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發兵武昌

藩王,是大明毒瘤之一,福王已經被李自成殺了,現在的楚王朱華奎,也是和福王一樣的吸血鬼,甚至比福王還要跋扈,連封疆大吏都敢擅自殺害,可想而知,楚王府的人殺一個平頭百姓,豈不是像殺一隻雞一樣?欺男霸女,濫殺無辜的事情肯定少不了。由此也可以清楚,楚王領地上的百姓過的什麼樣的日子了。

農民起義軍剷除藩王,不僅是爲大明減輕了包袱,也是爲民除害。就從這一點來講,李國棟不願意救楚王。可是張獻忠抄沒了楚王府抄出了幾百萬兩銀子,還有不計其數的黃金珠寶,這些財富都白白便宜了張獻忠。另外,根據歷史記載,張獻忠屠殺武昌,強徵十五歲到二十歲的男子入伍,餘者皆盡殺之,從鸚鵡洲到道士洑,沿路浮屍遮蔽江面,一個月後水面上人的脂油厚達幾寸,水裡的魚鱉都不能再吃。

李國棟自然懷疑計六奇的《明季北略》有故意抹黑張獻忠的成分在裡面,畢竟出身於士紳家庭的計六奇不會對流寇有好感,而且計六奇編寫史書的時候已經是康熙年間了,一些清軍乾的壞事自然也會栽贓到張獻忠頭上。

但不可否認,張獻忠在武昌也不可能幹什麼好事。可以否定張獻忠屠川,因爲張獻忠在四川稱帝,把人都殺了,誰來種地,誰來生產?張獻忠屠川是滿清的栽贓嫁禍。可是張獻忠在武昌的時候,還是流寇形式,他在武昌又不打算久留,屠殺的事情肯定有,只是被人誇張了。

李國棟自然想要救下無辜百姓,但又想要利用張獻忠的手來除掉楚王朱華奎,這件事令他左右爲難。

即使是現在就發兵去救武昌,因爲楚王的吝嗇,等自己大軍到了,武昌城也早就被張獻忠攻破了,要救百姓都來不及啊。

“該怎麼辦呢?”李國棟自言自語了一句。

“有了!”他腦筋一轉,於是提筆給張獻忠寫了一封信,在信上,一方面是勸告張獻忠不要屠殺無辜百姓,可以殺光楚王府男丁,但是請放過婦孺老弱。另一方面,又帶有一些威脅的口氣:左良玉五十萬大軍在本伯面前都遭到慘敗,若是不聽勸告,自己不介意同張獻忠決一死戰。最後李國棟告訴張獻忠,原本都是朋友一場,自己也曾給張獻忠暗中提供不少幫助,希望不要反目爲仇。

李國棟當然還是留了幾分心眼,這封信不可能直接讓人交給張獻忠,萬一張獻忠翻臉,把信送到大明官員那邊,這就是自己通賊證據啊。所以李國棟喊來了許亮,把信交給他:“許亮,你把信上的內容背熟了,然後把信毀了,去黃州跑一趟,去見張獻忠,把信上內容告訴他。記住了,你千萬要小心,別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許亮就是曾經勇闖松山,救出曹變蛟的那名親衛軍特工,此人頭腦靈活,機智過人,這件事交給他辦最放心。一年多過去了,原本剃髮留辮的許亮,已經蓄了發,雖然頭髮還不是特別長,但已經可以束髮了,他在頭上戴上了網巾,看起來和其他漢人無異。

“請主公放心,卑職一定會把話給張獻忠帶到!”許亮行了個禮道。

許亮剛剛離開中軍大帳,外面又有人來報:“伯爺,平賊將軍的銀子送到了,就在大營外面。”

“派人去清點一下,數額對上了,立即放人,讓俘虜推着糧車走,我們再把銀車推進大營。”李國棟下令道。

三十五萬兩銀子,重量達到了兩萬一千八百多斤,加上箱子和車的重量,超過三萬斤了,左良玉用了整整三十多輛大車來運輸。

李國棟派去的張世文去清點了銀子,仔細檢查了銀子的成色、重量。

張世文轉頭喊道:“數額對上了,放人!”

被關押的一萬四千多俘虜被鬆開繩子,李國棟對那些俘虜說道:“你們推着糧車出去,這是賣給你們的糧食,一共是三萬石糧食,交給你們一起帶走!”

