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爲國除賊,雖死無憾

九月初九,重陽。

拂曉時,臨安城西北首次發現淮北軍行蹤。

待到天光大亮,這支大約只有三千餘人的淮北前鋒竟囂張的逼近到了臨安三裡。

是可忍孰不可忍!

前來勤王的衢州官員會同睦州鄉紳帶來的民團合計兩萬餘人,見淮北人少,或是想趁對方立足未穩想拿下首功,主動從城南城西集結。

奈何屬下令出多門,廂軍、民團、衙役、家丁和被裹挾來的民夫兵不識將、將不知兵,兩萬多人亂烘烘擠在一起,毫無秩序可言。

衢州知府辰時中下令集結,可直到一個多時辰後的巳時末,連簡單隊列都沒有完成。

起初,那淮北前鋒軍官悠閒的停在遠處,只當看戲一般,可等了一個多時辰終於沒了興致。

一陣淒厲喇叭聲之後,三千馬軍中的兩千人當即整隊前出。

勤王臨安的兩府鄉兵直到淮北馬軍發起衝鋒,都未能完成最簡單軍陣佈置.

一方混亂笨拙,一方敏捷凌厲。

結果可想而知。

一如當年金國滅遼的關鍵戰役,護步達岡之戰,金軍以兩萬輕騎大破遼國五十萬人馬。遼國伏屍百里,金國卻僅僅折損了千餘人。

冷兵器時代就是這般,兵力優勢在遭遇戰中遠沒有想象的那般重要。

首重軍紀,二重一往無前的氣勢,三則是百戰百勝後養出的‘老子天下第一’的必勝信念。

兩府鄉兵大多頭次經歷戰陣,倔強青銅上來就撞上了最強王者,就算你再倔強也沒用啊。

列隊倆時辰,戰鬥半刻鐘。

甚至都沒能撐到半刻鐘。

因偏安江南,臨安朝最缺的就是戰馬,這些地方官和鄉紳組織烏合之衆自然沒有馬軍這種高級玩意兒。

整個臨安朝,也只有臨安城內駐有馬軍六千。

可城外的戰鬥戰鬥摧枯拉朽,臨安城卻沒有一點要外出支援的意思,眼睜睜看着淮北前鋒在曠野中四處捕捉兩府官員、鄉紳。

午後未時末,臨安西逐漸平靜下來。

翌日晨午,晉王大軍主力進抵臨安城下,於此同時,一直沒有露面的齊國水軍史大郎部,重新出現在錢塘灣內,故地重遊。

但比起上一回,這次臨安城內的氣氛更要詭異。

上回,雖有水軍封鎖了錢塘灣,但對方無登岸攻城之力,臨安文武雖緊張但沒有太過害怕。

可這回,城西的晉王大軍卻連營十里,擺出了一戰滅國的架勢。

可是,相比惶恐不安的官員,往常最膽小的百姓們卻顯得沒那麼畏懼畢竟晉王大軍已連下數城,卻從未聽說過有屠城、濫殺、劫掠之事。

而士子階層,心情最爲複雜。

他們自幼接受的教育便是忠君愛國,以此說來,此時該與國共進退纔是。

可近年來國朝昏招頻出,又接連丟失淮南、江寧,如今連陪都臨安都被齊軍所圍,心中自是有股無處發泄的怒火。

但是,讓他們恨晉王,他們卻又恨不起來

若認安豐那位太上皇,晉王便是奉了皇命前來征討,臨安聖上身爲人子,與父開戰,佔不了道理。

若不認安豐那位,人家楚王也不算無端生事,畢竟咱大周背盟偷襲淮北在先。

是以,這股夾雜着屈辱的怒火在心中發酵幾日後,愈加難受,卻找不到一個發泄點。

還好,九月初十夜,陳伯康陳大人爲他們指了一條‘明路’。

其實,自九月初七,臨安城內已實行戰時宵禁。

但周帝前有打算棄城逃往蜀地的前科,衆士子爲防陛下棄百萬軍民不顧,聚集在皇城外的麗正門。

大周對士人優渥,一早就養成了士子驕縱習氣,再有上回因士子哭廟被收監,最後全須全影的釋放,無疑更加重了他們優越感。

