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

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

【魏文帝·曹丕】

【軍事成績:於法統上收復益州上庸三郡。

平定青州、徐州一帶的地方割據勢力,促進和鞏固了北方的統一。

任用蘇則平定武威三種胡、酒泉和張掖的叛亂。

啓用曹真督軍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遣使復通西域,設置西域長史府,恢復中原朝廷在西域的治理。

命田豫爲持節、護烏丸校尉,牽招、解俊同爲護鮮卑校尉,多次擊敗鮮卑,維護北疆安定。

三次徵吳,無功而返。

評價A級,得四分。】

【制度建設:廢除中常侍、小黃門,確定九品中正制,將地方舉薦權力收歸中央。

定令婦人不得干政,羣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

削奪藩王權利,無治權與兵權。

設立中書省,集中皇權。

評價B級,得三分。】

【外交策略:無外交。基礎評價C級,得兩分。】

【民生經濟:稅爲什一,與民休養,北方再次安定繁榮。

“廣議輕刑,以惠百姓”,“問民所疾苦,貧者振貸之”

評價B級,得三分】

【用人識人:平平無奇。基礎評價C級,得兩分。】

【後世影響:編撰的《典論》是歷史上第一部文學理論與批評專著,對當時文壇作品進行品評,並提出了文學創作的一些原則。

“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也”

《燕歌行》開創七言詩局面。

(另有《七步詩》,但爲小說語不計入評價。)

評價A級,得四分。】

【總分:十八分。】

……

{大魏開國皇帝、三國時代劃分人、中國文學自覺啓蒙人、第一首文人七言詩作者、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作者、第一部志怪小說集作者、第一部類書組織編纂者、婉約詩風先行者、漢音到魏響轉化者、大量成語發明人}

{住不下了,住不下了!}

{曹丕文學史地位最高的是他的文論成就,而不是文學作品。}

{學過古代文論的都知道,曹丕文論史上地位非常高,可是說是我國文學理論的開山鼻祖,他的《典論》是我國第一本文學理論專著。}

{首次肯定了文學的社會功用,提出了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把文學提高到了傳統經典相等的地位,極大的促進了魏晉文學的興盛。}

{來來來!都看看啊!這就是讓你們做閱讀理解的“罪魁禍首”!}

{曹丕的才華完全被曹操和曹植掩蓋了,可惜世人就只記得他的狠毒了,逼弟弟作七步詩,可問題是七步詩的故事正史並沒有記載。}

{而且一個在好友葬禮上學驢叫爲好友送葬的人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吧。}

{第一,學驢叫跟七步詩一樣,都是小說言。}

{第二,王粲:我就剩學驢叫了是吧?}

……

曹魏·文帝時期

金光再現!

曹丕一臉懵的看着手裡的東西。

“豆…豆子?”

翻來覆去,仔細端詳。

捏一捏,嗅一嗅。

曹丕確定了,這就是一顆普通豆子!

頓時,他臉都綠了。

一旁趕來的郭皇后遲疑了一下,開口道:

“莫不是,要陛下吃下去?”

曹丕瞥了一眼郭皇后,心裡也沒個準。

但一想到明年自己就要駕崩,還是賭一把吧!

直接將手中的豆子扔進嘴裡。

豆子入口即化,一股暖意自丹田起,遍佈全身。

“陛下可有何不適?”

郭皇后緊張的看着曹丕。

曹丕緩緩睜開眼睛。

“增壽七年。”

“七年?但也不少了。”

曹丕也覺得不少了,但心裡總是覺得怪怪的。

這個七是不是跟那個莫名其妙的七步詩有關係啊?

沒有原因,他就是感覺被嘲笑了。

……

大漢,

劉邦打量着這天上的評價。

“娥姁,你別說,這小子的確有點東西。” 呂雉點點頭。

“做爲守成之君,是合格的。”

將面前案几上酒壺拿起,劉邦喝了一口。

“就是這防備藩王防備的太過了。”

“朕還是覺得,給藩王一點權力比較好。”

一旁的呂雉不置可否。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看着天幕上曹丕的功績,一臉疑惑。

“這制度很好啊?爲什麼才三分?”

一旁的司馬懿也點點頭。

這些制度都沒問題啊?爲什麼?

……

大漢·文帝時期

“九品中正制?”

劉恆仔細唸叨着這個新制度的名詞。

“九品?那就是有高有低了?”

“中正?中正……”

劉恆忍不住坐着身子,一邊思索着,一邊手指敲擊着桌子。。

“《尚書·呂刑》曰:“明啓刑書,胥佔,鹹庶中正。”

“《離騷》曰: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管子·五輔》曰:“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諂諛。”

“六十四卦中,陰爻居二爻之位,陽爻居五爻之位,君臣各安其位。”

“六二、九五兩爻既當位,又處於中位,既中且正。”

“中不偏不倚,正不高不低。”

一旁的劉啓聽得頭都大了。

劉恆緩緩睜開雙眼,看着九品中正制這幾個字,一臉狐疑。

“有高有低何談中正?既中且正又怎麼能有高有低?”

“一股僞矯之意。”

一旁的劉啓:

啊?阿父再說什麼?

算了,還是不要問了。

……

北宋·徽宗時期

趙佶看着天幕裡的後世評論,滿意的點點頭。

對身邊的樑師成道:

“魏文帝的詩和散文,有着極其細膩的強抒情性之意與極具敏銳的生生不息之意。”

躬身恭敬的樑師成笑着迴應道:

“官家所言極是,就如魏文帝的《大牆上蒿行》”

“開篇就直直拋出一句‘陽春無不長成!’這樣無可辯駁的,極爲純粹的粲然生機,正是令人淚下的好生之意。”

趙佶驚異的看着樑師成,隨後面帶恍然,繼而一陣欣喜。

“朕差點忘了,你也是得過進士甲科的。”

“不錯,沒想到伱對建安文學也有幾分深研。”

樑師成恭敬道:

“不敢,全得官家文雨滋潤,使臣深得教化。”

趙佶笑着點點頭。

“這首詩一開篇,滿目生意,但倏然成爲了“草木羣類隨大風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獨立一何煢”的驚心衰頹。”

“然後成爲“四時舍我驅馳,今我隱約欲何爲?人生居天壤間,忽如飛鳥棲枯枝,我今隱約欲何爲?”

趙佶仰天看着天幕裡的曹丕,感嘆道:

“他不屬於盛大之時、熱鬧之時。”

“只有在平凡的時候、孤獨的時候、思念想家的時候、甚至思考衰老和死亡的時候,會更加共情曹丕。”

“陛下天姿!”

曹丕的確是文武雙全,就是氣量不大。

不得不說,曹操教導兒子真的有幾把刷子。

(本章完)

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