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哈克木

或許是防禦措施得當,或許是伽色尼土庫曼人真的在馬什哈德沒有太多合適攻伐的人力,總而言之東歸隊伍難得的在這塊滿是異族的土地上安靜的修整了三天。

說是安靜其實也不盡然,每天的清晨守備營的戰士都要埋葬十幾二十具不明身份的屍體——這些都來自於夜晚行蹤鬼祟的試探者,與夜晚相比,白天的時候東歸主營地周邊就沒什麼殺伐的事情了,當然這要歸功於老羅發下的出入禁令。

與在拉伊城外圍時不同,這次並沒有允許平民工匠去馬什哈德城區,交易之類的事情也完全由軍隊的人代勞,讓老羅下發這種不盡人心軍令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對內防止有人勾連伽色尼土庫曼人,二是對外防止有不安好心的人物藉着匪盜的名義傷了自己人打亂戰前的防禦部署。

當然,限制人出入並不等於坐等敵人上門,該做的事情並不少。首先營地的修整並沒有完全到位,因爲人手充足,僅僅三天,駐營地周圍五百米被挖的到處都是陷阱和各類防禦工事,之所以限制在五百米,是因爲五百米已經是所攜帶的小型投石機的最大射程,再遠了就沒什麼意義了,因爲敵人也不會是傻瓜,看着陷阱往裡面載。

當然目前範圍內的防禦工事已經足夠,至少騎兵通過需要非常的小心,連同本營內的騎兵少量出入都需要下馬牽着輾轉步行,完全可以想象當地人陷入這塊區域的時候該是怎樣的頭痛。

除了前營的防禦工事帶,兩側不適合騎兵突擊的地方同樣佈置了防禦步兵的東西,比如套索、滾石、陷坑之類的東西,有人想要靠近的話也不是不可以,拿命填吧。

至於北面的懸崖不適合佈置防禦工事,卻也沒難住老羅,懸崖頂部橫向扦插的灌木,被弄的鬆動的石壁,崖頂預設的落石,反正怎麼陰險怎麼來,配合崖頂守衛的士兵,相信不管是擅長攀爬的山地獵人還是精神爆棚的狂信徒都別想討到好處,除非是能夠插上翅膀擺脫地心引力的傢伙,不過老羅按照自己的見聞進行推算,這個世界應該還沒有什麼神仙鬼怪,而是像後世一樣是個陸地生物主導的凡人世界。

吩咐戰士和民衆把營地周邊佈置得如同雷場一樣,老羅也沒閒着,拉着守備營的曲長以上軍官一起商量面對敵人來攻時候各項解決對策——這沒什麼好保密的,守備營的軍官在阿爾達比勒之後,就由西德克諾德主持進行了一次審查,路上也沒少了對衆人的監督與抽查,已經排除了所有可能有突厥人有關聯的傢伙。

至於說是商量應對辦法,實際上還是老羅主導,其他人聽從的近乎一言堂的會議,沒辦法,幾乎所有軍人都沒有經歷過大戰場的洗禮,雖然偶有靈光一現的點子,但終究不成系統,沒有作戰的連貫性。而老羅這種雖然只是後世熱武器時代的軍人,對冷兵器戰鬥不熟悉,但畢竟是職業軍人,對戰場的敏感性那是一等一的,何況無論什麼時期的戰爭,更有效更迅捷的殺傷敵人保存自己都是中心原則,沒有例外。

以至於這種會議到最後演變成了老羅主持的軍事課堂,他弄了一塊大石板,然後用木炭條畫示意圖,在前面講解各種殺傷敵人的辦法,阻止敵人救援的辦法,針對不同武器的辦法,戰術銜接的要領,甚至收攏俘虜的規範,傷員救治的程序,還有解決營內糾紛的規範……這些東西想要一股腦灌進所有人的腦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兒,所以很多識字的軍官開始和努拉爾曼一樣用炭筆在紙上拼命記錄,旁邊不識字的軍官一邊紅着眼睛看着老羅,一邊在之後嬉皮笑臉的討好識字的傢伙,沒辦法,這種學識放在哪裡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錢,由不得他們不認真。

即使是類似程守如這樣家裡有兩本《司馬法》或者《六韜》《尉繚子》之類的傢伙也不能不認真,因爲書上絕對沒有老羅用白話解說來得詳細,何況這中間還有巨大的時代差異,而流落到中亞的唐人手中絕沒有這些書籍的全本。

到了最後,連同程守如這樣的傢伙都已經對老羅心服口服,再沒有當初想要和老羅比試甚至拼命的想法,無他,看不到一絲勝利的希望。

修整營地用了三天,軍事會議也用了三天,沒有什麼人來打攪,除了夜晚被殺或者被抓的倒黴細作。

第四天上午,老羅在帳篷裡整理了手頭的東西,正準備去看看騎兵校那邊的情況,奧爾基匆匆走了進來,“將主,外面有人傳報說是馬什哈德綠教伊瑪目的信使,希望求見將主。”

