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誰敢橫刀立馬!

宣慶二年,正月初一。

天降大霧,十步外一片混沌。

當日,從北岸河間府強徵來的三千民夫抵達阜城,不及歇腳,便化作數十支隊伍,被金軍驅趕着前往各村拆房扒屋,收集可用作製造攻城器械的木材。

但僅僅一上午時間,金軍便出現了數百人的死傷。

郭安部所屬一支百人隊伍,更是在阜城東十里的北灣村詭異消失直到下午時,纔有逃回民夫磕磕巴巴道,霧裡有鬼

過河數日來,金軍早已發現方圓數十里內的村莊沒有任何活物。

走在鄉野間,除了本方腳步聲和呼嘯風聲,沒有任何動靜,恍如死寂鬼域。

今日又出了整整一隊弟兄離奇消失的事,再結合臘月二十九當日,發生在界河上駭人異象,一時間人心惶惶。

金軍副將完顏斜保不信邪,當即請命,欲率一千精銳金軍去北灣村左近搜索。

完顏宗弼能縱橫天下二十餘年,自然不是莽夫,阻下了斜寶。

他這次判斷極其準確.消失的那隊渤人金軍,早已命喪北灣村。

因北灣村地道最爲完善、發達,統領城外民壯的張五欒在此處佈置了重兵,將金軍誘進村子後,憑藉地利、手弩,沒廢什麼勁就將這夥人伏殺在村內。

張五欒猜測,金軍折損了整整一隊百人,必定會前來報復,特意聯絡了在外圍遊弋的姚旅帥所部馬軍。

當日,長子藏在村外大霧中,只待金軍前來,便要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畢竟,十步外不能視物的濃霧對金軍是極大障礙,但對熟悉本地地形的淮北馬軍,卻可憑藉霧氣保護,發起突然一擊後迅速脫離戰場。

可惜,宗弼阻止了完顏斜保,長子、周良在村外埋伏至黃昏時分,不見金人前來,只得無奈暫退。

他們這邊沒撈到仗打,但風平浪靜的滄州城內,小辛坐不住了。

自打十幾年前無奈南遷,小辛便立下偉志,誓要將金虜逐出中原,爲漢家王朝重還神州。

只不過,以前這個目標遙遙無期,小辛已做好了爲之奮鬥一輩子的準備。

直到阜昌九年,在潁上縣範家莊陷入危局之時,遇到了那個只比他大幾個月的年輕將軍,這個目標才陡然間變得清晰起來。

而如今,金國就在二十餘里外的界河北岸,在得知宗弼主力已被牢牢吸引於阜城城下時,他再按捺不住。

初一酉時,時近黃昏。

在城頭站了一天後,小辛來到滄州府衙,面見陳英朗。

去年十一月,滄州府自知府洪授業以下,一十三名官員被問罪押解進京,短時間來不及重新任命官員,此時公務暫由陳英朗、陸元恪等人處理。

滄州府各方勢力複雜,有來自淮北的小辛第八團,有武和、武肅兩支缺了軍官的舊廂軍,還有以牢城營爲骨幹力量的潘雄一千多人。

陳英朗或許是擔心自己年輕、缺乏爲官履歷,各方不服,便再不掩飾與阿瑜的關係,甚至還有意無意間透露了朱春、郭林是楚王弟子的事實。

有時候,個人能力遠不如姻親關係更能服衆。

果然,在得知他的堂妹乃楚王側妃之後,各級中下官員,包括潘雄都對陳英朗恭敬有加,甚至到了唯命是從的地步。

如今,在滄州城內說話分量最重的,便是他和小辛。

小辛爲示尊重,在行動前特意知會了陳英朗。

“今夜過河?會不會有些早了?”

小辛的任務本就側重趁機渡河襲擾金軍後方,但當時的初步約定,卻是等待阜城那邊取得一定戰果之後再行動,而眼下局勢未明,陳英朗不免擔心。

“陳兄,上月會議中,楚王一再囑咐我等可臨機決斷,如今正值大霧,正是天賜之機!”

小辛很篤定!

底氣卻也和陳初有關,當時陳初曾親口說過,金軍入境後,各地聯絡必然不便,若遇戰機,可自行決斷是戰是退

這樣的命令,給了各地將士極大的自主權。

有了自主權,便有了發揮各級軍官主觀能動性的機會,當然了,前提是每人都清晰的知曉此戰目的。

就比如眼下,滄州雖遠離戰場,但小辛此舉若成,定然可以減輕阜城方面的壓力。

陳英朗也明白這一點,稍稍思忖後,道:“軍事一途,辛兄自然比我精熟。但孤軍入境,十分兇險.”

