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花錢的水師

李國棟的工程兵施工,扣除了工程兵的伙食、施工費用,還給他賺到了一百多萬兩銀子,這些銀子都是江南和湖廣士紳出的。關係到自己的身家性命的時候,尤其是在江南,在以盧象升爲首的東林黨鼓動之下,這些士紳也咬咬牙把錢拿了出來。湖廣士紳雖然出資較少,但加起來也有四十多萬兩銀子了。

大洪水過去了,那些交了工程費的士紳,都在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沒交銀子的士紳,他們的田地沒有得到改造,這次都被大水給衝了,尤其是湖廣一帶,不僅有人不肯交錢,還有人阻擾施工的,連家都被洪水衝了。

工程兵僅僅是打撈起的金銀財寶,價值就達到了兩百多萬兩銀子,還有各種瓷器、高檔傢俱、奇珍異石等物品。被水泡過的傢俱價值肯定是下降了,可是運回北方,還是能折價賣出。

歸還財物?那是不可能的,你們不出銀子,導致家被水衝了,誰知道那些財物被大水衝到哪裡去了?

洪水退去之後,位於安慶一帶江邊,一座船場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之中。

王全站在江邊船場,看着正在緊張施工的工程兵。士兵們從山上砍伐木頭,鑿下石頭,不時還有船隊從江面駛來,停泊在岸邊,船上卸下了一袋袋新式建築材料。

船場的周圍一圈修建起城牆,四個角上都要建造棱堡,在江邊還要建造炮臺。這些設施,都是將來防禦清軍的。

李國棟自己駐紮在河南,船場的事情,就全權交給王全了。

一支強大的水師,是未來阻止清軍南下,在水網地區殲滅清軍的利器。鄭家軍的水師,在這一方面事實上已經落伍了。鄭家軍水師是以火攻船和跳幫作戰的小船爲主,缺乏對陸地攻擊能力。

李國棟打造的這支水師,擁有極其強大的火力,只要清軍的陸師接近河邊江邊,就能以成排的炮彈招呼他們。哪怕是小舢板,上面也裝備了九頭鳥重型火銃、輕型佛郎機之類的火器,能在清軍弓箭射程之外攻擊陸地。這支水師不僅對陸攻擊能力極其強大,即使在水戰中,李國棟也不會吃虧。

水師的官兵,大部分是從兩淮之地的漁民和船工之中招募而來,還有一部分是招安的水匪。

唯一不足之處,就是李國棟的將領都是騎兵和步兵將領,缺少水師將領。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國棟從招募的漁民和船工之中選出軍官,再從鄭芝龍手裡借人來訓練水師。

造船場建造起來之後,李國棟才發現,打造一支水師,真的是花錢如流水,他發現,之前通過商隊貿易存下的三百萬兩銀子,再加上這次工程兵南下施工一百多萬兩銀子,水災之後打撈的兩百多萬兩銀子,一共六百多萬兩銀子,這些銀子即使全部投入水師的建設,都還存在着極大的缺口。

水師戰艦所用的紅夷大炮,若是從葡萄牙人手裡購買的話,一門炮需要一千多兩到三千多兩銀子,一艘大型戰艦裝備三十門大炮,僅僅是一艘船的火炮,按照最便宜的計算,至少都要耗費三萬多兩銀子。

大炮是自己鑄造,可是自己鑄造大炮的費用也不低,優質的鐵都是通過鄭芝龍,從廣東買來,鑄造一門紅夷大炮,要耗費大量木炭。雖然現在改成了使用焦炭,可是煤炭的開採成本,煉焦成本,運輸成本等加起來,鑄造一門鐵炮,成本不低於三百兩銀子,還有炮彈和火藥的造價,總之一支水師建造下去,六百多萬兩銀子根本不夠花。

更何況,這六百多萬兩銀子也不能全部花費在水師身上,陸師也需要耗費大量銀子,養兵,訓練,修建城堡,進行戰略佈局,這一切都要耗費大量銀子。

這個時代來錢最快的還是海貿,可是現在大明的海貿,幾乎被鄭家壟斷了,若是李國棟把自己的船開去東瀛,就會搶了鄭芝龍的生意,惹怒了鄭芝龍,斷絕了給李國棟提供水師的幫助,他的水師計劃就得徹底宣告失敗。

南洋航線被荷蘭人壟斷了,東瀛航行被鄭家壟斷了,想要依靠海貿賺錢的路子似乎行不通。

入股東林黨,每年獲得的利潤,若是用來當個富家翁自然是綽綽有餘了,可是要養兵、造水師,這點銀子根本就不夠看。

販賣私鹽?同上。

如今清國已經控制了整個草原,大德旺商號走蒙古的生意幾乎停了,而是改成了走遼東,向清國販賣捲菸、絲綢、茶葉和食鹽,還能賺取一些利潤。只是糧食、鐵器、棉花,李國棟的堅決不允許流出關外。

