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信譽至上

聽得魏春城問話,黃啓明趕忙伸出五根手指頭說道:“五千。”

“好計算!”魏春城讚歎道,“只有八個月還不至於要你百分之二,你要知道大明銀行現在可是專門照顧縉紳的,一年才百分之二。”

“一年百分之二,不是十天啊?”黃啓明瞪大眼睛問。

“怎麼?我什麼時候說是十天了嗎?”

“沒……沒有……”黃啓明用手指頭哆哆嗦嗦指着自己說道,“是我想錯了。”

其實,黃啓明最喜歡放高利貸,又沒有耐心,從來都是十天一結算的,三十天利滾利,如今聽到一年百分之二真是頓時感覺這買賣划算。

魏春城繼續說道:“就算是一年吧,利息還不到一千兩。黃老爺,你這可是賺了四千啊。你的本金這才兩千而已。”

黃啓明還用得着魏春城給他算?這其中的利益自然是瞭解得十分透徹。

當即說道:“五天之後,就有船回來了,到時候我就有錢了。我現在就可以給魏大人你說,我要認購三萬兩。另外,不是能貸款嗎?我貸款一萬,如何?”

王老六聽說要認購三萬,當即很是激動,用手不停地捅着魏春城要他答應。

魏春城卻不動聲色,繼續對黃啓明說道:“咱麼想來都圖個吉利。你出三萬,再借一萬,這就是四萬。四字不好,如同死字啊。”

黃啓明轉了轉眼珠說道:“那我就貸款兩萬。”

魏春城笑着說道:“黃老爺,貸款可是要有抵押的。我知道你家有良田千頃,可是抵押總是不適合吧?不如貸款一萬,認購四萬,湊成五萬,一個整數,圓滿。”

黃啓明轉了轉眼珠拍大腿說道:“好!四萬就四萬,我黃啓明買了。”

“好!黃老爺果然快人快語,在下佩服,那我就回去,靜候佳音了。”

“沒問題,我黃啓明說話決不食言,五天只需要五天,我就擡着銀子過去。”

“如此,有勞了。”

從永曆十五年三月開始,李存真讓所有村官兜售“江西債券”,對象就是縉紳,特別是大地主。忽悠着這些大地主在新成立的大明銀行貸款,給自己加槓桿,但是鑑於目前明李銀子有限,規定槓桿最多隻能加三倍。

李存真的點子其實來自於後世英國。希臘在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之下已經五百多年了,終於趁着奧斯曼虛弱開始爭取獨立。當時,英國很希望希臘能夠獨立出來,因爲這是一個打擊奧斯曼土耳其的好機會。爲此,英國需要大力支持希臘。

但是,英國人又捨不得自己花錢。聰明的英國人一拍腦袋就來了一個金融創新。把希臘獨立戰爭衍生爲金融產品。

先評估希臘稅收,然後再把稅收的額度變成債券額度出售,以此來籌措資金。然後把這部分錢貸款給希臘。希臘拿到錢之後與土耳其人作戰,獲得獨立之後,再用稅收或其他收入還錢,並且支付利息。

如果希臘輸了怎麼辦?錢是不是就打水漂了?誰還錢?

這就不太清楚了,反正這個世界上除了蘇共和土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成功賴掉英國人的賬。到時候英國人爲了希臘債券肯定是要玩命的。

李存真受此啓發,兵進江西之前,就把這次江西爭奪戰變成了金融衍生品,發行“江西債券”,承諾拿下江西后用土地稅和瓷器收入還錢。

江西債券,其本質也是李存真爲以後財政突然陷入困難而尋找解決方案做得一次實踐、嘗試。

國家借款越少越好嗎?財政赤字對國家來收是壞事嗎?

近代經濟學家推崇所謂“預算平衡”——收入與支出相當,沒有借款。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後世的大英帝國之所以能夠稱霸世界,恰恰就是因爲他善於借款。

近代歐洲最大的特點就是戰爭不斷。戰爭當然是要死人的,但是戰爭同時也是一個推動歷史車輪前進的動力。十五世紀的軍事革命,導致槍炮投入戰場,各國軍費飛躍式增長,爲了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各國不得不大量借款。許多國家因此而崩潰,法國大革命就是因爲揹負了鉅額債務而引發的,最後路易十六上了斷頭臺。只有英國沒有出現財政崩潰。

在李存真原本的時空裡,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歐洲各國陷入了無止境的戰爭中,最後獲得勝利的是英國。

近代戰爭規模不大,甚至還沒有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大,武器也沒有很大的技術革新。英國能過取勝,並不是因爲在軍事上具有壓倒性優勢。而是英國擅長籌措資金。當時,英國發行公債以籌措戰爭費用,然後長期返還,正是這種制度讓英國成爲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最重要的不是籌措資金金額的大小,而是信譽,是國家能否按時足額還款。西班牙的失敗就是不能按時還款,法國也是這樣,這就導致下一次貸款的利息會相當的高。如果你不提高利息,是不會有人貸款給你的。然而,英國一直能夠還款,信譽非常好,荷蘭也是如此。所以,英國能夠以超低的價格獲得貸款,而且能夠及時地籌措資金。這最終讓英國獲勝了。

想要在戰爭中取勝,就必須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這聽上去理所當然。但是,沒有軍餉、錢糧、器械、火藥,怎麼戰鬥到最後一刻?