“哦?還以爲阿拉伯人真的沒什麼反應了呢,”老羅隨口說了一句,他本以爲前兩天馬什哈德那邊就會派人來詢問的,沒想到居然沒有任何人來,直到現在纔有人來探尋,“也罷,奧爾基,你叫人帶那信使進來,規矩你知道的。”

“是,將主。只允許帶一個隨從,其他人一律不準進入。”奧爾基規規矩矩的行了個軍禮,重複了一遍軍律,見老羅點頭,纔回身出去。

老羅也不急着去騎兵校那邊了,既然馬什哈德那邊派人來了,不管是禮節也好其他原因也罷,他都要接待一下,更主要的原因是雖然與突厥人成爲敵對,但是能不把阿拉伯人牽扯進來還是儘量避免爲好。

儘管阿拔斯人在中亞的勢力因爲內部爭鬥已經開始衰退,但是因爲宗教的緣故他們的影響力還是存在的,更何況因爲外因壓力導致一個族羣內部重新整合的事情屢見不鮮,老羅對這種打草驚蛇的事情當然非常清楚。

如今最主要的目的是帶來東歸隊伍迴歸東方,而不是吸引更多的目光注視東方,更何況眼下的人手有限,想在這裡做些什麼完全不符合實際,能埋下幾個暗棋已經不錯(偏廂車技術半賣半送給了格魯吉亞人,康斯丁被贖回了哈迪部),做得太多就是爲他人做嫁衣裳了。

過了約莫半個多小時,奧爾基才帶着兩個穿着阿拉伯白色長袍的男人走了過來——營地周邊佈置的象迷陣一樣,能用這個速度過來已經是難得了。

老羅沒去迎接什麼信使,但是出營等待的面子活還是要做的。他遠遠地用阿拉伯語說道:“阿薩拉依啊啦移庫,歡迎真主安拉的僕人來訪!”

他的態度並不謙卑,語言卻是表現得很真誠,至少不會讓人有敵意。

“你好,巴托爾將軍,願安拉降福與你!”爲首的阿拉伯人是個典型的地中海人種面孔的傢伙,年紀大概三四十歲,約有一米七八的身高,留着大約兩寸長的鬍子。另一個沒有說話的則是行了一個彎腰的撫胸禮,典型的隨從舉動。

兩方人進入帳篷,分賓主落座,老羅才從寒暄中得知這位信使名字叫做阿卜杜勒哈克木,是個非常常見的教徒名字,是本地大伊瑪目阿卜杜勒阿里木的貼身隨從,從話語神態表現來看是個謙卑虔誠的綠教信徒,一雙平和的眼睛遠沒有那種宗教狂熱份子的那種偏激與執拗。

“請原諒我沒有去向大伊瑪目見禮,因爲我們只是東歸的唐人,並不是安拉的信徒。”老羅開門見山直接說明了沒有去馬什哈德的藉口,他並不擔心本地的綠教什葉教派組織會阻撓自己這行人的行程,先不說教派與政權之間有矛盾,即使綠教內部同樣有各種紛爭。

當然,假如對方真的有阻撓的意圖並付諸實施,老羅也不忌憚用血與火來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決心。

“明白了,可是我見到……”哈克木用手指了指來路,“你們的營地外面修建的比城堡都要險惡,是想在這裡常駐嗎?”

老羅不知道這位伊瑪目的隨從是什麼想法,他能知道自己的名字應該是聽人講過自己這行人的事情,最大可能說的就是那個貓屎商人努瓦克的嘴巴,肯定也知道己方與伽色尼人之間的矛盾,這麼問的一個可能就是真糊塗,最大的可能卻是裝糊塗。他也不理會對方是否瞭解實情,這沒什麼好避諱的,“哈克木閣下,我們與伽色尼那邊的馬哈穆德手下有了衝突,有消息說那位埃米爾想把我們留在這片土地上,我們這些人卻是想要回到家鄉,也不想給這方土地留下什麼戰亂與殺戮,但是東方有句話,防人之心不可無。現實就是這樣了……”

這種話算是基本把事情描述清楚,老羅沒揭穿對方裝糊塗的姿態,但是話裡話外的意思卻是表面了——想要把我們留下,那就別想逃過戰亂與殺戮。

顯然沒預料到老羅的話語,阿卜杜勒哈克木沉思了好一會兒,纔有些猶豫的說道:“巴托爾將軍,戰亂一起免不了會有人傷亡,難道不能大家坐在一起商談解決這個問題嗎?”

