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 戰爭的序幕

一望無際的恆河大平原,河網密佈。這裡是整個南亞次大陸最爲精華的一片土地,豐饒的土地出產大量的農產品,盛產棉麻等經濟作物,足以養活上億的人口。

當白明修確定要全面接管印度之後,大軍已經開始向孟加拉宣慰司的西部進行集結,作爲大明非常富庶的宣慰司,孟加拉宣慰司也擁有大量的機動車輛,藩軍雖然沒有形成機械化,一輛坦克也爲裝備,但是卻是全摩托化的軍隊,有着大量的卡車可以裝載步兵。

在宣慰司境內還好,因爲這裡有着程度非常好的公路,吳敏治理孟加拉二十年,對於這個地方的貢獻是巨大的,其基建水平也許比不上大明本土一些先進省份,但是絕不落後於一些內陸稍欠發達的地區。

國道、省道兩大主幹線建成的宣慰司公路網,使得大量車輛的通行能力都很強,也是得益於這些公路網,讓孟加拉宣慰司各個地區都能夠發展起來,慢慢建立產業,往外出售貨品,買來商品,勞動力人才能夠流通方便。

最先抵達前進基地的是孟加拉藩軍和臨時被編入孟加拉藩軍的“二戰英印旅”,白明修給這支系統僱傭兵部隊換了個名字,叫做印度模範旅。模範旅也是摩托化和機械化混成的部隊,沒有團編制而只變成了5個加強營,分別是三個摩托化步兵營,一個炮兵營和一個裝甲兵營。

其實這種規模在大明正規軍陸軍面前是不怎麼夠看的,尤其是模範旅裝備的武器其實還是非大明制式武器,而是二戰英印部隊的裝備。不過他們的對手又不是二戰時期的軸心國,而是17世紀經過加強的莫臥兒帝國。

作爲皇帝和指揮官,白明修也是乘坐一輛改裝型重型越野車跟隨大部隊前進的。除了模範旅之外,孟加拉藩軍還有3個旅協同開進。模範旅規模略小,總戰鬥人員爲3000多人,而藩軍的步兵旅則有5000多人。僅在第一波抵達邊境前進基地的明軍,總兵力便已經達到了18000人左右。

前進基地位於巴倫,處於宣慰司和莫臥兒帝國的邊境上,之前吳敏就連番用兵,穩固了宣慰司的邊境,基本上是以恆河以及支流河流爲界,確保整體大明的宣慰司有一個比較輕鬆的防禦態勢。

在恆河的支流宋恩河邊上,白明修手持望遠鏡看着這條沒有多少寬度的河流的對岸,那裡是莫臥兒帝國的一個大城市代赫裡,也建築有莫臥兒防備大明的一個大型城堡。

一臉不情願的策士楊不正也跟着白明修來到了這裡,他的出現基本上是白明修將他綁過來的。這個憊懶的天才很討厭去什麼窮鄉僻壤的地方,但白明修覺得還是用得上他的腦子,硬是把楊不正給拽過來了。

楊不正哼唧着對白明修說道:“這有什麼好看的,非常中世紀帶有印度特色的城堡,修建得倒是比較高,能夠防備戰象部隊,可是莫臥兒自己都知道很難對付我們大明的重炮,所以其實在此處的着力不大。這城堡上甚至都沒有什麼像樣的火炮。”

孟加拉藩軍戰區副司令努爾爲白明修講解道:“莫臥兒帝國在邊境上的防禦力量一直不強,目的不是爲了拒敵於國門之外,而是爲了爭取時間。而且現在莫臥兒帝國的主要精力是在德干高原與馬拉塔帝國的戰爭上,大多數最新做好的武器,包括大炮都在那邊,而防備我們這一側的部隊,甚至軍費都是不全額的。”

前頭抵達巴倫的大明部隊,雖然是以藩軍爲主的,但是攜帶了共20門203mm重炮,而且還攜帶了專門應對重型加固攻勢的爆破彈藥,當然白明修其實還有更好的辦法,那就是呼叫大明空軍直接進行轟炸。不過大明空軍現階段仍在調度,還沒有來到前線。

