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女帝師三(55)

【第三十八節 括囊無咎】

芳馨候在儀元殿外,見我出來,忙爲我披上斗篷,卻抱着一隻青瓷雕花手爐猶豫着要不要給我。我笑道:“正覺得有些冷,拿過來吧。”春夜和風中有周密隱藏的寒意,將手爐抱在懷中,方始有篤實的溫暖。

芳馨笑道:“知道姑娘怕冷,就備下了,想不到真用上了。”說着命小丫頭好生提着燈,扶我下了石階。出了定乾宮,又問道:“姑娘怎麼這樣快便出來了?奴婢以爲還要等好一會兒呢。”

以乍熱的指尖揉了揉眉心,鼻尖有虛浮的暖意,愈加覺得頭重腳輕,“說得好好的,被掃了興致。”

芳馨一怔:“奴婢纔剛看到一個臉生的女子進了寢殿,不過一會兒已經派小丫頭出來看了好幾次,最後彷彿託李公公去御書房看。莫不是那位女御……”

我一哂:“黃女御不是等得睏倦,都睡着了麼?如何還能託李公公去御書房?”

芳馨道:“奴婢可以斷言,那位黃女御絕沒有睡着。”停一停,又道,“李公公爲何要這樣說?陛下還在忙碌,女御卻睡着了,極有可能被送回去的。”

我冷冷道:“幸而我開聲留住了她,還險些被怪罪。倘若黃女御並沒有睡着,卻無端被送了回去,姑姑說,她該恨誰呢?”

芳馨微微一驚,掩口道:“是姑娘……”

我駐足嘆息:“李演分明是要我結怨於後宮。”

芳馨搖頭道:“奴婢不明白,李公公爲何——”忽然醒悟過來,“難道是因爲老大人,所以怕姑娘報復他麼?”

掌心的熱度貼着眼皮,心中卻是冰冷清明:“李演的兄弟李湛之當年將我父親騙出長公主府,致我父親被擄入陸府而死,如今我日日在御書房後面坐着。他大約是怕我報復他,所以意圖使後宮的讒言驅逐我。哼,人老了卻還這樣想不開。”

芳馨忍不住罵道:“這個老挺屍的——姑娘可從未虧待過他。”

我笑道:“姑姑何必罵他?他老了,又沒個親舊,獨自在宮裡奉承也是可憐。說到底,不過是想安度晚年罷了。”

芳馨冷笑道:“姑娘好心,倒同情他。依奴婢說,趁着聖上喜歡,不如想辦法趕他走。”

我笑道:“姑姑這話便有些意氣用事了。李演是陛下的心腹,又是自幼服侍的,情分非比尋常,豈是我能趕走的?況且我纔到定乾宮便着急忙慌地驅趕老人,未免不堪。說到底,李湛之之事是聖意,怨不得李演。”

芳馨道:“那便由他去麼?”

玉茗堂燈光在望,我心頭一鬆:“他要什麼,便給他。極小的事情,何必多樹敵?”跨進漱玉齋的門,只見綠萼迎了上來,我笑道,“小錢睡了麼?對他說我在西廂等他,有差事交給他辦。”

第二日用過早膳,正要去定乾宮,只見芳馨走了進來,秉開兩個爲我更衣的小宮女,輕聲道:“纔剛簡公公悄悄派了個人來告訴奴婢,說昨夜侍寢的黃女御已經被打發出宮了。”

我聽了心中一陣嫌惡,一陣哀涼:“好好的怎麼會打發出宮?”

芳馨微微遲疑,臉一紅,附在我耳邊說了一句,末了道:“聽簡公公說,黃女御就這樣呆坐了半夜,陛下也不准她回去。”

我怔了片刻,嘆息道:“小小年紀,也真是可憐。”

芳馨道:“奴婢就怕宮裡人以爲黃女御是因爲姑娘的緣故被趕出宮的。”

我淡淡道:“黃女御又不是沒有在定乾宮過夜,服侍不周,怨不得別人。”

芳馨面有憂色:“就怕李演出去胡亂說話。”

我搖頭道:“昨晚陛下已識破了我的用意,只怕李演的心思也瞞不過。他不敢胡說。只可憐好好一個姑娘,還沒得恩寵便無端端被趕出宮去做苦役。”說着將一枚青玉鐲子套在左腕上,“日後姑姑若得閒,就看顧些吧。”

芳馨不解:“姑娘都不知道這黃女御長什麼模樣,何必理會她?”

