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若琳郡主

“太后娘娘,您把這碗藥喝了吧!不然藥就要涼了。”李嬤嬤喝着熬好的藥。看着自己的主子明顯瘦了一圈兒,臉色憔悴的幾近慘白的樣子,心裡不由的一陣心疼。

想她李芯,當年若不是還是昭儀娘娘的太后救了自己。恐怕現在自己墳上的草都長老高了。

還記得當年,自己還是一個芳才人身邊的小宮女。就因爲先帝慕容復去芳才人院子裡時,多看了自己一眼。自己就差點被那位貴人活活的打死。

那板子打在身上真的很疼,沒有後臺,沒有靠山的自己。那板子落在身上真的是,實打實的打。一板子下去,便皮開肉綻了。何況說了是要打自己八十板子。

當時,李芯只是一個初進宮的小宮女。在家裡和和母親妹妹相依爲命。後來母親病了,家裡實在沒錢了。聽說李員外的女兒被內務府選中,要去宮裡當宮女。

李員外的女兒,要死要活的,死活不肯進宮當宮女。這時,李員外無耐之下,就想到了找人代替自己的女兒進宮。

爲了給母親籌錢治病的李芯,病急亂頭醫。於是便找到了李員外,聲稱自己願意代替李員外的女兒。條件就是李員外出二百兩銀子,並給自己的母親請鎮上最好的大夫看病。

李員外一看有人自動找上門來,願意代替自己的女兒進宮。很是高興,正好李員外的女兒名叫李蕊。比李芯的名字多兩個心字,李員外打點了一下選秀女的官差。

就這樣,李芯把李員外給的兩百兩銀子,給家裡的母親妹妹留下一百兩。自己揣着五十兩的銀票,以及五十兩散碎銀子,便順利的跟着官差進了宮。

進宮半年後,李芯收到了自己妹妹的來信。說是李員外那人還算守信用。不但出錢請大夫治好了母親的病,還給十三歲的妹妹定了一門好親事。李芯進宮那年十四歲。

說到這選秀女也有是區別的。在南召國只有大臣以及官宦人家的小姐,年齡在十四歲到十七歲的,並且才貌雙全的女子,才能參加選秀。而這些選出的秀女是要做宮妃的。也就是給皇帝挑的妃子,什麼才人、貴人、美人之類的。

還有一種,就是內務府所選的秀女,選的大多是富商、貧民清白人家的女兒。這些女孩兒年齡會偏小一些,年齡在十歲到十五歲。一般宮女年滿二十五歲就可以被放出宮出去嫁人。

當然也有在宮裡混的好的,你比如做到一宮主事的貼身宮女。或者直接做上女官。或者運氣好的,分到司善房、司針房、司制房以及司樂房或司藥房之類的。

這些司字輩的處所,就像電視演的一樣。負責各宮貴人們的吃、穿、住以及娛樂、熬藥之類的。一般這樣的小宮女都輕意的接觸不到各宮的娘娘。所以,晉升的機會比較慢。

宮裡最差的地方也就是浣衣局以及冷宮這兩個地方了。浣衣局,俗稱漿洗房。也就是專門給各宮裡的主子,漿洗衣物的地方。

本來,李芯是被分到浣衣局。當別人都認爲這裡是冷板凳兒的時候。李芯卻是開心的,因爲這樣自己在宮裡洗幾年衣服,等年齡一到,就可以出宮嫁人了。其實,在家裡李芯爲了貼補家用,也是經常給一些富貴人家漿洗衣物的。

而且,李芯的手很巧,薰得一手好香。就因爲一件衣服,李芯給衣服清洗乾淨後,按要求薰上了一股淡淡的寒梅香。一下子得了貴人的眼緣兒,直接從浣衣局到芳才人的玉芳齋。

憑着李芯薰香的手藝,一度很受芳才人的賞識。那時,先帝慕容復正沉浸在,揹着皇后娘娘,跟宮裡的妃子們樂此不疲的玩着偷情遊戲。這芳才人,還是憑着自己獨特的寒梅香,引起了先帝慕容復的注意。

