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逆流伐清》更多支持!不是什麼迷信,要是迷信,朱永興也不會把瀛臺作爲一個居所。要知道,那裡可是囚禁過皇帝的。

紫光閣是小朝會,以及召見外國使節的地方;武成殿是總理處的辦公地點,萬善殿改回崇智殿,供奉的三世佛像已經搬走,作爲朱永興的辦公室;後宮則居於南海,以蜈蚣橋爲分界,將整個中南海劃成了處理政務和生活居住兩部分。

人員居住早已確定,房屋殿閣也打掃乾淨,夢珠等人只覺得這裡大得很,因爲身子不便也沒有四下賞玩,只有兩個小公主歡暢快活,帶着幾個侍衛、宮女滿園子游樂玩耍。這裡看夠了,又進了紫禁城,幾天下來,着實累得夠嗆。

朱永興呢,只是隨意地走了走,熟悉下殿閣的名稱和位置,便開始專心處理起政務來。其實皇帝呢,雖有子民萬千,但直接指揮的也不過幾十名臣子,這與一個排長管幾十個兵也差不多是一個道理。

其實,目前要緊的工作在實質上便是積聚錢糧,沒錯,錢糧充裕便可在遼東大打出手,而不是現在的穩步壓迫;錢糧充裕便可在西北伸展拳腳,收復河套或是繼續向西直抵嘉裕關,重複明初的疆域。

從各地的統計數字上看。實際情況比預估的要好不少。不說軍屯的數量,單從湄、河兩省看,已經成爲當之無愧的大糧倉;接下來呈迅速增長勢頭的地區則有湖廣、江南、四川。北地流民的安置使今年春耕的田畝數大幅增加,而戰爭的創傷也在迅速恢復。

以四川、湖廣支應西北,以湄、河和江南支應東北和北地重建,這是當初制定的策略,現在看來,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因爲戰爭的刺激,以及政府放開海貿限制、鼓勵辦廠等一系列工商惠政。採礦、冶煉、加工製造、紡織等產業最先復甦,發展勢頭強勁;在墾殖方面。由於賦稅負擔的減輕,海外糧食的供應,最先恢復過來的滇省和四川百姓,開始減少農業作物的種植面積。而改爲種茶植桑,以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對於種植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限制,政府是有規定的,不僅有數量要求,而且種植經濟作物交納的賦稅要高。只要不違反規定,朱永興也不準備進行干預,這畢竟是經濟規律在起作用,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其實,如果糧食足夠的話。他也會批准湄、河兩省多種甘蔗和棉花的請求。從出口和經濟效益考慮,這確實是很誘人的。

明年吧!朱永興批覆了湄、河總督宗守義的奏摺,今年新墾土地依然保持了七成的種糧比例。民以食爲天。得讓百姓先吃飽再想其他的。至於對安南用兵的事情,宗守義的奏摺也有提及,旬月之內軍隊便會調動到位,雷霆般的打擊便會落在安南鄭氏的頭上。

消滅了安南鄭氏後,或緬甸,或呂宋。朱永興已經給軍隊定下了一系列的打擊目標。從距離和難易程度上來看,攻伐緬甸似乎更加方便。不必遠渡重洋,更有內地源源不斷的支援;而攻打呂宋的話,西班牙人聚斂的財富、當地的銅礦金礦也令人眼熱,更不用說這樣的攻伐有着更加濃厚的復仇性質了。

還要看臺灣鄭經的態度啊!朱永興踱步到牆上懸掛的大地圖前,目光由南而北,最後停留在遼東。蕩朔軍佔據寧遠,完成了牽制作戰的第一步,接下來便是東北軍區的行動了。

按照修定後的軍事計劃,東北軍區將出動剿朔軍和騎兵一部,由復州衛向蓋州攻擊前進,除朔軍由金州衛向北推進,水師並三千陸戰隊在海上,分別衛護住剿朔軍的兩翼。

如果能攻克蓋州,明軍便收復了整個遼東半島,可向北攻擊鞍山、遼陽,乃至瀋陽;向西則可攻營口、盤錦,切斷錦州清軍通向遼中的退路。即便清軍調集重兵來阻截,使蓋州難以光復,幾場大戰也勢必消耗大量的滿清的人力物力。

而明軍有利的條件依舊是水師,選取的前進路線由復州到蓋州盡是沿海,物資運輸、重炮轉運都相對方便快捷。同時,遼東灣的另一支明軍艦隊——天津水師也可以進行配合作戰。

依靠着強大的水師,現階段明軍的作戰是相當具有優勢的。如果能使清軍分成幾個相隔較遠的戰略集團,比如錦州、蓋州,明軍甚至可以集結艦船和重兵,從營口的大遼河溯流而上,將錦州或蓋州的清軍圍而殲之。

說到底,明軍不僅水師強大,而且在兵力的數量上也越來越佔據優勢。而清軍則很難在多個戰略方向上都保持足夠的兵力與明軍抗衡。機動方面呢,滿清靠馬,明軍靠船,現在誰都不明顯。但在更長距離上,明軍是佔有些優勢的。