我嘆道:“她被驅逐,多少是因我和李演的緣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172]還請姑姑代我爲之,可稍稍平息我的不安。”

直到午時,仍不聞皇帝詔見,只得先回漱玉齋用膳。午歇後依舊往小書房來,才坐下,卻見小簡從通往御書房的小門裡踅了進來,無聲無息地掩上門。我本以爲他是來宣召的,但看他小心翼翼的模樣,又不禁疑惑。小簡輕手輕腳走了過來,草草行了一禮,看一眼侍立在旁的芳馨,悄聲道:“奴婢有要事稟告。”

芳馨也不待我開口,便道:“奴婢去後面看看姑娘的茶點好了沒有。”

待芳馨退下,小簡道:“這會兒陛下還睡着,奴婢才抽了空子出來的。”

北窗外的竹林外,有幾個宮人侍立着。我隨手關了窗:“公公請說。”

小簡道:“是。午後慧媛來侍駕……”

我不禁道:“慧媛?”

小簡嘿地一笑:“大人知道的,黃女御昨天夜裡在地上坐了半宿,一早又被打發出去了。陛下自己也沒睡好,所以午間多睡了會兒。”

我託着腮斜睨他一眼:“黃女御是李公公挑了來侍寢的,被打發出去,便是打李公公的臉,簡公公倒高興?”

小簡笑意微冷:“奴婢不敢。不過奴婢以爲,陛下喜歡和誰好,實在輪不到咱們奴婢做主。即使陛下對着那麼多女御懶得去挑,也有穎妃、昱妃和婉妃在呢。”

我笑道:“你有這工夫在我面前說李公公的閒話,身爲徒兒的怎麼不勸勸?”

小簡道:“奴婢勸過的。不過孔聖人不是有句話說,若勸過不聽,又何必再勸。況勸多了難免傷了和氣,奴婢不敢對師父無禮。”

李演行事不當,小簡稍諫輒止,分明是有縱容並取而代之的心思了。我淡淡道:“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173]

小簡笑道:“正是此話。”

我笑嘆:“公公究竟有何要事?”

小簡壓低了聲音道:“纔剛奴婢在那邊服侍,聽見慧媛好似在對陛下說,內阜院好些賬目不對,恐怕有人中飽私囊,因此請求徹查。後面還說了好些,但奴婢離得遠,只聽見這麼一句。”

我不覺詫異:“慧媛常在……那樣的時候說這些話麼?”

小簡道:“是。爲華陽公主選侍讀的事情,也是在這樣的時候說的……陛下也就答應了。”

穎妃總管內阜院,若說中飽私囊,首當其衝的不就是穎妃麼?慧媛果然按捺不住了。我嘆道:“慧媛是怎麼知道內阜院的賬目不對的?”

小簡道:“這奴婢就不清楚了。嘿,慧媛能弄得到賬本來看,當真不簡單。”

我凝眸片刻,小簡忙低眉垂首。我起身將看過的奏疏放到身後的架子上,頭也不回地笑問:“公公爲何將這等密情告訴我?”

小簡道:“內阜院一向是穎妃娘娘打理的,奴婢知道穎妃娘娘素與大人交好。大人當年的指點活命之恩,奴婢不敢忘。再者……”他上前一步,口脣微動,微涼的口氣拂起我頸後的碎髮。

我先是震驚,隨即平息,擰起眉頭道:“竟有此事……”

小簡退後一步,垂眸恭敬道:“千真萬確。”

站在窗前,和風徐來,帶着黃昏時明昧交合、黑白難分的曖昧氣息,連屋外掌燈的小宮女的臉上都有一絲含糊的陶醉之色。暮色四合,定乾宮偌大的庭院中漸漸降下難以掌控的黑暗與模糊。一個小內監放下茶盞,在我身後道:“啓稟大人,陛下還在謹身殿和幾位大人說話,還請大人稍待。”說罷退了下去。

天很快便全黑了,廊下一圈明燈環繞,目不轉睛地刺探着一腔難以言說的混沌心思。忽見迤邐兩行宮燈自暗沉如鐵的定乾門外閃了進來,皇帝的腳步帶起一陣驚風,將顫巍巍追趕而來的老臣的銀鬚拂在兩邊。那老臣身着紫袍,沉重的烏皮靴踏出力不從心的悶響,正氣喘吁吁得說不出話來。眼見皇帝就要踏上通往儀元殿的長階,忙深吸一口氣,奮力一躍,向前撲倒,恰巧捏住了皇帝的袍角。皇帝只得站住腳,俯身扶起那老臣,道:“宋卿這又何苦?”