先帝慕容復的鼻子很敏感,有一次他到芳才人的玉芳齋。在經過李芯身邊的時候,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野薑花的香味。出於好奇,先帝慕容復便多看了小宮女李芯一眼。

這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李芯能從不起眼的浣衣局,一躍成爲先帝新寵的貼身宮女,是因爲薰香。結果惹出大禍的,還是因爲薰香。

先帝走後,芳才人認爲是李芯背叛了自己。是想效仿自己拿薰香勾引皇上。所以,也不聽李芯的解釋,只想把李芯拉出去杖斃。可是又不想別人說她,小題大做。

所以,對外宣稱李芯偷了她的東西。還故意讓人把李芯拉到御花園裡行刑,要杖責李芯八十大板。這時,經過的劉蓮劉昭儀救了正在受刑罰的李芯。

因爲,昭儀劉蓮從李芯的眼晴裡,看到了委屈,以及不甘。正受寵的芳才人,可看不上這個雖然比自己身份高,卻並不受皇帝寵愛的劉昭儀。

但是,芳才人又不得不賣劉蓮的面子。誰讓人家劉蓮跟皇后娘娘走的近呢!就這樣,李芯被劉蓮要到了自己的身邊。李芯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昭儀娘娘劉蓮,那真是感恩戴德。

更是在劉蓮這位昭儀娘娘的使計下,不久後,芳才人被抓到與宮裡的侍衛通姦。還讓皇后娘娘等人抓了個正着。於是,這位芳才人便稀裡糊塗的成了杖下的亡魂。

當時,李芯當時就在現場,看着芳才人被活活的打死,心裡那叫一個解恨。不過,她從內心裡更是感激劉蓮這位昭儀娘娘。從此以後,更是死心塌地的成了劉蓮的死黨。

後來,可沒少幫劉蓮做見不得人的骯髒事情。包括直到劉蓮和明空和尚苟且,每次都是李芯放的風。李芯爲了報答劉蓮的知遇之恩,甚至放棄了出宮的機會。

李芯知道憑着劉蓮的聰明才智,以後肯定能夠出人頭地。不會止步於一個小小的昭儀娘娘。結果真的如她所料,劉蓮從昭儀做成貴妃,又從貴妃變成皇后,最後又一躍升級爲太后娘娘。

甚至在先帝病重期間,基本上把持了整個朝中的朝政。一直到孝帝慕容景成年,漸漸的孝帝開始展露頭腳。漸漸的開始與太后娘娘鬥法。這麼些年來,劉蓮的後宮風雲路。李芯可以說是一個親眼見證者。

李芯看着太后娘娘,這短短几天,鬢邊新增的白髮。內心裡也是不由的一陣傷感。這還是那個叱吒風雲,把持朝政的太后娘娘嗎?此時的劉蓮就是一個,脆弱的女人。

“太后娘娘,人死不能復生。!您一定要振作起來。您看,要不要奴婢接若琳郡主進宮?這若琳郡主也好久都不曾進宮來看望太后娘娘了。”李嬤嬤開口說道。

“李芯,若琳那個丫頭,儘管我很寵她。但是我知道那丫頭她並不喜歡我。因爲,她怕我拿她和其它劉氏女兒一樣,當成拉攏權勢的棋子。我知道那個丫頭喜歡楚王府的世子。可是那楚離都死了一年了。若琳那個丫頭還是對他念念不忘。

唉!這自古多情總被無情傷。兩個人誰先動情的那個人,總是最吃虧的一個。何況,楚離爲了他母妃的死,早就恨透了我們劉氏的女兒。別說他現在死了,就是不死,他也不會喜歡上若琳的。

其實,除了若琳,我也恨劉氏的所有女兒。你知道我爲什麼這麼恨劉氏的女兒嗎?”劉太后看着李嬤嬤開口說道。

李嬤嬤臉上顯出了遲疑的神色。這也是她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不知道爲什麼太后會讓劉氏家族的女兒,都做人家的繼室,或者妾侍!但憑太后的能力,完全是可以賜給那些大臣做正妻,最次也做個平妻吧!