這一切都需要財力支撐。一旦財政崩潰,就無法戰鬥下去了。

李存真知道信譽的重要性,而且在李存真看來,整個中國都在她的視野下。只要明李政權的信譽足夠好,不要說在明李統治之下能夠賣掉債券,就算是在滿清,那些爲了發財的也願意認購債券。

第二次英荷戰爭當中的荷蘭就認爲自己可能打不贏戰爭,紛紛投資英國。相比之下,滿清的那些主子們就比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資本家更愛國?呸!

賺錢就是要賺天下人的錢!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南明明李政權並不缺少資金。如今李存真手中掌握着兩千多萬兩銀子的鉅款。他貸款是有其他原因的。

明李內部也有人對李存真的決定進行了質疑。

陳顯祖問:“殿下,我們現在是有錢的,還需要去貸款嗎?”

李存真笑着回答:“拋磚引玉。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又有人說:意欲取之必先予之。”

陳顯祖凝眉思考說道:“臣不明白,還請殿下明示。”

李存真仰天大笑說道:“天機不可泄露!”

到了永曆十五年八月,明李戶部下屬的財政部和計劃經濟委員會一共賣出債券四千六百萬兩,江南和浙江兩個省百分之八十的縉紳都購買了債券,相當於永曆十四年明李一年財政收入的兩倍。

第二章 阬殺2第四十五章 煽動民團2第一百零三章 忠烈祠第三十九章 壓上第圩一章 貿易和劫掠第十二章 北路爭雄2第五十一章 銅製臼炮第進九章 槍炮生產第八十七章 判斷失誤1第四十三章 炮神保羅第枠二章 海盜生死2第三十七章 馬逢知反正2第十六章 治病第五十七章 他是炸彈第九十二章 命運的豪賭第二十二章 意外驚喜第一百卅二章 鐵娘子第五十七章 作亂第廿六章 不急於北上第四十六章 炮神保羅4第進七章 釋放耿精忠第五十七章 他是炸彈第三十九章 壓上第九章 安排第卅五章 死因可疑第二十章 僞博果爾1第四十二章 逃跑第七十六章 開陣縱敵入第卅八章 科學與制度第五十章 白銀和動亂第圩八章 你走吧第二十三章 滿清廷議第圩三章 一意孤行第九章 南路血拼1第三章 江西債券3第四十二章 勾結葡萄牙第二十一章 順治瘋癲第進五章 福建茶葉第一百圩六章 搏殺(求票)第卅六章 洪武門打人事件第四十七章 優厚待遇第一百圩九章 長炮(求票)第三十八章 技術人才第八十二章 女將威風第二十九章 順治夢碎1第一百進八章 對撞2(求票)第十二章 勒索朝鮮1第五十六章 商議2第二十三章 香山侯爵第四十六章 炮神保羅4第一百卅三章 日月雙刀第廿八章 西營再起第圩九章 主客不合第二十五章 淮東軍淮西軍第四十九章 村官3第卌七章 劉玄初(不建議讀)第二十一章 順治瘋癲第二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第一百卌四章 乾坤一擲4第五十二章 我的南京第二十九章 東育杏梅第八十一章 江邊1第廿一章 放大債務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一百卌三章 乾坤一擲3第圓五章 滿清局勢2第六十一章 威服第五十章 手雷失控2第八章 自食苦果第二十五章 淮東軍淮西軍第二十三章 香山侯爵第圓五章 吳王失計第一百圩一章 雙山攻防1第四十九章 莘莘學子第卅四章 鄭氏變亂第卅一章 擒獲莽白第三十章 暢行南京第六十章 第一跳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呂布1第卅四章 鄭氏變亂第一百五十章 忠言逆耳第卌九章 誘捕永曆第八十九章 形勢堪憂2第一百八十章 順治逃命第二十一章 順治瘋癲第一百圩一章 雙山攻防1第一百進二章 別動隊(求票)第五十九章 病危2第四章 西南形勢第枠一章 海盜生死1第一百二十二章 小夏侯惇第一百進六章 騎兵牆第二十六章 以海制陸2第十八章 攻克大沽口第五十二章 榻前第圓四章 阿哈范文程第圓五章 吳王失計第枠五章 體重與戰力第卅九章 蛙跳第枯二章 預防內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