是以,對宵禁之令熟視無睹。

九月初十,城外大軍壓境,城內麗正門前已聚集了千餘士子,爲防內亂,朝廷安撫不成後,命一小黃門外出宣旨,要求衆人於今夜子時前自行散去,否則後果自負。

這‘後果自負’頗有點熟悉味道,讓衆人不由聯想到多年前齊國的宣德門之變。

聽到小黃門這般赤裸裸的威脅,身爲士子領袖的顧雲棠不由大怒,若不是麗正門外有兵丁維持秩序,那小黃門差點被打死在當場。

可到了午後,衆士子冷靜了下來,開始惴惴不安。

畢竟,生死關頭,誰不害怕?

傍晚時,已是人心浮動,梅瑤梅大家卻突然出現在了麗正門

一番與大家同進共退的表態後,重新堅定了顧雲棠等領袖的意志。

一來,有過上次主動入監的舉動,梅大家在大夥心中的地位非凡,早已被他們視爲了自己人。

二來,青年士子,最受不了激,梅大家雖未明言激將,但人家一個女子都來了,咱若是怕了跑回家,還算甚男子漢!

交談間,衆人又從梅大家口中得知,‘秀州水患’一事。

“.晉王一路南下,從未聽說過某城出現過重大傷亡,便是抵抗他的文武軍將被俘後,也可得醫治療傷,晉王一句‘各爲其主罷了’,就將他們繳械釋放。卻不想,這秀州百姓卻被當地守臣害了性命”

梅瑤說起此事,一副悲天憫人的傷感神色。

周圍衆人啞口愕然人淮北軍南下沒殺幾個人,百姓最嚴重的死傷竟是自家官員造成的?

並且,還沒能阻攔人家的腳步!

蠢比壞更令人難以接受。

水淹秀州的消息迅速在士子中間傳開,有家鄉來自秀州的士子當即哭了出來。

顧雲棠等人沉默半天,忽道:“梅大家,那淮北究竟是何等模樣?”

梅瑤稍一思忖,回道:“諸位也知,奴家自齊國來,若由奴來評價,有失偏頗。”

“梅大家只管說,此處又無外人。”

“那那奴家便依着在淮北的所見所聞講一講吧。”

四周馬上靜了下來,梅瑤和衆士子盤腿而坐,緩緩道:“淮北呀,是片樂土,那裡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難有所助,壯年者皆有生計.官民一體,軍民魚水”

許是將淮北形容的太過完美了,頓時有幾名聽衆露出了不信表情,有人道:“世上怎會有這種地方?”

梅瑤被打斷也不惱,淺笑道:“奴家在淮北駐留時間不長,或許說的有失偏頗,但陸公、易安先生先後去往淮北後,卻主動留下,想來那裡定有引人之處。”

“這倒是陸公可是眼裡揉不得沙子。”

“對對,言卿兄前年便去了淮北,不也沒回來麼!去年他在來信中說起那淮北,和梅大家說的差不多!”

當即有數人以現身說法佐證了梅大家之言。

梅瑤又道:“以後若有機會,諸位可親自去走一走看一看。”

周圍響起數道嘆息,自前年開始,大周便嚴防淮河界了,沒點門道的人根本去不了。

那顧雲棠思索片刻,卻忽然稍顯羞赧的問道:“梅大家,世人都說你是晉王的紅顏知己,晉王爲數不多的題名贈詞中,有兩首都是寫於你的。梅大家講講,晉王是個甚樣的人?”

士人也八卦,十數雙眼睛頓時都看了過來。

他們對這等男女粉紅緋紅的興趣,一點不比對國家大事的興趣少。

世人多愛名妓與梟雄的故事,但梅瑤卻知,自己和楚王屁事沒有,不過,這些年對這樁緋聞,她也從未真正澄清過。

一來,和楚王關係曖昧難明,於她來說,是一層極重要的保護!

