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宗室儀仗

“是猛山克族人提前告知於吾,今又從土府搜出財寶服飾,吾才知道得脫一難。”朱永興垂下眼瞼,低沉地說道:“猛山克族原屬吾大明孟養軍民宣慰使司,今不忘故國,護衛吾等出緬入滇,實有大功,以後不可再以蠻夷相稱。”

“殿下洪福齊天,英明神武,方使蠻族歸心。”趙國維諂媚地恭維了一句,說道:“神靈護佑,殿下得神器之助,以宗室之尊入滇留守,必定能興王圖霸,大展弘圖。”

封建迷信果然很嚴重啊!朱永興心中慨嘆,什麼時代有什麼時代的特點,埋石人,往魚肚子塞布條,半夜深更學鬼叫,在後世看來愚昧無知甚至幼稚可笑的事情,在相對的時代卻有大行其道的社會基礎。

朱永興懶洋洋地指了指桌上的獵槍和攤開的旅遊地圖,讓趙國維看個仔細,以便消除疑慮,又順勢說道:“自從落水不死之後,吾便覺有如脫胎換骨,再世爲人一般。有些前事變得模糊,記憶不清,連這脾性語言也自覺有異。只是神靈之語倒是愈加深刻,每思之皆有所悟。”

“天佑大明,神佑殿下。”趙國維只看了一眼,便驚詫於印刷精良、顏色鮮豔的旅遊地圖,也暫時認同了朱永興所說的性格語言有異,轉而以更加恭敬的態度向朱永興善禱善祈。

“入滇留守,卻只有你這一個忠僕在側。”朱永興慨嘆了一句,沉吟着說道:“你便任正承奉,掌管承奉司吧,在吾身旁拾遺補缺,時時提醒,勿使他人以吾爲異,以吾爲怪。”

藩王府中的承奉司是一個比較有職權的部門,下設承奉正、左、右承奉及內承奉,均爲宦官擔任。給趙國維安排這麼個職務,顯然非常合適。

“謝殿下恩典。”趙國維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跪倒磕頭。

“好了,沒外人在,就不必誠惶誠恐,叩頭如搗蒜了。嗯,明日便要趕去鐵壁關,你先下去歇息吧!”朱永興覺得事情辦完了,也就不想和這個老太監再說下去了,太累。

趙國維眨巴着眼睛並沒有動地方,而是小心地詢問道:“殿下,您是宗室留守,不知儀仗可有準備?”

“倉促之間不及準備。”朱永興實話實說,記憶中的資料裡沒有這個,他不敢胡整,怕露出馬腳。

“這如何使得?”趙國維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這如何能顯出宗室之威儀,殿下之尊貴。不妥,不妥,老奴身爲正承奉,職責所在,不敢怠忽,這便去準備。”

“天色已晚——”朱永興不想折騰,剛擡手欲阻止,一個脆生生的聲音已經打斷了他。

“殿下身份尊貴,自當有宗室威儀,以懾萬民。”夢珠走了進來,笑着說道:“即便是準備倉促,也當有一醒目標誌方纔妥當。”

趙國維不知夢珠身份,只見此女貌美如花,與朱永興談笑自若,又想起朱永興爲美色所惑,不深入緬甸的事情,頓時心有所悟,便垂手恭立。

“這是猛山克族的公主夢珠,吾的內典寶兼書堂官。”朱永興開口介紹道:“夢珠,這位是趙公公,正承奉,對朝廷禮儀很熟悉。日後,你可多向趙承奉請教。”

“見過公主殿下。”趙國維表面恭敬,心中卻不以爲然,什麼公主,蠻夷女子罷了,只不過殿下爲其擡高身份,可見極爲愛重,卻是得罪不得。

“趙公公,哦,是趙承奉。”夢珠聽見朱永興擡其爲公主,心中歡喜,更覺得應該爲情郎做些事情,她笑着對趙國維說道:“全套儀仗是肯定準備不及的,不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否容易製作?”

趙國維想了想,說道:“令旗卻是必要,紅素綾質,中黃綾爲令字,可彰顯殿下身份。”

“那就先做一面令旗。”夢珠點了點頭,笑道:“紅綾黃綾應該能找到,我族中巧手女子也是不少,其中規制還請趙承奉指點。”

“謹尊公主之命。”

“不必過於繁瑣,簡單些便好。”朱永興額外地叮囑了一句,看着夢珠和趙國維告退而出,才把目光移注到地圖上。用旅遊地圖行軍打仗,老子怕是頭一個吧?總比沒有強啊,雖然這上面的公路、鐵路都基本上要忽略,但山川河流應該還是比較準確的。如果再有一張現在的地圖,按照旅遊地圖上的比例尺重新修改的話,精確度將是同時代的地圖所不能比擬的。

只要挺過了目前最艱難的時候,逆天翻盤也不是沒有希望。在南明危若累卵的時刻,世人皆畏滿洲八旗之軍威,而朱永興卻有自己獨到的看法。經過幾十年的戰爭,人口基數本就不多的滿洲八旗還剩多少,老一代、富有作戰經驗的滿洲將領又存幾人。現在多數情況下是漢人和漢人在戰鬥,雖然這令人感到悲哀,但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看似滿清席捲天下之勢已成,但在血海肉山的殺戮淫威下推行的剃髮令卻令民間蘊含着噴薄的火山。一旦看到希望,現在江南大部分地區自稱大清順民的百姓,先前爲保頭顱而柔順如羊之漢人,將爲復其發服而奮起如虎。

以家族宗法儒學爲源的中國人,或許能把朝代興迭看成是天道循環,但如果有人要以衣冠相貌上強迫施行改變,把幾千年的漢儒髮式強行改成剃髮梳辮,這不僅僅是一種對人格尊嚴的侮辱,簡直是類似精神“閹割”的大痛。以這種“夷狄”形象活着,死後一定有愧於祖先,再無面目見先人於地下。

只要抗清旗幟不倒,就總會有希望。因爲,各族人民對滿清的反抗,從來就沒有停止。看看歷史所載:順治十六年,河南新蔡李奇生抗清起義;雲南元江土司那嵩抗清起義;貴州土司馮天裕抗清起義;廣西龍韜抗清起義;順治十八年,山東於七抗清起義;康熙二年,廣東漁民周玉抗清起義;康熙三年,貴州水西土司安坤反清;康熙四年,雲南土司王耀祖反清;貴州郎岱土司隴安藩反清;康熙五年,雲南土司祿昌賢反清;康熙八年,貴州凱里土司阿戎反清……

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28章 雙層爆破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57章 接駕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45章 大反攻第48章 急轉直下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7章 歡歌暢飲第87章 接戰(二)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06章 不負第29章 破城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28章 雙層爆破第133章 立威第21章 登陸山東第67章 梆子腔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楔子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22章 水利部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15章 定情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245章 天變第230章 暗戰第124章 隨想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86章 復臺建議第28章 封官兒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29章 再提議和第35章 阻擊第75章 恬然自樂第17章 元江宣慰第72章 退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201章 總攻(一)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45章 妥協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245章 天變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31章 故國風情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89章 勝利第31章 段氏遺族第41章 自我否決第52章 縴夫,規矩第71章 慘烈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8章 元江城防第6章 無題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67章 梆子腔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43章 保寧第30章 輕取永昌第2章 鬥熊救美第5章 寨子第142章 會晉王第46章 火箭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