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吳三桂的選擇

李自成宴請李國棟飲酒,可謂英雄惺惺相惜,不醉不休。

大明同大順結盟的事情就這樣確定下來,大明每年向大順免費提供五十萬石糧食,另外出售二百萬石糧食。這些條件崇禎也是同意的,北方遭災不是缺糧?給大順提供糧食,不僅是讓李自成幫着大明擋住滿清,而且也等於救濟北方百姓。

不過李自成若是失去了北京,大明就不可能再北方提供糧食了,這其實李國棟憑藉着“未卜先知”幫崇禎剩下二百五十萬石糧食。

李國棟對比過雙方實力,就算沒有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只要吳三桂不抗旨,離開山海關南下,清軍入關,大順軍也不是清軍的對手,只是沒有吳三桂的話,清軍的損失會大一些,大順軍還不至於被清軍一個衝鋒擊潰,但最後大順軍還是要敗。

山海關,大順軍的使者張若麒和崇禎派來傳旨的天使幾乎是同時到了山海關。

吳三桂接了聖旨,送走崇禎的天使之後,又見了李自成派來的使者張若麒。

送走了張若麒之後,吳三桂詢問身邊的薊遼總督王永吉和右都御史黎玉田:“修之(王永吉字),函中(黎玉田字),陛下令我吳某南下江南,還說什麼寧可降賊不可降虜。若是吳某奉旨南下,可是海船太少,武威伯有百餘條海船,沈廷揚還有百餘條小船,只能帶走五萬關寧軍。可是我們關寧軍走了,這三十多萬家眷怎麼辦?是丟給李自成宰了,還是丟給建奴當奴隸?闖賊也派來使者,令吳某降賊。即便吳某降賊,也是算是奉旨降賊。”

薊遼總督王永吉,名義上是吳三桂的上司,可是現在這位總督大人一沒有地盤二沒有兵,已經淪爲給吳三桂當參謀的地步,這個時候,誰手頭有兵誰說話就算數。

同理,右都御史黎玉田還掛了遼東巡撫一職,他自己能夠指揮得動的兵只剩下不到三千人了,而且這三千人還是糜爛不堪的弱兵,只能去投靠吳三桂。這時候的遼東巡撫也是掉毛鳳凰不如土雞,文官對武將指手畫腳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更不可能出現袁崇煥對武將想殺就殺的情況,文官在武將面前說話兇了點,都要先摸摸自己的腦袋。

王永吉皺起眉頭,粘着鬍子:“長伯(吳三桂字)啊,五萬關寧軍將士降了賊可能還有活路,可是關寧軍那三十萬家眷怎麼辦?闖賊哪來那麼多糧食養活他們?若是降了賊,這三十萬家眷不出幾個月,恐怕都得餓死了。長伯,你說的回南方也不是事,水師船隻根本無法把三十萬家眷全部帶走,帶走了關寧軍,家眷留在這裡,留給流賊還是留給建奴?”

“修之,你的意思是,讓吳某抗旨?”吳三桂驚道。

無論是留在山海關不走還是拒絕向李自成投降,都算抗旨了。

黎玉田冷笑一聲:“什麼叫寧降賊寇,不降建奴?丟了京師的昏君還有臉下這樣的詔書?”

吳三桂長嘆了一聲:“倘若奉旨南下江南,雖然三十萬家眷丟了,可是五萬關寧軍不僅能活命,在富庶的江南還能過上好日子;若是不奉旨南下,不要說三十萬家眷了,就連五萬關寧軍都得餓死啊。”

“難道長伯就沒有想過驅逐流賊?”王永吉問道。

“如何驅逐?”吳三桂問道,“吳某四萬,高第一萬,真正能戰的,唯有我吳某三千精銳,高軍門只有三百家丁。其餘諸軍,糜爛堪比衛所邊軍。而關內有闖賊百萬之衆,又要如何驅逐賊軍?”

王永吉笑着道:“借虜平寇,向建奴借兵!”

“這個,不算抗旨不遵吧?”吳三桂問道。

“是借兵剿寇,又不是向建奴投降,怎能算抗旨不遵?”王永吉道。

王永吉嘴上說借虜平寇,又不是向清軍投降,但是清軍真的進來了,該投降的還是投降,投降了也無所謂。

對他們士紳來講,這些煤油節操的讀書人,根本就不在乎坐天下的是漢人還是韃虜,因爲他們可以向清軍投降,而倒黴的只是大明而已,士紳投降了,不會有多少損失,他們無非就是換個主子,只要這個主子還用他們,那換個主子又何妨?對於士紳來講,多爾袞再壞也壞不過李自成,李自成可是要沒收士紳田地分給泥腿子的啊。

至於崇禎皇帝下旨,寧降賊寇不降建奴,那簡直就是昏君了。

至於吳三桂,只要他開了借虜平寇這個口子,等到大清天兵入關之後,那就由不得他了。

建奴又怎麼了?皇太極禮賢下士,多爾袞至今對一個秀才信任有加,洪承疇等降臣也一樣受重用,這怎麼也比李自成強得多啊。

黎玉田也道:“長伯啊,不要再猶豫了,三十萬家眷,可是關寧軍的根啊,朝廷欠餉半年,關寧軍怎麼活下去的?還不是這三十萬家眷在遼西種地養活我們?倘若借虜平寇,三十萬家眷還在,遼西的幾百萬畝土地也還在。南下南京,還是投降流賊,就什麼都沒了。”

吳三桂猶豫道:“可是萬一建奴來了就不走了,他們鳩佔鵲巢怎麼辦?”

