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惠州鋼鐵集團

李國棟故意把自己荼毒士紳的罪名都推到了崇禎身上,反正有錦衣衛指揮使張書恆在邊上替他背鍋,用來轉移仇恨。張書恆也十分配合的說道:“國公爺,慎言!下官也是身負皇命,身不由己。”

“呸,閹黨!”酒桌上的一名掌櫃心裡暗罵了一句。

李國棟和張書恆都當成沒聽到一樣,李國棟繼續說道:“各位掌櫃,我們開辦廣東鋼鐵公司,就是爲了殖民海外使用的。今後我們出去海外開疆拓土,需要大量的武器,這就需要鋼鐵。以目前整個廣東鋼鐵的產量來講,根本不夠我們大明開疆拓土所用,產量需要翻倍,所以希望各位掌櫃能夠擴大再生產。”

如果扣除了廣東,目前大明的鋼鐵產量根本就不夠用,就拿建造戰列艦來講,一艘八十炮三級戰列艦上所需的艦炮就要耗費四十萬斤,還有陸軍使用的槍炮、鎧甲、刀槍,都需要大量鋼鐵。

大明在嘉靖年間的鋼鐵產量達到了頂峰,一年達到驚人的七千五百萬斤,但是到了明末時期,因爲連年戰亂的緣故,鋼鐵年產量下降到了不到三千五百萬斤,而這三千五百斤之中,大部分的鋼鐵產於惠州和佛山兩地。

若是去除了廣東,這時候的大明鋼鐵年產量只有可憐兮兮的七百萬斤,而且這七百萬斤年產量中,李國棟的鬥湖鋼鐵廠又佔了一半,而福建鄭芝龍的閩鐵也佔了一小半,大明其他地方的鐵年產量可憐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往日的大明,除了佛山和惠州之外,江西進賢、河南廣平、湖廣興國、順天遵化、山西陽城、四川龍州等地,都是產鐵大戶。可是如今,江西進賢鐵廠遭到清軍破壞,四川龍州鐵礦在張獻忠手裡,其餘的產鐵大戶,均控制住清軍手中。

所以說,控制廣東鋼鐵工業,對於李國棟來講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

李國棟這一番話總算是打消了各鐵行掌櫃的疑慮,既然要組建大規模的鋼鐵公司,那就意味着國公爺要用到自己這些人,至少自己的腦袋就能安安穩穩的長在脖子上了,不用擔心被錦衣衛收走。

只要頭上那顆吃飯的傢伙不被錦衣衛收走,如何同國公爺合作,那麼一切都好說了,只要國公爺別讓自己虧得太慘那就好了。

商人是可以爲了利潤鋌而走險,但那是能夠賺錢的情況下才能爲了利潤冒險。可是如果不和國公爺合作,那麼不僅是腦袋交給錦衣衛,連家裡的財產都要全部送給錦衣衛了。可別說,現在大廳內那位笑容可掬的錦衣衛頭子就坐在自己跟前呢。看着張書恆的笑臉,每一名掌櫃心中都不寒而慄:這簡直就是笑面虎!

據說這個惡魔般的錦衣衛頭子在殺人的時候,都是笑着殺人的,哪怕一次砍下幾百顆腦袋,臉上都是掛着笑容。

但羅遠峰卻壯着膽子站了起來,他已經知道自己的腦袋不會被錦衣衛手中了,他的商人本質一下就暴露出來,爲了銀子,膽量就該大點。

“這位掌櫃,請問你對本國公所說的建立鋼鐵廠一事有何異議?”李國棟問道。

羅遠峰把心一橫,大膽的問道:“國公爺要建立鋼鐵廠,請問這個銀子是誰來出?規模要多大?需要多少人手?利潤如何分成?”

李國棟微笑着回道:“這個大股東嘛,自然是我們鑫源堂,我們鑫源堂自然會出最多的銀子,選擇廠址,建造鍊鐵廠,打造焦炭鍊鐵高爐,可以節約許多木炭的成本。我們還會修建一座焦炭廠,使用從安南運來的煤炭來煉焦。”

“請問國公爺,什麼是焦炭?”羅遠峰問道。

“焦炭就是拿煤炭煉成的一種炭,可以取代木炭鍊鐵所用。因爲是煤炭煉成,所以成本比木炭低得多了,而且在煉製焦炭的時候,還能得到可以用來生火的氣體,得到煤焦油等物品。”李國棟回答道。

煤焦油可是寶,可以用來生產苯、酚等各種化學原料,能夠用來製造炸藥,人造樹脂、染料、塑料等各種化工物品。只可惜李國棟前世不是學化工的,煤焦油到了他的手裡也只能拿來當成點燈用的燈油,或是充當戰場上用的火油。

不過一旦焦炭廠建造完工,煉製鋼鐵的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能夠煉出價格低廉的鋼鐵。

