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

濁氣開始往上涌了,就像下水道一樣,用水一衝,底下亂七八糟的雜質就都浮上來了,這就是人開始衰老的表現。一般人衰老的規律都是能量從裡往外、從下往上耗散的一個過程,特別是太過用神之後,操心勞倦,就會出現大腦發熱、四肢發涼、丹田氣虛冷的不健康狀態。人老了以後,丹田元氣虧虛,肝腎也就不足了,所以老人的腳容易發冷,下肢無力,筋骨僵硬,小腹無力,丹田氣也特別虛,肝腎不足。“腎主骨生髓”,從西醫角度看來,骨質疏鬆,骨密度低,因此特別容易骨折,與中醫講的腎虛有着莫大關係。我們人體以及自然界的規律,只要螺旋起來就是能量開始匯聚的表現,地球是螺旋的,宇宙間的星雲也是螺旋的,而且宇宙當中的黑洞,它也是一螺旋匯聚能量,星雲、龍捲風、太極、植物生長的莖等都是螺旋的,具有大能量。個漩渦。我們看大海里面只要是有漩渦的地方,就能把什麼東西都吞進去,就是能把能量給吸進去。龍捲風一來,什麼東西都給轉走了,這也是漩渦。我們看植物,植物的莖往外生長的時候,它都是打着圈走的,樹幹是一圈一圈螺旋往上走。

身體裡面螺旋的成分很多,我們都知道指紋是一圈一圈的;頭髮也有旋;所有的肌肉起止點都不是在一條直線上,而是在橫切面上按一個旋轉的角度來長的。人體的結構就是一個有弧度的結構,不是直來直去的,身上有很多螺旋的這種體徵,就是大自然給我們打的標籤。我們是地球人,就得按照地球的規則來運動。在身體裡面,能量要匯聚或者整合,就得用螺旋的方法。這就是爲什麼在傳統內家拳裡面,太極拳練習纏絲勁,八卦掌練習轉掌。太極拳走纏絲勁一般不好掌握,而八卦掌一開始就要求走圈,則簡單易行得多,通過走圈,讓全身的經脈螺旋起來。這樣自身的能量開始整合,使“濁氣下沉”(丹田氣充實,雙腿有力、足底溫暖);“清氣上升”(神清氣爽),就好像匯聚天地之氣沉降於自身。上文講過的揉腹就是螺旋運動、圓運動,符合生命圓運動的基本特徵,通過螺旋揉腹,可以使整個腹部的內臟得到運動,使內氣迅速匯聚,而八卦掌走圈則是更大範圍的全面整合匯聚能量,效果非凡!我曾經治療過一位老者,60多歲,頭髮都掉光了,來找我看病。

通過他的臉色就能看出來,大魚大肉吃多了,喜歡喝酒、又熬夜,沒好好休息,濁氣上擾,血分內熱,脫髮就比較嚴重。本來60多歲的人的頭髮不應該是全掉光的,這位老人很明顯是濁氣在頭上沒有排出去的緣故,對這樣的患者來說,走圈是最好的方法。在走圈的時候,濁氣匯聚下行,就好像讓盆裡的水旋轉起來,泥土、沙子等自然就會匯聚於中心而下沉,人走圈時間長了,膝蓋以下的部位,足部和腳踝部開始出汗,這便是排除濁氣的表現。中醫認爲:“溼性下行”,溼氣和濁氣本應從下肢排出,如果不從這裡排,而從上邊排,如熬夜、飲食油膩等,使得溼熱上蒸,那註定是要脫髮的。所以,中醫認爲脫髮是血分熱毒溼濁引起的,而西醫稱之爲脂溢性脫髮。走圈的秘訣就是走圓,所有的動作都是圓的,中國人的鍛鍊方法,全是走圓的。就好像中醫說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永遠處於一個循環往復的狀態。其實我們思考問題也是如此,所有的問題有陰的一面,也有陽的一面,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所以說,中國人鍛鍊身體也是通過圓的方式來鍛鍊。

圓了之後就吐故納新,周流不息。走圈的時候要求大腦鬆靜,精神放鬆,所以《道德經》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就是把命的本來找到,就是把心神修煉好了之後,呼吸、內臟等各方面自然而然就好了,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功效。所以說,走圈是最簡單的方式,因爲走圈的時候,面朝着360°的各個方向。我當時想,要是直接跟他說走圈法,他可能不太好掌握。所以我告訴他:“您就繞着大樹走!上公園裡邊,隨便找一棵大樹,就那麼繞圈。每繞半個小時,換個方向接着繞,每次繞一個小時,每天早晚各一次,堅持下來會受益的。”老人家特別聽我的話,在公園裡繞樹,繞的那棵樹周圍都走出一個圈兒的痕跡來了,就這麼堅持了一年多。他再來看我的時候,我看他頭髮又都長出來了,頭皮上出現很多小毛茬兒,而且身體也變得比以前壯實了。人上了歲數之後,都容易脫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下元虧虛了。虧虛之後,人就有兩個反應:一個是肝腎不足;一個是血分有熱。

