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緊急商議

如果能夠以最小的代價平定膠東,當然是清廷最理想的選擇。所以,在給祖澤溥的旨意中,雖未明確指示方略,但還是點明瞭智取爲上的策略。

情報很快被國安部所獲取,並以最快的速度轉到了山東站。在滿清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在明廷打擊光復區附逆官紳的威懾下,爭取北方漢官的工作進行得越來越順利,在祖澤溥身邊幕僚中便有國安部的耳目。

清廷本來是想不過於刺激於七,以免他先起兵造反。棲霞縣得到密令,以及督標三百人馬秘密抵達後,便計劃以宴會的名義召於七前來,然後突然襲擊把他抓起來。可惜,鴻門宴尚未開始,於七已經獲悉了陰謀,與顧應慧等人作出了緊急的商議。

“等啊等的,讓人火大,這回可能痛快地幹上一場了。”於九並不以自己打亂了既定的計劃而感到愧疚和不安,反倒是一副摩拳擦掌的模樣。

顧應慧的臉色有些陰沉,冷冷地掃了於九、於十一眼,強壓着火氣,沒有吭聲。

“我早就告訴過你們,少在外面惹事生非。”於七狠狠地瞪了兄弟一眼,斥罵道:“偏偏就是不聽,計劃全被你們打亂了,還在那沾沾自喜?朝廷若是怪罪,我可不保你們兩個混蛋。”

“大哥,您別生氣呀!”於十比較圓滑,趕忙陪笑道:“兄弟們也是沒想到,那姓宋的竟敢惹咱們?您的威名,咱於家的勢力,在膠東誰不知道啊!”

於七還待斥罵,顧應慧已經擡手打斷了他。沉聲道:“現在說什麼都於事無補,還是趕緊商議對策吧!”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於七想了想,冷厲地說道:“既然韃虜要剿除咱們,那就舉旗起義。我再傳檄給膠東的好漢們。讓他們一起舉事。哪怕朝廷沒準備好,咱們頂上一個多月,也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頂上一個多月,倒是可能。”李茂林搖了搖頭,說道:“但大軍登陸時,又要如何策應?先佔領登萊沿海。恐怕是守不了一個多月的吧?”

“怎麼守不了?我大哥結納的豪傑有多少,個個武藝高強;再鼓動百姓,一動起來,膠東少說也有數萬,打山東綠營還不是輕鬆。”於九大言不慚地挺着胸脯。

楊衍鋒微皺眉頭。見識了戰陣廝殺,以及明軍的戰術打法,他覺得那些會個三腳貓、四門斗的江湖好漢單對單那是沒話說,可要在野外列陣對敵,恐怕個人的武藝便不會有什麼施展的空間。至於百姓,沒經過訓練,恐怕也難擔大任。

“大當家的。”楊衍鋒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卑職覺得豎旗舉義有些倉促。傳檄各地的話,就提前暴露了目標——”

“那就等着挨宰呀?”於九不悅地瞪着楊衍鋒。

“等着並不是挨宰,而是先不輕舉妄動。”楊衍鋒淡淡地解釋道:“牙山易守難攻。咱們可以據險而守,不舉旗,也不投降,清兵來了咱就打,他不來,咱就裝作沒事。”

顧應慧輕輕一拍大腿。說道:“這也是一步棋。咱們一邊準備抵抗;一邊給各地頭領送信,讓他們也做好準備。等待行動命令;一邊給朝廷送信兒,請朝廷相機支援。沿海地區安插的耳目和人手暫時不動。讓清軍以爲咱們就躲在這牙山上不敢對敵。這樣,咱們既牽制了山東的清軍,又能在朝廷大軍登陸時,利用安插的人手接應。”

“緩兵計?”於七摸着鬍子思索了片刻,點頭道:“我覺得先不以牙山吸引清軍爲好。不如讓崑崙山、招虎山、岠嵎山、鰲山的好漢先舉旗,吸引清軍的注意。”

顧應慧、楊衍鋒和李茂林心中清楚,於七是捨不得那富麗堂皇的莊院,若是讓清軍把牙山附近作爲戰場,是被佔據,還是被摧毀,都會讓於七心痛不已。

“那棲霞城內的督標人馬怎麼處置?”於九心中不滿,但於七一發話,他也不敢反駁。

“雖然不過是三百多人,但離咱們這裡實在是太近了。”於七握緊了拳頭,近在咫尺啊,還都是騎兵,這個威脅需要解決,“顧大人,您看,是不是把這些清軍幹掉?”

顧應慧也覺得這個威脅需要解決,但弄得聲勢太大,卻又不是那麼合適。打進縣城,殺光督標人馬,這可就不是舉旗不舉旗的事情了。

“把他們引出城來,在外面解決掉。”楊衍鋒建議道:“縣城還讓那個狗官坐着,咱們先不攻進去。”

“嗯,拿下縣城造成的影響太大,確實有點問題。”顧應慧點頭贊同,“引出城來伏擊敵人,咱們的勝算更大。”

“那就容易了。”於七咬着牙說道:“那些清兵是個什麼德性?咱們派些人假扮強盜,劫掠近郊富戶,他們肯定會出來發財的。”

藉着剿匪輯盜的名義而大肆劫掠地方,是清軍慣用的手段。特別是對綠營官兵來說,這正是彌補餉銀不足的辦法。而對於官府來說,有油水的軍事行動,也不用什麼開拔銀,或者調拔太多的物資糧草。至於擾民不擾民,則不在考慮之內了。

“若是督標清兵盡出,有把握收拾掉他們嗎?”顧應慧忙於情報工作,軍事訓練一直交給楊衍鋒,初步計劃已定,他便要確認是否能夠取勝。

“伏擊應該是可以。”楊衍鋒說得謹慎,畢竟新兵還未經歷戰陣,他也不敢說得太滿。

“那咱們就這麼定了?”於七客氣地向顧應慧徵詢着最後的決定,“我再召集莊上的好漢,便更是萬無一失了。”

“那就以這個思路制定計劃吧!”顧應慧用眼角微不可察地掃了於九、於十,一股淡淡的隱憂浮上了心頭。

皇上的脾氣稟性,他是知道的,於九、於十這樣的草莽,如果不違法亂紀,還能夠被容忍。若還是以往的江湖習氣,擾民害民,恐怕連於七都要受到牽累。唉,自己做到仁至義盡,暗地裡提點於七幾句吧!(未完待續)

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82章 無題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6章 火槍之威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77章 突破,崩潰第185章 情動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201章 總攻(一)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7章 歡歌暢飲第92章 舉棋不定第71章 慘烈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65章 佈署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9章 世子殿下?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86章 復臺建議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71章 流寇戰術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138章 廣國公第55章 滇緬戰事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9章 決戰第23章 暹羅國情第217章 困局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95章 無題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69章 勳章,土地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47章 大戰(一)第52章 縴夫,規矩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15章 定情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24章 烽起石屏第30章 無題第40章 兩奸計議第191章 新氣象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26章 無題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93章 戰馬論第47章 初勝第73章 小朝會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36章 領悟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0章 慷慨陳詞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6章 暹羅來使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84章 失敗之源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265章 兵至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