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勸進風潮

朱永興算是直言不諱了,連如何策劃都坦承相告,這既表明了信任,又讓李定國對永曆的將來能夠安心。

“遙奉今上爲太上皇,以殿下的仁厚和自信,今上應不會有被鎖南宮之事。”心腹幕僚高應雷雖沒給出直接建議,但傾向性還是很強的。

景泰帝登基,第二年接回被瓦刺俘虜的英宗,並從此將英宗鎖在南宮,整整七年。七年裡,景泰帝不但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甚至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連食物都只能通過小洞遞入。

有時候,吃穿不足,導致太上皇的原配錢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紅,託人帶出去變賣,以補家用。爲免有人聯絡被軟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宮附近的樹木砍伐殆盡,讓人無法藏匿。

景泰帝重用大臣于謙等人,治理國政,頗爲有序,但他軟禁兄長,甚至於景泰三年執意廢掉皇太子朱見浚,換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這種種作爲,頗讓後人詬病。

高應雷的意思很明顯,朱永興比景泰帝更強勢,爲人也更自信,憑永曆的懦弱,他自不必擔心其復辟,也就不會象景泰帝那樣嚴加防範,甚至到了嚴苛的程度。

晉王李定國其實早就知道有這一天,大廈將傾時岷世子出緬入滇,收拾人心,聚攏殘軍,親臨戰陣,屢番血戰,才挽救了危局;其後更是縱橫捭闔,伐安南,結暹羅,聯英法等西夷,使大局逐漸扭轉;今時更是宗室親征,懾服吳三桂,一舉光復了大江以南,攻克神京,立下不世奇功。憑功績,憑英明神武。取永曆而代之不可謂不是名望所至、大勢所趨。

但永曆對他的重恩,又使他不能輕易說出支持岷藩的話,以免有人物議,說他是忘恩負義。趨炎附勢之輩。

高應雷看出了李定國的猶豫和憂慮,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現在的形勢看得更清晰、全面。

軍隊呢,不說將領們都加官晉爵,便說士兵,糧餉不缺,且死有恤,殘有養,退役還有功田養家餬口;百姓呢,光復區生活安定。日子也在不斷好轉。國戰雖然在打,可朱永興並不過分盤剝百姓,且經常施恩,雖說很多是要在日後兌現,但對老百姓總是個盼頭。

武將歸心投效。文官也擁護朱永興,從龍之功,擁立之功,誰不期待?等到朱永興登基,講武堂、書院出身的武將文臣豈不都成了天子門生?

也就是說,晉王李定國同不同意並沒有多大關係,岷殿下只不過表示尊重之意。退一萬步講。晉王李定國真要武力相抗,別說慶陽王劉震、昌國公高文貴等將領不會同意,便是普通士兵,誰又肯爲了那個遠在緬甸的皇上丟棄光明的前程,而進行無謂的戰鬥。

再者,朱永興也算是含蓄和厚道了。憑他現在的實力。便是直斥永曆無德、無能,甚至無道,要取而代之,又能有多少反對的聲音,多大的反對力量?

“大王。此種結果亦算是很好了。”高應雷苦笑了一下,說道:“岷藩即位,今上於緬人便如英宗在瓦刺人手中一樣,既無法奇貨可居,多半會禮送歸國,以免激怒岷藩。如今半壁江山已光復,我軍挾大勝之勢,豈是緬人可敲詐,可抵擋的?大王就算不直言勸進,亦可委婉表示贊同之意。如此,岷藩即可安心即位,今上亦得安樂,大明得一中興英主,軍民百姓得一寬厚明君。爲國,爲民,大王一片赤心,又何必在意那些人言物議?”

“岷藩的才幹和能力,吾是十分讚賞欽佩,且自愧不如的。”李定國臉色有些舒緩,苦笑着嘆了口氣,“按理說,他確實有這個資格和實力,但——”沉吟了半晌,他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大勢所趨啊,岷藩不是靠陰謀詭計,不是靠虛言詐取,他若能登大寶,確是國家之幸,百姓之福。罷了,早知有今日,卻還矯情什麼?便按你說的意思,給殿下回信吧!”

