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女帝師一(23)

我暗暗點頭。只見惠仙身着天青色方勝綾紗半袖,換着高髻,簪着兩支雪青堆紗宮花,與尋常的執事宮女一般打扮,並無半分出格。想起前晚她拿着畫像在皇后面前湊趣,何嘗不是在爲我說話?皇后身邊的第一人,難得竟如此敦厚。

只聽皇后道:“也罷,就依你。”又向陸貴妃道,“陸妹妹還剩着幾日,也免了吧。若跪出舊病來,就不好了。”陸貴妃忙謝恩。

皇后道:“還有一事,徐女史過身也有一陣子了。陸妹妹宮裡還少着一位女官,本宮看御史中丞車回的小女兒車舜英就很好。前些日子隨她母親順義君進宮請安,十分安靜懂事。本宮已和她母親說了,讓她到你宮裡做個女巡。不知妹妹可願意?”

陸貴妃微笑道:“多謝皇后恩典。”

牽着高曜的小手從守坤宮出來,淺金日光如陸貴妃身上的亮紗,溶溶澹澹落在每個人的身上臉上。錦素拉着高顯的手走過來。兩個小兄弟一見面便不肯安靜,你追我趕奔下玉階,劉氏和李氏兩個乳母在後面追之不及。

我心知必是錦素和史易珠——或是她們身邊的人將畫像之事告訴了王氏,一時不知怎樣面對,正欲加快腳步追上高曜,忽聽錦素喚道:“玉機姐姐請留步。”

我不得已停下腳步,轉身道:“妹妹有何指教?”

錦素尚未察覺我的心緒,與史易珠一道上前,微笑道:“有一事要請教姐姐。”

我笑道:“是皇后下旨裁了乳母的事麼?”

錦素和史易珠相視一眼,小心翼翼道:“不瞞姐姐說,平日裡照料大殿下的事情大半都是溫嬤嬤做的,如今溫嬤嬤乍出宮去,剩下的劉嬤嬤有些不得力,我也不懂得這些,因此宮裡亂作一團。請問玉機姐姐,皇后娘娘爲何驟然下旨裁剪乳母?”

我見她說得可憐,不禁有些心軟:“我也不知道。前日皇后深夜召見,以周貴妃像之事質問於我,我費了許多口舌才得以消除皇后的疑慮,這會兒還心有餘悸。皇后的懿旨,又如何會與我這進宮纔剛二十日的人說?”說着,只細看她二人的神色。

錦素奇道:“姐姐在自己的宮裡作畫,愛畫誰便畫誰,皇后連這也要管?”頓了一頓,方纔恍然道,“玉機姐姐這是在疑心妹妹麼?”

史易珠道:“雖說當日看畫時只有我和錦素姐姐在,但我們二人只覺那畫像是姐姐閒時作來自賞的,我二人怎會以此事構陷姐姐?姐姐再想想,或是別有用心的人看見了,又或是我二人回宮告訴了別人……那也說不定。”

錦素轉頭看了一眼杜衡,低頭道:“妹妹只向母親說過。”

史易珠道:“我曾向周貴妃提起過,貴妃囑咐我不要將此事再說與別人聽,因此妹妹便沒再向第二人提過了。”

我嘆道:“究竟是我自己不小心。此事不必再提,二位妹妹也別往心裡去。”

史易珠道:“若身邊有人窺伺,天長日久,誰沒有一星半點的錯處被拿住?如此這宮裡還有咱們的立足之地麼?如今看來,不單是姐姐,連錦素姐姐和我,還有那位即將進宮的車女巡,都不得不小心些了。”我點點頭。史易珠見錦素髮呆,便又添一句:“錦素姐姐說對不對?”

