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玉米豐收

王大宇和田生蘭在張家口等了一個多月,都沒有等到瞿堂商隊回來,他們隱約感覺到有些不妙了,於是派人去了一趟歸化,見到土默特人之後才知道,瞿堂的商隊已經去過歸化,貨物都賣給蒙古人了,商隊早在一個月前就帶着馬匹和銀子踏上回張家口的道路。

“難道是瞿堂捲走我們的財物了?”王大宇有些想不通。

“不可能!”田生蘭否定了王大宇的說法,“瞿堂的家人都在塞內,他如果敢捲走我們的財物,他不怕我們滅了他滿門?恐怕是遭遇了不測。”

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瞿堂和他的商隊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從此再也沒有出現。一千多號人全部失蹤了,連一個活口未出現。後來王大宇和田生蘭去了一趟薊州,在那裡同範永鬥會了一面。

介休範家自從被錦衣衛盯上之後,範永鬥就再也沒有在關內公開活動,而是一直躲在遼東避難。這次瞿堂去歸化做買賣,他是在幕後指使,也把剩下不多的銀子都投進去了,結果落了個血本無歸。

“我敢肯定是那個李老二在和我們作對!我懷疑是他的人僞裝成馬賊劫了瞿家商號!”範永鬥惡狠狠的說道。

“我們能否通過朝中官員除掉此賊?此賊不殺,難解我等心頭大恨!”田生蘭問道。

“能個屁!”範永鬥罵了一句,“現在老子已經身無分文了,朝中官員都恨不得老子早點死了,免得被錦衣衛逮住,把他們供出來!”

王大宇哀嘆一聲:“沒想到我們晉商八大家居然落魄到今日地步!”

田生蘭陰沉着臉道:“年前的時候,我讓朝中御史參了那賊子一本,卻沒想石沉大海,連回音都無,還白白浪費了我等一萬多兩銀子!”

範永鬥道:“此賊已經成氣候了,如今很難再弄倒他。要如何對付此賊,我等還需去找天聰汗商議一下。”

農曆三月份,大地回暖,凍土融化,沙背溝城寨周圍的田地已經開始春耕。李國棟教農人育苗。所有的番薯被人從地窖裡取出,放置在溫暖通風之處,邊上放上爐子,大約七日之後,番薯長出了嫩芽。

李國棟把長出芽的番薯放入耕得鬆軟的育苗地中,上面覆蓋上一寸後的泥土。再從兔毛川河中打來水,澆灌到育苗地裡。十多日之後,覆蓋在番薯上面的泥土裂開,番薯苗從地裡長出。又過去十多日,番薯苗長勢茂盛,這時候李國棟就帶人把番薯苗挖出來,分散開來種入外面開墾好的農田中。

城寨內的人們從未見過這種奇怪的植物,但聽李國棟說這種植物畝產量特別高,他們都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看護農田,只要看到周圍長出雜草,都給拔掉。

李國棟早就讓人修建好了一部水車,從河中自動打水流入水渠,可以對農田進行灌溉。

另外一部分土地用來播種玉米,到了四月份的時候,也就是番薯育苗成功,番薯苗播種完工之後,開始種植玉米。一把一把的玉米種子撒了下去,七天之後,播種到地裡的玉米種子小芽破土而出。

那玉米生長明顯比番薯要快得多,不過一個月時間,玉米杆子就已經長到一人高了。

因爲玉米種子不多,李國棟沒在王全的鬥湖城寨留下玉米,全部都帶來沙背溝城寨了,能否成功就看這一年了。

一個半月多點時間過去了,玉米杆子開出了花。不久之後雌花結出一根一根幼小的果實。果實外面包裹着青色的皮,每天都能看的果實在長大。

一轉眼到了六月底,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壓得玉米杆都彎了腰。一些之前被風吹落的玉米棒子也都被城寨內的老百姓撿起來送到庫房,李國棟令人煮玉米。

