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初見張定國

“正是本人!請問這位壯士來我張獻忠這有何事?”張獻忠問道。

李國棟回答道:“我原本在塞外便等久聞王首領大名,特來河曲欲投奔王首領。只是來到河曲之後,見到遍地餓莩,我鑽天猴見不得食人肉,沒見一次,都噁心難忍,於是改變主意,決定再回塞外。只是見到這些無家可歸的難民實在可憐,便想着一併帶回。反正你們也沒有糧食養活他們,若是留在這裡,還未等官兵來剿,他們便餓死了。佛曰,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

“哈哈哈!”張獻忠哈哈大笑,“沒想到一名馬賊,居然也想着救人了,我張獻忠活了那麼久,還是頭一遭聽說!之前我張某也是朝廷捕快,作奸犯科的人見多了,從來就沒聽說盜賊馬匪會想成佛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鑽天猴雖然劫掠財物,卻不隨意傷害性命,所殺之人,多半是勾結建奴之奸商。實不相瞞,即便是建奴,我鑽天猴也殺了不少!”李國棟在馬背上向張獻忠抱拳拱手。

“殺建奴?哈哈哈!若不是遼東建奴禍害,朝廷也不會一次次加派遼餉,遭致陝西百姓活不下去!所以我張獻忠一直以爲,殺建奴的便是好漢!張某最敬重的便是好漢!若是三位不嫌棄的話,請跟隨張某來八大王大營一遭,我請你們喝酒。”張獻忠見這三人皆身強力壯,看起來便是久經沙場的百戰老兵的模樣,心中起了招攬之心。

聽了張獻忠的話,李國棟感覺這位被史書黑成殺人魔王的農民起義首領其實人還不錯,他知道所謂的張獻忠屠川,肯定是被滿清黑的,如果張獻忠真的屠了四川的話,那麼清軍一直打了十三年才佔領了四川,這十三年難道是和孤魂野鬼在交戰?

另外,若是張獻忠屠川,爲何四川百姓還會給張獻忠建廟塑像?

所以說,真正屠川的不是張獻忠,而是滿清!張獻忠臨死之前,還讓四位義子聯明抗清,尤其李定國,更是南明殺韃子最多的一位民族英雄。

至於說是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最終動搖了大明統治,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崇禎找了歪脖樹,這是他們的罪狀。可是老百姓都已經活不下去了,還能怎麼辦?難道真的坐在家裡餓死嗎?老百姓造反的鍋,只能是那些文管利益集團來背。

在不久的將來,李國棟肯定是要幫着官兵剿匪。但是較遠的未來就難說了,或許有朝一日還要同闖軍、大西軍聯手一起抗清。

想到這裡,李國棟笑着道:“既然八大王盛情邀請,那我鑽天猴恭敬不如從命。”

至八大王中軍大營,早有人上來,讓李國棟他們暫時交出兵器,之後又對他們搜了身,除了隨身攜帶的乾糧和少量碎銀子外,沒有發現任何物品。於是張獻忠點了點頭,讓衛兵把李國棟他們放進去。

李國棟轉頭四下環顧一番,只見張獻忠的中軍大營還是井井有條,畢竟張獻忠原本也是當過兵的人,中軍大營都是張獻忠的親信老營兵馬,屬於賊寇中的精銳,多半都是原大明士兵和養馬戶。

若是普通的流民要變成老營精銳,是難上青天之事,那些炮灰首先要在一次次戰役中倖存下來,立下軍功,成爲老兵,這纔有機會被編入老營。

李國棟一眼就看到站在張獻忠中軍大帳外的四位少年,只見那四位少年都是十歲十一歲的模樣,其中一位白衣少年長得眉清目秀,看起來虎頭虎腦的,十分惹人喜愛的模樣。

張獻忠看到李國棟在看那四位少年,於是介紹道:“這便是張某四位義子,這位是老大張可望,這位是老二張定國;這位是老三張文秀,這位是老四張能奇。”

李國棟走到相貌清秀的張定國跟前,滿意的看了看他:“這位小兄弟相貌不俗,今後必能成大器啊!”