就目前來看,明軍是在遼西和遼東兩個戰略方向上施加壓力,其實還有朝鮮新義州的獨立師,以及不斷入伍訓練的新兵。在關鍵的時候,這支力量也將派上用場。若是沿鴨綠江北上,甚至可直接攻入奴爾幹都司建州衛,直取後金政權的故都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

事實上,滿清以前和現在都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纔要征伐朝鮮,使之屈服以解除後顧之憂。但現在,顯然已經難以再出兵攻打朝鮮,也就只能勉強抽調出一部兵馬,加強對朝鮮方面的監視和戒備。

“完蛋了,你們完蛋了,早晚的事情。”朱永興恨恨地說着,轉身回到桌案,再翻閱密摺時,卻是河南巡撫趙顯吾的,言說河南水患嚴重,即是開封,也不虞被淹之險。幸好去年甘陝雨水小,冬季落雪小,今年的菜花汛勉強渡過,算是有驚無險。

朱永興知道,這是委婉地伸手要錢。趙顯吾初到任,對於水利,顯然是想能保住今年就算勉盡忠藎,至於明年,再想辦法唄!但趙顯吾可以這麼想,朱永興則要考慮得更全面一些。

“若只存混過一年的心思,汝便甚失朕望了。水利部已有總體規劃,河南治河當從鳳陵渡直到陳州下游,逐年分段根治,有的地方沖刷,便用大石條砌固。要有幾年根治的打算,豈能年年用草包垛堤堵水?”

沉吟了一下,朱永興繼續寫道:“朕與你說過不輕易降罪之言,今亦是如此,汝可寬心。說到治河,確實耗費極大,而今朝廷財政不敷,然亦不會長久。據戶部估算,下半年將有轉機,若有結餘,則水利是第一要務,汝可放心爲官……”

到底還是缺錢啊!朱永興知道給查如龍和陳潢的二十萬兩銀子幹不了什麼,但一時又挪措不出更多的。心中有些煩躁,轉身出了屋,緩步走着,直到水雲榭,愜意地觀賞着四周的風景,視野寬廣,雲水和亭臺樓榭遙相輝映,令人神清氣爽。

遠處一艘大船在緩緩行駛,人影晃動,依稀有兩個小傢伙在蹦跳。朱永興趕忙命身旁侍衛去取望遠鏡,望遠鏡還未到手,那船已經緩緩靠岸,柔兒嘉兒在侍衛宮女的陪伴下,有說有笑地走了過來。

“父皇,父皇。”兩個小公主歡叫着跑來,手裡還拿着什麼東西。

“你們倆呀,就不能安生點?”兩個女兒的歡聲笑顏讓朱永興有些嚴肅的表情鬆緩下來,有些無奈地連連搖頭。

“父皇,你看。”嘉兒把手裡的金牌向朱永興展示。

“海里有好大的魚,有的魚身上還有金牌。”柔兒到底年紀大,雖是眉開眼笑,卻說得詳細。

“是嗎,讓我看看。”朱永興拿過金牌仔細觀看,是隆慶年號,略一沉思,他便知道了究竟。

自明朝嘉靖以來,中南海的每一個主人都會在活魚翅上插御字金牌,然後把魚放入水中。皇家宮苑,魚自然不會被捕撈,活得長遠的自然體重膘肥。

歷史上還因爲這魚而有個故事,說的是民國時總統馮國璋貪財,派人把三海里的魚打撈上來,以高價賣出。一時間,北京的飯館裡爭相競賣“總統魚”。馮國璋去世後,有人曾寫下輓聯:“南海魚何在?北洋狗已無!”

朱永興輕輕搖了搖頭,把這個撈魚賣錢的想法拋開。偶爾抓兩條吃倒無所謂,大規模捕撈就算了吧,太煞風景,也還沒窮到這個份兒上不是。

“以後在船上別亂蹦亂跳的,危險。”朱永興呵囑着,讓兩個女兒坐下,隨意地喝着茶水,聊着天。

“這裡雖然叫海,實際上就是個湖,海無邊無際,比這大得太多了。”

“北方的冬天很冷,雪也大得很。不過,也有很多玩耍的樂趣,堆雪人,滑雪,鑿冰燈……”

“別光顧着玩兒,功課也不能落下,父皇正在想着辦學校,會有很多和你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們在一起學習。”

“嗯?紫禁城啊,父皇不喜歡,深宮大院的,透着一股陰沉。”

“要去逛廟會?哪裡有?護國寺啊,行,等父皇有時間領着你倆去。”

父女親情,閒話聊天,周圍是湖光山色,近前是笑語嬌脆,有此一樂,朱永興頓覺所有煩心事都煙消雲散。

……(未完待續)

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72章 血戰第271章 阻擊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260章 追擊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73章 小朝會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81章 襲擾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46章 合擊之前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91章 外交,內政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45章 大包圍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201章 總攻(一)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46章 合擊之前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86章 輕視,放鬆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39章 聖意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81章 書院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70章 正面決戰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86章 復臺建議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28章 封官兒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59章 無題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78章 破路第74章 東逃,後路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66章 棄險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202章 總攻(二)第3章 安沛入甕第51章 渡河,渡河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06章 不負第85章 無題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34章 石屏擾襲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9章 景東會師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5章 正妃虛懸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