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隋皇帝

“硫磺、硝石各二兩、研末,放入銷銀鍋,掘地坑入地平,填實,加三個炭化皁角子。燒焰,焰滅。炒木炭,消三分之一,趁火冷卻,可以伏火……”

——“內伏硫磺方”

這個藥方在楊悅看來,比起後世民間流傳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黑火藥配方,看上去不過小兒科。

然而在這個時代——冷兵器時代,這個方子若用於軍事,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楊悅卻是再清楚不過。

令她震驚的是楊萬春竟能意識到這一點,當真十分有眼力。

事實上火藥發明以來,很長時間內只是被當做一種“藥”,所以才被稱作“火藥”。楊萬春這個歷史人物能有超前遠瞻的眼光的確很不簡單。

單憑這一點,便知楊萬春是個厲害角色。

“槍是下等人用的東西。”

楊悅突然記起在後世的某個電影中,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來到這個時代,對這句話的印象更加深有體會。

冷兵器時代的戰徵,是英雄時代的戰徵。它靠的是武力,靠的是謀略。是一種絕對的武力征服,最具英雄氣度。看到李愔跨馬衝出的那一刻,她已完全被這個時代的英雄氣慨深深折服。

“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爲之。”

戰爭的目的只是征服,而非殺伐。儒道即人道精神,來到這個儒道精神大行其道的時代,楊悅對冷兵器時代的戰徵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觸。

這個時代的聖君李世民認爲滅人之國,非聖賢所爲。

所以拿下焉耆,卻並不滅國。

所以突厥被滅,李世民卻依舊派李思摩統領突厥於夏、勝之地,以復突厥可汗。反是李思摩自己甘心做李世民的右武衛大將軍,自言願爲“國家一犬”。

所以鐵勒可汗契苾何力,貞觀六年率部降唐以來,只願“生爲唐臣,死爲唐魂”

這纔是征服的魅力

坑殺、屠城、戮民……殘暴之行。那是暴秦坑趙軍四十萬降卒所爲;是滿清的揚州十日、嘉慶三屠;是日本人向手無寸鐵的南京人們進行屠殺,是令人髮指的非人道的戰爭犯罪,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爲可恥的事情。

楊悅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火藥的厲害,若火器用於戰爭,比之靺鞨人用毒箭殺人更加可悲。

更清楚楊萬春說的不錯,如果真將火藥用到戰爭中,大唐勇士再猛也猛不過火藥。

大唐自東征以來,總共死亡人數至今未過一千五百,其中千餘人還是死在靺鞨人的毒箭之下。如果用上火藥,只怕十萬唐兵,撤得再快,也有一半以上回不去。

幸好這個時代還沒有火器。幸好自己沒有將“內伏硫磺方”帶在身邊……楊悅想到此時,不由暗自慶幸。

一剎那間,楊悅望向楊萬春,眼光漸漸變成冰冷。

看到楊悅嘴角冰冷的微笑,楊萬春不由一怔,片刻之後,又突然笑了起來:“莫非公主信不過我?”

楊悅搖了搖頭,愕然說道:“此話從何說起。”

楊萬春笑道:“難怪公主不信,不過過兩天公主便會知道我所說的都是真的。”

“過兩天會發生什麼?”楊悅心下不由暗奇,面上卻不動聲色地笑道,“非是我信不過伯父,只是我真的不知道什麼內伏硫磺方。”

楊萬春聽了,臉色不由微變,眼中凌厲大起,凝神盯向楊悅。

楊悅毫不示弱,微微一笑,一臉無辜地回視楊萬春。

片刻之後,楊萬春突然呵呵一笑,說道:“且不說這些。過兩天便是登基大典,公主能來觀禮,真是再好不過。”

“登基大典?”楊悅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驚訝地叫道,“什麼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本不難理解,當然是只有皇帝纔有登基大典。

然而誰要登基,誰要做皇帝?楊悅這次卻是徹底糊塗了。

楊萬春面色一滯,已是怫然不悅。

楊芳兒在一旁忙解釋道:“公主有所不知,皇后已令我父認祖歸宗,冊立我父爲大隋皇帝。”

大隋皇帝?有沒有搞錯。楊悅失聲大笑。

大隋已亡近三十年,竟然還有人念念不忘做大隋的皇帝???

