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援軍

“嗚、嗚、嗚……”低沉的牛角在草原上不停的迴盪,無數的契丹青年騎着馬,跨着彎刀從草原各處匯聚過來,得到日連部長老會的支持,羅藝本來馬上就想帶着日連部的契丹大軍返回,只是烏力骨搖頭表示不急,他還可以遊說其他各部出兵。

雖然軍情如火,但能請到的援軍當然是越多越好,羅藝看時間還足,點頭答應,這兩天,烏力骨不知給其他各族許了什麼好處,又說動了匹吉、黎、土六於三部出兵,數天時間,匯聚過來的契丹青壯已經有二萬多人。

契丹源於東胡後裔鮮卑柔然部。契丹一詞的意思是鑌鐵,象徵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契丹族最早始於公元389年,鮮卑拓跋氏將柔然部戰敗,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爲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形式過着遊牧和漁獵的生活,形成了後來的契丹八部。

契丹各部即可以說與建立大周的鮮卑貴族有仇,也可以有親,畢竟都是東胡後裔,只是鮮卑部建立的大魏是在柔然人的屍體上立起來,如今魏國已經滅亡了,繼任的是大周。數百年過去,契丹已沒有多少人記得和鮮卑的仇恨,由於並沒有團結在一起,他們經常受到各族地欺凌,如今依附在大周羽翼下,他們骨子裡的武勇重新激起。

看着短短兩天時間就集聚起來的二萬契丹人,羅藝不知是驚還是喜,這次等於大周牽頭,將一盤散沙的契丹人聚在一起。若是這股力量大周以後不能撐控。那就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雖然契丹四部的人馬不止這些,烏力骨繼續還派人在其餘四部遊說,羅藝卻不想再等,二萬契丹騎兵對付高句麗人五千步兵和三千騎兵,足夠了,烏力骨這次如此熱心,自然是想得到大周的支持,以契丹各部盟主自居,羅藝沒有必要再爲烏力骨增加威望。

在烏力骨的大帳內。契丹四部的貴族都眼巴巴地盯着羅藝,羅藝雖然看上去乳臭未乾,卻代表着大周,這次匹吉、黎、土六於三部雖然是受日連部邀請,但事實上是看在大周的面上他們纔會來,否則沒有大周在背後撐腰,誰又敢輕易得罪高句麗。

“羅大人好!”

“羅大人好!”

……

四部的貴族長老都爭着向羅藝打招呼,二萬人馬的統籌可不是一件簡單之事,只要羅藝稍爲偏向哪一部,哪部就能就沾到不少便宜。而且形成定製後,日後的好處更是源源不斷。

羅藝看着營中的各個貴族,清了清嗓子:“諸位,此次高句麗人悍然跨過遼河,表面上雖然只是與大周爲難,事實上卻打着一石二鳥的主意。那就是侵入契丹各部,幸好各位都是明白事理之人,這次能夠聚集一同,只有我們堅決把此次侵入遼河以西的高句麗人消滅,才能將高麗人的野心打下去,否則契丹各部就成爲高句麗人地口中肉。”

“羅大人說得好。”

“高句麗人休想欺負我們。”

……

衆人紛紛表態,眼巴巴的望着羅藝,等待着羅藝分配官制,羅藝掃了衆人一眼:“此次日連部出兵最多,共七千人。當爲主力,日連部可爲前軍。”

烏力骨起身,向各個貴族頭領拱了拱手,心中微微有一些失落,他本來想讓各部推舉一個盟主,由他擔任,只是羅藝不同意,如今擔任前鋒,只得退而求其次。

“黎。土六於二部各出兵四千,可組成中軍。由本官親自指揮,黎,土兩位族長分任本官的副手。”

黎,土六於二部族長連忙起身:“僅遵大人吩咐?”

羅藝點頭:“很好,匹吉部出兵五千,本官請匹吉部擔任後衛。”

匹吉部族長也連忙站起來表示贊同,羅藝基本上做到了不偏不倚,由各族長統領自己的族人,他們不用擔心自己會被吞併。

“各位,此次殲滅高句麗人後,本官自會請朝庭對各位不吝封賞,到時朝庭將會委任各位族人正式的官制。”

衆人都是喜形於色,能得到大周的正式官制,對於這些還是以部族形式聚起來的契丹各部貴族來講,無疑是一個增加自己威望和權勢的機會。

“咚、咚、咚……”雙方的鼓手都是瘋狂敲打着牛皮大鼓,周軍與高句麗兩軍相交處很快鋪滿了一層屍骸,前面無數的高句麗人倒下,後面地高句麗士兵依然前仆後繼。

高句麗人如此瘋狂的進攻,前線周軍漸漸感到壓力愈來愈大,若不是佔着高度的優勢,恐怕真要被高句麗突破。

周軍只有二千八百多人,除了一千弓手外,最前線其實只有一千人在防守,而楊勇的親兵和先前營州精選出來的八百精銳一直在馬上,準備隨時對山下的高句麗人發動突然襲擊,看着岌岌可危地防線,楊勇不得不過早的將這支預備兵力動用:“楊石,你帶人衝陣!”