只聽得太后沉思了一下繼續開口說道:“當年我外祖是一位名震幽州的富商楊成剛。在幽州一帶也算得上得高望重,小有名氣。他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一戶好人家。希望我母親能遇到一個真正對她好的如意郎君。

我的父親祖籍是離幽州不足一百里,一個名叫劉莊鎮的大家族。劉莊鎮的劉氏,是京都城劉氏的旁支。劉氏一直以養女兒爲榮,生了男孩兒反到要受到打壓。因爲,生了女孩兒好好調教,將來養大了,就可以調教成劉氏攀上權貴的棋子。

我的祖母只生了我父親一個男孩兒,所以在家族裡及其的不受重視。理所當然的,我祖父生了女兒的妾侍受到重視。久而久之便騎到了祖母的脖子上,爲所欲爲。就因爲,那個妾侍生了三個如花一般的女兒。

祖父對父親也是動則打罵,認爲父親不爭氣。反倒還不如庶出的叔父在祖父的眼裡吃的開。

我的父親,這個被劉氏家族打壓的嫡子,帶着自己的母親,逃離了家族。病倒在幽州城的破廟裡。

有一天,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我的母親楊紫鸞上香回來後,帶着丫鬟婆子,去破廟裡躲雨。這才救了重病的祖母,以及一身落破的父親。父親當時雖然落破,身爲讀書人的風骨與傲氣一點兒也沒有減少。

善良的母親把祖母和父親帶回了家中。又請來了大夫給祖母治好了病體。外祖父看到十六歲的父親,長得一表人才,氣宇軒昂。很是欣賞。認爲此子幾年後,只要參加科考一定能高中。

而且,人又極其的孝順。由其這一點外祖父很是欣慰。他覺得不管一個人,哪怕你再有本事,如果不懂得孝順父母。就連禽獸也不如。就這樣,在外祖父的資助下,父親得以繼續讀書。之後,父親從秀才考上了舉人,最後更是在殿試上名列前茅。

被當時的皇上親點翰林。年輕有爲的父親,被一位朝中大臣給相中了。他想讓父親給他們家做倒插門的女婿。結果可想而知,父親想也不想就回絕了那位大人。

於是,得罪權貴的父親,就這樣在翰林院裡坐起了冷板凳。後來,在京都城的劉氏知道後,狠狠的責罵了父親好一通。說父親不懂得變通。完全可以休了母親,另娶那位大臣的千金。

不論劉氏的族人怎麼說,父親都沒有背棄過母親。而此時,母親已經生下了我的哥哥劉方和我。那年哥哥剛剛七歲,我也只有四歲。母親和父親很是恩愛。可是劉氏族人,認爲我的母親楊氏拖了父親的後腿。

我的母親再次懷了生孕,也就是德妃劉燕的父親,我的弟弟。一個劉氏家中的家輩,更是仗着自己的輩份,賜給父親兩個通房丫頭。父親認爲長者賜,不可辭。

於是,就收了那兩個通房丫頭。在母親生下弟弟後,那兩個通房丫頭,也懷了身孕。只比弟弟小了不到一歲。就這樣,那兩個通房丫頭不久後相繼生下兩個女兒。

父親當時,倒也沒有區別對待。沒有因爲她們生了女兒,就優待她們。只是把她們兩個擡了姨娘。分利和以前也差不了多少。可這兩個姨娘,心裡很是不服氣。

因爲,她們看到在劉氏家族裡的妾侍,只要生了女兒,就會很受夫主的寵愛。所以,她們便不服氣。於是乎,便三天兩頭的鬧妖蛾子。總在父親的耳邊挑撥離間。

久而久之,父親和母親之間也產生了隔閡。有一次,那兩個庶妹更是差點把弟弟推到,後花園的荷花池裡淹死。可是,父親第一次,沒有站到母親和弟弟這一邊,心裡反到偏向了兩個庶出的妹妹。

