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逃難災民

何興跳下城牆後,頭也不敢回,只是沒命的奔跑。自幼練過武的他跑動速度極快,很快就超過了不少跑在他前面的明軍士卒和民夫,他已經顧不上那些可憐的人了,超過了他們,就是自己的勝利。隨後就聽到身後響起明軍士卒和民夫的慘叫聲,還有金兵的叫罵聲。

“別殺了!我們投降!”跑不掉的明軍士卒和民夫紛紛跪在地上,高舉起雙手。

兇悍的金兵手持血淋淋的鋼刀飛奔上來,看到跪在地上的明軍士卒和民夫,不由分說,手起刀落,那些投降的明軍士卒和民夫紛紛身首異處。

就在金兵殺得起勁的時候,城外響起了巴牙喇兵的喊叫聲:“大汗有令,封刀納降!”

金兵被迫收手,俘虜了這些投降的明軍士卒和民夫,把他們押去城外等候剃髮。

一隊隊投降的明軍士卒和民夫被押出城外,送入金軍大營。

多爾袞和多鐸兄弟看着這些被俘的明人,心中不滿:這些懦弱的明狗,殺光了就是了!留着他們何用!可是兩兄弟誰也不敢違抗大汗的命令,也不敢提出任何質疑。

皇太極根本沒有搭理多爾袞和多鐸這兩個他看不順眼的弟弟,卻是對身邊的將領們說道:“昨日本汗令人勸降,城內尼堪雖然未降,卻無人回話,本汗便知道,城中守將必然是貪生怕死之輩,只要我軍進攻,一次不成再攻一次,城內守將必然棄城逃命。這不,今天不過一鼓攻擊,便攻克了大安口了。”

“大汗果然高明!”金帳內的各貝勒巴圖魯們紛紛拱手稱讚,“我等有如此英主,何懼明國不滅!”

皇太極又繼續道:“不管是明人還是蒙人,只要剃髮扎辮,便是我大金臣民!任何人不得隨意加害!”

隨後皇太極又下令,把這些俘虜的明軍士卒和民夫都剃了發,紮了辮子後,再交給莽古爾泰,任命莽古爾泰駐守大安口,負責管理明軍降卒,留下兩個牛錄的金兵和五百蒙古人,負責看守投降的兩千明軍,令明軍降官李思忠爲遊擊,協助金軍駐守大安口。

安排好了明軍降卒和駐守大安口的人手之後,皇太極下令,金軍馬不停蹄,向數裡之外的遵化城進軍。

何興沒命的奔跑,他自己已經安全逃脫了金兵的追殺,現在他所要做的事情是,趕在金軍抵達自己的村子之前,接走母親和弟弟妹妹,以免他們遭了金軍的毒手。

身上的山文甲和頭盔早被何興丟棄了,這一套盔甲雖然好,可是現在是逃命的時候,他需要的是趕時間,本來兩條腿就跑不過馬匹,若是穿着沉重的鎧甲跑路,更是跑不過。他必須在金軍抵達自己的村子之前趕緊回去報信。

跟在何興身邊的,還有三個人,都是被徵去大安口修城守城的民夫,這三人,一個名叫唐衝,一個名叫鄔福貴,還有個名叫劉二狗,除了年齡比較大的鄔福貴之外,另外兩個都是他小弟。

鄔福貴原本一名在京城生活的小民,在一家客棧當店小二,以打工爲生。可是前一陣子建奴入寇的消息傳入京師,京城米價上漲,買不起米的鄔福貴只好放棄了店小二的活,去城外當苦力,在運河邊上搬運南方運來的米糧,想要近水樓臺先得月,以此爲機會能夠購得便宜點的糧食。誰知道前一陣子他下了工後準備回家,卻被一隊官兵抓走,給送到了大安口當民壯。

三人和何興在大安口的時候,同住在城牆下的一個角落裡,四個人已經是情同兄弟。

不過十多里路程,何興和三名兄弟跑了半個時辰多點,便回到了自己的村子。

這是一座北方典型的貧苦農村,村民們生活不用說也知道是很差的,雖然金軍還未劫掠到這裡,可是這幾年的年景不好,官府又不斷壓榨,老百姓面黃肌瘦,村民大多都穿着破破爛爛的衣服,小孩甚至都光着屁股在玩。

其實這裡比起陝西來還算是好了,陝西大旱,百姓顆粒無收,餓殍遍地,災民成羣,高迎祥已經起事。

這還沒到最難的時候,再過幾年,李自成、張獻忠、羅汝纔等人相繼起事,給已經遭遇了災荒的北方雪上加霜,每到一處,劫掠縣城村莊,把普通老百姓搶光了變成流民,裹挾流民繼續攻打下一座城池。到了那個時候,纔是真正的十室九空,屍橫遍野,死難的老百姓連棺木都沒有,甚至草蓆都沒有,就丟在路邊被野狗啃食,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當然了,不是穿越人士的何興自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他目前要做的是保住自己的親人。