僅一個‘楚王紅顏知己’的名頭,就足夠齊周兩國無人敢強迫她做不喜之事了。

二來,這也有助於她提高自己的逼格,和知名度。

這回,聽聞顧雲棠親口相問,梅瑤不由失神片刻,隨即苦澀一笑,緩緩回道:“晉王呀,是這世間的大英雄.”

麗正門前之事,自然也傳進了宮內。

身爲一國君王,卻被千餘人堵在家門口以防他逃走確實有點屈辱了。

當臨安知府柴肅將梅瑤出現在士子中間的消息稟於周帝時,後者頓時動怒,“又是此女!上回朕好心沒殺她,卻不知圖報!她一個齊人老摻和我大周之事,必是齊國細作!柴大人,遣人將她了縊死!”

柴肅忙道:“陛下,萬萬不可啊!”

“怎了!朕還殺不得一名歌姬了?”

周帝更怒,可柴肅接下來的話卻讓他瞬間清醒,“陛下難道忘了,年初和安豐和議時,對方點名要求釋放此女。外間.外間更是早有傳聞,此女和晉王關係匪淺”

說到晉王,周帝已明白了柴肅的意思.打,咱是打不過的,最終還是要和議,你殺了他的女人,那不是憑空爲和議製造難度麼。

整個大周,都瀰漫着怯弱之氣,這股氣質和柴極、柴崇父子倆的個人性格分不開。

如今淮北軍已兵臨城下,若是某些英武君王,大概會以雷霆手段掃平麗正門外的士子、再將可能與淮北曖昧的所有人捕殺,以示背水一戰,爲全城軍民去了僥倖心理。

可週帝顯然不是這種人,並且,如今臨安城內的氣氛也不允許他這般做。

一心想着和議的情況下,所有事都會束手束腳、瞻前顧後。

柴肅見周帝不說話了,小心又問了一句,“陛下,那今晚子時還需強行驅散士子麼?”

“驅散!必須驅散!”

爲顯示自己沒被一名歌姬嚇到,周帝聲音冷厲。

柴肅欲言又止,最終一個深揖後,退往殿外,只是他剛走到殿門,御座之上的周帝忽又喚道:“柴大人”

“微臣在”柴肅連忙駐足,重新走回周帝面前,等待後者吩咐,卻見周帝面帶訕訕之色,遲疑了幾息才道:“子時清場,你從宮中帶幾名女侍,若梅大家堅持不走,便讓女侍將她拉走,莫.莫傷了她,也莫要讓差役上手,以免落晉王口實.”

“.,是。”

對一名與晉王傳有緋聞的歌姬都這般小心,這仗還打個屁啊!

酉時初。

原淮南經略陳家府上,陳伯康坐在書房內,將一封寥寥數行的信箋看了又看。

信的內容驚悚直白,‘去万俟卨,倒秦會之,爲陳公相.’

對比滿朝驚恐的臣工和陛下,陳伯康最爲淡定,年初和陳初一場深談,他知曉,後者並未做好吞下江南半壁的準備。

原因就是當初他問過的那句‘拿什麼養活江南四千萬百姓’。

淮北商貿養活淮北三百萬百姓可以,但拿來養活齊周七千萬口,卻是杯水車薪了。

是以,在陳初的謀劃中,需先北後南,待拿下關外千里黑土沃野後,纔會再圖江南,將江南大量失地農人遷去物產豐饒的關外。

這次大軍南下,聲勢雖大,卻是爲了訛錢緩解承壓巨大的淮北經濟。

但,江南雖然可以繼續姓柴,但官員必須清洗,換一批聽命、或者說與淮北關係良好的官員。

陳伯康在安豐與陳初達了協議,今日,便是需要前者施行計劃的第一步。

靜思幾息,陳伯康將密信放在燭火上,眼看箋紙化作了灰燼,才帶了一名老僕起身外出。

自安豐和議後,陳伯康回京便沒了差事.他的淮南路已成了太上皇轄地,皇上和秦相又都忌諱他和晉王之間曖昧難明的關係,自是不敢再用。

但他能平安賦閒在家,也正是因爲他和晉王的關係不用他卻將他留在臨安,爲的就是日後萬一再和淮北衝突,讓他出面解決。

街面上,因宵禁時辰即將到來,居民們神色匆匆的往家中趕去。

酉時二刻,陳伯康來到麗正門。

去年,陳伯康早在士子被收押前已被羈押了一段時間,說起來,雙方也同甘共苦過了。

再者,這也是頭一位前來探望大家的前重臣,士子們不由激動的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表達着自己的情緒。