………

孝陵被用作正統地位轉換的象徵,早在明初即已有之,只不過那時還只是朱家內部輪換而已。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諸王羣臣紛紛上表勸進,朱棣在象徵性的推辭兩次後,於己巳日,“謁孝陵”,雖然“唏噓感慕,悲不能止”。但當禮畢後,百官再次“備法駕,奉寶璽”勸進時,朱棣沒有再做過多推辭,最終登上皇位。

勸進與推辭,與其說是事不過三,不如說是形式上所必需的登極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這其中祭拜孝陵,昭示自身的正統性,就是不可或缺的最後一環。所以,在後人撰修的《明史》中,對此事的記載相當簡潔:“己巳謁孝陵,遂自立爲皇帝。”由此可見,明孝陵在政權交替之際的重要性。

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禎帝自縊景山。於是,在南京擁立新帝就成爲迫在眉睫的問題。一時間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澇以及周王、桂王均有即位的可能,各方勢力紛紛登場。直至五月初一福王朱由崧祭拜孝陵,才最終平息了這場明爭暗鬥。祭陵後的第三天,福王監國,半月後正式登極。孝陵在這場即位之爭中,再次成爲了正統地位的象徵。

原定三月初一祭拜孝陵,但朱永興突然身體不適,將日期推遲至三月十五。時間向後延了,但各項準備工作卻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大批官員自廣州而來,一至南京,便着手清理帳目,分頭接手各州縣的管理。舉凡庫藏、各地存銀、來往帳目、田土丁銀收取憑單,盡數理順分清。

雖然地方官員還有很多從缺,卻因各地暫行軍管,由各部隊的憲兵維護治安。一些退役官兵很快會進入警備隊,缺額則在鄉勇義民中進行招募。各軍隊又派出小股人馬,清剿潰兵,捕盜緝匪,地方很快便安定下來。

加上朱永興免除數省漕糧示恩於民,大發土地票褒賞義民鄉勇,又調拔糧食賑恤受到戰爭摧殘的百姓。再有宣傳機器造勢,愛民仁厚之名立時在民間得到盛傳。

老百姓是樸實的,要求也並不高,能吃飽肚皮。有衣服蔽身,能不受戰亂之苦,在現階段便已經是非常滿足了。

二月二十六,邸報上突然登載了緬甸送來的國書,以供奉永曆等君臣爲由,索取鉅額錢財,並對明軍在邊境駐軍感到不安,要明軍退出三宣六慰之地,使這片區域成爲非武裝區,以示無不利緬甸之舉動。

此是何時?明軍剛剛光復了大江以南。兵威正盛。之前爲保永曆君臣安全,已解除緬甸的藩屬國地位,並送其金銀等物,形似朝貢;現在蠻夷得寸進尺,再度要脅敲詐。是可忍孰不可忍!

雖然朱永興和朝廷諸官員並未作決定,光復區已是一片沸騰。軍隊將領紛紛上書,表達激憤之情,請命出征,討伐貪得無厭的蠻夷;民間輿論亦被掀起,老百姓也認爲緬人過於貪婪,渾不把皇明放在眼裡。不過是因爲皇上懦弱,逃到緬甸避難,竟會被當作人質,大肆勒索。岷殿下與朝廷之前已經是屈己受辱,如今緬人更是貪求無度,着實可恨。

“出兵討伐。震懾蠻夷!”、“絕不答應,以失中國之威!”起初的呼聲很簡單,幾乎都是針對緬甸。

但三月初一,風向突然一變,湄公、河仙總督宗守義率先上書。慷慨奏曰:“蠻夷得志,欲留大駕,勢必輕中國。國不可一日無君,殿下當倥傯之時,奉命留守,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權而得其正者也。篤任賢能,勵精政治,逐韃虜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績良雲偉矣。”

朱永興將宗守義的上書留之不發,但新任湖廣總督黎維祚又上書,與宗守義所述一樣,懇請朱永興效景帝登基,以絕蠻夷要脅之念。接着是兩廣總督陳洪範,滇黔總督那嵩,四川巡撫楊名知……

