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百年名校

一直以來,在學術研究上,北大和清華各有側重,各有優勢。

傳統的觀念裡,很多人一直認爲北大就是文科好,清華就是理工科好。實際上,這種認識並不全面。北大不僅僅文科好,理科也好。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清華理科全面併入北大,導致北大理科長時間全面領先全國其他高校。清華主要是工科和體育好,當然在這兩年,清華的理科也逐漸在趕上來。

而且無論是清華北大,校園內部都非常的漂亮,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非常強的歷史底蘊。

在校長吳樹清的帶領下,段雲在北大校區進行了參觀,而這裡的景色,讓段雲也感到非常的驚豔。

這其中最令他難忘的是BJ大學的“一塔湖圖”,他是高聳的博雅塔,湖是清澈的末明湖,圖是年代感十足的BJ大學圖書館,這座圖書館長出量非常豐富,號稱中國第一,亞洲第三,這些藏書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堪稱國家瑰寶。

而此時在北大的圖書館中,一羣學子正在開放區靜靜地讀書查資料,從他們的神情中,可以看得出他們非常的專注,似乎每個人對知識都有一種如飢似渴的需求,這樣的學習氛圍,在當前國內的其他高校並不多見。

實際上,能夠在清華北大就讀的學生本身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和其他大學嚴禁寬出的治學態度不一樣,清華北大是嚴禁嚴出,想從這兩所學校順利畢業,要付出比其他國內大學幾倍的努力才行。

而且因爲這兩所學校的學生都是國內最優秀的苗子,都是各省市學校尖子中的尖子,但是進入清華北大之後,大家都同樣優秀,以前的優越感蕩然無存,而爲了維持一個靠上或是居中的學習成績,他們就必須要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學習才行,否則的話,難以維持自己的自尊心和優越感,所以環境對於學生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在領着段雲在學校參觀的時候,吳樹清也是一臉的自豪,對於他來說,能夠成爲這樣一所百年名校的校長,已經是他人生最高的榮譽,事實也確實如此,歷代北大和清華的校長都不是泛泛之輩,大部分都已經青史留名,是國內所有教育者仰望的存在。

不過在段雲面前,吳樹清表現的還是比較謙虛隨和,這也讓段雲對他憑添了幾分好感。

其實國內的這些頂尖學者,一般爲人都是比較謙虛的,反倒是一些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傢伙,才喜歡誇誇其談,自命不凡,而且總是顯示自己有與衆不同的看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實際上,除了他們本專業,在其他方面根本就什麼可以值得稱道的地方。

中午的時候,吳樹清邀請段雲在北大的食堂一起吃午飯,陪同的還有學校的其他領導。

可以說,對於段雲的這次到來,吳樹清絕對是給足了面子,即便是陪同的校領導,在國內的教育界,也都是名望很高的人物,一個國內頂尖高校的校長陪同一個民營企業家一起吃飯,這在過去,簡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說白了,能有今天的場面,一方面是因爲國家政策的轉變,另外一方面是吳樹清確實是個有開放精神的教育家,在兩人的交談中,給段雲最大的感覺就是吳樹清絕對不是那種只會讀死書的傳統學者,他也在一直密切關心國內和國外的發展局勢,並且對一些重大事情有自己非常鮮明的主見。

這次在北大的食堂吃午飯,也算是段雲開了眼界,以前的時候,他也曾經去過很多高校和校領導一起吃飯,但基本都在包間,而這一次,吳樹清和段雲就在普通學生和教職工用餐的食堂,周圍來來往往的都是一些在校的師生,並沒有額外的包間。

這讓段雲感覺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吳樹清可是副部級領導,在教育界更是頂尖的存在,在當前國內官本位盛行的情況下,能做到這一點非常難得。

而在食堂裡面師生看到吳樹清等人後,並沒有表現的太驚奇,只是會偶爾禮貌的打聲招呼,說明吳樹清本人應該是經常在這個餐廳用餐,反倒是段雲的出現引起了很多人的驚喜和好奇,甚至有的師生直接上前索要名,還有人跑回宿舍,取出相機,要和段雲一起合影。

