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高陽孫府

越來越多的難民涌入難民營,這些無家可歸的老百姓只求能有一處安身之處,能填飽肚子,讓自己活下去。

隨着難民的增多,一座城寨式難民營逐漸形成了規模,但這座城寨外圍卻沒有城牆,只有壕溝,只要越過壕溝,裡面就是房屋了。最外圍的房屋都是小窗戶朝外,事實上那些房屋都是一座座堅固的堡壘。

一座沒有城牆的城寨,可以麻痹清軍,能讓多爾袞向賈莊發起攻擊。到時候李國棟會帶着軍隊來增加賈莊城寨防禦,還會把鐵絲網也帶來,這樣李國棟就有機會救下盧象升和他的天雄軍,讓清軍在這座沒有城牆的城寨面前損失慘重。

新來的難民都得到了安置,李國棟並沒有讓這些難民去山西他的黑煤礦還是黑鐵礦去挖礦,而是對難民們進行妥善安置之後,就開始從難民中挑選出精壯漢子,然後對這些漢子進行軍事訓練。

鉅鹿難民營內新練的難民兵,只有火銃手和長槍兵,沒有弓箭手,沒有刀牌手,也沒有炮手,更沒有騎兵。因爲弓箭手的訓練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培養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至少需要三年,留給這些流民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了,李國棟必須讓讓他們在一年之內能夠投入戰鬥,到時候天雄軍來到賈莊,這些流民兵就能派上用場。

而一名長槍兵的訓練時間也遠遠短於刀牌手,訓練一名刀牌手需要兩年左右,一柄好的刀造價遠超過一杆普通的長槍。

至於把流民培養成炮手,那也是短時間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炮手的軍餉可是和騎兵差不多,培養一名優秀的炮手,難度不遜於一名優秀的騎兵。所以李國棟從數萬流民中挑選出的八千精壯漢子,將會全部是長槍兵和火銃兵。到時候清軍包圍天雄軍的時候,李國棟的炮兵、九頭鳥重火銃兵、刀牌手和騎兵自然也會過去助戰。

有了一口飯吃的流民們賣力的幹活,李國棟把注意事項都交代給王全了,他自己卻帶上一百夜不收跑一趟高陽縣城。

高陽縣城,城門口的衛兵見到來了一隊鮮衣怒馬的隊伍,守門的衛兵不敢怠慢,有人上前詢問:“來者何人?”

韓大山策馬上前,從腰間解下腰牌遞上去:“鎮國將軍李國棟麾下,特此前來拜訪前閣老孫凱陽先生。”

李國棟上前,遞上玉質腰牌:“本將便是李老二,這是某的腰牌,請過目!”

士兵們也都聽說過李國棟的事情,見他身上蟒袍玉帶,頭戴烏紗帽,胯下一批高頭大馬,再看他的那一百家丁,人人身穿錦衣,騎着上好的戰馬,城門官連忙讓開一條路:“李將軍請。”

李國棟拱了一下手,轉頭下令道:“各位下馬,牽着馬進城,切勿擾民!”

等到李國棟他們進了城,一名小兵不解的問城門官:“長官,李國棟乃晉軍,來我北直隸所轄縣城,帶了那麼多兵來,這是否算是私自調兵?不合朝廷法紀?”

城門官眼珠子一瞪:“李將軍那是鎮國將軍,麾下一百餘精銳家丁,堂堂鎮國將軍帶着百餘家丁出門,怎麼能算私自調兵!”

李國棟帶着韓大山和夜不收進入城內,很快就問到了孫府。

雖然孫承宗是前閣老,但孫府門口仍然有侍衛站崗。見到一羣人來到孫府,侍衛攔下李國棟一行人:“來者何人?”

李國棟走上前,遞上腰牌:“鎮國將軍李老二前來拜訪孫先生,還望兄弟通報一聲。”

侍衛接過腰牌看了一眼,向李國棟抱拳行禮:“請李將軍稍候片刻,小的這就去向孫先生稟報。”

過了沒多久,侍衛就出來了,做了個請的手勢:“請李將軍跟小的來,孫先生在書房等候。”

李國棟讓韓大山帶着夜不收在府外等候,自己跟着侍衛進入府內。

走進孫府內,穿過了前廳,來到後院,卻見到孫承宗在一名小丫鬟的攙扶下走出書房,迎接李國棟。

“末將見過孫老先生!”李國棟單膝跪地行了個禮。若是當年他帶人回大明助戰的時候,沒有孫承宗的話,他連報效大明的機會都沒有,至今還是一名塞外流賊。正因爲有孫承宗給他爭取到了一個合法身份,這才能使得李國棟的隊伍迅速壯大,有了今天的成績。

可以說沒有孫承宗的話,也不會有後來一次次輝煌的戰功。當然了,楊嗣昌對李國棟的幫助也不小。所以在修建鉅鹿賈莊城寨的時候,李國棟心中還有幾分猶豫,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是對是錯。

李國棟在外人眼裡,是楊嗣昌的人。明年的清軍入寇,楊嗣昌要同清國議和,其實要和也是崇禎的意思,而盧象升主戰,這就造成了楊嗣昌和盧象升政見不合,高起潛也是主和派,結果就按兵不動,不給糧草,害死了盧象升。從民族大義的角度來看,李國棟肯定是不能眼睜睜看着盧象升戰死鉅鹿。

孫承宗連忙上前一步,扶起了李國棟:“李將軍多禮了!老夫乃告老還鄉的前閣老,而國棟你如今可是朝廷棟樑啊!”

