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山東攻略

歷史上,南洋華人因爲長期受到歐洲殖民者和當地土着的雙重壓迫,迫切希望有自己的祖國(不是滿洲清國,滿洲清國不但對國內中國人不信任,而且對海外中國人恨得牙癢癢)。

因此,當中華民國成立的時候,便受到了南洋華人的大量資助,很多國民黨元老級別的人物,都是出生在南洋中國人。有的南洋中國人甚至宣佈獨立,加入中華民國,組建“大中華民國”,但旋即被歐洲殖民者鎮壓了。

而到了抗戰最艱難的日子,從精神和經濟上支撐中國的,除了國內的民衆,還有一根頂樑柱——八百多萬華僑。這些僑居海外的中國人,勒緊褲帶支持抗戰,並因此而遭到了日本人的血腥報復。

從這些事例上可以看出,海外華僑有着強烈的愛國之心,更希望有強大的母國作爲後盾。因爲,依靠別人終究是被動的,就象浮萍,只能隨風流而動。賺到的財富亦是空中樓閣,爲他人作嫁衣裳。

就算是排除政治權力,而只從經濟利益考慮,與已經擁有半壁河山並且日益穩固的明朝政權搞好關係,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對於海外籌款,朱永興嘴上說得謹慎保守,心中還是很樂觀的。而且,在最早支持南明的暹羅,已經有很多華僑華商採取了實際行動,給予了明朝政府很大的幫助。當然,這些華僑也在商貿中賺到了利益,並且被承認了試行中的雙重國籍,擺脫了“棄民”的帽子。

借力於四面八方,從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尋求突破,這正是朱永興所長。單從籌措物資錢財方面,就早已經把滿清甩得看不到影兒了。

儘管朱永興在生活上照比歷史上的帝王要簡樸得太多,但崇禎還穿過補丁衣服呢,卻依然沒有錢糧賑濟百姓,支撐戰爭。所以,僅僅在這方面,羣臣便異常欽佩,欽佩朱永興能在惠民的同時,還能籌措越來越充裕的物資來進行跨海登陸。

山東戰事作爲北伐的序曲,雖然暫時還面臨着物資供應的困難,但只要挺過這段時間,光明的坦途便會出現在眼前。這是很多人都能夠預見的結果,這從戰略的主動權被明軍所牢牢把握,便能看得出來。

雖然短期內難以在山東繼續增兵,但明軍還有水師可用,渤海灣廣闊的海岸線使他們可以進行有效的牽制和襲擾,爲戰局的穩定爭取時間。

爲了統一指揮水陸大軍,匡國公皮熊帶着一些年輕的參謀趕到了山東,組建了前敵指揮中心,使陸軍和水師能夠更有效地協調配合。

“魏將軍,最快也要半個月,纔會有第二批兵力投入山東,或許時間還有更長些。”匡國公皮熊在第一次軍事會議上,便鄭重地告訴了魏君重具體的情況,也就否決了魏君重要增加龍騎兵的請求,“在這段時間裡,只能依靠現在的兵力,並在本地招募,來支撐戰局。你要知道,現在不是兵力多少的問題,而是後方籌措物資的困難。”

“末將知道後方的難處。”魏君重猶豫了一下,解釋道:“但以目前的兵力,確實難以擴大戰果。最理想的情況也便是在膠東(膠東,名稱來源於秦朝膠東郡,因處膠萊谷地或膠濰平原及其以東地區而得名,是東、南、北三面環海半島地區)站穩腳跟,再向外掠地擴展便力有未逮。”

“聖上與總參謀部的意思也是如此。”匡國公皮熊指着地圖說道:“不要求急攻猛進,能穩固佔領膠東地區,便是勝利。陸軍或許有些單薄,但滿清要調集軍隊,也要花費時間。況且我軍有水師助戰,三大艦隊的陸戰兵力加起來亦有七八千,運用得當的話,也差不多夠了。鄧將軍,你說呢?”

靖海侯鄧耀點了點頭,膠東地區三面環海,水師確實可以發揮極大的作用,使清軍因爲擔心側後方而不敢過於深入,“陸戰隊可以上岸助戰,或者襲擾牽制,想必會使清軍有所忌憚。”

“聖上殫精竭慮,四方籌措,我等也要爲聖上分憂。”匡國公皮熊用手指在地圖上虛劃了一下,正是膠東半島最東端的一小塊,“哪怕是隻佔據這麼大的一片,只要能堅持下來,聖上亦不會怪罪。”

“國公所言極是。”魏君重在地圖上凝視半晌,釋然一笑,說道:“末將要求增兵,亦是想擴大戰果,或許能一舉佔領山東。若是以穩固地盤爲要,依目前的兵力,再有水師助戰,清軍又能奈我何?不是末將誇口,這一師兵力,是精銳之師,能抵擋數倍清軍。”

“精銳之師,亦是百勝之師。”匡國公皮熊讚賞地看了魏君重一眼,說道:“成軍最早,勝績最多,連聖上,亦是金口褒獎。山東呢,正是魏將軍和鄧將軍再創輝煌之地。北伐之頭功,非二位莫屬。”

“另外——”皮熊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之前的計劃還是要努力實現,從現在到明年開春,在山東至少要招募組建一個軍,並要進行實戰的鍛鍊。算算,還有八九個月的時間,看起來充裕,可若要有意外,就無法向聖上交代了。”

“招募擴充一個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魏君重看起來比較有信心,但也說出了其中的困難,“糧草物資上雖有困難,但可以延緩一兩個月再大量擴充。現在趁着清軍尚未集結,末將以爲應當繼續攻城掠地,爲以後打下基礎。”

“於七的獨立師何時能夠組建完畢?”匡國公皮熊沉吟了一下,說道:“就算不能馬上戰陣廝殺,維持地方治安應該可以吧?”

魏君重苦笑了一下,說道:“於七抗清倒是堅決,可其手下良莠不齊,恐怕要經過一番整頓。顧大人便有所疑慮,希望能與國公儘快進行商議。”

“江湖習氣嗎?”皮熊對此並沒有顯出太意外的神情,只是微微點頭道:“嗯,吾明日便赴棲霞,與顧大人商議,也見識下於七。”

……..R1152

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5章 被誤導了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46章 合擊之前第69章 雨季之威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72章 攻守結合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23章 暹羅國情第92章 無題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86章 復臺建議第85章 無題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217章 困局第27章 攻城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01章 夜談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66章 無題第188章 大調整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202章 總攻(二)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40章 兩奸計議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章 北愁南喜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51章 死地則戰第85章 急行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4章 封賞,臺灣第1章 陌生之地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55章 無題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86章 接戰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191章 新氣象第106章 不負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28章 封官兒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39章 聖意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32章 賜名白族第271章 阻擊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160章 大結局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76章 再棄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