宋大人爬起身,卻依舊跪着,一伸手,已牽住了皇帝的衣袖,涕泣不語。皇帝只得由他牽着,深深嘆一口氣:“愛卿說罷。”

宋大人緊緊攥着衣袖道:“臣聞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湯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銘。[174]聖人若此,況陛下乎?且此不過畢颺德私宴妄語,本不當上達天聽,陛下萬不可存塞心竅,以焦情志。如當誅戮,天下杜口,人人自危,以爲伸手觸網,舉足蹈罘,恐塞諫源,無昭後德。請陛下三思。”說罷叩首有聲。

皇帝嘆道:“私宴妄語?訕謗先帝殘暴不仁,煽惑北方歸降之人,只可算作妄語麼?他是司徒,掌天下儒生庠序,即便在閨門之中,也當行止有度。此言傳出,朝野皆知。若不嚴懲,朕何以爲人子?何以掌天下?畢颺德非殺不可,宋卿勿再多言。”說罷扶宋大人起身。

宋大人見事無轉圜,只得道:“微臣斗膽,請陛下將畢颺德付有司案查,公審之下,方能朝野敬服。”

皇帝見他老淚縱橫,面有不忍:“好吧。且寄下他的命,送去御史臺待審。”

宋大人喜出望外,怔了片刻,這才放脫皇帝的衣袖,再次叩首,朗聲道:“陛下聖明。”

皇帝向小簡道:“送宋大人出宮。”說罷步履沉重地踏上玉階,轉眼已進了儀元殿。

我連忙到書房門口拜迎。杏黃地海水江崖紋的衣襬在我眼前停一停,只聽皇帝道:“平身賜座。”他在書案後坐了,痛喝了兩杯茶,這才道,“在謹身殿多說了一會兒,這些老夫子纏得朕水都喝不上一口。這還不夠,竟還從定山殿追到儀元殿來,真是膽大包天。”

我深深一拜:“‘天下有道,主明臣直;雖休勿休,永貽世則。’[175]陛下當歡喜纔是。”

皇帝道:“你也不問是什麼事情,就讓朕歡喜。”

我微笑道:“剛纔宋大人說,‘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湯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銘’。其實這前面有一句,‘上古象刑而民不犯’。可見即使是堯舜之世,亦不乏奸宄之徒。陛下明鑑臧否,彰德懲惡,自然江山永固,怎麼不當歡喜呢?”

皇帝眉間一寬,不覺失笑,“聞卿箴勸,朕心甚慰。”說罷微一擡手,於是我站起身,端坐在下首。

忽見李演進來稟道:“陛下,慧媛娘娘來了,正等着陛下過去用晚膳。”

皇帝道:“叫她等一會兒。”李演不敢多言,退了下去。

皇帝向我道:“昨夜你呈上來的那些人,都是沒有功名的白衣,好雖好,卻做不得長史諮議。朕想到一個絕好的人選,可以做弘陽郡王府的諮議參軍。你猜是誰?”

我搖了搖頭道:“微臣久居深宮,不識朝臣,如何猜得出來?”

皇帝笑道:“這個人你肯定知道,只往五年前去想。”

熙平長公主早就說過,皇帝或許有意令裘玉郎做高曜的王府官。現下,他終於要落實弘陽郡王與裘家的情義了。我嘆道:“莫不是裘玉郎?”

皇帝一拍書案,笑道:“就是他!他是弘陽郡王的表兄,又做過蘄水、建陽兩縣的縣令,兩番考績,俱是優等。朕早有此意了!”

我心念一動。高曜似乎並不知道皇帝有意命裘玉郎做王府諮議,那熙平長公主又是如何知道的?莫不是……不,要在皇帝身邊安插耳目、探知他對皇子都秘而不宣的意圖,何其艱難。連陸皇后都失敗了,熙平長公主就更無可能。罷了,高曜本就不宜自求裘玉郎爲王府官,現在皇帝有意,倒也不算太壞。

電光石火間,心念閃過:“裘大人能得陛下如此讚許,想來堪佐王公。”

皇帝笑道:“聽說當年他榜上有名,想留在太學做個經學博士候職。弘陽郡王那時只得八歲,卻憑三寸不爛之舌,令他回心轉意,出京爲蘄水縣縣令。若沒有弘陽,就沒有他的今日。他理當好生輔佐。”