“銀子啊,銀子!”王全愁得頭髮都白了。他是李國棟的兄弟之中最能賺錢的人了,這時候都爲了銀子而感到頭疼。

福建金門島的海邊船場,鄭芝龍正在親自監督造船,這裡將會建造四艘大型淺水戰艦,也就是一種中西合璧式樣的淺水戰艦,既可以掛軟帆,也能掛硬帆,所用的木料,都是李國棟給鄭芝龍的銀子購買的鐵力木,這種木料價格昂貴,建造一艘戰艦,造船的成本就需要七到八萬兩銀子,鄭芝龍賣給李國棟的價格是十萬兩銀子一艘。

這樣的價格其實很公道了,不算黑,賣一艘船,只賺三成,若不是交情好,對半賺,甚至翻幾倍賺,都是正常的事情。

買來的第一批木材,都是已經經過晾曬和浸泡的,可以直接造船;第二批木材是沒有經過處理的,如今正泡在水中,泡上一段時間後,這些木材要撈起來晾乾,再去泡水。經過一次次反覆浸泡,曬乾,那些沒有經過處理的木頭需要三到五年時間,才能拿來造船。

第一艘戰艦已經開始鋪設龍骨了,工匠們在海灘上鋪設龍骨,再搭起框架,等到框架完工,再把一根根木板釘上去。

既然是中西合璧式樣的戰艦,所以既有西式戰艦的龍骨,又有中式船隻的隔艙,這樣的船生命力極強,即便是遇上荷蘭人的武裝商船,也不用擔心無法取勝。

“父親,爲何我們不造這樣的船?”鄭森走了上來,指着正在鋪設龍骨的戰艦問道。

“福鬆啊,我們沒有必要造這樣的船,武威伯造這樣的船,是爲了對付韃子的,這種船專門在江河行駛,主要是對岸上炮擊。而我們主要是以火攻和奪船爲主。”鄭芝龍道。

鄭森搖了搖頭:“父親,其實這種船打水戰也不錯,船體堅固,火炮衆多,以這種船對付紅毛夷的大船不吃虧。否以則我們的小船對付紅毛夷的大船,乃殺敵八百自損三千,得不償失。”

“大船又如何?紅毛夷還不是被我們打敗了?”鄭芝龍冷笑一聲。

“父親,可是料羅灣海戰,我們損失多大?”

“那是爲父的大意了,當時我們不是有比這種船更強大的紅夷式夾板船?結果都被紅毛夷給燒了!最後呢?我們還不是依靠火攻船和小舢板,打贏了這一戰?現在紅毛夷的船要去東瀛,還不是老老實實的給我們交銀子?”

第522章 嶽託之死第847章 銃射榴彈第488章 盧象升南下第229章 離開福建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676章 賊軍棄城第512章 完美襲營第418章 投奔盧象升第368章 各方反應第474章 勸降孔胤植第609章 逆天而行第367章 雙簧大戲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165章 歸化城第413章 清軍入寇(上)第420章 盧象升第615章 松山突圍(中)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888章 橫掃潮州府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284章 宣大總督楊嗣昌第116章 通州之戰(二)第158章 再會曹文詔第272章 叢林搏殺第683章 收復嶽州第850章 火燒揚州(一)第520章 夜襲嶽託(四)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382章 烏真超哈兵(一)第218章 林丹汗敗逃第37章 孫得功勸降第83章 前往通州第83章 前往通州第104章 雪橇佛郎機第528章 嶽託父子三人第779章 洪承疇獻計第905章 東江口之戰(中)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754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378章 吳三桂進貨第627章 助周王守城第683章 收復嶽州第510章 反攻突破(中)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386章 擊潰烏真超哈營第345章 鄂倫春部落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830章 何騰蛟抗旨第653章 再遇左賊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第390章 逃亡的土默特人第631章 盾車和炮戰第413章 清軍入寇(上)第435章 盧象升來訪第400章 勸降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822章 洪承疇下山東第88章 孫府定計第610章 商業中心第165章 歸化城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730章 輕敵遭敗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441章 修繕高陽城牆(下)第524章 攔截清軍(二)第907章 奇襲虎門炮臺第753章 討逆大軍出發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35章 伏擊哨騎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134章 木馬計第651章 淮河岸邊第423章 大搬家(上)第848章 揚州攻防戰第538章 祖制不可違第704章 路振飛第597章 開封之戰(下)第382章 烏真超哈兵(一)第580章 福王朱常洵第184章 屯軍築堡第390章 逃亡的土默特人第634章 盾車破營(三)第79章 送俘虜給林丹汗第50章 引開金兵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441章 修繕高陽城牆(下)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672章 沈雲英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672章 水師炮擊賊軍第751章 三鎮擁福王第396章 火燒草原(三)第419章 便宜大舅子第15章 後金細作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89章 通州防禦計劃第98章 煙幕火雷加內應第156章 收編軍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