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

秦琬頗喜江菲天真爛漫,見狀就捏了捏她的鼻子,笑道:“這事你不用管,我會和蘇彧好好說。”

好好說,你們兩個的相處,能稱得上“好”麼?分明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江菲眨了眨眼睛,想說什麼,秦琬點了點她:“倒是你,多和蘇蔭說點話,我的耳根也就清靜了。”

“我纔沒——”江菲本想反駁,迎上秦琬的目光,忽然卡了殼,眼睛轉了轉,既有些得意,又有些泄氣地說,“這次本就是他的不是,他再不服軟,我就……我就回孃家!”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全都笑了起來。

江菲才嫁進來不足兩個月,已經蘇蔭拌了十幾回嘴,回了三趟孃家。承恩公雖知這樣不大好,卻捨不得對中年才得的小女兒發脾氣,老夫人和承恩公夫人也頂多說江菲兩句,再給蘇家賠不是。江菲有親人的支持,三個嫂子都對她很好,她纔不怕蘇蔭呢!

“好啦好啦!小傻瓜,記住啦!這事你別說!尤其不能和蘇蔭提。”秦琬拍了拍江菲,叮囑道,“明白了麼?”

江菲乖乖答應了下來,旋即就忘到腦後,好容易與蘇蔭和好,不經意就帶了出來。蘇蔭連一沉,不悅道:“你怎麼也學那些長舌婦人,說大哥的不是?”

見蘇蔭這樣兇,江菲反倒來了火氣,也拔高聲音:“我說的難道有錯?分明是他自己始亂終棄,不安好心,還要縣主給他收尾……”夫妻倆再次不歡而散,江菲也不含糊,隔日就回了孃家訴苦。

這一次,承恩公終於拉下臉來訓斥她,勒令她立刻回蘇家!爲何?魏王被罰的事情,已經徹底傳開了!

江家立身多年,未見惡評,靠得就是這份信譽。只要和江家的人訂了親,只要不是因爲被謀反而抄家滅族,哪怕你家人下了獄,家業沒落,身上連件乾淨衣服都找不到,江家也照樣履行婚姻承諾,從未有過背信棄義之舉。魏王風光之時,女兒受了薄待,江家人不是軟柿子,自會打上門去,這等時候,卻萬萬不能背上落井下石之名!

順帶提一提,楊氏的事情,也傳開了——蘇家人倒是想捂,可門口那麼多人看着,秦琬又沒有遮掩楊氏下落的意思。據八卦人士打聽,咳咳,不對,是坊間傳聞,皇長子雷霆大怒,不復平素的溫文爾雅,險些要抄傢伙把女婿給砍了。好在侍從跪勸,王妃攔着,縣主派人帶了口信,皇長子殿下才沒用他的花拳繡腿去挑戰蘇世子的十年苦練。

百姓不過看個熱鬧,聰明人卻想得有點多,譬如新上任的首相徐密徐大人,神色就很沉重。

皇家無小事,尤其是聖人和幾位皇子的態度,更是重中之重。皇長子與魏王的友好合作持續了好幾年,這時候鬧出民女千里尋夫的醜事,究竟是太過湊巧,還是有人蓄意安排?皇長子若想和魏王拆夥,於朝政又是一番動盪。

徐密能夠位極人臣,被聖人所倚重,才華、心計、品行自是樣樣不缺,察言觀色和掩飾心思的本事也登峰造極。故沒人知道,這位徐首相的骨子裡其實有種八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執拗。

這也是歷史拐了個彎的緣故,若沒有莫鸞和沈曼的一換,徐密這個大夏首相會以最慘烈的方式名留青史——爲阻止魏王開啓已經封閉的泰陵,打擾聖人與穆皇后的安眠,只爲讓鍾婕妤與聖人合葬。徐密在反覆進諫無效,長跪不起無用,再糾纏下去自己都要成庶民的情況下,血濺太極殿。

至於他的身後事……不說也罷,若不是徐首輔死得太冤枉,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感同身受,跟着裴熙一起罵魏王。

能幹得出“死諫”這種事的首輔,對正統何等維護,可想而知。張榕是做個御史大夫,礙於身份,不得已擺出支持正統的樣子,徐密則恰恰相反。表面上,他順着聖人的意思來,畢竟聖人是明主,一舉一動都是經過深刻考慮的,內心裡,他卻對皇長子還活着,聖人卻別人來繼承江山的做法不怎麼苟同。

再說了,聖人立得要是樑王、齊王,哪怕不是嫡出也不是長子,徐密也認了。這兩位品行、政績上都挑不出什麼毛病,生母也是一等一的淑女,服侍聖人極久,皆是朝臣都沒半點異議的三夫人之一,換做魏王,那就得折扣,折扣,再折扣了。

徐密在中樞近二十載,位極人臣卻膝下荒涼,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打這方面的主意。說媒的,送妾的,要過繼的……就連徐密的宗族,眼饞想做徐密兒子的也不止一個兩個,但他固執啊!一句“吾不欲令爾等骨肉分離”,便堵得所有人沒話說。

很顯然,在這位相爺的眼裡,髮妻是要敬重的,湊上來的女人是該打發的,上着趕着做他兒子,或者想把兒子送給他的人,心思都是不純正的。鍾婕妤的品行已爲朝臣所詬病,魏王的手段也談不上堂皇大氣,落在徐密眼裡,未免格局不夠。如今先有樂平公主不敬兄長,再有飛馬賊舊部的來歷說不清楚,如今又來了一樁弱質女流千里尋夫,對魏王的人品,徐密徐大人頗有些質疑。

不,準確地說,聖人從來不考慮皇長子繼位一事,徐密早就一千一萬個不甘心,礙於聖人心思,不好明說而已。甚至不敢表現出來而已。

徐密夫人見徐密愁眉不展,關切地問:“可是朝堂又有什麼事?”

