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

【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

【軍事成績:平貴族反叛之亂,南伐齊國慘勝。評價C級,得兩分。】

【制度建設:實行均田制、建立三長制、推行俸祿制、變革租稅制、改革百官秩品、分正從九品。更胡衣、禁胡語、改漢姓。評價A+,得四點五分。】

【外交策略:無外交,基礎評價D級,得一分。】

【民生經濟: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產量增多,畜牧得到發展。評價C+,得二點五分】

【用人識人:任用李彪、李衝等人改革漢化、修撰國史。以姓族取士。評價B級,得三分。】

【後世影響:孝文帝中興,從遊牧文明轉變爲農耕文明,加速民族的融合,開隋唐之制的前興。評價A級,得四分】

【總分:十七分】

……

{元宏的全面漢化補丁真的太狠了,鮮卑據北幾百年直到今天史書上沒有一頁文字是用鮮卑語記錄的。甚至,至今沒有定論鮮卑語到底是用什麼文字書寫的。}

{強行讓胡人穿漢服,這不是胡人版的剔發易服嗎?我要是北方六鎮人,我也跟着反。(無語)}

{六鎮反是因爲他們漢化後沒撈到好處,跟胡服沒關係(無奈)}

{我覺得我們站在後人的角度批評孝文帝改革採用門閥制度造成北魏滅亡是沒有道理的,因爲孝文帝當時根本沒得選擇。}

{他從小長大耳濡目染的“漢族先進文化”都是和門閥士族聯繫在一起的,那時北方的漢族文化全靠士族家傳維持,漢人普通老百姓連活着都費勁,何談保存文化?}

{而且大批百姓就是靠投靠豪族成爲部曲和佃農才能生存下來。}

{孝文帝就是想讓他們拓跋家和他身後那羣鮮卑貴族能加入漢族門閥,成爲和他們一樣“高貴”的門第,他不可能,也不會選擇別的路。}

{你不改革,你就在中原待不下去,你改革了,伱就變成中原了,就沒有你了。}

{變成中原就是更大的你,這是隻做鮮卑人的皇帝,還是做全天下人的皇帝的區別。}

……

大漢,

“蕭何,你怎麼看。”

臨華殿外大擺宴席!

劉邦呂雉高坐上位。

蕭何、張良、劉盈坐在下首。

聽到劉邦的問詢,劉盈停下箸看向對面面色平靜的丞相,而坐在蕭何旁邊的張良則神遊太虛。

“回陛下,以姓族取士乃亡國之基。”

蕭何也停下手中的箸,拱手而道:

一旁的張良嘴角爲之一抽又轉瞬按下。

這一股子縱橫雄辯的味道!

不對勁!

劉邦心裡有些詫異,隨即來了興趣。

“丞相何出此言?”

蕭何擡頭看向劉邦沉聲道:

“以姓族取士,那是不是說高官之位從此之後只能由“姓族”的子弟來擔任了?”

“不在“姓族”之列,或所屬“姓族”地位低的人,從此之後是不是就只能擔任較低的職務?”

“陛下,自古才德之士要從天下去盡取,而此等行爲卻是限制與一家一地。”

“違背了取才的原意,取才重點不是應該在才上,選拔有才能的人爲朝廷所用嗎?”

“但這種制度卻是在考慮才之前,先考慮出身,讓少數幾個指定的姓族裡出來的“才”纔算數。”

“孝文帝的改革,是將鮮卑貴族與漢人門第貴族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貴族,但把整體的鮮卑分割成了‘豪強’與‘百姓’。”

蕭何捋着白鬚朗聲道: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

“孝文帝太過急躁了,應先將鮮卑內部有區分的逐漸漢化,然後在全盤漢化。”

“操之過急必將埋下動盪不安之因。”

劉邦點頭聽着,越聽越不對勁。

這老小子是不是在拐彎罵我呢?

不就是讓你多處理處理政務,然後造造紙,順便設計一個統一的發音嗎!

這麼小心眼?

狐疑的看着蕭何那一臉正氣的表情。

“所以,陛下,臣請陛下另尋能者擔任丞相。”

張良眼皮一跳。

來了!

劉邦眼睛一眯。

“丞相啊,那司馬懿七十多歲還能上馬征戰,你才六十二,現在就退,早了點吧?”

蕭何完全不怕那暗戳戳的指責,你擺明了拿我當牲口用!

老夫都土埋眼睛了!還慣着你個老混蛋!

“陛下不見諸葛丞相累死於五丈原?”

劉邦一噎,隨即瞥向旁邊的呂雉,挑挑眉。

‘開口啊。’

呂雉端起酒爵,斜睨一眼。

‘自己想辦法去。’

掛起笑臉,劉邦端着酒爵走下來一屁股坐在蕭何身邊,摟着蕭何肩膀大聲道:

“老蕭啊!你可不能走!大漢需要你!朕需要你!”