其實,直到現在滿心憤懣的士子也不知該怨誰,他們直覺朝廷出了問題,可秦相和皇上的威壓,又讓他們不敢將矛頭對準二人。

眼瞧周圍羣情激奮,陳伯康只用一句話便讓千餘人的現場瞬間安靜了下來,“朝中,有賊!”

衆人一度以爲陳伯康說的是秦相,卻不料陳伯康繼續道:“.自陛下南狩以來,精勵圖志,堪稱中興明君!然有一賊,爲圖貪天之功,鼓動秦相,欺瞞君上,私調兵馬侵齊!此人竊居大理寺卿高位,既無才又無德,背盟毀約,於淮北狼狽一顧,倉皇逃回,引戰火入江南!如今危局,皆因此人而起!”

‘鼓動秦相,欺瞞君上,私調兵馬。’

若在平日,這話恐怕沒幾個人信,但私調兵馬這一條就不現實。

可早已熱血上頭的士子只想找一個情緒宣泄口,再者,丟人現眼的周軍北侵一事,万俟卨確實脫不了干係。

他還是東路軍主帥呢!

陛下不能有錯,秦相暫時也無人敢指摘,但万俟卨

都他娘是這孫子的錯!

若不是你擅起邊禍,我朝怎會丟了淮南,怎會丟了江寧,秀州怎會被淹,淮北軍又怎會兵臨城下!

你惹了一大堆禍事,如今倒好,卻稱病在家躲了起來!

呸~

見士子個個漲紅了臉,似隨時會爆發,陳伯康慨然一嘆,對一衆晚生後輩做了個團揖,悲愴道:“國有此賊,用無寧日!這是老朽失職啊,如今我意已決,欲進宮向陛下痛陳此獠十大罪,請陛下定奪!”

話音未落,當即有人喊道:“我等願與陳大人同去!”

“同去!”

卻見陳伯康臉色一變,嚴肅道:“不可胡鬧!”

接着,又變回呵護、希冀神色,環顧衆人,痛聲道:“你們,都是未來國家棟梁,你們還年輕,休要摻和此事,以免事後被万俟卨報復,老夫一介草民,年紀大了,爲國效力之日已所剩無多,乾脆潑了這腔熱血,也要將禍國賊子万俟卨拉下馬來!”

陳伯康雖年事已高,但面容清矍,一臉正氣,看起來就是一位忠臣!

此刻他話中有對後輩的關愛,亦有與佞臣万俟卨同歸於盡的決絕,再加上極有感染力的慷慨陳詞,直把士子的眼淚都勾了出來。

這時,卻聽一道清脆女生疑惑道:“陳大人,您是朝中老臣,爲何自稱草民?”

陳伯康聞言,淒涼一笑,“自年初出使回來,老夫已賦閒多日,早已無官一身輕啦.”

方纔開口的正是梅瑤,卻見她眉頭一皺,言語間明顯帶上了怒氣,“陳大人,可是那万俟卨進獻讒言,罷了老大人的官身?”

陳伯康無聲一嘆,卻不作答,隨後又是一揖,語重心長囑咐道:“你們大有報效國家之時,不可亂來,驚擾了陛下。老夫去了”

說罷,陳伯康一整衣衫,朝麗正門大步而去。

餘下衆士子望着那道老邁背影,只覺心間一股巨大怒火快要將人憋炸了!

爲何總是佞臣得道,禍國生事不說,還將陳大人這般忠直老臣逼的以命相搏!

讓人恨不得當面質問皇上一句.你到底知不知道誰忠誰奸。

可闖宮大罪,那是要誅九族的!

最後一點理智,讓他們不敢亂來。

就在此時,卻見梅大家忽然邁步往西去了,顧雲棠下意識道:“梅大家,去往何處?”