曾幾何時,父親已經被劉氏族人給洗腦了。抑或得在翰林院坐的冷板凳的時間太長了,也許時間磨滅了父親當年的雄心壯志。最後,母親和父親之間在有心人的挑撥下隔閡越來越大。

不久後,母親便鬱鬱而終了。不久後,劉氏的族人又給父親續了弦。是劉氏族長遠房的一個侄女。

五歲的我被接到了幽州的外祖家。也就是在那時,認識了張令山兄妹。她們被繼母欺負的連飯都吃不飽,直接餓暈在外祖家的後門外。

我的父親沒想到在那時,就動了培養我,以後好送入宮中選秀的心思。而一向寵我的外祖父,也和父親不約而同的下了這個決定。

父親是想讓我成爲他晉升的籌碼。而外祖父,是想讓我有朝一日,出人頭地之後,向劉氏的族人討還我母親的血債。外祖父直罵自己瞎了眼,怎麼就看上了父親這個白眼狼。他說:上樑不正下樑歪,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一點都不錯。

雖然我百般不情願的情況下,還是入了宮。我無法忘記病榻上的母親,白着臉暗自垂淚。更無法忘記那時的父親卻陪着他的小妾,以及我的兩個庶妹歡聲笑語。可是我們兄妹三人,父親卻很少問津,只是交待奶孃好好照顧我們。

繼母進門後,更是變本加厲的折騰,可惜那個女人不曾生下一男半女。知道爲什麼嗎?是我給她下的絕育的藥。因爲我恨她把弟弟養的,四六不分,只知道兒女情長。

而我的大哥劉方便很早的出門拜師學藝去了。大哥曾說只有自己學了武功,纔不會受別人的欺負。也只有學了武功,纔可以保護自己的弟弟妹妹。

所以,在我入宮慢慢的搬倒眼前一個個絆腳石的時候。不忘好好的照顧劉氏一族的女兒們,反正她們本來就是劉氏家族培養出來的棋子,正好物盡其用。我又何樂而不爲呢!

是,我恨劉氏一族的女兒們,因爲,父親的那兩個妾侍就是他們的棋子。沒想到他們盡然把棋子用在了自己人的身上。以至於我的母親英年早逝。

這是他們劉氏一族,記恨母親當年拖了父親的後腿,沒有讓父親攀上高官所付出的代價。其實,他們早就想換一個聽他們話的女人來代替我母親的位置。因爲,只有我的母親反對把女兒們當棋子培養。

她只希望自己的兒女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長大。我的母親她是一個很傳統的賢妻良母,她不是不能接受父親的妾侍。只是後來,我才明白,這後宅的女人一多,你也就不想安安靜靜的過日子了。那句話說的非常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永遠不是好士兵。

在我坐上貴妃娘娘的位子後,我命人親手處死了那兩對母女。是她們的心太不安份了。爲了自己的目地,不惜害死我善良的母親。

這時候,我看着曾經趾高氣揚的劉氏族人,匍匐在我的腳下。心裡一點兒也感覺不到開心。因爲,不知何時,我也變成了和他們一樣的人。也學會了爲達到目地不擇手段。

李芯,你說我是不是一個無心的人。硬是憑着自己對張令山的恩情。讓他破了佛家的戒律,成爲了我爭權奪位道路上的一顆棋子。我知道小山子哥哥,他是真心愛着我的。

爲了我,他可以放下清規戒律;爲了我,他可以義無反顧的爲我去做任何事情。哪怕燃燒掉自己的整個生命。我不是不知道他的作法會傷及到自己的身體,可是我卻沒有勸阻。

只是在他死去的那一刻,我纔看清楚我自己的心。我以爲我從小看到父母的感情,恨透了這世間的男人。我以爲我這輩子,都不會愛上任何一個男人。

可是,我的心好痛,可惜現在我明白的有些晚了。原來,一個女人最該珍惜的便是眼前人。可是,我卻在他死後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現在心痛的不能自抑。我一定要爲令山報仇雪恨,讓慕容景父子血債血償!”劉太后哭的稀里呼啦。說到最後,更是咬牙切齒。

恨不得把慕容景父子,生吞活剝了。可是,李嬤嬤看到劉太后的身體狀況,根本就不敢告訴她明空大師的死狀有多悽慘。那可是五馬分屍呀!