蕭何被劉邦懟着耳朵的大喊震得臉色扭曲,開口道:

“臣年事已高,實在有心無力,且造紙之事已有眉目。”

劉邦不由眼前一亮。

蕭何暗自冷笑,繼續道:

“大漢內政之事只需按部就班即可,不需老臣繼續尸位素餐,而言語同聲之事,陛下也需找一位精通七國語言之人,且於六國故地也頗有聲望之人來推行下去。”

“所以……”

蕭何、劉邦,同時看向冷汗都要流出來但依然雲淡風輕的張良。

“臣推薦留侯擔任丞相,行言語同聲之政,而臣就好好鑽研造紙這件頗有眉目之事。”

劉邦有些意動。

自返老還童後他已完全不擔心這幫老人會對大漢有不利之事,所以他纔想讓蕭何多“發光發熱”。

但蕭何老了也是事實。

萬一哪天活幹的太多突然猝死了,有丹藥也白搭了!

但張良……

這老小子一天天瀟灑的不行啊!

不行!

大漢不允許比朕還瀟灑的人物!

“子房啊,你意下如何啊?”

一屁股又坐到張良旁邊用同樣的姿勢摟着張良,劉邦舉着酒爵呲個大牙問着。

而一直雙目微閉的張良則如恍然驚醒一般,大聲道:

“陛下!你說什麼?!臣如今眼花耳聾!聽不清楚!”

蕭何身體一僵。我當初怎麼沒想到這個說辭呢!

不過……子房啊,你失策了!

一旁的劉邦笑着磨牙。

行,跟乃公來這招是吧?

看到張良案桌上的肉羹和烤肉,劉邦突然“大驚失色”道:

“糟了!忘了你牙口不好,咬不動肉了!”

隨即抓起烤肉放進嘴裡,一邊嚼着一邊說道:

“乃公嚼碎了給你!”

說罷作勢要吐出嘴裡的肉糜。

“啪!”

一隻蒼老皺皮的手捂住劉邦的嘴。

“臣答應了。”

張良看着劉邦正色道。

這個流氓真的會吐出來然後往我嘴裡硬塞!

“咕嚕!”

劉邦把肉吞下去,隨即拿開張良的手。

咧着大嘴,舉着酒爵。

“朕敬丞相一杯。”

一旁的蕭何也咧着沒幾顆牙的嘴,同樣舉着酒爵。

“臣也敬張相一杯!”

張良板着老臉,舉起案桌上的酒爵。

這兩個混蛋。

……

大漢·文帝時期

劉啓驚訝看着後世評價,疑惑道:

“這孝文帝改革改的挺好啊,怎麼還亡了?難道說不改革就不能亡了?”

一旁的劉恆看着後世裡的評價不置可否。

“拓跋宏的改革是自上而下強制推行的。”

瞥了一眼劉啓,繼續道:

“甚至是以太子爲代價來激烈改革。但他得到了什麼呢?”

“他獲得了北方漢人世族的支持。”

“鮮卑胡人雖然憑藉武力在北方建立政權,能統治這些世家大族,但這些世家大族表面配合統治,內心裡卻不可能真正合作。”

“但拓跋宏通過正祖宗,朔本源,改爵位,明品級,從生活、文化和血統等方面對鮮卑人進行全面漢化。”

“順利完成了以他爲首的由近親皇族與漢人大臣組成的全新北魏統治的規劃。”

劉恆望着天幕裡的評價,淡淡道:

“他的改革沒有錯,但後續錯了。”

劉啓想不通,後續錯了?哪錯了?

他這麼想的,也這麼問的。

“拓跋宏重新確立了權力的分配,拉攏了大批漢門高族,讓改革統治基礎變得更大也更穩固。”

“這從他可以短短旬月之內商議出臺,並推行改革政策且順利實施,就能看出來。”

劉啓點點頭。

“阿父,這不是很好嗎?”

劉恆也點頭。

“是很好,但你有沒有想過,除了這些世族與貴族,有一部分人被忽略了?”

劉啓想了半天,無奈道:

“我想不到。”

看着一臉挫敗的劉啓,劉恆也不繞彎子了。

“這部分人就是戍邊將士的利益。”

劉啓聽得一愣。

劉恆則看着天幕,輕聲道:

“都城平城接壤柔然,不可能無重兵把守。”

“而從平城遷都到洛陽,加之各種政策,都嚴重忽視和損害了這些原本護衛王城的戍邊將士們的利益。”

“本來是首都禁衛軍的將士瞬間成了地方雜牌,名號降低伴隨的必然是待遇的降低和不停的歧視輕視。”

“這些將士的失望不滿與憤怒可想而知。”

“所謂的六鎮反,也許就是這部分將士的不滿發泄出來了吧。”

“畢竟,越求其‘名’,就越失其‘實’。”

……

北魏·孝文帝時期

“不可能!”

“六鎮怎麼可能會反?”

拓跋宏實在不能相信天幕裡的信息。

六鎮是爲了防範柔然侵擾而設置的,而派駐在六鎮的防衛將領,大部分都是鮮卑貴族!

他們怎麼可能會反?

深呼吸一陣,拓跋宏細細記下天幕裡每條評價,然後收好天幕降下的“華寶強身百病全瘥健體丸”

“詔左僕射、大將軍長史進宮。”

……

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21章 劉恆的功績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119.第115章 《出師表》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38章 南園遺愛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253.第245章 天可汗!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71章 廁所政變!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38章 南園遺愛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44章 新始祖王莽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46.第142章 祖逖!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17章 漢惠帝劉盈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253.第245章 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