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

天幕上,一名赤着上身的民夫正揮動手裡的鋤頭,鋤開地面。

畫面擡高拉遠。

放眼望去,蔓延到天際的無數民役開闊出一條寬廣無比,綿延不絕的壕溝。

畫面俯視大地,

鏡頭順着這一條蜿蜒的壕溝不停推進着。

側上方則展示着壕溝的長度。

十公里。

一百公里。

三百公里!

五百公里!

九百公里!

畫面極速拉高!

一條從龍門開始,到長平、汲郡、臨清關,越過黃河至浚儀、襄城,到達上洛的九百公里長塹浮現疆域上。

這條橫跨關洛之地北部、東部、南部的塹道,拱衛着長安與洛陽。

……

【公元604年十一月初四,下詔徵調發山西、河南三十萬民夫,修建一條大型長塹。】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着天上的那條壕溝,敲着案几思索着。

突厥,齊魯,江南。

一條壕溝防備三處地方,確實是有幾分謀定後動之意。

不過……九百公里……

這未免有點急躁了吧?

……

【公元605年三月十七,東都洛陽城正式開工。】

……

洛陽,

一座周長六十七裡的巍峨殿羣拔地而起。

中心的大殿高二十丈。

十三開間二十九架!

雄偉壯麗,高大巍峨。

而西邊一處倍大於殿羣的園林更是極盡奢侈。

一座方圓十餘里的人工湖。

湖上有三座相隔百丈,高十餘丈的假山。

山上建有一座座道觀。

湖上棧道湖亭相連,錯落有致。

園林的北面有一條蜿蜒盤亙的水龍,依據地勢高低,曲折跌宕,流進人工湖。

水渠經過之處,有十六座宮院。

堂殿樓觀,極盡華麗。

渠上有形態各異的飛橋。

渠邊有楊柳依依,修竹搖曳。

……

畫面一轉,

巍峨壯麗的宮城外。

數十萬赤着上身的民夫正拉着石料木塊,一步一步的向富麗堂皇的宮殿走去。

偶爾有人累的昏倒在地。

一旁的監督官吏們就揚起長鞭狠狠抽打。

有的被抽醒,則咬牙繼續。

有的抽不醒,就扔到一邊。

……

【洛陽東都,每月都從各地徵調兩百萬民役。】

【其中土工八十多萬,築宮城七十多萬,建宮殿牆院的十多萬多萬。】

【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各十多萬。】

【爲了修建宏偉壯麗的顯仁宮等宮殿,從大江以南、王嶺以北採伐大量珍貴木料,千里迢迢,日夜趕運洛陽。】

【運送木石料,又費工數十萬。】

【並且於東都城西,又仿漢武帝上林苑,建四百平方千米的皇家園林,史稱西苑。】

【四五十萬的民夫被活活累死在城牆腳下、宮殿旁邊和運輸路上。】

【從首都洛陽東到成皋,北至河陽的路上,運送死屍的車輛絡繹不絕,擠滿了道路。】

【有的屍體來不及外運,隨便挖個坑就埋了。】

【就這樣,東都建了十個月就完成了。】

……

大秦,

嬴政現在只有一個想法。

何其相似!

以天下爲易事,視民生爲兒戲。

……

大漢,

劉邦看着那些倒在路上的百姓,嘆了口氣。

“又是一個站在高處不肯低頭的人嗎?”

“你們就非得那麼着急嗎。”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嘆口氣。

“操之過急。”

……

大唐,

小李治看着天幕裡的一切,回頭看着李世民。

“阿父,這都是真的嗎?”

李世民無言的點點頭。

“他爲什麼要這麼做?長安不好嗎?”

小李治不理解。

長安城是天下的中心,關中是四塞之地。

爲什麼非要去洛陽建什麼新都呢?

李世民看着他想了半天。

最後咬咬牙道:

“關中地區雖然富饒,但隋朝人口增長的令人咂舌啊。”

“百姓們全都涌到長安城,朝廷總得想辦法解決他們的溫飽。”

“長安是國都,肩負糧食、錢財的收儲和轉運。”

“得把糧食運進來,還得把糧食運出去。”

小李治不明所以,一旁的小兕子也看着這邊豎着耳朵聽着。

“那就運進來啊?”

聽到李治的話,李世民搖頭嘆息。

“當時,南方糧食主要靠水運進京。”

“中途要經過黃河與渭河,時長日久渭河的河牀早已沙土堆積,大船根本無法在上行走。” “因此到渭河之後,就必須把糧食從船上卸下來,在用車輛送進長安。”

小李治與小兕子面面相覷。

這麼麻煩?