若不是就任地方的時候,徐夫人陪徐密吃了太多的苦,也不至於傷了身子,未有所出。夫妻相濡以沫多年,早沒有半點隔閡,徐密揉了揉太陽穴,據實以告:“與那幾位有關。”

徐夫人會意,明白丈夫說得是諸王。

徐密考慮皇位繼承人,尚要琢磨一下正統和能力孰優孰劣,聖意與前途、名聲相比哪個重要,一旦選定了,需在什麼事情上展現自己的傾向……等等等等,徐夫人卻比丈夫實在很多。

鄧疆覬覦首相之位,謀求中書侍郎一職,一直給徐密找麻煩的事情,徐夫人是知道的。哪怕鄧凝一直不受寵,好歹也是金冊玉牒上記載的魏嗣王妃,翌日魏王登基,魏嗣王是聖人欽定的嗣王,又是魏王的嫡長子,太子之位當之無愧。按照常理揣測,哪怕是給太子臉面,也不會輕易動太子妃的孃家人啊!

政治上的彎彎繞繞,徐夫人沒那麼通透,卻明白一個很樸素的道理——敵人抖起來了,自家就要遭殃,故她極爲誠懇地說:“那幾位的事情,咱們干涉不了,我只說一句,晉王妃和縣主多好的人啊!”

沈曼懷着身孕,聖人特許她可以在京中待產,她卻要跟着秦恪流放。這等高義和忠貞,恰恰是男人極爲讚賞的品質,至於秦琬……徐密正有些不解,便問:“那件事是真的?”

在徐密看來,皇長子要和魏王拆夥,就不能拿唯一的嫡女壓在蘇家當肉票。大夏雖民風開放,和離、再嫁都是尋常,可魏王正落難,皇長子若要好名聲,就不可能會挑這時候撇清干係,除非出了一件輿論往秦琬一邊倒的事情。誰料竟有這麼巧,頭一天永壽坊大火,魏王被奪了職權,第二日就鬧出這種事?未免也太巧了吧?

徐夫人不知丈夫的疑慮,嘆道:“比珍珠還真,永壽坊不是發了大火麼?事涉飛馬賊,金吾衛豈能不如臨大敵?家家戶戶排查過去,客棧茶樓酒肆更是無一疏漏,見此女孤身一人帶着個孩子,十分可疑,便上前盤問。”

若沒有那場大火,楊氏想要找人也是兩眼一抹黑,即便求助金吾衛,也未必能被帶到蘇家門口,讓大家看了一出大戲。實在是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啊!哪怕得罪蘇家,也不能被糊弄過去,萬一放跑了飛馬賊的同黨,他們找誰哭去?

夫妻多年,徐夫人最明白丈夫的性子,又將秦琬如何對待楊氏給說了出來,感慨道:“換做旁人,誰能這樣寬厚?”抱着孩子找上門的女人,即便不當場發作,也會將對方留下來磋磨,或者遠遠打發走,眼不見心爲淨,哪有這樣細心周到的?

女人要地位穩固,在男人身上下功夫,給別的女人使絆子,這些都是尋常。能厚待丈夫別的女人,必定是要被男人讚美的,誰讓男人自己既要三妻四妾,又不想後院失火呢?歷朝歷代選皇后,總少不了一個條件——有母儀天下之風。簡單說,五個字,寬容,不嫉妒。

徐密一想,覺得也是,忍不住琢磨開了,心道你們拆夥的話……也未嘗不可啊!

在徐密心裡,無嫡立長,天經地義。別的皇子做了皇帝,兄弟們誰都不服氣,只有皇長子登基,方能定天下人之心。當然了,他身爲首輔,自不會像旁人那樣,急吼吼來句“請立太子”,然後被聖人趕回老家吃自己。究竟該怎麼做,還需好生籌謀纔是。

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一十九章 高麗之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施以恩德第二百四十六章 代王心思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都護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六十六章 人心難測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二百四十三章 葉護思摩第一百一十七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一百九十八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零八章 資源互換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二百七十三章 六親不認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三十八章 郡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本性難掩第兩百五十六章 酒酣耳熱第六章 賢惠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子之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何謂權貴第二百二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八十章 不敗之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舉座譁然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細如髮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到失去第九十八章 天降祥瑞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第三百零六章 算計成空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二百零一章 見微知著第三百六十三章 女學秩序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一百一十七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第二百二十九章 千金買骨第五十一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一百八十四章 苦心造詣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二百四十章 涼薄非常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四百三十四章 斬斷親緣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一章 無奈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十章 趙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三百六十八章 吾行吾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二百八十七章 雷霆震怒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域玉遲第十四章 折衝第二百二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家無情第十章 趙九第三百一十一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二十六章 恭王舊事第四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二十六章 敲打第五十一章 天家父子第十九章 生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四百零六章 主戰之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身犯險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宮寵妃第三百九十六章 生不同衾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一百九十八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