰(下)092 天火焚城005 攢錢招兵373 痛宰哥薩克483 繼續打下去473 分贓討論591 準備早就做好了451 大西南格局190 戰江寧(中)643 安防警察043 抵澳006 重機槍630 強迫症684 西南歐戰區131 御風223 流民轉移民002 二戰美軍步兵連710 丹麥海峽(下)252 高難任務347 劫掠蒙古261 武林高手錦衣衛361 汗血馬騎士318 永曆返國541 關於歐洲的會議(下)369 自建團伙604 人口膨脹522 瀛王之勢601 烏勒登779 重啓新明288 錯覺之我能反殺557 低種姓的出路613 光復皇帝度假北美319 擠不進去啊745 亂入之戰列艦698 頓河河畔656 被俘747 贈船288 錯覺之我能反殺591 準備早就做好了302 歸朝消息089 祭庚寅之劫224 題詩懟韃174 決戰黔西南(四)592 撤僑行動(上)233 以暴制暴565 戰爭的序幕208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382 盛者大明221 開打278 怒殺野豬皮273 通州之戰(下)587 航天人118 來自大明的新商品293 祭祀之事728 蘑菇064 晉王誅賊之戰(十)153 建社復產063 晉王誅賊之戰(九)727 核平守衛者462 伊斯法罕條約582 最後的挑戰674 朕的江山(下)211 教敵415 可怕的大明海軍205 太子殿下的日常(二)687 轟炸第八軍團281 戰北洋(中)561 大明裝甲006 重機槍490 微小的開始344 可選支線026 緬北會戰(上)756 寄存箱755 海對空542 製造業過熱344 可選支線174 第二條暗線387 歐洲人的沙龍191 戰江寧(下)637 步安的早飯584 皇帝的末路323 君子小人論535 光復二十三年781 如臨大敵的美皇268 清軍陸軍戰術的革新146 決戰黔西南(六)746 第一次穿越接觸786 掣肘588 星火工程211 教敵027 緬北會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