“不對呀阿父,那些糧食都是走水路來的呀!”

小李治突然想到盲點。

李世民也沒追究他怎麼知道的,只是看着天幕道:

“這就要感謝隋文帝和……隋煬帝了。”

兩個幼崽一下驚住了!

感謝隋文帝能理解,感謝隋煬帝?

阿父燒糊塗了?

李世民揹負雙手,臉色複雜道:

“當時爲了解決這個問題。”

“隋文帝從大興城東一直到潼關縣靠近黃河的地方,修建了三百里廣通渠。”

“廣通渠解決了長安到黃河的水運問題。”

“但從江南到黃河,黃河沿岸的州縣到黃河,以及黃河的疏通問題。”

“此後的數十年時間裡,幾乎束手無策。”

“關中作爲四塞之地,固然好守,但同時也有個弊端。”

“全國各地的物資要運往關中十分困難。”

“而洛陽地處中原,交通方便,把全國的物資運往這裡就方便得多。”

小李治看着轉移話題的李世民,沒有繼續詢問江南到黃河的問題。

因爲這個問題已經不需要再問了。

……

【公元605三月二十一日,就在東都開工的第四天。】

【楊廣命尚書右丞皇甫議,前往河南、淮北等地徵調民夫一百萬餘,聯通黃河與淮水修建通濟渠。】

【同時徵十餘萬開鑿邗溝。】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閉上眼睛不想再看。

隋朝有了四千多萬的人口,也就有了比過去更大爲增長的賦役。

能在十個月內每個月平均動員兩百萬人次的人力。

這其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因爲自中華大地以來,從未有朝廷能控制這麼多人口。

更不會有這種規模的勞役。

但是……

“有時候,有能爲的昏君比無能庸君更可怕。”

一旦開始將勞役動員形成習慣。

後果也就註定了。

……

大隋,

“砰!”

墨硯被砸碎在地,楊堅怒不可遏!

“他要幹什麼!”

“他想幹什麼!”

楊堅看着天幕,咬牙恨聲道:

wωw◆ ттκan◆ ¢ O

“他是想學暴秦嗎!”

“他當朕不想溝通南北運河嗎!”

“這事情是他這麼幹的嗎!”

獨孤伽羅看着已經開始語無倫次的楊堅不由得一陣擔憂。

“那羅延……”

雙眼佈滿血絲的楊堅雙手撐着案桌。

“吳王夫差修古邗溝連接長江和淮河!”

“魏惠王魏罃挖鴻溝連接黃河、淮河,挖古汴渠連接黃河與泗水!”

“朕疏通古邗溝、山陽瀆!”

“誰不是想打通南北水運!”

“但此皆非一日之功!”

“這豎子……豎子!”

“他究竟想……!”

楊堅突然想到一個可能。

南糧北運。

北兵南運!

……

天幕上

畫面分爲兩截,

一邊是疆域圖。

一邊是民夫圖。

疆域圖上,一條紅線從滎陽板城渚口開始。

出黃河而下,經過鄭州、開封、商丘、淮北、宿州。

一直到盱眙境內的淮河。

民夫圖上,無數衣衫襤褸的民夫在堵塞的河道內疏通挖掘着。

……

【通濟渠,隋朝大運河的第一期工程。】

【東邊從河南板城渚口開始一直到江蘇盱眙境內的淮河,全長大約六百五十公里。】

【從淮水山陽到揚州的古邗溝,全長一百九十七公里。】

【西邊從洛陽的西苑開始,引洛水和谷水入河,經過偃師、鞏縣,最終流入黃河,全長五十七公里。】

【公元605三月,通濟渠正式開挖。】

【公元605八月,通濟渠正式投入使用。】

【五個月,七百公里的通濟渠和一條近兩百公里的古邗溝,全部鑿通完成。】

【而同樣在三月末,楊廣命黃門侍郎王弘去江南督造龍船。】

【八月,龍船建造完畢,楊廣準備啓程南巡。】

……

隋唐大運河的作用不僅體現在隋朝一個時代,而是一直到唐、宋兩朝。

可以說這個工程跟萬里長城一樣,很偉大。

但這也不耽誤罵楊廣。

兩碼事。

只三月份就動員了三百萬勞役。

到八月份,就是一千三百萬!

他亡得真不冤。

別說什麼關隴集團什麼世家力量。

人家可沒讓你五個月發動一千多萬勞役。

能撐八年才遍地狼煙都得謝謝楊堅了。

第11章 打賞獎勵。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283.晚八沒更。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283.晚八沒更。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