錦素恍然道:“妹妹所言甚是。”

我知道錦素已對杜衡起疑,便不忍再追究。遂拉起錦素的手道:“此事我不當提起,讓二位妹妹爲難了。”

史易珠忙道:“這是奸人作祟,怎怪得姐姐?姐姐若不說出來,咱們姐妹平白生分了,這才真的爲難。”

聞得“奸人作祟”四個字,錦素的指尖在我手心中陡然一涼。她縮回雙手,垂首欲深。我笑道:“該走了,連公主們都走遠了。”

午膳時狂風驟起,彤雲密佈,午後嘩啦啦下起雨來。雨幕之中,丁香花一一凋落,日晷的銅針被雨水沖刷得閃閃發光。小丫頭們也不顧風雨,關了宮門,拿木板將排水陰溝堵上,不多時,院中便積了半尺深的雨水。雨停後,南方一道彩虹高掛在定川殿頂。衆人一面看彩虹,一面拿出平日糊的紙船和蓮花,嘻嘻哈哈放在水中。小船悠悠靠在丁香花壇下,落花托着雨滴,砸落舟中。

我和高曜站在啓祥殿門口向南張望。高曜問道:“玉機姐姐,天上爲什麼會有彩虹?”

我笑道:“有一則遠方的傳說,說彩虹是上天與萬民約定的憑證。”

高曜問道:“什麼憑證?”

我娓娓道:“許久以前,萬民未經教化,常做許多壞事。上天便下了一場大雨,歷經三百日夜不絕,全天下都變成汪洋大海。有一個義人知道洪水要來,便早早造了一隻大船避難。相信他的人都上了船,他又收留了許多飛禽走獸,衆人齊心合力,一起捱過水災。洪水之後,這位義人以太牢祭天,天上便現出一道七色彩虹,約定從此再也不以天災毀滅下界,萬民才得以繁衍子嗣,休養生息。”[41]

高曜想了想道:“夫子說過,不教而殺謂之虐。[42]既然萬民未經教化,上天又爲何降下災禍?豈不是太過不仁?”

我一怔,不禁又驚又喜:“殿下所言甚是。”

高曜又道:“夫子還說,虹是不祥之兆。”

我淡淡道:“殿前之氣,應爲虹蜺,皆妖邪所生,不正之象,詩人所謂蝃者也。於《中孚經》曰:‘蜺之比,無德以色親。’[43]”

高曜側頭道:“姐姐說的故事,是災後有虹;夫子則說,虹主妖邪。原來中外所說,都是一樣的,霓虹總是伴着災異而生。”

正說着,芸兒拿了幾隻紙船過來,我忙道:“殿下隨他們去玩吧。”

回到殿中,芳馨奉上茶來,一面道:“奴婢仔細查問了原來服侍王氏的兩個小宮女。四月二十日,殿下上學去後,永和宮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宮人借於大人向姑娘要東西的名頭,來見王嬤嬤。這宮女大約是王嬤嬤舊識,兩人也不知說了什麼,在茶房裡好一會兒才走。”

我想了想,說道:“錦素的丫頭與我的一樣,都只有十二三歲。若真是錦素告發了我,想來不會遣一個並不熟識的宮女來。這個宮女,要麼是自作主張來的,要麼是別人遣來的。”

芳馨小心道:“姑娘,您看會不會是杜衡……”

我嘆口氣道:“只要不是錦素,我總還可以想想。”

芳馨道:“姑娘似是很在意於大人。”

我正要說話,忽聽有人拍打宮門。芳馨道:“這雨纔剛停,怎麼這會兒有人來?”

小丫頭去開了門,只聽史易珠笑道:“還是玉機姐姐會樂。這紙蓮花和丁香花一齊漂在水上,奼紫嫣紅的,煞是好看。”

我連忙迎出去,笑道:“雨後新風,當真是貴客!妹妹快請進。”只見史易珠已換了一件粉色短襖,一手拿着紈扇,一手提着長裙,款款走了過來。身後跟着一個小丫頭,手中捧着錦盒。

史易珠一笑,露出珍珠貝齒:“我來給姐姐送東西。”望見書案上倒扣的書,又道,“原來姐姐在看書,擾了姐姐了。”

我微笑道:“做個樣子罷了。”

史易珠打開錦盒,只見一列突厥玉[44]墜裾躺在盒中,微微透明的天青色,沒有一絲鐵線,一望而知是波斯所產的上等玉石,比她送與錦素的白玉墜裾要貴重得多。史易珠道:“這是妹妹的一點心意,望姐姐笑納。”

我忙推辭:“無功不受祿——”

