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張勇的決定

名將,如果沒有了施展的空間,也與常人無異,也不能創造奇蹟。諸葛武侯厲害吧,司馬懿就是堅守不出,跟你比身體,比年紀,終於讓諸葛亮抱憾而終。

張勇,雖然號稱名將,但遇上了明軍憑險踞守,絕不出擊的呆笨打法,任他滿腹韜略,勇智雙全,也是無計可施。迂迴,或許是條妙計,也或許是再遭慘敗的原因。希望與風險並存,張勇便處在這種苦等的煎熬之中,並且還要進行徒勞的佯攻,以便麻痹和牽制灰坡上的明軍。

等到另一路迂迴的清軍失敗而歸,並且損失近半,張勇還在強迫自己相信王進寶這一路會成功,或者也能安全退回。哪怕損失些人馬,只要手下大將無事,他也會感到欣慰。

但消息就是遲遲不來,那種揪心的感覺實在令人坐臥難安,身爲主將,張勇還得表現出鎮靜自若的樣子。直到過去了四天時間,張勇纔得到瞭解脫,用痛苦和憤怒代替了揪心和擔憂。

“都督——”親兵隊長邁步進了營帳,臉色難看,只喚了一聲便戛然而止,好象急急忙忙進來,卻一下子忘了要說什麼。

張勇心中浮起不祥的感覺,臉陰沉下來,故作鎮靜地問道:“慌什麼,有什麼事情稟報,快些說出來。”

親兵隊長費力地嚥了口唾沫,不敢直視張勇的眼睛,低下頭囁嚅着說道:“敵軍陣前豎起了高竿,上面是,是王將軍的頭顱。”

帳內死寂一般,張勇一下子目光呆滯,似乎被這突然的噩耗所擊暈,失去了反應能力。所有的希望全部破滅,兩千士兵的損失尚可不論,最得力的愛將被斬首示衆,這樣的打擊纔是沉重之極。

“都督——”親兵隊長也是悲痛難抑,抹了下眼睛,等了半晌才繼續說道:“敵人放回一個我軍被俘士兵,帶來了僞宗室留守的口信兒,您是否——”

張勇的眼珠一輪,慢慢恢復了生氣,既爲名將,這樣的打擊雖然沉重,但還不能擊垮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悶氣,張勇沉吟了片刻,擺了擺手,“帶他進來。”

親兵隊長猶豫了一下,轉身而去,雖然他想立刻解決這個放回來的被俘士兵,以免擾亂軍心,但現在卻不是觸怒張勇的時候。

片刻後,被俘的清軍士兵被帶進了營帳,親兵隊長還帶着兩個手下,冷冷地在旁按刀監視,只等張勇令下,便把這個傢伙拖出去砍掉。

“僞宗室有何口信兒?”張勇面色嚴峻,略帶嘲諷地說道:“僥倖獲小勝,便想要勸降本督嗎?”

被俘的清兵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擡,或是不好意思擡,吭哧着說道:“僞宗室想問都督,他們手中有幾百我軍傷兵,您,您是否有意討還?如有意,可派人到陣前去擡。”

張勇皺起了眉頭,等着這個臨時信使說完,可好半天,這個清兵竟然沒有了下文,令他好生奇怪。

“說完了,就這些?”

被俘清兵愣了一下,稍微擡了擡頭又馬上低下,答道:“是的,就這些。”

張勇微微眯起了眼睛,很是迷惑,沉思了一會兒,他放緩了口氣,問道:“莫要害怕,且將你們如何遇敵,如何失敗,詳細講述一遍。”

失敗是失敗了,但爲何失敗,如何吸取教訓,這是張勇急切想知道的。況且從這個被俘清兵的口中還能得到一些明軍虛實的情報,這個機會他當然也不想放過。

等這個清兵有些忐忑地講述完整個戰鬥的經過,張勇又問了幾個問題,然後便陷入了長長的思索。好半天,他才似乎醒轉過來,擺了擺手,命令親兵把這個傢伙帶下去好好看管,並去召集軍中衆將來帳中商議。

不一會兒,幾個將領便來到營帳之內,聽張勇把事情簡略說了一遍,開始各自沉思。

“都督,僞宗室留守這是要亂我軍心。”一個遊擊首先進言道:“把傷兵交回來,他會有這樣的好心?定有什麼陰謀詭計,不可不防。”

“僞宗室此計甚毒。”另一個將領斷然下了結論,“若是我軍接回傷兵,則增加了不少負擔,還可令我軍士兵產生畏懼心理,可謂一箭雙鵰。”

“豈止是一箭雙鵰?”又有人想出了道理,說道:“若是我軍置之不理,則敵人便可大肆宣揚,說我等視士兵如草芥,傷而不救,令我軍士兵產生怨恨之心。”

張勇沉吟不語,他也同意諸將的看法,這些傷兵收回來是負擔,不收又失人心,實在是有些左右爲難。象這樣的事情,他還是頭一次遇到,當然也就缺乏應對之法。

“都督,末將覺得還是把傷兵收回爲上策,可顯都督愛兵之心,恤兵之意。”一個老成持重的將領是最後發言的,想了很久,他終於說出了自己的見解,“我軍多是甘陝健兒,隨都督轉戰千里,棄之令人心寒。雖說是個負擔,也會令一些士兵產生畏懼心理,但既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就不如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有,故王將軍的遺體,也可向僞宗室索取。”

若能將王進寶的遺體要回,好好安葬,自然是好。張勇的心爲之一動,覺得這個將領所說甚爲可行。他已經想過了,雖然能把這個傳信兒的被俘清兵殺了滅口,但明軍還是可以把傷兵列於陣前並大聲宣揚,消息走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傷有救治之醫,死有埋骨之處,士兵才無後顧之憂,才能拼死作戰。”張勇終於作出了決定,沉聲說道:“受傷、陣亡,軍中常事耳,我軍百戰之師,豈能爲此而軍心散亂?吾意已決,派人與敵軍接洽,接回受傷將士,並讓故王將軍入土爲安。”

傷兵得不到救治,就在戰友身旁哀嚎等死;戰死者得不到安葬,悽慘地暴屍荒野。這在自古以來都是最傷軍隊士氣的行爲,即便是封建軍隊,也儘可能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張勇作出這樣的決定並不意外,心中視士兵如草芥,但表面文章還是要做足的。何況,傷兵如果能復原,就會成爲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

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28章 封官兒第36章 領悟第18章 緊急商議第25章 三鬼之謀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78章 破路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8章 大戰(二)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106章 不負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0章 大勝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37章 李晉王第4章 攻城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70章 正面決戰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3章 召見羣將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21章 柔情蜜意第96章 各有安排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72章 攻守結合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3章 打壓縉紳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63章 求助他國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45章 大反攻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02章 轟擊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80章 教士保羅第37章 緬局有變第52章 血戰廝殺第195章 無題第95章 難以逾越第85章 急行第102章 轟擊第245章 天變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217章 困局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92章 僞造,詭道第21章 登陸山東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9章 蠱神之誓第32章 魚龍白服第32章 賜名白族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61章 縝密分析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38章 三師相會第91章 外交,內政第149章 經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