隨着文官爭先恐後地上書,武將們也紛紛改換口徑,勸進不斷。誰不要做新朝功臣,誰不願意在朱永興面前留一個出身地位?聞到風聲的文武百官,又有哪一個敢不上書勸進?只是稍遲一些,恐怕就是不可測的大禍,最少一條“心懷怨望”的罪名,就是穩穩落在頭上了。

當然,這些已經是策劃好的步驟,人員也已經溝通完畢,起先的都是朱永興的心腹親信,後面的自然有跟風之輩。於是,連光復區的民衆百姓都知道,英明神武的岷殿下可能要在南京繼位爲帝了。

勸進風潮越來越大,都是以景帝代英宗之事爲例,另立新君,以絕蠻夷之貪念,以安萬民之心。最有份量的自然是晉王李定國的上書,雖未明言勸進,但也表示了對朱永興功績的肯定和欽佩,認定他是臨危之際,救祖宗基業於危難之際的大功臣,並委婉地表示了對他的支持。

三月初十,朱永興終於站出來說話了。他表示自己雖薄有微功,然按嫡庶血脈,有魯王在前,他萬萬不敢覬覦大位。

三月十一,魯王朱以海出面堅辭,引述唐朝時宋王李成器對李隆基的辭讓言語,“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岷王有巨功於國,且品行優秀,才能卓著,自己決不居岷王之上。請岷王以社稷黎民爲重,登基稱帝。”

三月十二,羣臣齊至王府晉謁勸進,皆言:“臣等誠憂國家,非爲私計。請殿下早正大位,以安軍民之心,以副中外之望……”

朱永興再度辭讓,效古人禪讓時三讓而不受,以示謙遜。其實心中卻不以爲然,假模假式的,真是沒勁。

三月十三,羣臣再度勸進,跪泣不起,勸朱永興稱帝,應天景命,撫慰萬民。

表面功夫做足了,三辭三讓,朱永興終天接受勸進,定於三月十五先親祭明太祖陵,又遣內閣大臣張煌言等告祭昊天上帝。

三月十五,朱永興率南京文武官員祭拜孝陵,史載“上由甬道旁行,諭扈從諸臣皆於門外下馬。上行三跪九叩頭禮,詣寶城前行三獻禮;賞賚守陵內監及陵戶人等有差。諭禁樵採,令地方官嚴加巡察,並致祭詞。”

儀式是莊嚴肅穆的,朱永興的態度是恭敬而謙卑的。禮數是尊崇的,祭陵的聲勢浩大也是具有轟動效果的。參加的人除所邀觀禮者外,上至“垂白之叟”,下至“含哺之氓”。“父老從者數萬人”,觀者如堵。而在這熱鬧喧囂的背後,一些事情已經無聲無息地發生了轉變。

“洪興?”朱永興的腦海中出現了西瓜刀、古惑仔,如果不是這些聯想,這個年號其實很有意義,洪字取自高皇帝“洪武”年號;興呢,有中興、復興之意,很合現在的形勢。

輕輕搖了搖頭,朱永興甩開雜念,仔細看下面的國號。目前兵事正盛。他的意思是與衆多開國君主所取的年號一樣,要有張顯武事之威的意思。

這樣一來,可供選擇的便少了。隆武、紹武、漢武、光武等等是不能用了,只剩下聖武、揚武、振武、昭武,而羣臣多數支持用昭武作國號。聖武是聖明英武。稱頌帝王之詞,用的太濫,也不符張顯武事的要求;揚武、振武則顯得有些直白通俗。

只是這昭武——朱永興記得歷史上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在衡陽稱帝,便是用的昭武年號。

“繕兵昭武,以臨羣雄之隙。謂之致力於武備;萬馬嘶昭武,將軍夜控弦。謂之顯武揚威。”查如龍見朱永興的手指在昭武上點了又點。猶豫難決的樣子,便在旁引用古文解釋了一句。

朱永興點了點頭,淡淡一笑,用硃砂筆在昭武上一圈。歷史上沒發生的事情,自己又何必縈懷,吳三桂是吳三桂。自己豈是他可比的?