這簡直是她來到這個時代以來,聽到的最爲滑稽的事情。

笑了片刻,楊悅突然發現楊萬春與楊芳兒皆是一臉慍怒,不由乾咳兩聲,停了笑聲。

“對不住。我只是一時沒弄明白。敢問一下,皇后冊立,不知是哪家的皇后?”楊悅不解地問道,嘴角不自主地微微上翹,譏諷大起。

當然不可能是大唐的皇后。李世民自長孫皇后去世後,便再沒有立後。而且即便是大唐皇后在世,又怎麼可能會冊封大隋皇帝?

難道是高麗皇后?然而高麗國王一向也要接受中原皇帝冊封,只是稱“王”而非稱“帝”,只有王妃,哪裡有什麼皇后?

正在詫異。楊芳兒也已是臉色大怒,悻悻說道:“當然是蕭皇后”

蕭皇后?楊悅一呆,心下釋然。暗道一聲,自己怎麼將她忘記了。大隋的皇帝已死,下一任皇帝的確立,當然要數大隋的皇后最有發言權。

楊悅不由長嘆一聲,突然想起蕭皇后的滿頭白髮,年過七十,竟然還在爲大隋兢兢業業,可謂忠義無比。比起她的弟弟蕭瑀轉眼變成李淵的親信,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過,這個老太太怎麼就不能消停會兒?楊悅心中暗樂。想到蕭皇后那雙老狐狸一樣的眼神,不由暗暗搖頭。楊政道死了,趙王楊杲也“往生”了,隋皇室子孫幾乎消失殆盡。看來當真只剩這個莫名其妙的楊萬春一個隋皇室男丁,纔會輪到他來做這個“大隋皇帝”。

自己來遼東到是來得恰巧,竟然趕上一場大隋皇帝的登基大典

看一看楊萬春與楊芳兒父女臉上壓抑不住的隱隱興奮之色,楊悅不由暗暗搖頭。

皇帝夢,原來皇帝夢,便是這個原本看上去不急不躁、鎮定沉穩的楊萬春,也不過如此。最初對此父女二人的好感立時蕩然無存。

突然意識到自己被“請”到此處,原來另有深意。心下已是暗暗苦笑。

這場登基大典有她出席分明是再合適不過。她這個公認的前隋公主若參加,楊萬春這個突然冒出來的“隋室後人”纔會變得更加真實可信。

……

楊萬春父女從楊悅住的園子出來,往左不過百米便是安市城的中心——安市府衙。或者應該稱做“宮殿”。只是這個“宮殿”十在是簡單,比現長安城中的京大內,簡直像是一個玩具。

這父女二人到也不用騎馬,徑直步行往回走去。

兩人沒有說話,默默無語。楊悅聽到“登基大典”的反應深深刺痛了二人。

“蕭皇后都已認可的事情,她憑什麼不信?”楊芳兒突然憤憤地言道。

“這也難怪。”楊萬春握了握拳頭,到是還能控制自己,溫言說道,“若非大隋皇室子孫已無人,又豈會論到我的頭上。”

“這麼多年,他們何時曾真正將父親當作楊氏子孫。當年祖母給漢王寫信,求他將父親接回中原,漢王卻理也不理,反而絕情地說天知道父親到底是誰的兒子……”楊芳兒怒道。

“不要說了。”楊萬春突然怒喝一聲,打斷女兒,頭上青筋爆出,月光照在他慘白無色的臉上,十分嚇人。

許久,楊萬春才壓抑住心下怨怒,緩緩說道:“越是如此,爲父才越要讓楊家的列祖列宗看看,到底誰纔是真正的楊氏後人是誰爲祖宗報仇,誰又將會光復我大隋,建下不世功業到時候我到要看看誰還敢小覷我父子”

楊悅大概萬也沒有想到,趙王楊杲這個正牌的隋室子孫,對失家亡國淡淡處之。反而是這個幾乎說不清來歷的楊萬春,對大隋的亡失耿耿於懷。若隋皇室的列祖列宗當真有靈,不知會作何感想。

“我看這個隋國公主分明是在說謊,蕭皇后明明說過‘內伏硫磺方’被她得到。她卻假作毫不知情,分明沒有半點誠意。”楊芳兒沉默片刻,忽又說道,“父親不會真信了她的話吧?”