當年裘家的兩位夫人進宮來求陸皇后和慎妃,想讓裘玉郎留在京中。高曜心疼母親,鼓起勇氣用觸龍勸趙太后的故事諷諫舅母和表嫂,裘玉郎才能順利外放。陸皇后和慎妃都已過世,高曜也失了那股天真愚勇。畢竟,都五年了。

我恍然一笑:“是。當時裘大人金榜題名,被任命爲蘄水縣縣令。裘大人在京中遷延,直到陛下親征都沒有上任。弘陽郡王殿下此舉乃是爲父分憂。”

皇帝微笑道:“那時候你還是曜兒的侍讀女巡。弘陽知道爲君父分憂,也是你教導得好的緣故。”

我忙道:“這都是夫子的功勞,微臣不敢居功。”

皇帝笑道:“你不必謙遜。夫子教書但求無過而已。觸龍勸趙太后,‘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將馮奉世、鄭吉、陳湯、班超、趙廣漢之流隨意品評,略無滯礙,這些絕不是夫子所教授的。正因你教得好,朕才升你做女校。”

我清楚地記得,他升我做正六品女校之時我忐忑到懼怕的心情,遂垂眸沉靜一笑:“陛下記得清楚。”

皇帝笑道:“裘玉郎能有今日,也可說是拜你所賜。”

我笑道:“微臣實不敢當。未知裘大人究竟如何有爲,竟令陛下讚不絕口?”

皇帝道:“裘玉郎一上任,三個月內將前任三年中積下的案件一一審畢,監牢一空,庶民歡悅;督促農桑,稅租充足;建常平倉,荒年也無須國家賑濟;又命百姓多產魚蟹蓮藕,行銷北方;鼓勵養馬,重修縣學;不畏豪猾,爲民做主。這幾年蘄州來告他的奏章不少,朕都沒有理會。”

我沉吟道:“如此看來,這位裘大人是治世之才。既然考課優異,何不讓他做刺史?做王府官恐怕並非他的志向。”

皇帝笑道:“朕知道,你想說‘大材小用’。”

我忙起身道:“微臣不敢。”

皇帝道:“這樣的人才只放在王府中做一個諮議參軍,是大材小用了,且他的確志不在此。所以朕給他的官職是工部屯田員外郎,領弘陽郡王府諮議參軍。”

我好奇道:“工部屯田員外郎?”

皇帝道:“高暘在桂陽任上治民雖是馬馬虎虎,平叛倒是雷厲風行,所以朕命他做屯田郎中,裘玉郎做屯田員外郎,兩人同赴西北整飭屯田。這兩人都年輕氣盛,奮勇無畏,邊軍屯田多年,甚有弊端,正要好好糾察。裘玉郎的祖父當年在幽州,正是因侵吞軍田入罪的,相信他在西北定然能一雪前恥。”

以弘陽郡王府諮議參軍的身份去西北軍中整飭屯田,也有些令高曜立功的意思了。我甚是歡喜,微笑道:“陛下英明。”

皇帝笑道:“你也覺得好?”

我笑道:“度才用人,明君所爲;令償愆悔,仁主之風。微臣拜服。”

皇帝指着我笑道:“你說話越來越像個老夫子。倘若剛纔是你拉住朕的衣角求朕饒過畢颺德,朕說不定就真的答應饒他性命。”

我笑道:“陛下不是已經應允將畢颺德送御史臺候審麼?訕謗之罪未必是死罪,如此一來,等於是饒他一命了。昔日湯見野有四網,令去三面,諸侯鹹曰:‘湯德至矣,及禽獸。’[176]陛下德勝湯武,被及鳥獸。畢颺德蒙恩活命,定能改過自新,謹言慎行。”

皇帝一怔,隨即大笑:“你這張嘴……如此一罵,倒也痛快。”

我淡淡道:“‘操生殺之柄,此人主之勢也。’[177]陛下若真得不痛快,大可殺了此人。陛下之所以將他交給有司,還是不忍殺之。宋大人切切懇求,正是免得亢龍有悔。”

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249章 女帝師四(43)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9章 女帝師一(9)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170章 女帝師三(32)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57章 女帝師三(19)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6章 女帝師一(6)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335章 女帝師五(60)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116章 女帝師二(45)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227章 女帝師四(21)第115章 女帝師二(44)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3章 女帝師一(3)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100章 女帝師二(29)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8章 女帝師一(8)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321章 女帝師五(46)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151章 女帝師三(13)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2章 女帝師一(2)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29章 女帝師一(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