走進書房內,分主賓坐下,李國棟方纔說明了來意:“孫老先生,末將前來拜訪,除了感謝孫閣老當年提攜之恩,還有一事,是末將在建奴的內應傳來消息,明年建奴將會入寇大明北直隸和山東兩地,建奴深恨孫老先生,必然會來攻打高陽縣城!末將來此地,是爲了幫助高陽縣城加強城防,以免孫老先生及高陽百姓慘遭建奴毒手!”

“此事當真?”孫承宗大吃一驚。

“末將所言句句屬實!”

“那要如何救我高陽百姓?”孫承宗問道。

李國棟道:“末將還需巡視高陽城牆,畫下增強城防的圖紙,然後再交給孫先生對城牆進行改造,即可加強防禦。”

“如此甚好,老夫雖以告老還鄉,但要發動高陽百姓修建城牆,這點小事不足掛齒。”

正在說話的時候,剛剛扶着孫承宗出門的小丫鬟進門給添加茶水:“老爺,時候不早了,該用晚膳了。”

孫承宗正在聽李國棟說事,猛然一愣,轉頭看着小丫鬟。

李國棟完全沒有注意到小丫鬟進門,待見到孫承宗看着小丫鬟發愣的時候,方纔轉過頭去,正好和那丫鬟四目相對,只見這小丫鬟大約十五、六歲模樣,長得眉清目秀,嬌俏可人。

小丫鬟被李國棟看的臉紅了,茶壺“啪”的一聲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這還不算,滾燙的熱水噴濺到李國棟的褲子上,李國棟被燙得一陣痛疼。

“啊!”小丫鬟驚叫一聲,轉身跑出書房。

李國棟心裡暗暗道:這小丫鬟,估計要倒黴了。

但看孫承宗臉上的表情,雖然惱火,卻又有幾分不捨的樣子。李國棟心想:難道這小丫鬟是孫老頭子的通房丫鬟?

孫承宗見李國棟吃驚的樣子,尷尬的笑了笑:“次女乃老夫孫女,只怪老夫平日裡太寵了,缺少管教,還望李將軍莫怪罪!”

李國棟心裡暗道:原來是孫承宗的孫女啊!若是明年建奴攻城,孫承宗一家殉國,這樣的小姑娘不知道會落得何等悽慘的下場!如果不想受盡凌辱,估計就是自盡了。

第497章 詭異的村子(上)第650章 前往安慶第500章 未卜先知第854章 繼續火攻第598章 李自成退兵第330章 多爾袞獲救第79章 送俘虜給林丹汗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823章 清軍棱堡第310章 大金運糧隊第604章 銀行股東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799章 攻入南京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134章 木馬計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337章 大清國第830章 何騰蛟抗旨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134章 木馬計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575章 大災過後第111章 蒙古人膽怯了第199章 千里奔襲(四)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戶第923章 吳三桂西征第249章 嶽託毒計第377章 百萬贖金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第711章 京師城破第415章 回援救大明第615章 松山突圍(中)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第687章 朝廷猜忌第104章 雪橇佛郎機第922章 殺害忠臣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145章 大德旺商號第605章 江南資本主義第298章 賊軍攻城第608章 上海縣第229章 離開福建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608章 上海縣第714章 賊軍追兵(上)第734章 陳圓圓第622章 戰賊騎(三)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449章 清軍再入寇(下)第521章 夜襲嶽託(五)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812章 一個不放過第453章 隔橋對峙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566章 賊將軍左良玉(中)第335章 珠冠第174章 範永鬥遭難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480章 救援高陽(二)第233章 借來的水師第900章 安南優質煤第842章 鐵騎夾擊第504章 蒿水橋之戰(二)第180章 屠殺流民第309章 虎入羊羣第637章 給王輔臣設套第672章 水師炮擊賊軍第345章 鄂倫春部落第176章 出兵剿賊第621章 戰賊騎(二)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525章 攔截清軍(三)第519章 夜襲嶽託(三)第722章 抵達天津第847章 銃射榴彈第68章 遭遇哨騎第914章 離間計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370章 左家匪兵(中)第100章 又是一場大捷第726章 順軍勸降第289章 察哈爾新大汗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679章 屯田軍南下第404章 神戰士第768章 火攻對火攻第43章 轉攻大安口第526章 攔截清軍(四)第569章 滾雪球的闖軍第159章 探賊窩第374章 假煙換糧食第199章 千里奔襲(四)第309章 虎入羊羣第258章 應對後金入寇第775章 崇禎遇刺(中)第172章 赤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