至於鋼鐵廠建造起來後,李國棟還能請來宋應星和方以智來當顧問。別說古人的頭腦不如現代人,方以智和宋應星就深知鍊鋼技術,這兩人是這個年代不可多得的理工類人才。

“你們佔了大股,那麼我們呢?”羅遠峰再次問道。讓他沒想到的是,國公爺居然真的自己掏出銀子來建廠!他原本以爲,所謂的合股,國公爺應該是一分銀子都不會出,把惠州所有的鐵行聯合起來,建造一座鐵廠,再分給國公爺一份乾股。沒想到,國公爺自掏腰包啊。

“你們自己之間各家商議吧,有銀子的出銀子,沒銀子的出人,我們需要技術熟練的鐵匠。”李國棟道。

這句話一出口,引起了那些掌櫃們一陣軒然大波。這個年代,匠人的技術都是保密的,每一名匠人,只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且是傳男不傳女,若是沒有兒子,技術就傳給關門弟子,再把關門弟子招了當上門女婿,這樣技術就一代代的傳了下去,絕對不會傳給外人。

而李國棟的做法,就是要讓那些匠人把自己的技術拿出來同外人分享,這怎麼可能做到呢?

聽到那些掌櫃們議論紛紛,李國棟哈哈大笑,指着他身邊兩名儒生打扮的人說道:“各位掌櫃,這兩位便是本國公帶來的官員,這位是宋長庚(應星)宋太守;這位是方密之(以智)方翰林,他們都是鍊鐵的奇才。雖然這兩位是朝廷命官,可是說實話,論鍊鐵技術,他們不會比你們當中任何一位工匠差。”

衆掌櫃們面面相窺,他們實在不敢相信,兩名飽讀聖賢書的官員,還能精通鍊鐵之道,聖人的書上可沒有教人如何鍊鐵啊。

李國棟卻沒有急着拉這些掌櫃入股,他相信自己手裡有好東西,只要到時候把好東西拿出來給這些商人看了,相信這些商人們會自告奮勇的入股,入股晚了,後悔都來不及了。

“各位,這樣,本國公給你們三個月的考慮時間,在這三個月內,本國公將會修建一座焦炭廠和幾座高爐,到時候你們來看看效果,若是覺得滿意的話,你們再做決定是否入股吧。”李國棟臉上帶着自信的微笑。

“國公爺,我能不能提前入股?”羅遠峰聽李國棟說三個月的期限,又看到李國棟自信的笑容,他已經估算到,國公爺手裡肯定握着什麼好東西,纔會那麼自信。作爲一名優秀的商人,把握商機是最重要的,凡事都要搶在別人前面。

李國棟笑着點了點頭:“當然可以了,只是李某還不知道這位掌櫃尊姓大名?”

“免尊姓羅,名遠峰。”

“羅掌櫃好眼力!只是不知道羅掌櫃準備出資多少銀子,投入多少人手?”

第87章 宣旨封賞第778章 交保釋金可出獄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364章 夜襲水師大營(下)第39章 頭破血流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916章 謝尚政第689章 湖廣爭奪戰(一)第538章 祖制不可違第326章 艱難東歸路第306章 草原哨騎戰第557章 蠶吃人第438章 鉅鹿難民營第542章 比窮大賽(上)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733章 援軍至天津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321章 多爾袞渡河(中)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403章 歸化降清第897章 廣東鋼鐵公司第87章 宣旨封賞第232章 柳隱如是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31章 後金大營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821章 水騎聯合演習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364章 夜襲水師大營(下)第679章 屯田軍南下第330章 多爾袞獲救第580章 福王朱常洵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439章 高陽孫府第718章 路遇災民(上)第567章 賊將軍左良玉(下)第610章 商業中心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16章 國不是你想報就能報的第886章 民兵訓練第706章 輕騎赴京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278章 嶽託計取城第67章 入明境第468章 神騎兵再顯神威第83章 前往通州第94章 曼古歹戰術第269章 轉攻土城第139章 後金退兵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569章 滾雪球的闖軍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227章 入股捲菸第403章 歸化降清第780章 聯明平賊第114章 閻應元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524章 攔截清軍(二)第84章 孫承宗第658章 花錢贖俘虜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332章 崇禎皇帝第688章 左賊搶糧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305章 駱駝和炮兵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500章 未卜先知第287章 西寧衛第254章 楊嗣昌的親信第122章 壕溝陷阱(中)第27章 破晉商護衛陣第406章 神兵對天兵(二)第576章 花錢的水師第344章 激發鬥志第274章 金國援軍到了第923章 吳三桂西征第18章 真相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702章 衝過九江第96章 神機箭夜襲第418章 投奔盧象升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623章 戰賊騎(四)第656章 戰左賊(中)第743章 閹狗殺人了第700章 崇禎十七年新年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214章 前往杭州第157章 新城寨建設第928章 聯合大西軍第41章 降卒攻城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11章 生擒吳克善第38章 激怒敵人第132章 京畿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