老年斑就是因爲血分裡邊的濁氣和熱氣造成的,都是虛火,再加上氣血不足,氣滯血瘀,就是老年斑了。肝腎不足的話就容易脫髮,“發爲血之餘”,肝腎之氣不足,就好像草缺水了會乾枯一樣。肝腎氣補足了就相當於水足了,我們看自己家裡養的花也知道,缺水的時候會枯黃,如果一直缺水就會死掉。適時地加點水,它又能鮮綠地活下來。水足,也就是肝腎之氣充足的人,血液是清澈的,皮膚比較細、白、乾淨,像小孩一樣。脫髮的人,有的是從頭頂開始脫的,有的是從前額往後的。不同的地方脫髮,說法也是不一樣的,從頭頂開始脫的,一般來講都是肝腎虛型的,尤其是肝虛;從髮際線往後脫的,這是陽明胃經的氣不足,這兩種脫髮的情況不太一樣。那位走圈的老人家就是肝腎不足兼有血分熱濁型的,頭髮特別稀疏。走圈的時候,人體的能量是漩渦的,腿一直在走動,全身的氣血就往下沉,陽氣往下潛,把血裡面的熱氣和濁氣排出來,就清爽了,就長出黑頭髮了,眼神就清亮了,這都是精神充足的表現。所以老人家每天繞樹走圈兩個小時,能夠讓頭髮重新長出來。

走圈時間久了,手指會有發脹的感覺,足底也開始發熱,這是氣血流通於末梢的表現。一般人身體很少腿部出汗,而走圈時間長了,膝蓋以下的部位開始出汗,這就是排除溼濁的表現。而且練走圈可以讓內臟排毒,有的人走到一定程度會出現拉肚子的現象,尤其是腸胃有宿疾的,因爲元氣越來越足,正氣抗邪,有的就會出現大便顏色油黑稠濁,甚至腹瀉,這是排出宿便的表現。膝蓋以下小腿汗毛孔張開,開始出汗,腳會出汗,而且是特別臭而黏的汗,這些都是排除溼氣的體現。走圈這個方法適合終身鍛鍊,它沒有任何副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走的時候要放鬆大腦,閉着嘴,津液就會內生而慢慢充滿,中醫把口中的津液叫作“金津玉液”,爲腎水上承之候。按現代醫學的理論,此爲副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大腦皮層放鬆,內臟各器官充分放鬆舒展,內分泌腺活躍的表現。走圈是一項非常簡單的運動,大家把它當作平常的運動,稍微注意一些基礎的事項即可:1固定圓心:在操場、公園、房間等空曠之地,標好一個點作爲圓心不動,沿着以該點爲圓心畫半徑約0.5米的圓圈,沿着圓圈散步,熟練後則不必畫圈,心中想象即可。

1圈大小:走完一圈以八步最爲合適,圓圈可大可小,但小的,不得少於一圈六步;大的,不能超過十步。2自然散步:散步的時候,要目視前方,兩腿隨意而自然地沿着圓圈行步4呼吸平穩:行步時邁步的幅度不要大,速度也不過快,以平時最放鬆的散步速度行進,注意呼吸要平穩,如行步太快造成呼吸急促、紊亂則對身體有害。1臂放鬆:兩臂順其自然下垂、擺動或環抱於肚臍前均可。2心中空靈:內心放空、放鬆、放開,自我感覺很舒適自然,很開心很隨意地散步,就好像小孩子繞着媽媽轉圈一樣自然開心,沒有任何其他的要求。3時間長短:順時針、逆時針各轉半小時,中間換方向時放慢速度,立定片刻然後調轉方向即可。如時間充裕,體力充沛,可延長練習時間。早晚各一次。4練習反應:一般剛剛開始走圈會頭暈,此爲身體不適應,暫時平衡不協調的表現,堅持練習,快則三天,慢則一週,待身體適應、平衡協調之後,自然消失。練習中還會出現手足脹熱,口中津液充滿,大腦安靜愉悅,肚腹“汩汩”有聲等表現,均爲練習得法,身體恢復健康狀態的徵象。有的還會有小腿和足部出汗,大便黑黏等表現,此爲排除溼、濁的現象,數次之後,自然消失,不用擔心。

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16章 義養肺 (1)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22章 智養腎 (3)第8章 擺脫“架肩”困擾 (1)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3章 巧奪天工的人體結構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18章 禮養心 (1)第8章 擺脫“架肩”困擾 (1)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19章 禮養心 (2)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21章 智養腎 (2)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12章 鬆筋健骨 (2)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23章 素食 (1)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16章 義養肺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20章 智養腎 (1)第12章 鬆筋健骨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23章 素食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17章 義養肺 (2)第17章 義養肺 (2)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12章 鬆筋健骨 (2)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24章 素食 (2)第3章 巧奪天工的人體結構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24章 素食 (2)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22章 智養腎 (3)第21章 智養腎 (2)第18章 禮養心 (1)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23章 素食 (1)第16章 義養肺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21章 智養腎 (2)第18章 禮養心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3章 巧奪天工的人體結構第20章 智養腎 (1)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19章 禮養心 (2)第17章 義養肺 (2)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3章 巧奪天工的人體結構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