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拍賣會(上)

李國棟回道:“當然有了,只要奇貨可居,自然有人願意出大價格買下貨品。陛下,您別看京城官員勳貴個個哭窮,其實他們家裡可是金山銀山啊。這京城不差銀子的人多了,只要貨好,沒有什麼賣不出去的。”

站在邊上一直沒有說話的王承恩突然開口了:“武威伯,咱家總是覺得還是有些不妥。這京城官員剛剛哭窮過,又怎麼可能拿出銀子來買這些東西呢?”

“官員是不敢買了,但京城富商多了,相信會有人來買的。”李國棟回道。

李國棟離開皇宮,回到客棧後,就開始安排拍賣會一事。崇禎要賣出宮內物品,且不說這些物品價值如何,僅僅是皇宮內賣的物品,很多商人都會競相購買。宮中用品,哪怕是一件普通的瓷器,都是官窯燒製的精品,若是商人能夠購買一件回家,就算是僭越了,家裡不敢用,但是放在家裡供上,也倍有面子。

舉個例子來講,若是一戶普通商人,倘若買回了一套宮中用的瓷器回家,肯定不敢拿出來當成餐具使用,可是這套物品擺在家裡,弄個展櫃放在裡面,有客人來看一眼,那也是倍有面子:這可是宮內用的物品。

其實很多東西拿回家裡,都是收藏品。舉個例子來講,宮中收藏的《清明上河圖》可是唯一的正品,這幅畫被人買走之後,肯定不會掛在大廳內炫耀,而是收藏起來,本來這就是收藏品,沒有人會拿出來炫耀的。

《清明上河圖》自從問世之後不久,就被趙佶收入宮內,後來北宋滅亡,此物落入金國之手。金國又被蒙古人所滅,這張畫被收入大元皇宮內,卻被人偷換了出來,流入民間,後來不知道怎麼就落入英國公手中,再輾轉到李東陽手裡,後又落入嚴嵩手中。嚴嵩敗了後,被太監馮保收入內府,從此就一直在收藏在太監手中。

除了國寶級別的《清明上河圖》之外,還有趙佶的《芙蓉錦雞圖》,《池塘秋晚圖》、《無色鸚鵡圖》,唐伯虎的字畫,吳道子的字畫,還有王羲之的字帖等國寶級的物品,這些東西若是拿出來拍賣了,每一幅畫都是價值連城。

從王承恩口中瞭解了這些情況之後,李國棟對這次拍賣會可是信心十足。

三日後,李國棟在正陽門外買下了一家店鋪,但這家店鋪被買下來後,就卻一直沒有開門營業。店鋪大門緊閉,正門上方的牌匾上面蒙着一塊紅布,看不到牌匾上寫的是什麼內容。店鋪的側門開着,不時有錦衣衛和東廠番子之類的人押着工匠進進出出。

“這家店是幹嘛的?難道是陛下要開店?”

“陛下怎麼能從商呢?這豈不是丟了大明皇帝的面子嘛?”

“哎,大明皇家,豈可與民爭利啊!”

外面圍觀的人們議論紛紛,發表不滿言論的大部分都是京城店鋪的掌櫃、夥計之類的人。每一名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一旦皇家要出手,把手伸到生意場上,那麼哪個生意人做生意能比得過帝王的產業?草民還能爭得過國家嗎?

不過很快,那些商人們就放下心來了,因爲這家店鋪的廣告已經打出來了,並非是皇家要與民爭利做生意,而是崇禎皇帝爲了湊集軍餉,變賣宮內物品了!是要開一個叫什麼拍賣會的競價賣貨場的意思,但是看廣告上寫的,準備出售的物品可是每件都是珍品了,不要說什麼《清明上河圖》之類的極品,就算是夜明珠、珍珠裳、八音盒、自走車之類的,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品啊。

看到廣告上介紹的出售貨物內容,各大富商們早就心動了,他們都盼着拍賣會開張的那一天到來。不管怎麼說,那些珍品能買下來,總是大有用途的。商人想要賺更多錢,必須向朝廷官員行賄。有些官員就愛好字畫,有的喜歡各種珍品,若是投其所好,送上官員喜歡的物品,那比直接送銀子效果更好。

尤其是正品的《清明上河圖》,能拿下來,無論送給哪個官員,即便是不喜歡字畫的官員,看到這副絕世珍品,都會眼睛發亮,這樣一幅畫送上去,幾乎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了。

五日後,清都盛京。

“奴才叩見主子爺!”范文程走進了皇太極辦公的鳳凰樓內,向皇太極跪下。

“範愛卿,你爲何事進宮見朕?”皇太極把手中的書放在案上,轉頭問道。大清國的情報工作,基本上都是依靠漢人來做,畢竟混入關內的細作還是要依靠漢人,所以無論是范文程還是李率泰、範永鬥,都負責情報工作。大清沒有自己專門的情報系統,但幾乎每一名漢臣在關內都有眼線,能夠多路提供情報,皇太極再對各路情報進行對比,拿出最靠譜的一份來。

“恭喜主子爺!賀喜主子爺!大喜啊!”范文程連連磕頭道。

“何喜之有?”