一時間,整個食堂幾乎被擠了個水泄不通,人們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段雲身上,要知道,段雲很早就是國內非常具有傳奇性民營企業家,加上他本人只有30出頭,年輕,成熟,衣着打扮也非常帥氣,所以受到學校師生的歡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看來我們學校的學生非常喜歡你啊。”好不容易應付完那些前來索要簽名合影的師生,吳樹清微笑着看了段雲一眼,接着說道:“沒想到吃頓飯給你找了這麼多的麻煩,實在是抱歉啊。”

“吳校長,您沒必要跟我道歉。”段雲笑了笑,接着說道:“說實話,今天能來北大參觀,而且還和這麼多的師生互動,我真的是非常高興,說起來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夢想想來貴校上學,可惜我那個時候是個學渣,估計就算頭懸梁錐刺股,也摸不到貴校的門檻……”

“哈哈哈!”段雲話聲一落,在場幾人紛紛笑了起來。

“雖然你沒有考上我們的學校,但你掌握的學問和經驗,那個絲毫不比我們學校的這些師生差,我們能學到的只是課本上的知識,但最關鍵的是社會實踐,換句話說,這就好比上戰場打仗,我們只能教他們怎樣用槍,但你可是經歷過無數實戰,而且還戰績輝煌的英雄。”吳樹清這個時候微微一笑,接着說道:“就連我們幾個,也應該向你學習啊……”

“這話就言重了,我的事業能發展的這麼大,一方面是國家的政策好,另一方面是我運氣好。”眼見吳樹清同志給他這麼高的評價,於是連忙說道:“吳校長是國內頂尖的經濟專家,之前看您的著作的時候,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我也希望將來能夠從您這裡學到更多的東西。”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華爲第六百六十九章 1984元旦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頭戲第三百七十五章 接招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平等合作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戰略價值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千零一十七章 原則問題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正式供應商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索尼案第四百九十五章 竣工典禮第三百二十五章 挖角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商業服務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噱頭第三百三十六章 工作總結會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嫁妝第六百一十四章 出口補貼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學報告第七十四章 定心丸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雪中送炭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沃爾沃轎車投產儀式第二十一章 意外衝突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補償貿易第二章 小試身手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本土化優勢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導地位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專家評級第三百六十八章 拳頭產品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差距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內部銷售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產品三包第三百二十一章 租賃店鋪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心理博弈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十萬火急第七百零四章 態度堅決第六百一十一章 分房計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評選市級勞模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趙希友第三十五章 小缺陷第四百八十五章 產品實驗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第五百零五章 特種鋼材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倔強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996的鼻祖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政府借貸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定心丸第九十八章 交誼舞會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一千零六章 雙面多層電路板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親家第五十四章 伯樂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失敗的創業者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親自操刀第五百八十四章 道歉第八百一十八章 離職計劃第七百五十九章 申請辦廠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轉機第八百七十九章 夫妻分工第六百八十八章 郎才女貌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天音汽車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百年名校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勝利株式會社第二百七十八章 內行看門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貝恩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年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對賭第五百三十八章 螞蟻搬家第九百九十三章 連夜組裝第六百一十二章 管理的藝術第一千零六章 雙面多層電路板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巨大市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廢料第六百一十五章 對外形象第三百九十二章 緩衝第一千九百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最長的等待第八百三十八章 大婚第六百六十六章 擔憂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徑第九百五十四章 保證書第六百四十三章 女大十八變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艱鉅任務第一千五百章 官方邀請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合適的價格第一千零九十章 新年商會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輕傷不下火線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民企的春天第四百零七章 短期合同第三十七章 高價第五百七十章 默契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濃厚興趣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私人會面第七十二章 當事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評選市級勞模第二百五十七章 出國手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兩全之策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