鍋裡燒起了熱氣騰騰的水,玉米棒子放入鍋內。等到煮熟之後,發出誘人的香味。李國棟叫人來品嚐玉米棒子,嚐了一口的人們都讚口不絕。

“夫君,這東西真的好甜啊。”何秀英捧着一根玉米棒子,咬一口下去,糯糯軟軟的,吃到嘴裡,口齒留香,還有一種淡淡的甜味。

城寨內其他人也嚐了煮熟的玉米,玉米的味道令他們回味,帶着甜味,而且兩個下去基本上就吃飽了,這樣的好東西他們還真的是第一次見到。

“再過幾日,玉米棒子就能收成了。”李國棟道。

這段時間以來,李國棟什麼地方都沒去,只留在城寨內種植玉米番薯,同時也經常去鐵匠鋪走一走,看看兵器生產的情況。

又過了七日,李國棟召集城寨內的難民把玉米棒子收了。一共一百畝玉米地,打下來的玉米經過計算,李國棟是按照一畝地能收成多少根玉米棒子進行計算,再把一根玉米棒子剝了皮,把顆粒打下來稱重,最後再乘起來,就得出了畝產量。

“畝產量在三石以上,一百畝地,種出了三百多石糧食。”李國棟拿着計算結果對大夥們說道。

難民們歡呼雀躍,這產量也太高了吧?還沒等他們平靜下來,李國棟又告訴他們:現在才六月份,玉米還能再種植一季!冬季來臨之前可以收穫。

收成的玉米,根據李國棟的要求,不剝皮進行保存。吃的時候再剝了皮煮一下。因爲剝了皮玉米棒子會變老變硬,那就不好吃了。

也就在玉米收成的同時,去年秋季種下的冬小麥也收成了,遇上災年的緣故,冬小麥的收成非常差,畝產量連四鬥都不到!正常的冬小麥畝產量在二石左右。不過小麥的歉收並沒有影響農人的心情,因爲玉米大豐收了,而且玉米還能再種植一季,這樣一畝地一年就能產六石到七石玉米。

收割了冬小麥的農田,也按照李國棟的要求種下玉米,共有三百畝麥田,在能夠種植冬小麥之前,先種一季玉米,就能獲得九百石糧食。

收完玉米棒子後,玉米杆都被人砍斷了,玉米杆可以用來當燃料,也可以喂牛羊。

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玉米地的時候,李國棟在關心他的番薯。畢竟後來清朝的所謂康乾盛世,就是番薯盛世,番薯纔是養活更多人的高產作物。

第573章 大洪水(上)第287章 西寧衛第437章 黑煤礦黑老闆第321章 多爾袞渡河(中)第926章 出使四川(上)第797章 南京內應(中)第705章 劉良佐攔路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217章 合作伙伴第923章 吳三桂西征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450章 攘外安內第748章 壞消息接踵而至第26章 土默特騎兵第572章 開封城外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847章 銃射榴彈第51章 拼死搏殺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209章 河蚌養珠第799章 攻入南京第66章 招降明軍降卒第744章 保釋金第403章 歸化降清第592章 碰釘子(下)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653章 再遇左賊第444章 算計俄木布第774章 崇禎遇刺(上)第206章 成親和南下第609章 逆天而行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523章 攔截清軍(一)第634章 盾車破營(三)第1012章 一戰撅四王第346章 假煙第201章 大淩河之戰第834章 水騎配合(一)第8章 林丹汗第285章 楊府赴宴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580章 福王朱常洵第702章 衝過九江第564章 李自成出兵第227章 入股捲菸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615章 松山突圍(中)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361章 僱傭軍(下)第244章 被瘋狗咬了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231章 蘇州紡織第109章 騷擾撤退第862章 八旗俘虜兵第689章 湖廣爭奪戰(一)第840章 水騎配合(七)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101章 讓你成熊廷弼第二第594章 闖王受傷第481章 救援高陽(三)第717章 寡人爲陛下報仇第482章 救援高陽(四)第450章 攘外安內第35章 伏擊哨騎第689章 湖廣爭奪戰(一)第4章 擊殺白甲巴牙喇第449章 清軍再入寇(下)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371章 左家匪兵(下)第349章 孫家三兄弟第664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387章 孔有德第222章 金門總兵府第208章 兩淮根據地第360章 僱傭軍(上)第169章 崇禎四年新年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48章 逃難災民第855章 揚州大捷第529章 打士紳燒地契第889章 解決衛所問題第60章 黃雀在後(上)第289章 察哈爾新大汗第300章 會見車臣汗第50章 引開金兵第694章 湖廣爭奪戰(六)第436章 襄陵大營發展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440章 修繕高陽城牆(上)第844章 組合拳打擊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616章 松山突圍(下)第512章 完美襲營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126章 皇太極認慫第280章 建奴攻入城了第449章 清軍再入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