“哈哈。”小辛爽朗一笑,卻道:“自古兵家之事,哪有萬全的穩妥之策?愚兄以爲,此時戰局微妙,需用險一試,些許風險,也是值得。”

見他意志堅決,陳英朗便也下了決心,“那好吧!楚王常言,稼軒有元帥之才。辛兄便放開手腳一試,興許能爲當下局勢打開局面!”

得了陳英朗同意後,雷厲風行的小辛當晚便從第八團中抽調一千精銳、佐以潘雄五百精英,再將武和、武肅兩軍戰馬收攏過來,組成五百馬軍、一千騎馬步軍,於當夜子時過河。

原飛虎軍改編而來的第八團,主要由辛、範兩家子弟及其莊丁組成。

將士之中,兄弟、叔侄衆多,凝聚力非凡。

數年來,小辛從陳初那裡討來了不少淮北老卒擔任中下基層軍官,操練之法完全照辦淮北。

且糧餉軍械全由淮北供應,無後勤之憂,可以一心撲在操練上,陳初甚少干預。

有此上官,小辛倍感幸福卻也在吃了多年軍糧後,極力想要證明第八團並非是一幫只會吃乾飯的擺設。

小辛知道,自己的第八團很強悍!

但外界卻不知這支脫胎於民團、名不見經傳的隊伍.

他等這次機會,很久了。

不過,小辛雖表面和順,似乎和誰都能稱兄道弟,實則心氣極高,能入他眼的人不多。

那滿身江湖氣的潘雄,更非小辛所喜的性子,但前者交遊廣泛,不但熟知金國河間府地理形勢,且有許多道上兄弟,就在金國黑道討生活。

所以,小辛果斷摒棄了個人喜惡,主動帶上了潘雄。

潘雄正求立功之機,自是欣然應命。

郎有情妾有意,僅一晚,兩人便混的宛如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

正月初二,經過一夜急行後,小辛所部進抵河間府束城鎮東十里,在此會見了潘雄聯絡的北地‘英豪’。

所謂英豪,三教九流,其中甚至有河間小吏、差役。

正值用人之際,小辛面上沒露出任何嫌棄神色,一番恭維、許諾後,讓潘雄帶數十人着便裝,隨河間府獄卒戴枋先行潛入府城。

雙方暫別,小辛率軍在束城外潛伏至夜深。

束城名爲城,實則爲鎮,僅有三什軍士駐守。夜子時,小辛率兩連人馬攻入鎮內,三什軍士根本無力抵抗,不足百息便結束了戰鬥。

可即便兵力懸殊,依舊有某些‘幸運’士卒逃往了三十里外的河間府城。

河間府乃金軍糧草轉運之地,北岸僅剩的五千軍士,一半駐守緊鄰界河的樂壽大營,另有千餘分散駐紮於各縣及關隘。

屬於大後方的河間府駐有一千五百餘金軍,得知三十里外的束河鎮被齊軍偷襲,河間知府阮顯芳忙派出一營金軍東出收復束城。

據本方逃回士卒講,齊軍只有二百餘人這點人馬最多起到騷擾作用。

果然,初三一早,一營金軍趕至束城時,齊軍已退想來是逃回了齊國。

但令阮顯芳措手不及的卻是當晚,束城北一百二十里的太城縣竟出現了齊國馬軍,太城遠離前線二百多裡,誰也想不到,齊軍一夕之間會出現在此地。

一來沒有防備,二來僅有幾百老弱的防禦力量不堪一擊。

太城縣,竟丟了.

這.莫說是怯懦齊軍,便是當年周國強盛之時,也未曾染指過北地城池啊!

二百年來,遼金兩朝,首次有城池淪陷。

阮顯芳大怒之後便是大駭.宗弼就在前線,若他得知自己丟了一城,莫說是這頂官帽,便是吃飯的傢伙能不能保住都在兩可。

但隱瞞軍情的事他還不敢幹,只得一邊命人緩緩行,將此事報與宗弼,一邊組織力量準備奪回太城。

他期望最佳的結果,便是在宗弼知曉此事時,自己已將太城奪回,好將功補過。

初四日,阮顯芳以文官身份,領兩營軍士、家丁、民壯共兩千,急行一日一夜終於在初五午後趕到太城

可.城內駐軍軍官、知縣等文武皆已殞命,齊軍卻於三個時辰前主動棄城。

通過審問城中百姓得知,這支齊軍並非只二百人,或許有千人不止。

至此,阮顯芳突然有了股不祥預感.

