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退守寧錦

覺華島早在唐代便已被開發,港口着名,其北邊海港,稱爲靺鞨口,已爲島上要港,出入海島咽喉。到明朝時,軍用糧料儲之海島,覺華島遂成爲明軍的一個囤積糧料的基地。

等到廣寧失陷後,明軍的御守重點在寧遠城,糧儲則重在覺華島。“覺華島明囤糧城,城呈矩形,南北長約五百米,東西寬約兩百五十米,牆高約十米、底寬約六米。北牆設一門,通城外港口,是爲糧料、器械運輸之通道;南牆設二門,與‘龍脖’相通,便於島上往來;東、西牆無門,利於防守。城中有糧囤、料堆及守城官兵營房,還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排水溝。”

那時候的覺華島既是囤糧重地,又有水師,可配合陸師進圖恢復遼東失地,又能策應寧遠之城守——正如文獻記載:“以築八里者築寧遠之要害,更以守八里之四萬當寧遠之衝,與覺華島相犄角。而寇窺城,則島上之兵,旁出三岔,燒其浮橋,而繞其後,以橫擊之。”

由此,當時的覺華島成爲明軍與後金軍的必據必爭之地。天啓六年(1626年),努爾哈赤攻擊寧遠城不下之後,隨即進攻覺華島。時值隆冬,海面冰封,從岸邊履冰,可直達島上。

守軍爲加強防禦,沿島鑿開一道長達十五里的冰濠,以阻擋後金騎兵的突入。然而,天氣嚴寒,島上明軍,“鑿冰寒苦,既無盔甲、兵械,又系水手。不能耐戰。彼時,大雪紛飛,冰濠重新凍合”。後金騎兵履冰馳進,從靺鞨口登岸,攻入囤糧城北門。猛烈廝殺後衝進城中,摧毀了這個明朝關外的後勤基地。

現在,類似的嚴寒的自然環境似乎預示着歷史要重演,但此明軍非彼明軍,全火器的威力也不是清軍所能抵擋的。儘管清軍曾登上了靺鞨口,曾攻到了囤糧城北門。但在明軍的猛烈反擊下,依然被擊退。在冷悽的月光下,只能黯然履過冰面,返回陸地營寨舔拭傷口。

鰲拜出身將門,精通騎射。從其青年時代起就效力軍中,跟隨着皇太極歷經百餘戰,功績極大。如果說之前只看着奏報,只聽着敗軍之將的描述,他還有着懷疑,懷疑是將領們少不更事,不懂軍事。可他親自指揮的攻打覺華島失敗,卻讓他終於清楚了以往的失敗並不是偶然。

按理說。經歷了鬆棉大戰的鰲拜,對於明軍火器的威力應該是比較瞭解的,但現在明軍火力的猛烈程度卻更出乎他的意料。顛覆了他的固有印象。

那一輪一輪無休無止的火槍攢射,槍彈破盔裂甲;那一顆顆落地爆炸的炮彈,彈片激飛,帶來死亡;還有明軍挺着刺刀吶喊着反衝鋒,用白刃戰將攻上城牆的清兵擊退。固然在攻城戰中明軍的數量由於是內線運兵,可以佔據很大的優勢。但那股氣勢和英勇,卻不是鰲拜可以忽視不見的。

“阿瑪。不能再打下去了。”兒子達福巡營回來,對着沉坐不語的鰲拜苦勸道:“就算苦戰能奪得覺華。可沒有水師,依然難以長久守住。消耗了太多的力量,那遼東半島上的明軍又該如何處置……”

鰲拜突然擡手止住了兒子,重重地嘆了口氣,說道:“不想明軍已強勁如斯,我軍銳氣已失,確是不宜再戰。然要退守寧錦,爲父這輔政之位怕是亦不穩固矣。”

達福想了想,四下張望一下,湊近父親,低聲說道:“阿瑪過慮了。康熙尚幼,索尼又重病難醫,蘇克薩哈多半是回不來了,遏必隆無足輕重,首輔之位誰能動搖?加之阿瑪親信遍佈,誰敢相抗?”

鰲拜苦笑了一下,有些話他是不便對兒子說得太透的。權臣或許能喧赫一時,但臣就是臣,上面的那位皇帝總會長大,而權臣的下場有好的嗎?當然,走到現在這地步,他是不可能激流勇退,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向前。而且,爲了穩固地位,他甚至要變本加厲,最先清理康熙身邊對自己有所敵視的傢伙。

“派人往山海關送信兒,讓大隊人馬慢慢後撤,組織寧錦防線。”鰲拜停頓了半晌,下定了決心,“另外,你帶些兵將前往盛京,接管城防。明白嗎?”

達福用力點了點頭,退出關外後,盛京就如同之前的北京,控制了盛京防衛,則控制了朝廷。

“康熙身邊的倭赫等人——”鰲拜眯起了眼睛,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沒有繼續說下去。

倭赫是費揚古之子,擔任康熙身邊的侍衛,對鰲拜並不怎麼尊敬。鰲拜早想除之,以免這些近身侍衛在康熙面前詆譭自己。但他需要一個罪名,且要斬草除根,倭赫要殺,其父、兄也不能留着。

對於康熙,鰲拜在底下一點也不尊重,連達福也受影響,直呼其名,更沒有什麼恭敬的表示。

…………

冰面上不能宿營,流出的血很快又凍實,將倒臥的屍體牢牢粘在冰面上,呈現着各種死亡時的姿態。在冷冷的月光下,整個戰場象蒙了裹屍布一般悽慘。

胡國柱走過一堆堆的篝火,不時擡頭遠眺着城下。夜晚偷襲在理論上是不可行的,但也不排除清軍會孤注一擲。現在囤糧城中的明軍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五千餘名,作爲防守的一方,又有火槍火炮的優勢,至少可以抵擋兩倍以上清軍的攻擊。

而增兵覺華島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東北軍區在遼東半島的行動。同時,也是出於物資、人員補充,以及嚴寒環境的適應,總參謀部已經給東北軍區下達了命令,讓東北軍區在遼東半島實施收縮,必要時甚至可以退到金州。

目的很明確,在寒冷的冬季,明軍作戰的困難要大於清軍。而且,滿清集團撤出關後,兵力會大大增加,勢必對東北軍區造成更大的壓力。只要明軍能保住大連、旅順這個根本之地,等待天氣轉暖後的反攻,那北方的明軍便能大舉來援,重新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未完待續)

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130章 無題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89章 勝利第68章 慷慨秦腔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06章 法陣第138章 大海戰第98章 以南養北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75章 恬然自樂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98章 我認得你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0章 大勝第113章 窮追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13章 窮追第82章 調整佈署第41章 自我否決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12章 女考生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81章 襲擾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23章 伏擊之地楔子第124章 授課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201章 總攻(一)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85章 無題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6章 暹羅來使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36章 領悟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112章 兵潰第13章 打壓縉紳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28章 封官兒第60章 會趙王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35章 阻擊第11章 祖上榮光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6章 柔情蜜意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24章 授課第56章 拒詔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89章 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