這要是讓太后知道,太后娘娘非心疼死不可。唉,算了,還是以後再說吧!

“李芯,你去給那個人傳信,就說在外面的皇后娘娘當年生的小公主是‘靈鳳之體’,是持有‘鳳血’的人!讓他們鑄劍山莊的人,去找那個命硬的孽障吧!”李太后靠在牀上再次開口說道。

“太后,您是不是早就打算好了,用這招借刀殺人之計。其實,不管那躲在外面的小公主,是不是‘靈鳳之體’。您都會說成是‘靈鳳之體。’這樣,讓孝帝慕容景和鑄劍山莊的人對上。咱們好坐山觀虎鬥!

再說,江湖中人一向不按常理出牌,這要是殺了或者整殘了小公主,咱們那位情聖皇帝夫婦還不得給疼死呀!呵呵,到時候就看是鑄劍山莊的人利害,還是他孝帝慕容景更強了!太后這一計果然高明!奴婢實在是佩服!”李嬤嬤一臉崇拜的看着劉太后說道。

“還有,奴婢還用傳若琳郡主進宮嗎?您要不要看一下若琳郡主,怎麼說她也是您跟明空大師的親生女兒。這母女連心,何況您現在又認了她爲義女…”李嬤嬤沉思了一下,接着說道。

劉太后想了一下,這才說道:“傳吧,哀家也好久沒見那個丫頭了。這丫頭今年也十四歲了,到明年五月就該及笄了。哀家也該給她賜一門好親事。

也不枉我和她母女一場。雖然她當年來的不是時候,可好歹也是我和令山在這世上的唯一骨血。罷了,你去傳她進宮吧!”

此時的客棧“請少主贖罪,屬下不該自作主張,出面幫助明空和尚。屬下只是看出那明空和尚有一些道行。

這纔想賣他個人情,以後讓明空和尚爲我們鑄劍山莊所用。誰知道,那慕容誠和那個胖乎乎的小老道,他們二人身上都有一把叫做‘槍’的暗器。我們不僅沒能把明空和尚的屍體搶回來。而且,出手的手下全部被對方給打死了。對方的暗器實在是利害,只要打中要害,那決對是一槍斃命。我們鑄劍山莊,做出過不少的神兵利器。老祖宗留下來的兵器以及暗器譜上,從來沒有見過那個叫做‘槍’的東西。”

火紅狐裘的妖冶少年,鑄劍山莊的少主楊少龍,看着跪在地上,一臉內疚的袁凱。這纔開口說道:“袁叔,你不用請罪,起來吧!你也是出於好意,想爲咱們鑄山莊招攬人才。所以,纔派人出手幫助明空和尚。

咱們本來答應跟劉太后合作,就已經和孝帝慕容景父子對上了。這次交手讓我們提前發現他們所擁有的暗器。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樣,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其實,當初父親也曾想過招攬明空和尚,江湖中人都說那明空和尚道行高深,能掐會算。懂占卜之術,能夜觀星象,傳的神乎其神,都說他是個能人。只可惜對方爲劉太后所用,當了一個什麼勞什子國師。瞧瞧!現在又如何?國師?哼!還不是讓咱們這位十一歲的太子殿下搞的身敗名裂。

早知道有這樣的結果,那和尚當初還不如投靠咱們鑄劍山莊呢!朝廷向來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翻臉不認人的事情,這官府可沒少做。

明空有這樣的結局,他是自找的。活該如此,一個破了清規戒律的和尚死就死了。我們鑄劍山莊早晚都會稱霸武林,乃至整個江湖。武林盟主之位,這麼多年,也該換個人做了。”

“少主,劉太后那邊倒是信守承諾,來消息了!”袁振着一封信箋走了進來。

楊少龍接過信箋展開一看,一下子便樂了。心想:原來如此!

“哼!我就說這孝帝慕容景,不會無怨無故的不跟咱們鑄劍山莊合作。原來流落在外的小公主,孝帝慕容景的愛女,竟然是‘靈鳳之體’。這就說的通了,皇后娘娘所出的嫡公主,金枝玉葉,怎麼可能會捨得讓我們取他寶貝女兒身上的‘鳳血’!”