“那佔的也是京城,長伯您的關寧軍日子只會過得更好。長伯,您沒見到三順王在大明的時候過的什麼日子?偷只雞吃,都要遭到嚴懲;去了關外之後,不僅擡旗入籍,每個人都還有包衣奴隸給他們幹活?建奴從關內搶來的漢女,也都有分給他們,日子不是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建奴對待你們武將,可是比大明好多了。”黎玉田勸道。

“可是吳某一家大小都在昏君手中,若是降了建奴,恐怕他們就活不成了!”

“長伯可以給陛下上奏,說借虜平寇,並非投降建奴,”王永吉苦苦相勸,“倘若建奴逼迫長伯降奴,那就不妨先詐降。倘若今上誤解了長伯,害了您一家大小,那他就是昏君了,我們就先利用建奴滅了昏君,再打出給大明天子報仇的旗號反清,那麼到時候,長伯必能成就一番大業!能成大業者,何必在乎家人?”黎玉田道。

“大帥,不要再猶豫了,王督臣和黎撫臺說得有道理!離開了遼西這片田地,離開了三十萬家眷,我們什麼都不是!若不是有遼西的田地和三十萬給我們種地的家眷,我們豈不是淪爲朝廷砧板上的魚肉?”祖澤溥也跟着勸說道。

吳三桂猶豫了許久,終於下定決心:“派遣使者向建奴求援,那就祖澤溥你去吧!”

“諾!”祖澤溥站在一旁等待。

吳三桂提筆寫準備寫信,可是這封信不好寫,若是原來的時空,崇禎已經駕崩了,吳三桂可以說是向大清借兵,爲崇禎報仇。現在他是抗旨串通大清,這信就不好寫了。

今賊首僭稱尊號,虜掠婦女財帛,罪大惡極。三桂受恩深厚,憫斯民之罹難,拒守邊門,欲興師以慰人心。奈京東地小,兵少將寡,寇陳兵百萬,吾迴天無力,特泣血求助……

祖澤溥帶上吳三桂的求援信去盛京,他還沒到盛京,就被已經加入錦衣衛的親衛軍特工給發現了。

第199章 千里奔襲(四)第775章 崇禎遇刺(中)第555章 錢家農莊(下)第211章 江南士子第722章 抵達天津第361章 僱傭軍(下)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100章 又是一場大捷第907章 奇襲虎門炮臺第74章 救大明百姓(五)第171章 新式鳥銃第226章 鐵模鑄炮第178章 智取河曲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94章 曼古歹戰術第178章 智取河曲第200章 俘虜皇太極岳母第216章 鄭芝龍第60章 黃雀在後(上)第29章 殲滅晉商商隊第396章 火燒草原(三)第888章 橫掃潮州府第336章 再訪漠西第563章 赤地千里第514章 募捐救濟南第825章 考城攔許賊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88章 孫府定計第142章 再回關外第293章 反襲後金使團第137章 滿載而歸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905章 東江口之戰(中)第590章 說客李巖第547章 拍賣會(中)第805章 揚州搬遷工作第125章 蒙古炮灰(下)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第205章 女真戰察哈爾第722章 抵達天津第18章 真相第67章 入明境第876章 攻龍川第581章 闖軍圍洛陽第400章 勸降第829章 招降闖軍第764章 抄查高郵士紳第768章 火攻對火攻第671章 小寡婦第772章 弘光僞帝第59章 伏擊揚古利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817章 分瓣梅花計第592章 碰釘子(下)第912章 兵臨廣州城下第649章 軍民情深第550章 追趕施福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第612章 解救曹變蛟第916章 謝尚政第187章 炮擊流賊第130章 三年式野戰炮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115章 通州之戰(一)第283章 後金撤軍滴328章 皇太極援軍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316章 夜襲嶽託大營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779章 洪承疇獻計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439章 高陽孫府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404章 神戰士第504章 蒿水橋之戰(二)第874章 少林五祖第840章 水騎配合(七)第879章 打土豪分田地(二)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77章 關寧鐵騎第522章 嶽託之死第453章 隔橋對峙第491章 孫之獬降清(上)第94章 曼古歹戰術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第330章 多爾袞獲救第391章 忽悠羅剎人第303章 追殺喀爾喀使團第568章 工程兵第746章 抄家發大財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62章 慘勝如敗第125章 蒙古炮灰(下)第883章 打土豪分田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