卻見梅瑤回身,嬌弱一禮,“奴欲往万俟大人府上,當面問他幾樁事”

顧雲棠一怔,當即道:“我也去!”

“同去!”

“老賊,我正要會他一會!”

這次,可比剛纔說要和陳伯康一起進宮的聲音理直氣壯多了。

皇宮大內不敢隨意進出,但你万俟卨的府上,老子們卻是敢闖一闖!

激情氛圍下,士子們行動迅速果斷,當即烏泱泱朝万俟卨府邸所在的仁壽坊趕了過去。

麗正門外的兵士,見士子自行離去,還在暗贊陳大人有法子呢.誰都勸不走的犟種,竟被陳大人三言兩語打發了!

一刻鐘後,千餘士子趕到了仁壽坊。

万俟大人府上的門子還沒弄清咋回事,便被人揪出來淹沒在了人羣中。

有個別冷靜士子,還出言勸阻了一回,“莫打人,莫打人,咱們是來講理的!”

但零星理智聲音,迅速被無數怒不可遏的眼神瞪得沒了聲音。

人一旦到了羣體中,智商就會嚴重降低,爲了獲得羣體認同感,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和更瘋狂的行爲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無疑,臨安士子此時便陷入了這種癲狂局面。

原本個個儒雅有禮的青年才俊,此刻卻化身街頭潑皮一般,見人就打,見東西就摔。

一路衝向了後宅。

正在吃晚飯的万俟卨完全然不知發生了什麼,當顧雲棠等人衝進去時,万俟卨下意識便斥道:“爾等瘋了不成!本官乃大理寺卿万俟卨!”

不得不說,久在上位,那種危機時刻迸發出來的威嚴氣度,還是讓士子們遲疑起來。

恰好,士子中有一人的父親還和万俟卨認得,万俟卨自是感受到了危險,此刻見有數人,忙嚴肅道:“曉升,我與你父相識多年,你爲何跑來我家鬧事!”

不提還好,那位名叫曉升的士子眼瞧衆同窗都看向了自己,瞬間漲紅了臉,彷彿和這賊子相識便是奇恥大辱一般,只見他上前一步,咆哮道:“禍國賊子,莫要拉關係,我與你勢不兩立!”

爲表明自己與‘邪惡’不共戴天,曉升擡手就是一巴掌打在了万俟卨臉上,直把後者的蹼頭都扇飛了

這一下,同席而坐的万俟家中三子自是不依,撲上來便對曉升拳腳相加。

可万俟卨帽子沒了,髮髻亂了,臉也忠了威嚴形象也就沒了。

“上!爲國除賊,雖死無憾!”

顧雲棠一聲喊,最後一絲理智消失。

酉時中,宵禁前最後半時辰。

臨安知府柴肅率領大批衙役匆匆趕到仁壽坊,按說,尋常治安鬥毆不該驚動一府知府。

可這回.卻是大理寺卿万俟卨家被士子衝了。

柴肅趕到時,万俟卨已被拖到了府外長街上,顧雲棠、曉升等人正圍着他圈踢。

可憐万俟大人,半輩子了哪受過這般羞辱,鼻青臉腫的躺在地上已不動彈了,也不知是真的被打死了還是在裝死。

柴肅趕緊命人將士子攔開,細細上前一看,見万俟大人胸腔還有微弱起伏,這才放心少許。

可隨後,率先衝進院內查看了一番的差人一臉驚恐的稟道:“大大人,出人命了,万俟大人的二公子、三公子被打死了”

柴肅聞言愕然擡頭,以陰沉目光打量顧雲棠等人,“你們膽敢毆殺朝廷命官,果真不想活了麼!”

初聽出了人命,顧雲棠也嚇了一跳.方纔咱們不是說要找万俟卨理論的麼,怎打死人了?

可隨後,顧雲棠卻心一橫,昂頭道:“爲國除賊,雖死無憾!”

柴肅氣極反笑,只覺荒誕.如今城外敵國大軍虎視眈眈,城內卻絲毫不見軍民萬衆一心共同抗擊外敵的模樣,甚至出現了士子毆殺大員子嗣的惡性案件!