楊萬春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突然縱聲大笑起來。

“父親既然不信,爲何不揭穿她的謊言?”楊芳兒不解地奇道。

“不急”楊萬春自得之情忽然溢於言表,許久才收住笑聲,智珠在握地說道,“眼下最主重要的事是讓她參加登基大典。雖然有蕭皇后的手詔,但若有隋國公主參加,天下人才會更加信服。”

“孩兒明白了。”楊芳兒也不由點頭而笑,“難怪父親不讓我拿走她手上的彌勒聖典。是想先穩住她,哄她先參加登基大典。”

“不錯只要爲父做上大隋皇帝,我兒纔是正牌的公主,她不過一個郡主,還怕她不乖乖將藥方獻上。如若不然,便是欺君謀逆之罪……”楊萬春陰森一笑,冷聲言道,便是在仲夏之夜,也令人不由感到一陣寒意……

先不說楊悅到時候會不會被楊萬春治謀逆之罪。楊悅卻知若自己當真參加楊萬春的“登基大典”先已成爲謀逆。

無論李世民再如何縱容她,到時候也是國法難容,除非她從此再也不回大唐,否則只有坐等議罪。

怎麼辦?

自楊萬春父女走後,楊悅便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在院中走來走去,望着月光,不時嘆氣。

且不說她的安危如何。若楊悅當真參加大典,無疑是告訴世人,她已承認楊萬春爲大隋皇帝。中原彌勒教原本因爲隋室沒有男嗣,纔會奉她爲聖女,若突然有了“聖主”,在這個男權的時代,只怕中原彌勒教立時便會聽命於“大隋皇帝”。

彌勒教的狂藥製造出來的魔鬼神兵,楊悅見識過。楊萬春的野心,與中原彌勒教報仇復國之念一拍即和,二者若相爲呼應,只怕中原當真又會掀起一場醒風血雨。

難怪孫思邈說,《秘書》有載中原會有一場大劫難,又將是天下大亂,如今看來並非危言聳聽。

然而歷史上並未發生此事,卻是爲何?難道真的是因爲自己的到來化解了此事?

還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將歷史進程改變了,與後世的歷史根本已經不一樣,這場血雨醒風是自己那個時代的歷史中根本沒有的記載?

楊悅不由陷入一片混亂。

然而,無論是那一種情況。現在首要做的便是阻止這一切。

“不能去參加登基大典,也決不能讓楊萬春當上什麼皇帝。”楊悅暗暗咬牙。

然而,怎樣才能做到?

楊悅縱是萬般聰明,一時也是半籌莫展。

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154章 抓賊(2)第267章 小白臉第325章 伐謀(4)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130章 懸疑第261章 傾城(4)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28章 花魁大賽(二)第98章 謠言漸起第206章 黑衣怪人第299章 殺氣襲來第110章 宮中潛伏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142章 太行第34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4第348章 連環2第343章 動機第38章 大唐芙蓉園(下)第273章 女兒心思第225章 洛陽煙花(2)第216章 拜月(3)第117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2)第23章 鵝鵝鵝(上)第260章 傾城(3)第161章 相如之賦第171章 天機第145章 大典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69章 順風順水(二)第327章 對決(2)第129章 情與禮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31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1第175章 天子駕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154章 抓賊(2)第99章 “黃金甲”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64章 木牛流馬(上)第140章 疑問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234章 靈臺方寸山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349章 連環3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343章 動機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365章 平叛5第74章 二月逆流第211章 聖城第331章 怏怏第153章 抓賊第21章 法師玄奘第75章 化緣化齋化弟子第38章 大唐芙蓉園(下)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34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4第95章 竹林迷霧第231章 尷尬境地第238章 出口(上)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103章 喜鵲盤旋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171章 天機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67章 小白臉第278章 密謀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201章 金印第78章 拜師(三)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