張定國一言不發,只是冷冷看着李國棟。

“哈哈哈!”張獻忠大笑,“張某這四名義子,都不喜歡和別人說話。”

李國棟又轉頭看了一眼張可望,雖然這個孩子看起來更聰明,但他因爲前世裡帶來的記憶,所以並不喜歡張可望,只是看了一眼,便跟着張獻忠走進中軍大帳內。

張獻忠向李國棟介紹了中軍賬內的幾名兄弟,之後讓人去燒菜上酒。

不一會兒功夫,幾名伙頭兵依次進入賬內,端上了一盆盆山藥燉雞塊、紅燒黃河鯉魚、蘿蔔燉牛肉、紅燒豬肉、蔥爆羊肉等菜。

張獻忠見李國棟目瞪口呆看着滿滿一桌菜,於是笑着介紹道:“雞、豬、牛羊都是打下縣城後從那些士紳官員家裡搶來的;這魚,是弟兄們自己從黃河裡撈上來的。我知道好漢你的想法,外面的人都快餓死了,我們老營還有酒肉。可是我們搶來的酒肉也很有限,若是拿出去分了,恐怕一個人還分不到半口。”

李國棟因爲一路過來,看到吃人肉,現在看到肉食毫無胃口,只是端起酒杯道:“若是八大王您需要牛羊,某這倒是可以提供一些,從草原上運一批牛羊過來,反正八大王您打下縣城劫得的銀子又不能吃。另外,你這流民也太多了,與其白白餓死,不如讓我帶走一些,這樣八大王也好省點糧食讓留在這裡的人不至於白白餓死。”

“好!能弄到牛羊那是再好不過了,多弄些牛羊,也能讓弟兄們好好的吃個飽。”

兩人又聊了許久,張獻忠說到興致處,講起了自己當捕快時候的事情,說自己當年在延安府當捕快的時候,破案能力出衆,結果引起別人嫉恨,最後捕快乾不下去了,只好投軍當兵,在延綏一帶當兵,也曾斬殺韃子多人,立下赫赫戰功。只可惜後來遭人陷害,一怒之下參加兵變,犯下死罪。所幸得到陳洪範相救。

李國棟也藉機說了自己痛恨文官利益集團,隨後話題突然一轉,問道:“若是朝廷能招安各位好漢,不知道八大王您可否接受招安?”

張獻忠感嘆了一聲:“若朝廷能招安,那是最好了,我張某也是想要報效朝廷啊,若是能給我張某殺韃子建功立業的機會,又何必造反?”

歷史上的張獻忠降而復反,還不是因爲朝廷根本沒有糧餉養活他們,無法滿足他們的條件,流寇受了招安之後,若是不再反,還是活不下去,想要不餓死,就只能再次造反。

第195章 遊說失敗第735章 出使闖營(上)第780章 聯明平賊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581章 闖軍圍洛陽第317章 駱駝懟戰馬第748章 壞消息接踵而至第599章 俘虜無數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351章 鄭家軍船隊第629章 教訓闖賊(中)第100章 又是一場大捷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156章 收編軍戶(下)第506章 蒿水橋之戰(四)第864章 贛江水戰(下)第768章 火攻對火攻第23章 全殲山賊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97章 毒火包第68章 遭遇哨騎第918章 袁家餘孽第816章 紅娘子大鬧魯西第245章 斬殺瞿堂第179章 王嘉胤伏誅第83章 前往通州第594章 闖王受傷第708章 南狩留守之爭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118章 通州之戰(四)第861章 明清暫時停戰第346章 假煙第651章 淮河岸邊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829章 招降闖軍第229章 離開福建第133章 謀取固安第644 安置房第782章 聯虜平寇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1017章 逃離京城第79章 送俘虜給林丹汗第891章 東江之戰前夕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835章 水騎配合(二)第572章 開封城外第162章 曹文詔施苦肉計第201章 大淩河之戰第727章 又見士紳炮灰第197章 千里奔襲(二)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91章 車營和火器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901章 戎裝佳人來第177章 三邊總督洪承疇第705章 劉良佐攔路第629章 教訓闖賊(中)第876章 攻龍川第25章 蒙古騎射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330章 多爾袞獲救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240章 攻破賊窩第233章 借來的水師第699章 孫傳庭來了第335章 珠冠第602章 東林江南銀號(中)第5章 大盛魁護衛隊第840章 水騎配合(七)第324章 多爾袞東撤第122章 壕溝陷阱(下)第729章 再遇陳永福第844章 組合拳打擊第565章 賊將軍左良玉(上)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52章 全力一擊第910章 鄭家軍戰粵軍第642章 江南銀號開業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691章 湖廣爭奪戰(三)第242章 水刑逼供第601章 東林江南銀號(上)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109章 騷擾撤退第658章 花錢贖俘虜第312章 殲滅金軍運糧隊第467章 戰多鐸第216章 鄭芝龍第867章 忠貞營抵達第382章 烏真超哈兵(一)第919章 伏擊何騰蛟(上)第66章 招降明軍降卒第639章 王輔臣又輸了第891章 東江之戰前夕第232章 柳隱如是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901章 戎裝佳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