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賣身葬父

睡着了還不倒下去?

怎麼可能?

槐樹精幽幽地看了董公諱緣一眼。

沒有說什麼。

畢竟,槐樹精現在還需要修養。

那樣才能夠鞏固修煉成果。

就這樣,董公諱緣在槐樹精(這個董公諱緣當然不知道)的陪伴下,在大槐樹下給他的父親董公諱事的遺體守夜了一個晚上。

所謂的守夜是一種民間的習俗,就像古代新娘子要坐花轎,過年要分壓歲錢一樣。然後,它是活着的人對去世的親人的一種紀念。因爲活着的人認爲,他的親人雖然死了,但是靈魂還留在人間,沒有去陰間(陰間就是我們中國的天堂,人死了以後都會去那裡。)。靈魂也很留戀他那些活着的親人哪,它也不願意一個人孤零零地去陰間那麼遠的地方,所以它會在去陰間之前,回到原來的家裡看一看。活着的人害怕靈魂在回家的路上迷路,所以會點一盞燈,放在去世的人的遺體旁邊(接下來解釋古代的人會把去世的親人的屍體放在家裡的客廳裡,而不是殯儀館的停屍房;還有古代人點油燈,而不是電燈的問題)。活着的人害怕燈熄滅了,而使去世的親人找不到家,於是他們就徹夜坐在停放屍體的房間,保證那盞指路燈是一直燃燒的。故曰“守靈”守靈也稱爲守夜。古人認爲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靈堂內,等他的靈魂歸來。每夜都有親友伴守,直到遺體大殮入棺爲止。演變到現在,守靈便是親人們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發緬懷之情。人死後,遺體要在家中稍事停留,謂“停靈”。入夜,則由家屬守護在旁。以盡孝道。《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兒媳兩個也不守靈。”沈從文《邊城》二十:“剩下幾個人還得照規矩在棺木前守靈過夜。”守靈基本上以三天爲限,有在住宅內的靈棚、靈堂內守靈的,也有在殯儀館內租禮廳守夜的。在郊縣現在還有‘擱三朝‘之舉。《禮記?問喪》中有‘三日而後殮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之心亦益已衰亦。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已成矣。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是故聖人爲之決斷,以三日爲之禮制也‘。所以守靈三夜,並不完全出於迷信,而是三天的時間,準備工作都全了,遠方的親戚、朋友也能趕到,足以盡人情。

不過,董公諱緣在槐樹精(的陪伴下……在大槐樹下給他的父親董公諱事的遺體守夜了一個晚上的時候,並沒有點燈。

畢竟。董公諱緣人生地不熟,又是晚上了,確確實實的不知道去哪裡找油燈不是?

不知道是不是湊巧,那天晚上居然有着明月當空。

所以,董公諱緣在槐樹精(這個董公諱緣當然不知道)的陪伴下……在大槐樹下給他的父親董公諱事的遺體守夜了一個晚上的時候。沒有點燈也沒有什麼。

畢竟董公諱事的遺體不是在屋子裡面而是在屋子外面不是?

到了第二天,董公諱緣看着父親董公諱事的遺體又是一陣陣茫然。

畢竟,董公諱緣還只是一個一十二三歲的小孩子。

一十二三歲的小孩子對於窮人家的孩子或許知道了很多東西。俗話說得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因爲這是孩子從小就受到了環境的壓迫,在他們的心裡就有了很強的責任感,他們懂得要去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所以他們就要懂事一些自然就知道幫助父母們了。

可是董公諱緣乃是書香門第的子弟。所謂的書香門第指上輩有讀書取得功名的家庭。古人對讀書人。領悟書籍文雅,故稱爲“書香”。所謂的書香--古時的讀書人家,一般都有較多書籍。古人爲有效的防止書籍出現黴變,蟲蛀等問題,用常見的樟木製成書箱來存放書籍;或用做傢俱後剩下的樟木片放在大量書籍的間隙中;另還有一種防蛀方法,就是放一種叫芸香草的中藥。無論芸香草。還是樟木片,放這些的目的是讓蛀蟲聞到這個味道就會遠離,會讓書籍得到非常好的保護。在放置了芸香草和樟木片後,隨着時間的積累,當書的主人打開書箱。翻閱書籍時,就有一股香氣撲面,也就形成了“書香”的書呆子概念。

而且在古時候的書香門第還是兼職祭師。祭師,也叫祭司,是指在宗教活動或祭祀活動中,爲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臺上爲輔祭或主祭的人員。根據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認爲具有程度不同的神聖性。無論是在實用的社會職能還是神秘的宗教層次,祭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祭祀是華夏禮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禮儀中主要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對象分爲三類: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祭祀觀則記載儒教《周禮》《禮記》與《禮記正義》《大學衍義補》等書解釋。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竈神。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是祭祖日。

所以,只要便是兵荒馬亂的時代,書香門第的收入但是比較豐厚。與富商巨賈當然不能夠比較,但是卻是可以劃分爲富人一族。

董公諱緣看着父親董公諱事的遺體是愁腸百結。

董公諱事的遺體肯定要入土爲安。入土爲安意思是 舊時土葬,人死後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屬方覺心安。

但是,董公諱緣人生地不熟,讓董公諱事的遺體埋在哪裡呢?