“少主,劉太后的消息可靠嗎?我們去哪裡找那位流落民間的小公主?”袁振開口說道。

楊少龍看了一眼,一臉單純的袁振,這才說道:“怕什麼,太子殿下既然敢滅掉了明空和尚,那麼當年的妖孽轉世便不攻自破了。我想不久後,這位流落民間的小公主就該出世了。

袁叔,你趕緊派人去查那小公主的下落。我們一定要在孝帝和太子接小公主回宮之前,找到她。然後,把她帶到我們的鑄劍山莊,爲母親解毒。

我不管她是什麼身份,別說她是公主,就算是皇帝。只要能救我母親,我也一併把她壓到鑄劍山莊。”

“是,少主,屬下立刻讓人去查那位小公主的下落。”袁凱說完便走了出去。

袁振聽了自己少主的話,心裡不由的有一絲絲爲那位流落民間的小公主心疼。那麼小何其的無辜,劉太后和明空和尚,爲了打擊帝后。小公主差點就成了政治下的犧牲品。這好歹有忠心的護衛捨棄自己的孩子用了掉包計,這才躲過一劫。

可是現在又被自家少主惦記上了,也不知道這位小公主的命是幸還是不幸?

——

吏部尚書劉大人的夫人李氏臥室裡,這時一個婦人。正品着茶,看着傳太后懿旨的小太監。開口說道:“勞煩公公久等了,實在是最近琳兒身體不適。要不您先回宮。我讓琳兒明天身體稍好一些,就讓她進宮去覲見太后娘娘。”

這位劉尚書的夫人一使眼色,身邊的一個婆子,立馬塞給小太監一個鼓鼓囊囊的荷包。太監小安子用手掂了掂荷包的份量。眼睛立馬眯成了一道縫兒。不由的笑眯眯的說道:“好,劉夫人,既然若琳郡主身子不適,那明日進宮也是一樣的。

太后娘娘也只不過是身體不適,有些想念若琳郡主了。只不過是想找個人進宮去嘮嘮嗑,說說話!也沒什麼大事,雜家這就先行回宮了。一定會幫劉夫人解釋清楚的。您只管放心就是!那雜家就告退了。”太監小安子揣起荷花,一甩佛塵這才高高興興的離開了劉府。

“公公您慢走!”伺候劉夫人的婆子,把太監小安子直接送出大門才走了回來。

一進屋了,只聽得啪的一聲。自己的主子劉夫人便把手裡的茶杯給摔了個粉碎。張媽趕緊命丫鬟,收拾打掃了地上的茶杯碎片。接着又讓下人都退了出去,這才重新給劉夫人重新沏了一杯茶。

開口勸道:“夫人,您消消氣。這太后娘娘喜歡咱們家若琳小姐,也是一件好事。這頂着太后娘娘義女的名頭,將來也能選個好人家不是?再說,自從若琳小姐被封了郡主。

那幾個小妖精就再也不敢在老爺面前挑刺兒了。您又何必生這麼大的氣呢?”

“張媽,我生氣,是氣劉太后以及太后黨。我們家老爺是中立派,不靠他們太后黨,也不沾保皇派。只想正正經經的爲老百姓多辦幾件實在事。雖然老爺也姓劉,可是我們家跟她劉氏一族早就是八杆子都打不着,拐了不知道多少道彎兒的親戚了。

我是擔心她劉太后打琳兒的主義。這說出去她太后算是琳兒的祖姑母。這要是跟劉太后走的太近,就會被人定義爲太后黨。劉家的女兒就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我可不想我的女兒,給她劉太后做棋子兒。你看到過幾個劉家女過的幸福過。不是繼室,就是小妾,這琳兒頂着一個郡主的名頭。將來劉太后讓琳兒去和親,也不是不可能。

其實,我私心裡是希望保皇派鬥贏太后黨的。最起碼皇上是一個正人君子,他不會讓咱們南召國的女兒去他國和親。

你還記得多年前,皇上說的那句話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我當時聽到真是醉了。這纔是我們南召國的皇帝陛下。年輕有爲,不爲強敵。更是阻止了太后讓長公主的和親的決定。我佩服咱們的皇帝陛下。

