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閻應元

被俘的三狗子和米鋪夥計把潛伏在城內,他們能夠聯繫得上的後金細作都招供了出來。

根據三狗子等人的招供的供詞,通州明軍在城內佈下天羅地網,把潛伏在城內的後金細作一網打盡,搜出了許多重要文書,搜出大批金銀財寶,那都是後金細作的活動經費。

“建奴也真捨得下本錢啊!這些韃子細作,每個人都帶了那麼多銀子!”剛剛抄了一名細作住所的曹變蛟憤憤道。

這一次後金可是損失慘重,耗費了重金,消耗了大量精力,處心積慮潛伏在京畿一帶的間諜幾乎全軍覆沒,范文程、李永芳、孫得功等一批後金漢臣幾年來在大明核心地區付出的心血,佈置了大批細作,這一次全部付之東流。

可是那掌櫃的卻很硬氣,任憑錦衣衛如何嚴刑拷打,都沒有說出範永鬥以及範永鬥後面的朝廷官員。

掌櫃心中有數,他手裡掌握着範永鬥以及範永鬥身後那些朝廷官員的證據,只要他還在大牢裡面,範永鬥身後的官員肯定會想辦法救出自己的。若是招供了,通敵叛國之罪可是神仙都救不了。

次日,有京城來的錦衣衛緹騎抵達通州,出示了腰牌和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親自簽署的公文,要把通州的要犯押往京城錦衣衛北鎮撫司審訊。

孫承宗極力阻攔:“如今建奴在京畿一帶活動猖獗,尚未退兵,此等要犯關係重大,若是半路上出了個什麼意外,此等責任,恐怕你們錦衣衛沒人擔當得起。”

畢竟孫承宗的職位擺在那裡,崇禎年間的錦衣衛已經沒有多少說話的分量了,他們也不敢強行帶走人犯,無奈作罷,只得空手回京覆命。

後金得到了通州城內送出的情報,得知周圍方圓五十里之內的百姓基本上都在通州城外,以劫掠人口爲主的皇太極於是決定攻打通州。

崇禎二年臘月初八,這一天是臘八節,通州城外的避難區窩棚周圍,一堆堆的篝火熊熊燃燒,架設在篝火上的大鐵鍋冒出滾滾熱氣,鍋裡面熬着以大米、小米、黃米、棗泥、花生仁、紅豆、綠豆等雜糧混合成的臘八粥,李老二還很大方的拿出了一批紅糖,令人加入到大鐵鍋內,同臘八粥一起熬煮。

聞到鍋裡飄出的香味,孩子們早已流下口水。

臘八粥熬好了,李老二親自帶着明軍士卒,給難民分粥,首先把粥舀入孩子們的碗裡。

“好甜啊!”一名約莫七,八歲的小男孩喝了一口粥,歡喜的叫了起來。

這名小男孩長得虎頭虎腦的,圓圓的臉上一對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起來就很機靈的樣子,十分討人喜歡。

“你叫什麼名字?”李老二摸了摸孩子的腦袋。

“回將軍,我叫田鬆。將軍,你們殺韃子好威風啊!我也想從軍。”小男孩回答道。

“你還太小了,等你長大了一點,就能從軍殺韃子了!”

李老二又繼續給難民們舀粥,突然他發現前來幫忙的民壯之中,有一名身穿粗布白衣,個子高大的民壯,大約十八九歲的模樣,一看起來就孔武有力的樣子,只見那人一人就能端起一口盛滿了水的大鐵鍋,而且毫不費勁。而且此人看起來氣質非凡,於是李老二心中好奇,便走上前去。

“這位壯士好神力啊!”李老二讚歎道。

那民壯轉過頭來,向李老二拱手深深一躬:“李小將軍殺敵無數,令閻某十分敬佩!自從閻某知道李小將軍的事蹟之後,便以將軍爲楷模!”

“真是一條好漢啊!”李老二感嘆一句,“不知壯士大名?”

“閻某名應元,通州人士。”那名民壯回答道。

“閻應元?”李老二大吃一驚,愣了片刻,大喜過望道:“閻壯士是否願意加入我軍,隨李某一起殺建奴?”

閻應元拱了拱手回道:“建奴若來通州,閻某自然會奮力殺敵!只可惜閻某聽說,等打完這一戰,將軍要回關外去了?”

“是的,因爲李某的身份,朝廷不願意讓李某留在關內。但閻壯士不必沮喪,李某總有一天還會正式受朝廷招安,回到關內爲朝廷效力。”

閻應元憤怒的說道:“爲何朝廷要把將軍這樣一心報國的人拒之門外?”