自朱永興決意廢除太監製度後,雖以女官制度來代替幾千年來的太監製度,卻只限於禮儀、人事、法規、財務、衣食住行等等各項府內事務。或說是幫助朱永興整理文案,做一些文字上的佐雜工作,以及草擬法令等重要事項。便由機要室處置。

機要室便相當於朱永興的幕僚團、私人秘書團,如今又更名爲總理處,選謹密者入內繕寫參贊,並輔佐朱永興處理政務。若是與以往的機構相比,總理處又相當於司禮監,乃是朱永興近人,地位不可謂不高,影響不可謂不大。

眼見朱永興馬上便要登基爲帝,總理處人員皆是喜在心中,態度愈加恭謹。朱永興呢,到底還是有現代人習氣,不喜歡無故拿大,是以平素與各人卻是言笑不禁。

可如今,見到的人都是小心謹慎,禮數周到得令人心煩,能陪着說笑的人卻是越來越少。那等閒的官員,將軍,便是他賜坐亦是斜簽着屁股,不敢落實了坐。需知古人最忌尊卑等級,四品官見一品官,依着皇明律令,便必需跪着說話,想起後世自已看的電視,那些什麼格格,甚至百姓都可與皇帝言笑不禁,婉若家人,當真是荒唐無稽,想來可笑。

“陛下——”總理處官員潘永昌小心翼翼地建議道:“微臣覺得這道要明發天下的禁婦人纏足的聖旨可以緩發?登基乃大喜之事,若是因此而——”

雖未登基,但大事已定,原來的屬下都變成了微臣,稱呼變了,禮儀也變了,讓朱永興還有點小不適應。

朱永興苦笑着點了點頭,說道:“那便改聖旨爲勸諭吧,令天下人知道纏足不好,慢慢改正也就是了。”

光復江南後,朱永興這段時間也在觀察,也在思索。他意識到傳統的東西,在目前還是最好不要用命令法制強迫改正,除非天下安定,他可以放手施爲,以強硬手段加以推行。

求治之心過於操切,反倒容易引起動亂。朱永興放穩心態,認識到江南與其他地區的不同,治理手段暫時不能過於激烈。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從焉。他覺得讓臣下及民衆知道他的好惡,時間可能要長一些,但傳統和風俗還是可以改變的。

再比如科舉,朱永興倒是想廢除八股取士,可也不能斷然行之,要有一個緩衝期限。於是,他只好想了個變通的辦法,讓書院加大招生規模,細分專業教學,什麼明經、明律、明算等等。然後呢,登基之後勢必要開恩科,那些進士或者暫時可以做主官,卻須有書院出身的官吏爲輔;或者進士入書院再擇專業進修,然後再任職地方,或是依專業充實各部。

對於那些貪婪的,免了漕糧依舊不讓利於百姓的地主、豪紳,朱永興暫時也不會公然降罪,而是令監察部記案。等到徹底光復了江山,再跟他們算總賬。

當然,朱永興也不是就這麼放任不管。光復江南,獲得了很多清朝官員的財產和田地,四川又需民開墾建設,一部分土地票可以在當地兌現,其餘的則享受更優惠的政策,吸引民衆前往四川。

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26章 初涉殺場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26章 初涉殺場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59章 無題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70章 正面決戰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245章 天變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74章 東逃,後路第67章 梆子腔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9章 決戰第145章 大包圍第74章 貪心不足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5章 寨子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26章 提點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273章 潰敗第91章 外交,內政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06章 不負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9章 緬甸,山東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92章 僞造,詭道第84章 失敗之源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9章 緬甸,山東第41章 自我否決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56章 拒詔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95章 初印象第33章 無題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42章 會晉王第124章 隨想第71章 局部——大局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130章 無題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40章 兩奸計議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38章 大海戰第27章 攻城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章 陌生之地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85章 無題第80章 特殊人才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