初五夜,殺了個回馬槍的小辛突然出現在河間府城下,在獄卒戴枋指引下,潘雄等人奪了東門

開門迎賓!

僅剩幾百人的守軍,在裡應外合下,抵抗不足半時辰,大潰。

河間府易主.

河間府的意義,遠非束城、太城可比。

此地乃前線數萬金軍的糧草轉運之地當晚,小辛殺盡河間官員後,在衙門照壁上留下了一行大字‘甘爲金虜驅使者,誓殺之!’

隨後,小辛命人打開屯放軍糧的倉庫,將萬擔軍糧搬運到了街面、城門外

金軍作戰沒有攜糧的習慣,原本打算佔據齊國河北路後就食於當地,卻不防河北路北部早已堅壁清野,尋不見一粒糧食。

於是宗弼以軍令嚴厲要求阮顯芳在河間徵糧.這些軍糧,全是一顆顆從百姓口中扣出來的。

是以,當軍糧如無主一般重新擺到街頭、城外後,不少憂心今冬會餓死的百姓漸漸受不住誘惑了.

適逢軍亂,前半夜躲在家中尚無人敢私自取糧,但到了後半夜

反正翌日一早,街面、城外的糧食神奇消失。

就連路面都被人掃過了,散落在磚縫、塵土裡的糧食都沒放過。

苦寒無產出的冬日,每一粒糧食都彌足珍貴。

這邊,小辛甚至帶着第八團在城中休整了一整日。

初六,反應過來的阮顯芳又率軍拼命回援,同時,收到消息的樂壽大營,也分兵一千向河間府城急進。

初六傍晚,小辛率部再次主動退出河間府城。

第八團馬軍營營長、小辛的親姐夫範如山有些意猶未盡,提議道:“稼軒,數次接戰,這被吹的天下無敵的金軍也不過如此,我們不如在城外伺機埋伏,吃掉兩路回援金軍中的一路!”

小辛回身看了眼城門洞開的河間府城,笑呵呵道:“咱們就這麼點人,便是吃掉其中一路,也沒甚意思。”

第八團團副、出身於淮北軍的郝思良老成持重,認同的點了點頭,“辛團長此次北來,將河間府鬧了個天翻地覆,此時回撤,已算立了大功。”

範如山聞言,略帶遺憾道:“哎,可惜沒能和金軍好好打上一場,回了滄州,怕就再沒機會了。”

小辛緊了緊束腰,轉頭面北,卻道:“誰說咱們要撤了?”

“啊?不打又不撤,那咱們作甚?”範如山奇怪道。

坐於馬背之上的小辛卻瀟灑的擡臂向北一指,“北進!繼續北進,如今金國南京路防守薄弱,阜城金軍不回,咱們就一直北上!我倒要看看,要是咱們打到韓企先、郭安的老窩,他倆還能不能在阜城待得住!”

“.”郝思良望着小辛目瞪口呆,似乎被他這大膽想法驚到了。

“哈哈哈!”

範如山短暫錯愕後,大笑道:“好!繼續北進!”

初七晨間,河間知府阮顯芳率先趕回河間府城,但看到府衙內身首異處的衆同僚,以及照壁上那囂張留字,欲哭無淚。

被這支神出鬼沒的齊軍耍了幾日,卻連對方的毛都沒摸到.被對手戲耍的沮喪、以後宗弼如何處置他的巨大壓力,讓阮顯芳的心態崩了。

就在此時,幕僚帶來的另一個消息,徹底壓垮了阮顯芳軍糧沒了,一粒都沒了。

丟城之責,尚有一線生機,但沒了軍糧.以金人對漢官的嚴苛程度,夷三族已算輕的了。

萬念俱灰之際,與他一損俱損的幕僚,附耳提醒道:“翁主!值此生死之際,需果斷!”

阮顯芳精神崩潰之下,迷惑看了幕僚一眼,後者左右看看,再次低聲道:“爲今之計,唯有向南!”

“!”