“其中關係複雜,閻壯士,這不是我們所能管的事情。李某唯一想的就是多殺建奴,爲子孫後代留下我們漢人衣冠!我不想有哪一天建奴入關,竊取中原,強迫漢人都剃了個金錢鼠尾,把華夏變成蠻夷!”

閻應元不解的問道:“我大明有萬萬百姓,大軍百萬之衆,建奴怎麼可能竊取中原?”

李老二知道大明已經快滅亡了,清軍會入關竊取中原,但他不能說出這些話來,於是拱手道:“對!只要我們大明軍民齊心協力,終究有一天能滅了建奴!”

“建奴來了!”有夜不收哨探回來,一路大聲喊叫。

李老二轉身大喊道:“弟兄們,全體戒備!建奴來了!準備作戰!”

閻應元也立即丟下手中的活,轉身對通州民壯們大喊道:“韃子來了!準備迎戰!”

說完這些話,閻應元只覺得心中熱血沸騰,通州城防佈置了那麼長時間,他早就等着這一天了。

通州民壯們迅速集結,閻應元也取來了自己的兵器。李老二發現,閻應元的兵器是一副強弓和一杆白蠟杆長槍,可以看得出來,閻應元本身就是一名優秀的弓箭手。

協助守城的民壯們沒有盔甲,也沒有好的兵器,但閻應元作爲一名民壯頭目,還是有些本事的,他麾下的民壯們每個人手裡拿着一面三尺高二尺寬的大木盾,後面的長矛兵人人手持一丈長的硬木杆長矛,矛頭磨得鋒利異常,閃着寒光。

“建奴來了,你我並肩作戰!”李老二走上前去,拍了拍閻應元的肩膀。

曹文詔、楊國柱、曹變蛟等將領也紛紛帶着明軍官兵,進入陣地,做好防禦戰的準備。

後金軍已經抵達通州城外,大隊大隊的騎兵出現在衆人眼簾中,李老二站在一座木質塔臺上,向遠方眺望,只見一片五彩繽紛的旗幟海洋,其中一面代表皇太極的織金龍纛在旗幟的海洋中顯得格外顯眼。

旗幟下,密密麻麻身穿紅白藍黃四色鎧甲的金軍,放眼望去,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頭,鋪天蓋地的都是人馬。

——感謝各位書友的慷慨打賞,求收藏和推薦票

第344章 激發鬥志第439章 高陽孫府第596章 開封之戰(中)第166章 坑死晉商第720章 勸說郝搖旗第816章 紅娘子大鬧魯西第502章 清軍重圍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760章 攻打行宮(上)第190章 難民築城第292章 金軍劫營第90章 通州避難區第1016章 攻打保定第475章 夜襲曲阜第526章 攔截清軍(四)第341章 借兵救高麗第729章 再遇陳永福第700章 崇禎十七年新年第380章 清軍西征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604章 銀行股東第751章 三鎮擁福王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213章 陳子龍第606章 拆遷戶第107章 雪地車營首發第525章 攔截清軍(三)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1016章 攻打保定第92章 改良火藥第4章 擊殺白甲巴牙喇第625 李自成再抵開封第645章 去江南銀號存錢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726章 順軍勸降第261章 後金入寇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307章 再襲科爾沁部第922章 殺害忠臣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746章 抄家發大財第27章 破晉商護衛陣第597章 開封之戰(下)第57章 殺俘第51章 拼死搏殺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365章 水師全滅第93章 科爾沁哨騎第18章 真相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第164章 西口商號第806章 大遷移第110章 戲耍蒙古輕騎第912章 兵臨廣州城下第734章 陳圓圓第218章 林丹汗敗逃第176章 出兵剿賊第387章 孔有德第775章 崇禎遇刺(中)第583章 洛陽之戰(中)第666章 收復漢陽武昌第732章 終於安全了第242章 水刑逼供第226章 鐵模鑄炮第157章 新城寨建設第741章 別讓昏君南下第604章 銀行股東第305章 駱駝和炮兵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168章 同流賊的交易第491章 孫之獬降清(上)第130章 三年式野戰炮第867章 忠貞營抵達第829章 招降闖軍第480章 救援高陽(二)第447章 清軍再入寇(上)第45章 艱難守城第365章 水師全滅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904章 東江口之戰(上)第42章 城頭攻防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190章 難民築城第1014章 凱旋歸來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717章 寡人爲陛下報仇第200章 俘虜皇太極岳母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531章 士紳商人炮灰(中)第871章 攻克贛州第15章 後金細作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292章 金軍劫營第467章 重騎對碰第30章 悲慘的民壯第481章 救援高陽(三)第575章 大災過後第319章 俄木布結盟第374章 假煙換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