“明國的昏君崇禎,開始變賣宮中財物了!”范文程道。

“範愛卿平身!”皇太極說了聲,又轉頭道,“快給範愛卿賜座!”

范文程千恩萬謝之後,坐在椅子上,緩緩的道來:“主子爺,崇禎小兒窮得連軍餉都發不下去了,只好變賣他宮中之物,以換取銀子,給他的軍隊發軍餉。”

皇太極冷笑一聲:“崇禎小兒治國水平也就如此了!身爲一國之主,竟然窮得龍袍打補丁,還要變賣宮中家當!如此看來,這天下遲早是我大清的!”

范文程連聲附和道:“陛下英明!只是奴才有個想法,奴才得到了眼線的消息,崇禎小兒賣出的東西有不少好東西,都是稀世珍品。譬如說《清明上河圖》和《芙蓉錦雞圖》,此二物原本乃北宋趙佶之物,後落入大金國手中……”

後面的話范文程就不好說了,因爲大金國後來被大元滅了,那些東西又落入到蒙古人手裡,最後又回到漢人手中。

皇太極笑道:“範愛卿,此二畫確實是稀世珍品,後來落入蒙古人手裡,最後又回到了明國手中。朕也是很想看看這兩件寶物啊!”

“主子爺,我們是否派人去京城,把這兩幅畫給買下來?”

皇太極哈哈大笑:“我們又何必掏銀子買呢?範愛卿,你讓人進入賣貨地點,把買下稀世珍品的人都給記下來,有朝一日,我大清入主中原之後,再從那些人手裡奪來便是了。”

第763章 劉澤清之死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77章 關寧鐵騎第296章 鳳陽遭賊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200章 俘虜皇太極岳母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306章 草原哨騎戰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395章 火燒草原(二)第378章 吳三桂進貨第283章 後金撤軍第1014章 凱旋歸來第209章 河蚌養珠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746章 抄家發大財第664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142章 再回關外第391章 忽悠羅剎人第362章 摧毀高麗船場第775章 崇禎遇刺(中)第708章 南狩留守之爭第110章 戲耍蒙古輕騎第632章 盾車破營(一)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927章 出使四川(下)第377章 百萬贖金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495章 先除盧象升第214章 前往杭州第862章 八旗俘虜兵第753章 討逆大軍出發第43章 轉攻大安口第35章 伏擊哨騎第667章 左良玉抗旨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53章 謀劃襲營第467章 重騎對碰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672章 沈雲英第495章 先除盧象升第393章 蒙八旗渡河第775章 崇禎遇刺(中)第689章 湖廣爭奪戰(一)第650章 前往安慶第309章 虎入羊羣第58章 冤家路窄第822章 洪承疇下山東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348章 特務組織第530章 士紳商人炮灰(上)第94章 曼古歹戰術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378章 吳三桂進貨第274章 金國援軍到了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616章 松山突圍(下)第927章 出使四川(下)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558章 籌劃船場第341章 借兵救高麗第278章 嶽託計取城第134章 木馬計第862章 八旗俘虜兵第302章 金軍再抵歸化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249章 嶽託毒計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482章 救援高陽(四)第441章 修繕高陽城牆(下)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926章 出使四川(上)第163章 自生火銃第689章 湖廣爭奪戰(一)第519章 夜襲嶽託(三)第189章 擊傷王自用第526章 攔截清軍(四)第1019章 收復京師第201章 大淩河之戰第531章 士紳商人炮灰(中)第780章 聯明平賊第292章 金軍劫營第256章 兩道聖旨第137章 滿載而歸第920章 伏擊何騰蛟(中)第573章 大洪水(上)第755章 攻克興化第313章 瓜分戰利品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379章 塞北戰事再起第670章 平定湖廣第707章 破敗的錦衣衛第521章 夜襲嶽託(五)第323章 夜戰黃河灘第829章 招降闖軍第158章 再會曹文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