正此時,忽聽後方大隊士子中間傳來一陣歡呼,柴肅擡頭看去,卻見万俟卨府內後宅升騰起一股濃煙,緊接高達數丈的明火便竄了起來。

與西墜晚陽遙相呼應。

火勢這麼快、這麼猛,一定是有人故意縱火。

再看雀躍歡呼的士子,是誰放的火不言自明!

“你你們這是怎了!都是飽讀詩書之人,竟一個個如同土匪,喪心病狂!”

柴肅氣的頓足咆哮,隨後紅着眼睛朝衙役喊道:“快喊火龍局來滅火,仁壽坊屋舍連片,千萬不可殃及全城!”

第430章 金風潛入淮北春,男兒負劍再啓程第59章 下山探親第3章 官人,救我!213.第210章 妙計拿捏陳都統235.第231章 清理門戶第445章 說客登門,奇兵西進318.第314章 天上降魔主,人間真太歲第453章 楚王回來了!218.第215章 真的好辛苦245.第241章 貓蛇話家常187.第185章 愛兵如子第414章 這一家子第34章 棲鳳嶺愛情故事第61章 吏有封建170.第168章 不瘋魔不成活148.第146章 敬呈臺鑒203.第201章 腳力士街第485章 鎮宅第468章 六百士子哭太廟,太上皇御駕親征第381章 來將何人!第467章 殞命砥柱山第447章 死戰悲歌川179.第177章 陳家後宅,起風了211.第208章 我看上了,就是我的。第432章 聯亶抗亮176.第174章 各取所需第416章 更惱人的事256.第252章 小狗,可是怕了?第419章 ‘國舅爺’夢斷潁川道第522章 爲君披戰甲,妾還做新娘第405章 互剜毒瘡第451章 家人們,誰懂啊337.第332章 淮北虎豹346.第340章 太陽是否照常升起?346.第340章 太陽是否照常升起?第60章 十字坡國際大酒店343.第337章 佳婿第381章 來將何人!第13章 一條大河波浪寬第22章 做一個快樂的人第445章 說客登門,奇兵西進156.第154章 告桐山全體百姓書(二合一)260.第256章 家有忠良,妻母必賢第388章 誰敢橫刀立馬!169.第167章 殺人者,蔡州留守司都統制陳初365.第357章 大江劍,何幻鋒!第37章 公雞下蛋372.第364章 產業轉移114.第113章 老子就是王法104.第103章 忙而不亂345.第339章 後果自負271.第267章 來者是客第52章 歷來如此便是對的麼?330.第325章 楚王236.第232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154.第152章 讓我們乾了這碗雞湯161.第159章 城裡城外第64章 讀書人的嘴246.第242章 禍水東引111.第110章 瑞雪兆豐年229.第225章 山雨欲來264.第260章 秋風不燥,陽光正好357.第350章 十里相送294.第290章 信仰之思77.第77章 十字坡兇案129.第127章 這世上,只能我欺她第433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432章 聯亶抗亮第493章 晴日驚雷91.第90章 俺弟媳心善389.第379章 偷襲第446章 三國興衰 百萬軍民生死之大事349.第343章 又見摔杯爲號180.第178章 貓蛇聯手304.第300章 有事,還得看五弟!211.第208章 我看上了,就是我的。第453章 楚王回來了!第502章 到底哪出錯了?234.第230章 福禍相依第3章 官人,救我!277.第273章 世道遭爛,還好有你第391章 漢家雄風,今朝復現230.第226章 西取桐山?(二合一)第513章 砍頭好還是槍斃好?第408章 爲母則剛第484章 安豐探夫76.第76章 歲月靜好第401章 東京春雨366.第358章 你吹,我也吹第428章 午夜王旗,榆州易幟第388章 誰敢橫刀立馬!第40章 交鋒第423章 賢后之風第465章 淮北兒女,勇烈至此!75.第75章 月映大地第49章 都怨你242.第238章 神兵天降106.第105章 小小雌虎151.第149章 打了人,沒有不讓還手的道理271.第267章 來者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