史易珠笑道:“姐姐放心,這套墜裾,是一個波斯商人送與我父親的。前日父親送了三套墜裾進宮,白玉的我送了錦素姐姐,突厥玉的就贈與姐姐。我那裡還剩着一套青玉的,留着自己戴。”

我還要推辭,史易珠忙又道:“這是妹妹的一片心意。若姐姐覺得妹妹仗着家裡有些銀子,便送些貴重東西來炫耀,那姐姐只管不收,妹妹從此也不敢再親近姐姐。”

我只得令綠萼上來收了:“卻之不恭,那就多謝妹妹了。”

史易珠笑道:“你我姐妹,何必客氣?”說罷也不坐下,也不飲茶,轉身望着滿院子雨水,不覺羨慕道,“還是自己獨居一宮的好,想怎麼樂都無人約束。”

我笑道:“妹妹住在周貴妃宮裡,一應瑣事都不用自己勞心,且貴妃也不拘束你,還有什麼不足?”

史易珠笑道:“遇喬宮現住着兩位公主,丫頭乳母的一大羣,再加上我,一宮都是人。姐姐這裡好,動靜皆宜。”

我隨手倒了些水在硯中,一面研墨一面笑道:“都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罷了。妹妹若閒了,只管到長寧宮來,我這裡的丫頭整日無事,也只是玩。你天天過來和她們胡鬧,我也不管。”

史易珠恍若無聞,只輕聲道:“皇子也比公主好。金枝玉葉都嬌氣得很!”我自幼耳目靈敏,她說得雖輕,我卻全聽在耳中。遂淡淡一笑,只做沒聽見。

史易珠看了好一會兒,方回過身笑道:“如今那位王嬤嬤也走了,在這長寧宮裡,除了殿下,再沒人大得過姐姐。姐姐博聞強識,又常與殿下在一起,只怕連大書房裡的夫子都比不上姐姐要緊了。”

我丟下墨,笑盈盈地望着她:“妹妹平常從不抱怨,也不說這樣沒根的話,今天是怎麼了?莫不是在遇喬宮受了委屈?”

史易珠臉紅道:“並沒有受委屈。”

我想了想道:“其實章華宮與粲英宮都還空着,若由女官帶着公主獨居一宮,不是也很好麼?”

史易珠嘆道:“那剩下的兩宮自然是給新進宮的妃嬪,或是新生的皇子,哪能隨意賜給公主居住。只看昇平長公主,太后與聖上百般疼愛,也只是住在西北角上的漱玉齋裡,便知道公主再得寵,也不能與皇子相較。”

我似乎察覺到什麼,卻不敢肯定。畫筆在紙上拖出長長一道,淡得只剩幾絲掙扎得筆直的墨跡。雨後清涼,我和史易珠一靠案,一倚戶,閒閒語罷。紅化青塵,今復爲昔,剎那芳姿,不復入夢。

【第十七節 金屋藏嬌】

轉眼到了端陽,宮裡掛菖蒲艾草,御膳房的江南御廚做了各樣口味的角黍,又從酒窖裡搬出陳年的沅酒,兌了雄黃預備合宮飲宴時用。

據說往年的端午節都在景園裡過,今年因親征之事,便沒有勞師動衆地出宮。熙平長公主府早已送了小菊進宮頂了紅葉的缺,車家的小女兒車舜英也被封爲從七品女巡,住進了思喬宮。離嘉秬和紅葉的亡故不過二十日,她們留下的空缺便又嚴絲合縫。宮裡容不下緩緩的悲傷,只恐沒有新鮮歡悅的笑容。

小菊是長公主身邊的小丫頭,比我大一歲。進宮之後,我爲她改名爲紅芯,視她與綠萼一般。紅芯是我在長公主府的舊識,那時我是柔桑亭主的侍讀,她跟着慧珠爲長公主傳話遞東西。我嫉妒她自由自在,她羨慕我可以在書房唸書。當年無憂無慮的小女兒,如今的名分卻是主僕。我深恐她不慣,頭幾日也很少遣她做什麼。然而她很伶俐,很快與綠萼和芳馨熟識起來。到了端午,紅芯和綠萼竟至形影不離了。因紅芯是熙平長公主送進宮的,又與我自幼相識,我對她的信任,實在綠萼與芳馨之上。