老羅不知道對方真的是和平主義者,還是想要迷惑自己的意志,但是這個時候卻是退讓不得,“沒有人喜歡戰爭,哈克木閣下,但是現在是伽色尼人不想讓我們回家鄉,而且用的是最惡劣的武力逼迫,我們是沒得選擇,既然真理只能用彎刀來說明,那我們只好拿起彎刀來說話。”

又是一陣長時間的沉默,哈克木露出一種無奈的神態站起身,“好吧,巴托爾將軍,我會轉告阿卜杜拉阿里木閣下,或許阿卜杜拉阿里木閣下會派人傳喚說服馬哈穆德埃米爾,還請在大伊瑪目閣下沒有消息傳來之前保持克制。”

“好吧,感謝哈克木閣下的辛苦往返,也感謝大伊瑪目閣下對我們的關注與理解。”站起身,老羅說着冠冕堂皇的客氣話把這位看不清心思的信使送走了。

等到去查看騎兵校的路上時,奧爾基忍不住問了老羅一句話,“將主,難道我們還真聽他們的話,等到消息之後才戰鬥?”

“怎麼可能?”老羅看了一眼臉色被太陽曬得有些紅潤的奧爾基,“我們又不是安拉的信徒,憑什麼聽他的僕人的安排?”

“那……”奧爾基顯然爲老羅之前對哈克木的答覆有些不解。

“大伊瑪目還有剛纔這位哈克木既是教徒也是政客,教徒和政客的話都只能聽一半的,你不知道嗎?”不是老羅不守承諾,而是對着教徒與政客用不到信守承諾。

一行人騎着馬慢速前去騎兵校的駐地,太陽映在頭頂,卡沙夫河谷的溪水蜿蜒在身邊,一個騎着棗紅色馬匹的騎士從後方遠遠地追了上來,來到近前時,騎士翻身下馬,“報……報將主,斥候營阿爾克校尉回來了。”

…………………………………………

附:感謝書友“無心起之”的打賞

第八十九節 狠辣第七十七節 拖格魯吉亞人的後腿第九十三節 倒計時(三)第三十五節 情報與決策(二)第八十七節 談話(下)第五十二節 衝突第十七節 夜議(三)第三十二節 馬家使者第一百一十四節 開拔第四十六節 西德克諾德的憂慮 (上)第十一節 軍馬引出的麻煩第二十一節 沒有月的夜晚關於戰場直覺的故事第十四節 馬賽人第一百零六節 尋仇(三)第五十三節 爭議(中)第二十七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上)第二十五節 安後與觀前第四節 會州(下)第八十一節 山腹內庫的光芒第二節 抓賊第四十七節 收宮(七)第六節 黑雲第六節 貼心的第三十二節 馬家使者第四十五節 見聞(三)一百二十七節 後續與秦翰的突然到訪第五節 籌備第七十六節 河邊第六十五節 漣漪(五)後議第七節 野利悍石第八十九節 發現第七十九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上)第九十七節 秘辛第二十四節 草原往事第一百一十二節 識破第五十二節 趕鴨子上架(上)第五十七節 對張家的安排第十七節 馬哈穆德、卡迪爾和李德明(三)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五十五節 會議(二)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第五十一節 問題與細節第四十節 籌備第七十八節 前日第十四節 交流與互評第十四節 考察與決策第二十節 兵器美食與訓練一百二十七節 後續與秦翰的突然到訪第四十一節 工匠營內第十一節 向東 向東第十七節 自省第一百一十九節 衆智寫在百萬字之後第三十節 骨頭第四十五節 見聞(三)第十三節 夜襲戰(下)第一百零四節 倒計時(十四)第二十三節 哥舒烈第十節 鐵錘與核桃第四十三節 觸戰第三節 會州(中)第六十六節 交鋒(上)第七十八節 第比利斯閒棋第四十六節 偷戰(二)第九節 屠夫羅第三十九節 應對第八十二節 大婚(上)第四十二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二十九節 羅某人的位置第四十七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上)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六十節 浪戰(四)第二十五節 告別與交易第二十五節 告別與交易第三節 會州(中)第七十五節 崔十八郎與張婉娘第八節 張浦的慨嘆第八十五節 駐紮(中)第九十節 籌備第九十一節 魔窟?寶藏!(上)第一百一十一節 書生與將軍(下)第四十九節 中場(上)第五十四節 傷兵第七十一節 比試(一)第七十五節 興州亂(中)第二十六節 荒草圍繞的雅典第七十九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上)第六節 夏州議(下)第七十八節 蛻變第二十七節 收尾第十六節 攔截戰(下)第六節 夜晚與傳承(上)第七十二節 告誡第六十三節 浪戰(八)第二十四節 應對第七十一節 比試(一)第九十節 從容以對馬賽人第二十三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