阮顯芳一臉震驚,可隨後細細思量,確實是唯一活路了。

大丈夫,當斷則斷!

初八日,一支齊國馬軍如同天降一般,突然攻陷河間府北的莫州長川軍寨,稍加補給後,一路向北,竟從雄州城外大搖大擺而過。

翌日,齊國馬軍半時辰陷白溝驛,穿過拒馬河。

次日,兵臨歸義城此處已是金國腹地,過了歸義城便是范陽、良鄉,再往北,就是古稱燕京的金國南京城了.

這片土地,自打五代後晉石敬瑭割土降遼,已有三百餘年未曾出現過漢人王朝的軍隊了。

齊國馬軍雖限於兵力無法攻取大城,但這般如入無人之境的狂妄姿態,引得整個金國南京路風聲鶴唳,震恐不已

各地求援急信如雪片一般飛到宗弼案頭。

初九日。

金國河間府知府阮顯芳率部曲,秘密渡河後,於交河縣投齊。

這又是一個足可以震驚天下的消息。

當日,陳初首次收到了第八團在金國的詳細戰報。

激動之餘,親書下.‘誰敢橫刀立馬,唯我辛大將軍!’

207.第205章 待價而沽301.第297章 本官需交代的,只有蔡州父老377.第368章 與衆不同第60章 十字坡國際大酒店290.第286章 金子誠,天之道232.第228章 後方緊吃311.第307章 春夜殺機第22章 做一個快樂的人334.第329章 東京無脊樑第516章 不服?那就打到他們服氣306.第302章 得勝曲第409章 正統之爭 王妃來訪第55章 你見過這麼厲害的農夫麼?217.第214章 止乎於禮316.第312章 呸!第11章 出城120.第118章 東西不行138.第136章 好日子376.第367章 天下之中216.第213章 錯了也不改第392章 凱旋第64章 讀書人的嘴283.第279章 你們怎不去死?361.第354章 淮北淮南245.第241章 貓蛇話家常113.第112章 莫讓她賭輸141.第139章 桐山縣只陳都頭明事理!183.第181章 包辦婚姻害死人187.第185章 愛兵如子67.第67章 皁衣鐵拳376.第367章 天下之中第445章 說客登門,奇兵西進247.第243章 驅虎吞狼373.第365章 不速之客356.第349章 漢家可再興矣!89.第88章 做大事,就得靠藝術187.第185章 愛兵如子186.第184章 皆大歡喜100.第99章 出人命啦!第479章 帶着媳婦兒逛勾欄第61章 吏有封建141.第139章 桐山縣只陳都頭明事理!第43章 城東野湖見第466章 桐山老炮338.第333章 天下烏鴉138.第136章 好日子第393章 美夢343.第337章 佳婿第16章 成了第61章 吏有封建348.第342章 殿下,你在玩火80.第80章 傳統且保守154.第152章 讓我們乾了這碗雞湯第418章 陳家女 陳家婦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騰於九霄之上第45章 男兒須要當自強要到兩三點了118.第116章 聚是一團火135.第133章 王八O第512章 國家籓籬242.第238章 神兵天降210.第207章 甥胥陳初第37章 公雞下蛋154.第152章 讓我們乾了這碗雞湯96.第95章 土雞瓦狗190.第188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207.第205章 待價而沽279.第275章 國師養成計劃第418章 陳家女 陳家婦248.第244章 願天下同此月圓384.第374章 暗流105.第104章 天下英雄不過爾爾389.第379章 偷襲151.第149章 打了人,沒有不讓還手的道理第12章 棲鳳嶺的春208.第206章 神仙?神棍!一頭二臂222.第219章 不就是水患麼?第412章 陳衣刀和趙小瞄283.第279章 你們怎不去死?第55章 你見過這麼厲害的農夫麼?136.第134章 醫者父母心358.第351章 歸家82.第82章 七月情話第42章 大個子 小不點第474章 五朵金花再聚首第394章 監獄風雲209.說謊木唧唧240.第236章 原來是這個吳家第476章 嘉柔的嫁妝360.第353章 糧食危機?77.第77章 十字坡兇案169.第167章 殺人者,蔡州留守司都統制陳初第436章 翻雲覆雨182.第180章 憑什麼?333.第328章 楚王胸懷,當世罕見!380.你懂的第58章 好險!363.第355章 造孽啊!172.第170章 三娘子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