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 無爲和有爲

蘇詠霖不想把國事帶到家裡。

讓家和國家沒了界限,對於家庭生活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趙惜芯的理解也讓蘇詠霖感到寬心,並且也讓蘇詠霖下定決心,要和那些人稍稍做一次談話,在這個國家新政即將全面鋪開的時候,讓他們知道自己最該做的是什麼。

培養一個精明強幹的高級官員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管是軍隊將領還是行政官員,能在他手下登上高位,無一不是經驗豐富且非常能幹的種類,都是這個國家的財富。

不到萬不得已,蘇詠霖不想對他們下手,不想把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優秀高級幹部送去庫頁島修房子修港口,那也是一種浪費。

只要他們還能做事,只要他們沒有犯罪,蘇詠霖不想做到最後一步。

除非他們自尋死路,自己把自己的道路給走絕了,徹底走到了民衆的對立面,那就無話可說了,必須拿下。

蘇詠霖的理想社會,是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但更是一個律法明確規規矩矩的社會,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遵照律法辦事的社會。

這個律法並不嚴苛,更多方面的規範是在公權力的使用方面,爲民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而不過度干涉民生。

這其實非常難。

規矩不是貶義詞,規矩意味着穩定,穩定意味着民衆生計的穩定延續。

他其實很欣賞漢相曹參。

他認爲蕭規曹隨這個詞其實應該偏向中性,不該在日常生活中成爲帶有貶義色彩的詞語,落得和墨守成規一樣的待遇。

曹參是武將出身,打仗是行家裡手,但是和平時期的建國治理就不怎麼拿手了。

漢建國之後,劉邦不知道抽了什麼風,讓戰功赫赫的曹參幫他的長子劉肥治理齊國,做了齊國國相。

曹參倒是沒什麼委屈的,只是關於治國理政這方面他什麼都不會,面對齊國的一系列爛攤子,他傻了眼。

這個時候,曹參作爲專業軍人出身的專業人士的優勢就發揮出來的。

行業壁壘越高的行業內專業人士往往有一個比較好的習慣,那就是特別尊重專業人士的意見。

曹參作爲優秀武將,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也知道自己在治國這方面不專業,會壞事,鬧不好還要出人命,強烈的憂患和專業意識使他高薪聘請了專業人士蓋公爲他參謀治國。

被他高薪聘請的專業人士蓋公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就就告訴他治理國家很簡單,只要按照國家制定的律法辦事,規規矩矩的,給老百姓提供一個安全的穩定的環境,其他的都不用管。

治理國家的要義就在於官府千萬不要好大喜功,追求政績,過多插手百姓的事物,順其自然就好了。

這種做法長期以來都被人批判,被認爲是不思進取的錯誤做法。

誠然,蘇詠霖自己也承認這種做法是有問題的,但是這種處理事務的理論的真正核心並不在於什麼都不做,而在於【按照律法辦事】。

對於弱勢羣體來說,做到這一點幾乎等於天職,沒什麼難度。

但是對於掌握權力的人來說,這一點恰恰是最難做到的。

而曹參做到了,他不僅自己做到了,還帶動麾下一羣官吏一起做到了,他按照這種做法治理齊國,九年之後,齊國變得非常繁榮,經濟也很不錯,發展得很好。

此後,蕭何去世,惠帝劉盈遂調任治理齊國有功績的曹參到中央當相國,面對全新的挑戰,曹參上任以後的做法是讓人大跌眼鏡的。

他充分了解了一下他麾下的一羣官吏,然後幾乎罷免了所有辦事效率高、口才好、有追求有抱負的能吏,提拔了一羣只知道按部就班,照章辦事的老實巴交的官員,囑咐他們照章辦事,不要逾越。

這之後,他就徹底大鬆心,成天喝酒吃肉聽小曲,小日子過得飛起。

惠帝得知,非常生氣,趕快過來興師問罪,問曹參爲什麼要這樣辦事,這樣做對得起他的信任嗎云云。

這之後發生的故事,就是着名的蕭規曹隨的典故了。

曹參當然不是傻子,也不是懶漢,他只是一個非常講規矩且有專業意識的專業人士,而且政治頭腦也不錯。

且不說呂后當政時期漢中央尖銳的矛盾容不得一個有所作爲的鋒芒畢露的相國,對於蕭何已經定下的被證明有效果的治國方針大略,只要執行下去,一定會使人民休養生息,國家富足。

曹參更加清楚的是,當時剛立國不久的漢國經歷秦末戰亂和劉邦討伐諸侯國的戰爭,真可謂是一地雞毛百廢待興,這種時候,如果爲了個人的名利而大搞政績工程,對於漢國來說,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曹參經過學習之後,對流官制所締造的官僚這個羣體已經非常瞭解了。

所謂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管是爲了自己的政績還是老百姓的生活,該做的事情都是要做的——不然還怎麼靠着政績升官啊?