“是。”楊石手一揚,早有準備的八百精兵紛紛催動坐騎,跟在楊石身後向山下滾滾而去:“殺!殺!”

聽到身後的喊殺聲,周軍前線紛紛讓開,高句麗士兵只覺得壓力一鬆,以爲周軍崩潰,不由大喜,更是吶喊着向山上攻來。只是剛走幾步就聽到隆隆的馬蹄聲響,擡頭一看,山上一隊騎兵殺氣騰騰的衝了下去,從山上往下衝,騎兵的聲勢何等驚人,不要說被騎兵殺死

被馬撞到一下,不死也會重傷。

正在進攻的高句麗士兵頓時大駭,沒命地撒腿朝山下狂奔。只是他們兩條腿又如何跑得過騎兵四條腿,眨眼就被周軍追上,頓時如砍瓜切菜般被周軍殺了一個痛快。

見到周軍出動騎兵,溫達並不意外,他令旗一舞,早有準備的二千騎兵分成兩路,一路從正面攔截周騎,一路卻抄向山腳,想將周騎後路切斷。

山上地鳴金聲音傳來。剛剛大開殺戒的楊石聽到聲音,大叫了一聲:“撤!”八百精騎將逃命的高句麗步兵放過,在高句麗騎兵切斷後路之前撤到了山上,許多高句麗騎兵大怒,撥馬向山上衝去。

“咻!咻!咻……”無數的利箭從山上飛來,將高句麗騎兵的前軍射得人仰馬翻,帶隊的高句麗將軍也只得恨恨叫道:“撤!”

周騎衝鋒的時間極其短暫,高句麗只損失了二百多士兵,大多數直接是被馬蹄踏死,只是周軍卻已成功將高句麗士氣最高地一次進攻瓦解。這短短時間的衝擊,下山上山,出擊地八百精騎都已大汗淋漓。

高句麗人的第二次進攻很快便組織起來,雙方騎兵都已退出,高句麗步兵仗着人多,很快又將周軍一步步向山頂壓了上去。

“射!”

見高句麗步兵幾乎全部投入。在山下擁擠成一團,一直準備好地周軍弓手終於找到機會。無數的利箭射向天空。

“咻!咻!咻……”正在進攻的高句麗人頓時感到天空一黑,擡頭一看,密密麻麻的箭羽向自己頭領落來,頓時大駭,手中有盾牌的人連忙舉起,那些沒有盾牌之人拼命在地上掀起一具屍體躲在下面。

“卟,卟,卟……”無數利箭插入肉體中地聲音傳來,儘管前面許多高句麗士兵都有盾牌。只是在進攻時他們的陣列早已打亂,周軍羽箭太過密集,單個的盾牌不足護住全身,許多士兵露在外面的部位都已中箭,發出痛苦的呻吟,而那些來不及躲避之人更慘,全身射成刺蝟一樣。

“射!”躲過第一輪箭羽的高句麗士兵來不及慶幸,周軍第二輪箭羽又已來到,“卟。卟,卟……”又是一陣鐵羽入骨的聲音。

連續五輪。周軍才停止了射擊,五千支鐵羽傾泄到山腳,至少帶走了數百名高句麗人性命,受傷的人更多,高句麗人的進攻頓時一挫,只得退了下來。

望着敗退下來的士兵,溫達差點將自己地嘴脣咬破,他一向身先士卒,只是現在動作幅度稍爲大一點便一陣鑽心的疼痛,只能站在後面督隊。

他啞着嗓子大喊:“繼續進攻,後退者斬!”

看到大將軍在後面督戰,後退的高句麗人重新激發了血性,“嗷嗷”大叫着撲向前線,許多弓手不顧沒有盾牌,冒着周軍的箭雨抵近前方,朝山上不停的發箭,山上週軍的弓手也開始有了傷亡。

楊勇搖了搖頭:“高句麗人瘋了,既然敢用弓箭手和我軍對射。”山坡雖然不是太高,在山上對山下還是優勢明顯,除非山下能有數倍地弓手,否則只能是找死行爲。

高句麗士兵勇氣可嘉,只是在周軍弓箭手的打擊下,死傷慘重,還是不得不退了下來。眼看士氣慢慢衰落,到了中午時分,溫達不得不鳴金收兵,以圖再整攻勢。

看到高句麗士兵退了下來,前線周軍都鬆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地上,山腳下伏屍累累,血水慢慢匯聚到低窪處,通紅一片。這次高句麗人雖然傷亡慘重,但他們的瘋狂進攻也不是沒有收穫,一度曾將周軍逼到山腰,若不是周軍弓手太過強悍,周軍的陣式已被攻破。