“鄉親們,快逃命啊!建奴已經破了大安口了!”何興衝入村子中,拉開嗓門大喊。

“娘,哥哥回來了。您快起來吧,建奴來打過來了!”一間破爛的茅草屋內,一位大約十歲左右的小姑娘拼命搖晃着臥病在牀的一位中年婦人。

“秀英,你帶上弟弟快走!我來背娘走!”何興從門外闖入。

得知建奴入寇的消息,村子內早就亂得炸開了窩,男人催促收拾瓶瓶罐罐的女人,督促她們趕快丟下東西跑路要緊。但有不少女人卻捨不得家裡那點傢俬,有人手裡抱着一口大鐵鍋,有人提着裝入網兜內的陶罐,還有人把破爛的傢俱裝上大車。

何秀英指着家裡一口醃鹹菜的陶罐道:“哥哥,把東西都帶上吧。”

“東西都不要了,我們走!”何興斥責道。

反正家裡的東西都不值幾個銅板,全部丟掉了何興也不可惜。如今是保命要緊,再不走,金軍騎兵一到,一個人都跑不掉。

何興背上母親走出屋門,他把母親放在一輛騾車上,讓妹妹和弟弟也坐上車,隨後牽來一匹騾子,趕着車就往京城方向逃命。

“兄弟,俺便是京城人,到了京城,你們一家便住在俺家裡,放心吧,俺會安排好弟弟妹妹的。”跟在身邊的鄔福貴對何興說道。

何興的妹妹何秀英雖然年幼,但出落得亭亭玉立,小腦袋上梳着雙丫髻,身上的衣服雖然破爛,但皮膚潔白,特別喜歡笑,一笑起來給人甜甜的感覺,是一個特別討人喜歡的小姑娘,鄔福貴一看到何秀英,就很喜歡她。

村民們拖家帶口,帶着瓶瓶罐罐,排着長隊,戀戀不捨離開了祖祖輩輩世代居住的村子,在何興等人帶領下,往京城逃難。隊伍移動的速度極慢,走了一個時辰,只走出三里路。就在此時,被何興留在後面充當斥候的劉二急匆匆跑來向他稟報:“大哥!不好了,建奴追上來了!”

——

老有讀者問主角是否要保明朝,說明朝爛透了,保不住的。這裡劇透一點:主角一開始想法是避免這艘破船沉沒,因爲不想華夏沉淪,所以想着盡力去保,直到後來盧象升戰死,多位兄弟陣亡,主角才徹底改變了想法,藉助闖軍的手去剷除文官集團。

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901章 戎裝佳人來第97章 毒火包第707章 破敗的錦衣衛第78章 我願爲死士殺嶽託第132章 京畿局勢第715章 賊軍追兵(中)第216章 鄭芝龍第514章 募捐救濟南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675章 攻上城頭第182章 破賊戰略計劃第115章 通州之戰(一)第221章 火燒歸化第37章 孫得功勸降第1021章 民族英雄紀念園第357章 搶光高麗人第914章 離間計第475章 夜襲曲阜第585章 趁火打劫第634章 盾車破營(三)第112章 激怒皇太極第256章 兩道聖旨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522章 嶽託之死第506章 蒿水橋之戰(四)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671章 炮擊城門洞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361章 僱傭軍(下)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第46章 臨陣脫逃第150章 商隊遇流賊(上)第489章 孫傳庭入獄第495章 先除盧象升第890章 鑫源堂廣東分號第67章 入明境第537章 可憐的窮皇帝第182章 破賊戰略計劃第553章 常熟錢謙益第300章 會見車臣汗第319章 俄木布結盟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第514章 募捐救濟南第298章 賊軍攻城第2章 火器和馬槊第36章 冷箭機關第132章 京畿局勢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646章 銀號貸款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779章 洪承疇獻計第494章 勤勞的昏君第754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518章 夜襲嶽託(二)第262章 伏擊科爾沁騎兵第835章 水騎配合(二)第925章 張獻忠之死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297章 張可望借糧第851章 火燒揚州(二)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90章 通州避難區第437章 黑煤礦黑老闆第294章 沒有退路了第345章 鄂倫春部落第574章 大洪水(下)第571章 李自成四打南陽第624章 戰賊騎(五)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834章 水騎配合(一)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799章 攻入南京第671章 炮擊城門洞第346章 假煙第687章 朝廷猜忌第126章 皇太極認慫第126章 皇太極認慫第914章 離間計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338章 擄掠生女真第577章 福王世子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580章 福王朱常洵第61章 黃雀在後(下)第676章 賊軍棄城第246章 玉米豐收第618章 水師接應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226章 鐵模鑄炮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84章 孫承宗第575章 大災過後第411章 清軍突圍(下)第289章 察哈爾新大汗第706章 輕騎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