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現代化物流

“如果一旦上海這邊的物流中樞系統建成,對咱們上海的經濟也會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爲了讓周禹鵬能夠對他的電商計劃更加的重視,段雲把話題轉向了上海本地,只聽他接着說道:“咱們上海無論是輕工業,重工業還是其他方面,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但你之前也和我說過,咱們SH市的發展目前也面臨着一些瓶頸問題,很多公司的產品只能覆蓋到上海以及周邊的一些城市,除了少部分知名產品能做到全國覆蓋之外,大部分產品因爲運輸和成本問題,在外省的競爭力不強,所以如果上海這個物流中樞一旦夠完成,那麼貨物的運輸成本將會進一步的降低,而咱們SH市的企業也可以進水樓臺,成爲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你覺得如何?”

“說的對!”聽到這裡,周禹鵬眼前一亮,接着說道:“明天上午咱們要去政府那邊開會,你最好有所準備,想要什麼條件儘管提,不要害怕,到時候我這邊也會幫你說話的,總而言之,我是完全認可你們公司的這個計劃的。”

“那真是太感謝周主任了。”段雲一臉感激的說道。

“沒什麼可感謝的,咱們都是互惠互利,其實我也希望咱們上海浦東這邊能夠有更多像你們天音集團這樣的企業,不說多,再有個兩三家的話,那咱們浦東新區這邊的經濟就能更上一個臺階!”周禹鵬說道。

周禹鵬這番話絕對不是吹捧段雲,實際上他是真的有這種想法。

改革開放十多年來,上海的經濟發展速度一直都是走在全國最前列的,這裡面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區位優勢,另一方面是政策傾斜,當然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上海從建國前就是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經濟和工業的底子在國內是最強的,這多方面的原因,也最終造就了“東方明珠”的奇蹟。

這些年來上海雖然一直都在大力招商引資,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扶持政策,確實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企業入駐上海,但實際上在所有進入上海的企業中,也是分爲369等的,和深圳以及其他一些南方城市大力發展技術門檻低,勞動力密集的企業不同的是,上海把招商重點放在了那些高新科技企業上,這其中外資企業是上海招商計劃中的重中之重,他們享受的政策扶持也是最好的,幾乎外商提什麼樣的條件,上海這邊都會不由余力的滿足,土地資源也是優先滿足這些外籍企業,早在多年以前,上海就喊出了要創建國際型大都市的口號,由此可見上海這些年來發展的一個政策的傾向。

但是對於國內的企業,SH市政府這邊似乎顯得不那麼“好客”,中小企業想在上海立足也是很難的,SH市政府這邊會對國內的企業進行嚴格的審覈評估,對於一些沒什麼科技含量的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政策扶持力度非常有限,甚至還多少少少有一些排斥,但對於一些真正有實力國內科技企業,SH市政府也會敞開懷抱,尤其是天音集團這樣的民營企業,表現的尤爲重視。

早在瑞陽在上海任職的期間,段雲就和SH市政府保持着非常好的關係,現如今瑞陽回到老BJ,但段雲在上海依然有着超規格的待遇,每次來上海也會有相應的官員接待。

在得知了段雲這個宏大的物流計劃之後,周禹鵬顯得非常興奮,倆人坐車一起來到了浦東新區,先是對工業區進行了一番參觀,然後領他來到了正在修建中的天音物流倉庫。

其實從四個月前的時候,浦東新區這邊就已經以租賃的形式,批給了天音集團一塊土地,將近60畝的土地,租期長達八年,每年的租金在220萬左右。

目前這個物流倉庫已經完成了圍牆和地基部分,最快的話,到今年年底之前,第一期倉庫就將建設完成。

這絕對是一個大手筆的項目,作爲物流中轉站,除了倉庫之外,整個區域還包括,分揀中心,露天車庫,勤維修站等等,配套功能非常齊全,可以說是整個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先進且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倉庫。

在準備計劃修建這個倉庫之前,段雲就對設計人員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其中有很多是段雲在前世的時候對於物流倉庫的一些固有印象。

其實天音集團作爲這麼大的一家民營企業,集團公司的倉庫在最近的八年來,也進行過一系列升級改進,庫整體的佈局,溫度,溼度,自動化分揀,以及保管分類方面,都有的一套非常熟的經驗,所以這次在上海建立的這個現代化物流倉庫,用的其實都是天音集團在深圳倉庫的技術。

上海這邊的工程團隊還是非常給力的,承包公司是上海華海公司,這家公司的前身是鐵道部第三工程局,在1993年的時候改制成爲華海公司,這個工程隊伍幾乎參與了所有上海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

一家有實力的建築公司是工期和質量的保障,在倉庫的主體建築和完成之後,段雲還打算和市政工程隊配合,拓寬倉庫周邊的公路,整個工期也在一年左右,加上相關的配套設備和機器,估計明年6月份之前,這個新的大型物流倉庫就能順利投入使用。

結束完參觀之後,當天下午,段雲又往上海分公司進行了參觀,視察了龍騰公司的研發中心和變速箱生產車間,晚上還和龍騰這邊的主要負責人一起吃一頓晚飯。

第二天一早,段雲來到了SH市政府,受邀參加了一個小型的會議。

在這次政府會議上,除了段雲和SH市的幾位市領導之外,還有上海浦東新區的十家主要企業的負責人,而在這些企業中,除了天音集團之外,基本都是合資企業,也包括了上汽大衆公司。

第九百六十一章 律師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杆子不是買賣第四百零五章 備選合作商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拿來主義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圓滿成功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獅子山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大三小第五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八十一章 功高蓋主第九百九十九章 真實意圖第七百九十三章 舉手表決第二千零一十八章 過來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內行看門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拋錨第七百六十一章 山寨產品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危機感第二千零九十三章 芯片定製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二十二章 長遠計劃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導權第九百一十七章 替代方案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警告第六百八十七章 寬鬆管理第五百四十一章 自學的成果第二千零二十章 敲門磚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保密協議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災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內行看門道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夜的交響曲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慷慨第八十七章 技改比賽第四百六十三章 兼職第二百二十一章 喜事臨門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測試成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招工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長面談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技術代差第三百二十八章 212吉普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卡拉OK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嚴峻形勢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天音汽車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新計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入鄉隨俗第九百四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三十章 下課同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模具出廠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忠誠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鐵人第二千零一十六章 風險承擔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重心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光刻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工作作風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全國百強第三十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新年第六百一十四章 出口補貼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兩難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百年名校第七百三十章 絕不低頭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房到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倒插門的女婿第一千零七章 生命線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世界工廠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股份激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談判成功第十七章 頂崗第三百四十二章 爛攤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產品宣傳單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婚姻自由第八百三十六章 大婚在即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集團運作第五百七十八章 瑞陽的要求第五百零四章 國家優質獎第九百九十九章 真實意圖第七百六十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重要建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事故第六百一十五章 對外形象第五百五十六章 同行第九百四十七章 焦點人物第九百五十七章 回家第五百八十八章 職務安排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鑽石王老五第三百八十六章 半軍事化管理第八百一十六章 英語交流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領導視察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新部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辦廠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學第七百三十八章 安裝電話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三不政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模具出廠第四百二十四章 管理改革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此消彼長第一百九十九章 配套合作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重大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