“進攻!”沒有等待多久,高句麗人的進攻又已開始,只是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高句麗人的士氣已經衰竭的差不多了,周軍已感覺不到太多的壓力。

就在雙方都以爲今日的交戰已經快要結束,高句麗馬上要收兵時,遠處一陣轟隆隆的雷聲傳來,整個大地都好象在顫抖,雙方士兵都驚異地朝雷聲處看去,只見北方一股巨大的煙塵升起,彷彿遮天蓋日。

高句麗士兵自動與周軍脫離接觸,而周軍也忘了追趕,呆呆的望着遠方,不知所措,如此大的動靜,雙方都知道是大隊騎兵過來的跡象,兩邊都心頭忐忑,怕來的是對方幫手。

韋破敵呆呆的望着遠處的煙塵,他顫抖着道:“大人,看聲勢至少有二萬騎兵。”

“二萬騎兵。”聽到此話的周軍都亂成一團,敵人若是多了二萬騎兵,他們現在丟下所有東西逃命恐怕都來不及,楊勇連忙喝道:“不用慌,那是咱們地援軍。”同時楊勇也忍不住心頭驚異,契丹人怎麼會來這麼多。

聽到楊勇的聲音,周軍才鎮定下來,高句麗五公主驚慌失措地來到溫達身邊:“大將軍,來的是我們的人?”

溫達反應過來:“撤!撤軍!”後面浮橋已斷,而且國內不可能調動如此多的騎兵過來,現在只有草原上各個民族纔會集聚起如此大的聲勢,溫達雖然不能斷定對方是要撿便宜,還是要幫周軍,此時唯有謹慎。

看到高句麗人退了下去,山中的周軍歡呼起來,衆人剛纔對楊勇的話還是半信半疑,此時終於完全相信是自己的援軍。

“大將軍,是否下山追擊?”周軍將領都已躍躍於試。

楊勇搖了搖頭:“不急,等等看。”若來的二萬大軍真是契丹人,高句麗人後路已斷,已是翁中作鱉,萬一猜錯,全軍只有逃命了。

“呼嗬!呼嗬!呼嗬……”大軍終於出現在視線中,他們一身皮祅,高舉彎刀,隊形散亂,分成數隊,向高句麗大軍圍了過去。

第66章 吃酣第六十五章第27章 求醫第20章 算盤落空第34章 洞悉第92章 渡江第60章 太子妃下第10章 秘密第14章 出府下第6章 勝負難定第38章 發泄下第80章 激將法第七十七章第52章 準備下第63章 無情第44章 親兵下第43章 輕擒,釣魚第99章 咫尺第66章 吃酣第96章 遠航第97章 故人第76章 楊堅崩第7章 南陳驚變第71章 再無顧忌第99章 咫尺第6章 翻手爲雲第92章 教子第50章 疑鄰盜斧第36章 誤會下第111章 楊素來了第94章 恢復漢姓第39章 新羅使者第63章 無情第37章 囂張第57章 歸來第7章 南陳驚變第4章 血汗工廠第77章 考前話功過第21章 敬獻第26章 得賜美人第55章 行軍第62章 覆滅第71章 出征第25章 大醮會上第9章 入學上第24章 中流砥柱第36章 破城第32章 名滿京城第1章 衛王遺言第56章 鋌而走險第29章 送別第88章 觸動第109章 壯漢第77章 情報第32章 招攬下第17章 白道川伏擊第111章 楊素來了第50章 狙殺第29章 親事上第31章 招攬上第42章 逃亡第98章 破鏡第22章 巧遇下第2章 烽煙再起第74章 血染京城(中)第2章 隨公國府下第1章 突厥來襲第8章 卜卦之說第4章 血汗工廠第17章 騎軍第52章 飲鳩止渴第111章 楊素來了第27章 殿前爭論第29章 登門上第59章 覆滅第53章 戰場驚變第34章 三年之約第4章 班底下第44章 赤騎回京第48章 互算第76章 兩軍第13章 洛陽第98章 年豬第41章 末日逞威第37章 水戰第58章 反擊第六十八 痛殲下第82章 援軍第34章 三年之約第8章 卜卦之說第57章 形勢第26章 大醮會下第104章 殺第28章 準備親征第64章 線索第43章 明悟上第91章 麻煩第79章 甘切斷後路第55章 殺戳之始第13章 突厥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