熬資歷?空等白頭?

不行,必須要主動出擊,有困難就要解決困難,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解決困難。

自古官僚多如此。

你們沒有困難,我還怎麼撈政績升遷啊?

古代朝廷也會開年會,也會開財政會議軍事會議等等,在年初就會把一年要做的事情規範好,花多少錢也會準備好,如果嚴格按照預算執行,財政絕對不會出問題。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正是洞悉了這一點,曹參於是抑制住了想要“揚權”、彰顯自己的權勢的個人慾望,規規矩矩不去折騰,他帶着一羣按部就班老實巴交的官員按照規矩辦事,不僅沒有引來呂后的打壓,也平安的度過了自己三年的相國任期,病逝於任上。

後來,民間把成天喝酒吃肉聽小曲的曹參稱爲賢相。

漢初幾代相國執政班子的行爲被稱作無爲而治,給漢國積蓄了強大的國力基礎。

到了漢武帝時期,爲了反擊匈奴,從而【變無爲爲有爲】,爲了在政治上統一人心,順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趨勢,遂對漢初幾十年這無爲而治的做法予以了一定程度上的否認。

但是在蘇詠霖看來,沒有任何一種執政方式可以稱之爲無爲而治,真正的無爲根本不可能治理國家。

所謂的無爲,本質上都是王朝建立初期集合一大羣能人制定好完善的律法、革除前代弊政之後照章辦事,官府官員守規矩、不搞事、與民休息,是一種較低損耗的組織形式。

和平建設時期,這種低損耗模式的優勢很明顯,只是全面戰爭時期,這種較低損耗的組織形式不能適應高烈度的全面戰爭。

想想也明白,人類社會一旦形成一個組織,哪裡能存在什麼所謂的無爲而治呢?

民衆體感的無爲而治,恰恰證明了官府執政的成功。

官府設置了一套規矩,自己也進入其中,大家一起規規矩矩照章辦事,不超脫,不亂來,不破壞規矩,時間長了,最初的有爲就成了底層民衆體感上的無爲。

想要辦大事,需要有爲。

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積蓄國力,並且得到民衆的認可,降低執政成本,恢復民生和因爲戰亂而損失的人口,就需要“無爲而治”。

雖然時代變了,斗轉星移,漢初黃老之學倡導的無爲而治已經不可能適應當下的生產力狀態,強行回到過去,那就和王莽一樣,那是一場註定失敗的大型社會實驗。

但是其本質並未過時。

即每一個人都守規矩,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

想要民間守規矩,不難,想要官方守規矩,很難,因爲規矩本身也是官方制定的,如何讓官方也守規矩,考驗着執政者的執政水平。

這就是無爲而治的精髓。

曹參沒有劉邦的威望,沒有蕭何的天才,所以他把那些喜歡搞事情、天天想着升官發財的不穩定分子趕出自己的執政班子,換了一羣老實巴交只知道照章辦事的人來幫他貫徹蕭何留下的規章制度。

官方守規矩,就意味着不折騰,意味着較少的侵害民間利益,就意味着較低的行政司法成本,就意味着社會的和諧與經濟的繁榮。

當然了,不管對於西漢也好,對於大明來說,曹參的做法都只能在一定的時期內起到正面效果,輪到變革時期,這套機制必然要變。

但問題在於,這種切換對於古代王朝來說幾乎是不可逆的。

古代朝廷一旦因爲某種原因結束了這種輕徭薄賦的無爲狀態之後,在需要有爲去處置的大事變終結以後,就幾乎不可能再切換回來,下一次的無爲而治,必然是下一個王朝。

因爲一次有爲變革耗盡了民力之後,官僚們就不守規矩了,不再給民衆下一次休息的機會,一直那麼有爲下去。

而農業時代的民力積攢的不夠快、不夠多,經不起官僚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撈政績形式的“有爲”,農民會加速破產,帝國也會加速走向滅亡。

事到如今,蘇詠霖已經不奢求自己建立的國家哪怕在自己死了之後都能一直維持火紅的狀態,但是他也不能允許這個國家墮落。

所以他決定爲明國建立三套機制,立下三個機制下的三套規矩。

第一套機制是和平建設時期的機制,第二套機制是局部戰爭時期的機制,第三套機制是全面戰爭時期的機制。

他要在自己還活着的時候,將這三套機制制定完畢,使之成爲貫徹明國上下的三套規矩,通過法律形式將這三套規矩確定下來,成爲全民共識。

未來大明出了什麼事情,按照三種情況來分辨,決定啓用哪一套機制就可以了。

就蘇詠霖自己所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從無爲轉變成有爲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而從有爲切換回無爲狀態,就相當相當的困難了。