隨隨便便的把董公諱事的遺體埋下去,萬一那塊土地的主人不同意,完完全全的可以把董公諱事的遺體挖出來。

讓董公諱事的遺體露屍野外,,董公諱緣不僅僅不是孝子了,而是逆子了。

董公諱緣能夠隨隨便便把董公諱事的遺體埋下去嗎?

當然不能夠。

而且就算是土地的主人發善心,不讓董公諱事的遺體露屍野外,但是把董公諱事的遺體埋下去總是需要挖一個坑吧?

挖一個埋人的坑,沒有工具怎麼樣可以。

可是挖一個埋人的坑的工具在哪裡呢?

更何況,就算是有了送給董公諱緣挖一個埋人的坑的工具,還是無法使得董公諱事的遺體圓圓滿滿。

畢竟,董公諱緣是一個沒有幹活的人,如果完完全全的要求董公諱緣挖一個埋人的坑,不知道到了猴年馬月。

等待把埋人的坑挖好的時候,董公諱事的遺體已經是無法入土爲安。

董公諱事的遺體都已經完完全全的腐化,還怎麼樣入土爲安?

總而言之,依靠董公諱緣,董公諱事的遺體很難……很難!

怎麼辦呢??

董公諱緣看着父親董公諱事的遺體開始發呆起來。

過了一會兒,董公諱緣便是停止了發呆。

董公諱緣從包裹裡面找出來一件白色的衣紗。

然後,董公諱緣咬破了自己的手指頭。

接下來,董公諱緣便是用自己手指頭的鮮血在包裹裡面找出來的那件白色的衣紗上面寫上了“賣身葬父”四個血淋淋的大字。

在包裹裡面找出來的那件白色的衣紗上面寫上了“賣身葬父”四個血淋淋的大字以後,董公諱緣又從大槐樹上面折下來一個小小的樹枝。

董公諱緣把上面有着“賣身葬父”四個血淋淋的大字的那件白色的衣紗掛在了槐樹的樹枝上面,董公諱緣便是扶着上面掛着有着“賣身葬父”四個血淋淋的大字的那件白色的衣紗的槐樹樹枝跪在了大槐樹下,等待有好心人能夠把董公諱事的遺體入土爲安。

至於董公諱事,董公諱緣自己覺得,入土爲安就入土爲安吧?

第337章 剩者爲王第36章 孤家寡人第82章 老子的來歷第383章 牛郎不是牛郎第79章 再見親人第236章 囍第252章 陰陽家第9章 回首一笑百媚生第126章 悲催(十七)第229章 禍從天降第71章 脈象怪異第6章 七仙女再發雌威第19章 也是苦命人第67章 閉月第384章 七仙女下凡第304章 諸葛亮第367章 閉眼先生第83章 老子出世第226章 拳打腳踢第159章 相思病第383章 牛郎不是牛郎第102章 爆米花第173章 死亦有因第29章 解釋第148章 拜堂成親第274章 林黑兒第354章 返祖第24章 道可道第130章 悲催(二十一)第331章 楚懷王第252章 陰陽家第192章 犯迷糊第313章 鯉魚塘第132章 悲催(二十三)第259章 漢武帝第271章 白蓮教第281章 各有利弊第369章 奇人第191章 行會制度第287章 山不在高第35章 賜名第351章 妙計第203章 歷史沿革第323章 壓制受驚馬匹第63章 沉魚第102章 爆米花第170章 挑撥第154章 神交第125章 悲催(十六)第144章 破罐子破摔第327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79章 逃亡第350章 名門望族三百八十章 尼姑也有愛求點推收賞評第375章 祿星來了第373章 鬼啊第309章 鄧通第12章 七仙女大展神威第5章 聲勢駭人第366章 董永第82章 老子的來歷第237章 夢遊第251章 雜家第283章 王莽第191章 行會制度第182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173章 死亦有因第345章 傾城傾國第224章 嶗山道士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208章 小算盤第315章 衣服飛走了第131章 悲催(二十二)第50章 鐵嘴螞蟻第106章 事情的真相第160章 提親第264章 金丹第389章 如此相逢第160章 提親第224章 嶗山道士第195章 茶道第282章 霍光第270章 唐賽兒第178章 動亂第362章 董家的兒子摸不得第167章 一個漏洞第37章 三妻四妾第284章 劉邦第158章 “義學”惹的禍第324章 初次交鋒第121章 悲催(十二)第175章 千金第89章 葬禮第349章 科舉第118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九)第364章 銀河落九天第154章 神交第75章 奇觀第300章 趙飛燕第270章 唐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