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荊江水戰(上)

水師船隊抵達荊州一帶江面,李國棟站在自己的旗艦船頭,手持單筒望遠鏡,遠眺遠處上游的荊州城。

站在李國棟身邊的許亮指着上游岸邊賊軍旗幟道:“主公,駐守荊州的是革左五營的馬守應。”

李國棟點了點頭:“我知道了,此賊禍害尤甚,若無此賊,闖賊早已覆滅!今日本伯攻打荊州,務必拿下此賊!”

李自成和張獻忠多次被官兵擊敗,幾次被打得只剩下十多人逃走,都是受到馬守應的援助,才很快發展起來。所以說,馬守應纔是李自成一次次失敗之後又能翻身的關鍵所在。

駐守在荊州城內的賊軍主將馬守應,還有賊將馬光玉和孫昂等將領。

荊州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有肥沃的土地,能供應充足的糧食,荊州的戰略位置更是西通巴蜀、東連江南,是通向南方的中樞,地位極其重要。因爲馬守應駐守荊州,大明官兵就沒有人敢來進攻,就連坐擁三十萬大軍的左良玉都不敢前來攻打。馬守應此人異常狡詐,能征善戰,他麾下的白帽子兵悍不畏死,是一個不可輕視的對手。

“賊軍水師!”前面的戰船發出了旗語信號。

接着江面上騰起了幾朵煙花,前面的船隻向後面的主力戰船發出了“賊軍水師來襲”的信號,各種煙花信號,向後面的主力戰艦通報了,賊軍水師戰船數量,隊形等數據,並彙報了“賊軍水師火攻船在前”的重要消息。

前方江面上,出現了黑壓壓的船隊影子。李國棟拿起單筒望遠鏡,往前方江面觀察,只見水天一線處的江面上,無數賊軍戰船正順流而下,最前面的賊軍船隻,都是一批堆滿了柴禾的木筏子,明顯那些是火攻木筏,木筏子上堆滿柴禾,柴禾上澆了火油。馬守應是打算以火攻船來擊潰李國棟的大型戰船。

許亮道:“主公,賊人不敢讓我們的水師抵達荊州岸邊,因爲荊州江面水位高過荊州城池,若是我軍控制了江堤,只要扒開大堤放水,荊州全城將盡成魚鱉。”

荊州一帶是古云夢澤,春秋時期,這裡是一座超大型的湖泊,又稱雲夢大澤,當年是延綿上千裡的超大湖泊,幾乎可以把半個省放進去!後來因爲長江和漢江帶來的泥沙不斷淤積,雲夢澤最終消失,只剩下長江以南的洞庭湖。

若是說黃河是一條裹挾了大量泥沙的濁水,其實長江每年帶走的泥沙更甚於黃河,黃河一年帶走一點四億噸泥沙,長江一年卻帶走了四億噸泥沙!只因爲長江的水量是黃河的接近二十倍,所以說長江水看起來沒有黃河水呢麼渾濁,事實上長江每年帶走的泥沙遠超黃河。因爲泥沙的淤積,雲夢澤消失了,誕生了漢江平原。

長江在流過荊州的時候,拐了一個“幾”字形的大彎,水流變緩,泥沙沉澱在江底,使得荊江一帶變成了地上懸河,長江水位高過了荊州城十多米!荊江地上懸河的現象,直到後來葛洲壩和三峽工程完工之後,攔住了上游下來的泥沙,再加上挖沙船的努力,這才解決了荊江地上懸河的問題。

但是在這個時代,荊江還是地上懸河,只要淮軍水師擊敗了賊軍水師,控制住了荊州江堤,那麼荊州城內的賊軍就會面臨長江決堤的威脅,感覺到頭上懸了一把刀子,隨時可能落下,會造成軍心不穩。當然了,李國棟也可以直接扒開江堤,水淹荊州。

李國棟手持單筒望遠鏡,遠遠的觀察賊軍火攻船後面的戰船隊,他發現,賊軍水師還是以接舷戰爲主的方式,賊軍戰船,都是由商船、小漁船和小舢板改來的所謂戰船,絕大多數都是小船,還有一些乾脆就是木筏子和竹排,這種水師根本就不能算是水師。若不是明末軍備廢弛,就憑賊軍那些小船,如何能在長江上橫行?

如今的大明,海上水師只剩下鄭芝龍的最強大,還有半死不活的登州水師,長江水師幾乎全廢了。

不過有李國棟的長江水師,賊軍水師自然無法在長江上橫行。淮軍的長江水師,是一支以火器爲主的水師,大小戰船都裝備了火炮,更有活力強大的中西合璧式戰艦,這些戰船在長江上可是巨無霸一樣的存在。

賊軍的小船根本沒有任何擊沉大型戰艦的能力,也根本無法接舷登船的能力,唯一要小心的就是賊軍的火攻船了。

淮軍借來的水師主將施福向身邊的親兵下令:“傳令下去,令小船出擊,攔住賊軍火攻船!”