俘虜們千恩萬謝,隨後便推着糧車離開了晉陽軍大營。

李國棟令人把銀車推回大營內,一箱箱銀子被人從車上搬下來,裝上了船。

“全員登船!準備前往武昌!”李國棟下了命令。

兩萬多陸師步騎炮兵全部登上水師船隻,一萬多水師官兵也做好了開船的準備。

水師大寨內鑼鼓喧天,旌旗招展,一艘艘戰船解開纜繩,拉起了錨鏈,船帆緩緩升起,千餘艘大小戰船揚帆起航,藉助着東南風的風勢,沿着長江逆流而上,直奔武昌方向行駛。

也就在李國棟的主力大軍出發之前,一艘小船已經離開了安慶,船上的水手拼命的划着槳,逆流而上。

這艘小船的外形比較怪異,遠遠看過去,像是一塊木板漂浮在江面上。但是走近了看,卻可以看得出來,這艘船的木板下面是船體,只不過有兩個船體。沒錯,這是一艘雙體船,由於兩個船體十分狹窄,就是兩塊刀一樣的木板插入水中,所以阻力非常小。這艘船使用縱帆,即便的逆風也能航行,而且船上還有水手划槳,槳帆並用,航速非常快,在江面上逆流航行的時候,航速都能達到驚人的十五節。

這艘小船,就是李國棟專門特製的一艘通訊快船。此時準備出使獻軍的許亮就坐在這艘船上。

划船的士兵不是水師官兵,全部是親衛軍特工。該船有十名槳手,一名船長,兩名舵手和兩名操縱船帆的水手。

快船在江面上疾走如飛,只用了兩日時間,就跑完了六百多裡的水路。

許亮到了黃州江面,只見江北的獻軍大營已經只剩下一座空營了,原本密密麻麻停泊在江邊的船隻也早已不見蹤影。再看對岸,只見南岸的武昌縣(今鄂州)城一片殘破的景象,城內還冒着滾滾濃煙,看樣子,武昌縣已經被張獻忠禍害過了。

“張獻忠肯定已經往武昌出發了!我們走!繼續往上游去!”許亮道。

快船離開黃州江面,繼續往西北方向疾馳而去。又走了大約五十餘里路程,只見前面江面上出現了一支船隊,同時還看到,在長江南岸的江堤上,有一支衣衫襤褸的隊伍正在往武昌方向走進。這支衣衫襤褸的隊伍中間,有不少穿着紅色鴛鴦戰襖,頭戴淡黃紅纓氈帽的士兵,那些就是獻軍中的明軍降卒了,還有一些穿着淺藍色軍服,頭戴紅色紅纓氈帽,披着紅色披風的士兵,那些想必是張獻忠的老營兵,老營兵絕大多數是騎兵。

“是獻賊的軍隊!”一名親衛軍特工喊道。

“不用擔心,我們靠近上去!”許亮道。

前面的船隊發現後面來了一條快船,立即就有幾條小舢板轉過頭來,向許亮的快船划來。

許亮發現來的小船上,站着一名白盔白甲的小將,於是遠遠的對着小船拱手:“來的可是張可望小將軍還是張定國小將軍?”

“正是張定國!不知道這位壯士如何知道小將名字?”張定國問道。

第653章 再遇左賊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第741章 別讓昏君南下第16章 國不是你想報就能報的第513章 濟南被圍第408章 神兵對天兵(四)第905章 東江口之戰(中)第774章 崇禎遇刺(上)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209章 河蚌養珠第556章 田莊改農場第808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48章 清軍再入寇(中)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804章 再陪崇禎用膳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170章 練兵造鳥銃第644 安置房第818章 清軍兵臨山東第144章 調味品生意第41章 降卒攻城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642章 江南銀號開業第295章 海蘭珠第910章 鄭家軍戰粵軍第630章 教訓闖賊(下)第737章 出使闖營(下)第851章 火燒揚州(二)第399章 魚梁道第157章 新城寨建設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729章 再遇陳永福第388章 清軍攻歸化第485章 救援晉陽(七)第672章 水師炮擊賊軍第296章 鳳陽遭賊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475章 夜襲曲阜第216章 鄭芝龍第873章 三大銀號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516章 內應第514章 募捐救濟南第846章 暴怒的多鐸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203章 商號賣馬第925章 張獻忠之死第29章 殲滅晉商商隊第319章 俄木布結盟第623章 戰賊騎(四)第803章 提督江北第525章 攔截清軍(三)第650章 前往安慶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83章 前往通州第909章 生擒馬吉翔第802章 誰守揚州第749章 高郵王家第833章 揚州外圍戰第631章 盾車和炮戰第876章 攻龍川第580章 福王朱常洵第526章 攔截清軍(四)第43章 轉攻大安口第645章 去江南銀號存錢第719章 路遇災民(下)第89章 通州防禦計劃第803章 提督江北第156章 收編軍戶(下)第404章 神戰士第650章 前往安慶第280章 建奴攻入城了第149章 修建新寨第744章 保釋金第343章 排練第369章 左家匪兵(上)第438章 鉅鹿難民營第286章 前往西寧第216章 鄭芝龍第8章 林丹汗第918章 袁家餘孽第101章 讓你成熊廷弼第二第281章 準備致命一擊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115章 通州之戰(一)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239章 鴛鴦陣破悍匪第311章 蒙古人夜間騷擾第399章 魚梁道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747章 李自成發財第345章 鄂倫春部落第76章 阿濟格第146章 密謀逃亡第855章 揚州大捷第540章 武威伯第296章 鳳陽遭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