五月初五這一日,親王郡王都要帶着王妃世子、郡主縣主進宮赴宴,熙平長公主也攜曹駙馬與柔桑亭主進宮來。

尚太后與太祖生三子一女,長子高思諺便是當今聖上,次子睿平郡王高思誠已成婚數年,王妃董氏出身平民。三子昌平郡王高思誼未滿十八歲便被皇帝遣到西北邊境戍守,至今尚未婚配,端午亦不能回京。信王高思謙與熙平長公主高思語都是太祖的陳廢貴妃所生。信王在太祖朝時還只是個郡王,當今皇帝大婚時,擢升爲親王,娶的是司納林源之女林氏。我在熙平長公主府時常見到這位林妃。

午歇後,我沐浴薰香,準備參加晚上的宴飲。

綠萼梳頭,紅芯打扇,我坐着一動不動,仍覺氣悶。綠萼打開衣櫃笑道:“今天赴宴,就不要再穿白衣了。奴婢看前兩天皇后賞下的蝴蝶蘭單衫很好,姑娘就穿那件如何?”

我對鏡比着一朵珠花:“皇后愛紫,但凡這樣的場合,她自然着紫衫。我怎麼能與皇后着同一色?被別有用心的人看到,倒要抱怨我恃寵而驕。不如就穿那件酡紅木槿花的,又鮮豔又熱鬧。”

綠萼紅了臉道:“是,奴婢想得不周。”說着拿出那件酡紅色廣袖長衫,又在左腕上籠了一串昇平長公主所贈的紅珊瑚梅花香珠。剛剛穿戴好,皇后便派宮人來催了。黃昏時分,地上灑了清涼的井水。水汽蒸騰上來,更覺煩熱不堪。我一把奪過紅芯手中的紈扇,扯住領口不停撲風。

紅芯和綠萼頓時笑了出來,紅芯道:“姑娘還和在府中一樣怕熱。”

綠萼笑道:“往年的端午節夜宴,都在行宮景園的金沙池上。吹着湖風看歌舞,那才叫涼爽。皇城裡總是熱些的。”

夜宴開在定乾宮西面的延秀宮中。延秀宮的主殿是清涼殿,建築在丈許高的石臺上,前後以十二根通天雕花木柱支撐,無門無窗,無牆無檻。南面一個深闊高臺,寬三進,深兩進,疊檐飛角,雕樑畫棟,甚是壯觀。正可做戲臺。

清涼殿中早擺開一溜七張圓桌。正中一張最大,徑直丈許,只向南擺了三張楠木闊椅和幾張榆木交椅。林妃帶着信王世子高暘側身坐在右首第一張桌邊,睿平郡王高思誠坐左首第一張桌。睿平郡王懷抱兩歲的幼女,董妃親自餵了幾口梅子湯,方讓乳母抱着。熙平長公主一家坐右首第二張桌。左首第二張桌邊已經坐了陸貴妃與周貴妃,皇子公主和母親同席。右首第三張桌還空着,那是昇平長公主的座次。左首第三張桌上,三位女官都已到了,正自說說笑笑。

清涼殿亮如白晝,燭火都用琉璃罩籠住。桌上鋪了金色葡萄葉暗紋緞子,布陳銀盃銀碗。忽聽熙平長公主笑道:“朱大人來了。”

林妃和高暘本側身坐着,高暘聞言身子一跳,忙轉過身。只見他一身寶藍綢衫,腰間掛着一枚青白色碧竹香囊。我微微一笑,上前向林妃盈盈拜下:“臣女長寧宮女巡朱氏拜見王妃,王妃萬安。”

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272章 女帝師四(66)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6章 女帝師一(26)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173章 女帝師三(35)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313章 女帝師五(38)第154章 女帝師三(16)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26章 女帝師一(26)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202章 女帝師三(64)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115章 女帝師二(44)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9章 女帝師一(9)第197章 女帝師三(59)第100章 女帝師二(29)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327章 女帝師五(52)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2章 女帝師一(2)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352章 女帝師五(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