白明修前後僅要求空軍派遣一個基地的空軍兵力部署在印度,包括殲擊航空團2個、強擊航空團1個、轟炸航空團1個和運輸航空團若干。主要的作用還是輔助性的,進行一些戰場偵察,小小地進行一些打擊行動,但白明修並無意大規模採用空軍,他真正想要讓空軍表現得大放異彩的地方,是歐洲戰場。

“行吧,那還等什麼,放上幾炮,讓對方投降吧。”白明修擺了擺手,就轉身離開了。

楊不正打了個哈欠,說道:“陛下,給個批條,我好到軍需那邊拿桶冰激凌吃一吃,該死的印度簡直是太熱了。”

白明修覺得自己可能會被楊不正這個孫子給氣死,叫道:“找別人去,別找我。”

楊不正回頭想找努爾說事,但是努爾已經非常興奮地跑去準備安排進攻的事情了。

下午十六點左右,努爾安排藩軍的炮兵佈設了炮兵陣地,另一邊莫臥兒軍隊已經燃起了烽火,向其他的友軍求援。

隨着第一聲炮響,莫臥兒守軍很快地就打起了白旗,河對岸匯聚起越來越多的明軍以及威力十足的大炮,讓莫臥兒守軍知道自己說什麼都不可能打贏的,連固守待援都是做不到的。既然抵抗是徒勞的,不如就老實地投降了吧。明軍對於俘虜的待遇還算不錯,實際上在孟加拉藩軍之中就有不少人就是前莫臥兒帝國的士兵。

甚至不少莫臥兒士兵都知道,大明軍隊俘虜營中準備的伙食,甚至要比他們自己的伙食好很多。隨着被放回去的俘虜的傳播,大明戰俘營的伙食好這件事已經在莫臥兒帝國軍隊中廣爲流傳,甚至還被莫臥兒貴族軍官們嚴令不得談起。

當大明藩軍進入代赫裡城堡時,放下武器的莫臥兒士兵們還大着膽子問明軍。

“能開飯了嗎?我們吃大明廚師做的食物。”

這讓管理俘虜的大明孟加拉裔士兵們哭笑不得,說道:“這都是誰跟你們說的,你們投降難道就是爲了吃我們的食堂嗎?”

印度士兵們忽閃着自己的大眼睛,問道:“不行嗎?”

463 放貸和行醫548 早做準備712 登陸是假消息419 英格蘭替荷蘭割地744 海上追殺307 新來的總督116 商貿廣州(上)791 獵殺潛艇(上)330 大祭禪讓(一)234 南方平定271 通州之戰(上)238 人委會084 合作社410 你能上學!049 動員原住民620 困難的南美097 忠成逆688 死亡行軍603 摧枯拉朽675 旗丁或包衣247 華夷之辨562 策士之見146 決戰黔西南(六)084 合作社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069 進入副本396 吃掉日本不容易044 北辰宮048 兵力何來104 天命在我369 自建團伙703 宣改省238 人委會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565 戰爭的序幕各位小夥伴,思前想後上一章不妥,已經修改了,請安心追更413 斯里蘭卡716 撤軍之旅086 進廣州(上)649 工業創新展137 戰狼太子在線砍頭716 撤軍之旅376 返京路上219 流民事件(中)449 標杆303 天下從來不是你的447 發展爲綱366 林中襲擊392 琉球逐日(下)496 東歐風雲亂148 決戰黔西南(八)456 世俗社會124 田州730 插旗488 軍法如山276 究極挑戰任務743 開局一條艦350 晉王入草原003 咒水之難138 下一步的伐清戰略294 人口普查723 不萊梅的早晨584 皇帝的末路204 太子殿下的日常(一)304 哭訴的流放士紳488 軍法如山656 被俘037 夜襲巴達維亞461 金髮辮子644 無處可逃195 謁孝陵103 鄭談074 澳北府177 混編艦隊702 一個全球統治秩序正在誕生173 打伏750 待戰465 迪拜397 幕府的交涉132 天降神兵007 接應416 改換東家049 動員原住民625 考慮一下當個國王330 大祭禪讓(一)595 強迫的被保護797 千島138 下一步的伐清戰略649 工業創新展010 戰緬甸(中)079 朝貢國389 歷史版圖638 “開國元勳”們365 大表哥支線627 接受條件606 巴黎峰會(上)556 反莫臥兒聯盟179 舟山海戰(下)449 標杆392 琉球逐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