親兵“諾”了一聲,退下後,走到船頭,喝令讓人發出煙花信號,同時發出旗語,命令小船隊出擊,攔住賊軍火攻木筏。

“擂鼓!出戰!”負責指揮小舢板隊的一艘蜈蚣快船上,巢湖水匪出身的淮軍將領郭澤富大喊道。

年僅二十二歲的水師小將施琅向施福行了個禮:“父親大人,就看孩兒的!請父親大人放心,孩兒一定擊潰賊軍!”

“兒子,去吧,你小心些!”施福點了點頭。

施琅跳上一艘快船,大喊一聲:“開船!”

小快上的一名軍官問道:“小施將軍,賊人順流而下,他們在上水位,我軍逆流而上,這水勢對我軍不利啊,我軍是否要搶佔上水位?”

施琅笑着道:“不必,其實賊軍順流而下,對我們來講反而是好事!他們一旦敗了,想跑都跑不掉!這一戰,必定能打得賊軍水師一個全軍覆沒!”

小快船帶着一大羣小舢板,直撲向正順流而下的火攻木筏。

“準備火箭!”施琅大聲喊道,“待靠近敵火攻木筏,以火箭射之!”

施琅自己乘坐的這艘小快船長約五丈,寬七尺,頭尾各有一門三磅小鐵炮,中間有桅杆,船上水兵配備了輕型佛郎機、鳥銃和弓箭。聽到施琅的命令,水兵們取下弓箭,在箭矢頭部纏上了在松脂中浸泡過的棉紗。

“開火!”施琅喊道。

船上的三磅炮發出轟鳴聲,炮彈擊中了百步之外的火攻木筏,把操縱木筏的賊軍士卒打得粉碎,化爲空氣中飛散的一蓬血霧。

距離敵船越來越近,施琅大喊道:“準備點火!”

伍長和什長打開火種罐,點燃了火把。弓箭手們紛紛拉開弓弦,伍長和什長拿起火把,點燃一支支火箭。隨後弓箭手鬆開弓弦,伴隨着一陣弓弦顫動的聲音,一支支飛蝗般的火箭向賊軍的火攻木筏急射而去。火箭掠過江面,在空中拉出了一條條煙痕。

“嗖嗖嗖”不計其數的火箭射中了火攻木筏,箭鏃紮在柴禾堆上,燃燒的棉紗立即點燃柴禾,這些火攻木筏一條街一條被提前點着了,潑了火油的柴禾堆立即燃起熊熊烈火。

狼羣一樣的小舢板向火攻木筏撲去,不計其數的火攻木筏燃起火焰,江面上濃煙滾滾,被提前點燃的火攻木筏在火光中開始散架,燒了不一會兒,捆綁木筏的繩索就被燒斷了,燃着沖天烈焰的火攻木筏散架,變成江面上漂浮的一根棍圓木。

第658章 花錢贖俘虜第384章 烏真超哈兵(三)第598章 李自成退兵第436章 襄陵大營發展第340章 千年棒奴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465章 三眼銃發威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254章 楊嗣昌的親信第668章 荊江水戰(上)第173章 救助難民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799章 攻入南京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第737章 出使闖營(下)第368章 各方反應第838章 水騎配合(五)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158章 再會曹文詔第308章 炮擊金帳第467章 戰多鐸第654章 賊將軍圍城第490章 清軍要攻濟南第481章 救援高陽(三)第439章 高陽孫府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827章 收編高傑部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543章 比窮大賽(下)第1章 範家商隊第256章 兩道聖旨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368章 各方反應第390章 逃亡的土默特人第86章 回明遭拒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357章 搶光高麗人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760章 攻打行宮(上)第744章 保釋金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177章 三邊總督洪承疇第54章 爆破炸營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90章 通州避難區第36章 冷箭機關第313章 瓜分戰利品第473章 曲阜衍聖公第145章 大德旺商號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670章 荊州大戰前夕第551章 高家堰船閘第602章 東林江南銀號(中)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893章 蛙人營奇襲(下)第747章 李自成發財第131章 葡萄牙傳教士第581章 闖軍圍洛陽第382章 烏真超哈兵(一)第405章 神兵對天兵(一)第92章 改良火藥第505章 蒿水橋之戰(三)第549章 清明上河圖第42章 城頭攻防第508章 蒿水橋之戰(六)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189章 擊傷王自用第175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416章 蒙八旗漢八旗第890章 鑫源堂廣東分號第658章 花錢贖俘虜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210章 南方盛世第820章 火燒綠營第141章 徐光啓孫元化第757章 邢夫人的對策第557章 蠶吃人第235章 首次水戰第394章 火燒草原(一)第157章 新城寨建設第146章 密謀逃亡第888章 橫掃潮州府第25章 蒙古騎射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300章 會見車臣汗第157章 新城寨建設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第773章 昏君奸臣第122章 壕溝陷阱(下)第368章 各方反應第555章 錢家農莊(下)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688章 左賊搶糧第890章 鑫源堂廣東分號第420章 盧象升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744章 保釋金第845章 大清版薩爾滸第199章 千里奔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