原因很簡單。

無爲狀態下,官方守規矩,不能爲所欲爲,民間依靠規矩,反制力量較強,官方需要更多的讓利民間,因此做官難度較大。

簡而言之,想高升想政績要名望的官兒在無爲時期不會很舒服。

而在有爲狀態下,因爲各種需要,無爲狀態下的規矩被打破,官方力量開始凍結之前的規矩,權力觸角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權力陡然增強,便於進行總動員。

這種情況下動員起來的人力物力財力是相當恐怖的,漢武帝以此動員整個大漢對匈奴發起了空前勐烈的戰略打擊。

然而這不是沒有代價的。

一千五百六十 一碗清汁田螺羹五百零八 張浚的迴歸勢不可擋六百四十一 你不單單是朐山縣的縣令八百七十一 實現徹底之革命一千一百二十一 虞允文絕不妥協四百六十三 蘇絕的膽子一直都很大一千五百一十二 我覺得我爲人還是挺隨和的四百八十七 給我把中都城打下來!五百九十八 孫子義急流勇退三百九十一 完顏亮兵臨河間十八 他們眼中的火焰也燒得正旺一千二百零三 他們無法成功二十九 你這是要管他們一輩子啊九百 天網軍截胡二百九十一 孔彥舟十分熟練的施展自己的傳統藝能八百九十八 張中彥表示擔憂三百二十六 趙祥,你的好日子就到現在了四百九十九 一羣賊而已,他們懂什麼治理國家?二百一十二 完顏阿鄰感到恥辱八百三十三 我不需要孔氏彰顯我的正統一千零三十 德化城破第1632章 租借新加坡二百六十四 無極改編九百八十一 大明不會剝削農民二百八十一 蘇詠霖露出了自己並不長但相當鋒銳的獠牙五百八十三 匪過如梳,兵過如蓖,官過如剃五百一十七 趙作良不背鍋三百九十二 被包圍的河間城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四十九 土辦法也有大用處一千五百二十五 蘇詠霖忽然閒了下來二百三十 那要是我死了呢?二百四十五 我必須要儘快攻克大名府一千五百四十七 樑元凱已經顧不得許多了八 現實往往比凡爾賽更加凡爾賽八十五 另闢蹊徑的賺錢七百一十三 痛哭的趙昚一千三百二十五 這是他最後的報復一千四百零三 對上等人的打擊一刻都不能停止一千二百八十 早點結束吧,累了七百四十 吳拱覺得自己正在朝着名將的方向快步前進七百零四 物價飛漲的臨安城七百七十五 無限正義一千二百八十五 太不容易了一千一百三十四 三皇子有英武之風四百八十三 他們到底要什麼?想做什麼?三百一十九 以趙構作爲人類基準而存在的世界是不能存在的一千五百一十六 開弓沒有回頭箭七百三十二 揭竿而起六百三十三 復興會的正向循環四十二 那麼我們造反又是爲了什麼三百三十八 再斷金國一臂一千三百一十四 時代的紅利九百七十八 陸游的震驚一百五十九 勝捷軍還需要變得更強五百五十四 他也打心眼兒裡瞧不起南宋一千一百零一 明國也是有可取之處的四 南宋辦不到,那就我來試試好了一千一百九十五 孫子義對政治不感興趣一千一百八十二 心中枷鎖尚在,談何地上天國九百七十九 別和明國人走的太近一千零三十八 進軍襄陽二百二十六 完顏阿鄰要進攻一千五百七十五 遼東地區人類生存改善計劃五百七十八 你們是光復軍?你們不殺人?一千零三十五 他還不夠輕敵五百零四 金帝國的遺產第1627章 倫巴林的奮鬥一千零三十一 我一定爲宋使君求得身後撫慰四百九十一 他們的噩夢這才正式開始九百零七 窮山惡水出刁民一百五十八 鬱悶的蘇詠霖一千二百九十四 明國沒有錢荒一千一百六十三 不能放過趙構一千四百六十七 我的國家很強大,非常非常的強大六百八十九 決戰瓜洲水師八百九十六 我不跪,你們也不跪九百五十二 嚴重的危機感一千一百二十 官家,您……您糊塗啊!七百八十三 千里之外,咫尺之間九百八十八 問題之所在,在於能否接受六百二十九 退耕還林一千二百三十六 打仗,果然是一筆生意二十一 咱們終有一戰?一百九十五 現在還遠未到塵埃落定的時候一千二百零三 他們無法成功一千一百七十八 全部消滅掉一千零一十 現在,這就是公平三百五十六 復興會一千零七十一 一夫一妻一千三百二十六 張栻是明國的人?一千三百三十四 南下,南下,南下!一千五百四十七 樑元凱已經顧不得許多了五百零七 我將誓死追隨二百零二 完顏亮下達動員令三百六十六 “賺外快”行動二百二十三 這羣人裡面,絕對不會有人背叛蘇詠霖九百二十三 時代真的變了一千一百五十七 蘇長生毫不懷疑一千一百四十二 交出廢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