自從琳兒被劉太后封了郡主,我的心就沒有踏實過一天。那可是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女兒呀。我怎麼能拱手讓與她人。可是,這事實比人強,我又沒有辦法阻止琳兒進宮。

這劉太后也真是的,自己沒本事生不出孩子。就想搶我的女兒,她憑什麼?要不是跟他們劉家沾親帶故的,那楚王世子能看不上我家琳兒嗎?唉,楚王世子,也是個可憐的孩子,多好的一個孩子,就這麼沒了。

我知道琳兒她還是忘不了對方。可這人死不能復生,咱們也不想呀!我都勸過琳兒那孩子多少回了。可是這孩了就是一根筋。怎麼也聽不進去。

算了,你去告訴琳兒,就說太后讓她明日進宮呢!終歸咱們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說句不好聽的,我真希望她早點去西天陪伴如來佛祖。省得老是惦記我的女兒。我寧可我的琳兒,只做一個官家千金,也不稀罕她做什麼狗屁郡主。”劉夫人試一下,眼角的淚珠說道。

“夫人,你就放寬心吧!若琳小姐,一定能走出楚世子的陰影的。咱們若琳小姐,要纔有才,要貌有貌的。是不會缺少好兒郎追求的。等明年若琳小姐一及笄。說不定那上門提親的媒婆都得把咱們家的門檻給踢破嘍。

再說,咱們家老爺是中立派,這是滿朝文武皆知的事情。不會被人家輕易定成太后黨的!奴婢這就去跟若琳小姐說一下,明天進宮的事情。”張媽說完,在心裡嘆了一口氣,這才轉身走了出去。

唉,這要是夫人知道當年夫人生下的是個死胎,還不得傷心死。這夫人進門好幾年肚子都不曾有動靜。於是老夫人便給老爺賜了兩房妾侍。可是,夫人好不容易懷上了身子,誰知道生下來,又沒成。好在老爺當天晚上,在門外撿了一個棄嬰,頂替了夫人所生的孩子。

可是,這是誰這麼狠心,把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扔在了自家的門口呢!難道不會是…?不,不可能,一定是自己想多了。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夫人到時候,真不知道夫人受不受得了。

一個恨透了劉氏一族的人,卻養了仇人的女兒。不,不會的,再說老爺可是跟劉氏一族斷絕了關係的。更是脫離了劉氏的族譜。希望自己想的不是真的。

“啪!”張媽狠狠的打了自己一巴掌,心說:讓你這個老貨,再胡思亂想。若琳小姐怎麼會是那個人的女兒呢?不可能的。這要是是她的女兒,那孩子的父親又是誰呢?

不,不可以,這要是解開了小姐的身世,恐怕小姐也再難活在這個世上。一個生父不明的野種,是不被世人所認可的。算了,但願不是自己想的那樣。

張媽一再勸自己不要胡思亂想,可是這腦子裡就是不停的出現各種畫面與想象。張媽一邊走,一邊搖頭。不知不覺間就走到了後花園的梅林裡。

這場暴風雪,倒是提前催開了初冬的寒梅。一樹樹火紅色的紅梅屹立在風雪中,是那樣的傲然綻放。開的是那樣的嬌豔。

忽然,梅林中一個穿着銀色斗篷的少女,正在梅花林中。直看的張媽不由的看呆了眼睛。若琳小姐長得可真美。也不知將來,有哪家好兒郎能娶到這麼國色天香的佳人?

劉若琳站在梅林中,呆呆的發着愣。那天在娘娘面前救下那個小道童的男子是世子哥哥嗎?雖然這麼長時間不見,他長高了不少。臉上也做了易容處理。可是自己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

他盡然對懷裡的小道童呵護備至。眸子裡顯現出了無盡的溫柔體貼。自己是不會看錯的。難道世子哥哥是個斷袖,喜歡的是禁臠幼童。所以,纔會看不到自己的一腔真情。不是因爲自己是太后的侄孫女抑或者義女。

可是,即便世子哥哥喜歡的是男人。可是,還是無法改變自己喜歡他的事實。既然世子哥哥不願意讓別人知道,他還活着。那自己就給他保守秘密好了。

只要他過的開心,自己一定站在原地默默的等候着他。不管等多久,只要世子哥哥一個轉身,一個回首。終有一天,他會看到自己的。

劉若琳看着面前的梅林,眼前彷彿看到了楚離,就像抱小道童一樣的,抱着自己在梅花林中翩翩起舞。

“世子哥哥,琳兒好喜歡你喲!我願意等你一輩子,不是一生一世,甚至生生世世。只要我能做你的新娘,死也甘願!”正在幻想中的劉若琳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那真是人在花中笑,人比花更嬌!

“郡主,郡主,若琳小姐!”張媽叫了好幾聲,劉若琳才反應過來。

“啊?張媽是你在叫我嗎?是母親讓你來的嗎?可是找我有什麼事情?”劉若琳臉上不由的一臉羞紅的開口問道。

“郡主,剛太后娘娘派人來宣懿旨了,讓您明天進宮一趟!”張媽說道。

劉若琳聽了,臉上並沒有顯出高興的神色。面無表情的說道:“噢,你去告訴母親,就說我知道了!”唉,自己爲什麼要和太后一樣姓劉呢!這要是自己的父親姓王或者姓李,哪怕姓孫或者任何一個姓該多好!

第28章 奇思妙想第80章 陰謀陽謀第16章 討價還價第57章 親戚, 離別第207章 好心有好報第90章 劉若琳之死,鴛鴦短劍第204章 出人命了第44章 爭執第171章 陰謀起第68章 過大年第58章 孕事風波第116章 驅逐,皇帝輪流坐第135章 陰謀起第180章 宮鬥無處不在第55章 玩紙牌鬥地主微藍新文冒牌縣官鬥地主求收第168章 平空消失的糧草第137章 虛驚一場第152章 返回雁門關第29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8章 去鎮上趕集第158章 突厥偶遇微藍新文冒牌縣官鬥地主求收第64章 初次交鋒第49章 說服第174章 赤火金蓮第2章 抵制娃娃親2第186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153章 和尚道士來襲第135章 陰謀起第85章 夜遊豐都城第91章 厭勝之術第65章 揭漏真面目第137章 虛驚一場第20章 生意上門第11章 童養媳第11章 童養媳第193章 出謀劃策第159章 發現端倪第196章 王三公子第189章 七星連珠第133章 進展第6章 人狼大戰第15章 天上掉下個美男子第167章 對抗與較量第117章 魚蝦一網打盡第69章 拜年,事發第96章 武林大會2第4章 抵制娃娃親4第181章 聽牆角第171章 得勝還朝第78章 一家四口團聚第62章 皇宮往事第169章 陰謀奪舍,爭執第162章 靈霧山聖泉第85章 夜遊豐都城第110章 教養嬤嬤第203章 宮鬥進行時第102章 親人,暗涌來襲第83章 神仙姐姐的由來第147章 娃娃兵出征第152章 返回雁門關微藍新文冒牌縣官鬥地主求收第182章 宮心計第47章 衝突第80章 陰謀陽謀第66章 侯府軼事第160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208章 交出兩個孩子第59章 杳然樓東家第124章 陰謀起第142章 三頭蟒蛇第112章 春年宴大戲第186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113章 談判第36章 反轉第39章 禮物第85章 夜遊豐都城第193章 出謀劃策第11章 童養媳第187章 冤家路窄第132章 好奇害死貓第141章 亂套了第171章 陰謀起第90章 劉若琳之死,鴛鴦短劍第68章 過大年第111章 魚蝦冒泡第55章 燕氏姐妹第114章 跳樑小醜第141章 亂套了第112章 春年宴大戲第66章 侯府軼事第17章 收穫第174章 赤火金蓮第34章 求情第201章 利益算計微藍新文家有賢妻錦繡小農女求收第47章 衝突第45章 偷窺第95章 武林大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