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又是麻煩事

關於退股一事兒,趙復實在理虧,這也是他一直擔心的事情,他和達強之間的關係急轉直下,不能說由此開始,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爲此他和趙歌打了不止一架,無奈這小王八蛋態度堅決,理由也很簡單,達強貪心不足,不是一路人,絕對走不到一塊。

當然,理虧只是趙復的理解,趙歌絕不這麼認爲,因爲達強借着當時大夥缺錢的機會,曾反覆要求增加佔股份額,不是讓趙復轉達,就是親自找趙歌談,原本達強的投資是記在趙複名下的,最後給獨立出來,趙歌一狠心減掉自己的份額加給了達強,沒辦法,當時既需要錢,他也要平衡喬娃子和老菜梆子,但未料到達強並不滿足。

這就讓趙歌非常不爽了,原本還想試探一下達強的底牌,也好做下一步的應對,但賴春光阻止了他,就問了三個問題,達強你能控制的了麼?在北川街這幫人和達強之間你選擇誰?他那麼大的生意,爲啥還要在乎咱們這點殘羹冷飯?

趙歌沒有當場回答,但完全明白了賴春光的意思,第二天就做出了決定,算足了達強的紅利,退股。這是幾方股權合作以來第一次出現了重大裂痕,他們這種奇怪的集合也不需要什麼制度規章,趙歌聯合喬娃子和老菜梆子佔大頭,自然說話有分量,趙復聯合陳東竭力反對,未料陳東忽然就棄權了。

達強當時的反應極爲反常,什麼話也沒說,拿錢走人。這個事件也可以看作是幾方聯合體正式解體的開始,當然不會結束,續集也不止一集。

後來達強也沒有什麼反常的舉動,反而趙歌和趙復鬧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他還充當了一把和事佬,把趙復弄得更加尷尬和愧疚。

所以今天找達強,趙復完全是把臉皮給扔掉纔來的,談不成也不奇怪,但也能瞭解對方真實的心態,人家不是無所謂,而是一直記着帳呢。

事情已成定局,找達強不成,趙復絕不可能再去找樑斌,因爲利害關係明擺着,到時候萬一衝突起來,看在多年兄弟份上,達強很可能袖手旁觀,既不幫忙,也不會背後捅刀子,而你一旦去找樑斌,性質就變了,大家真的就會徹底翻臉。

從鎏金歲月出來的趙復一籌莫展,除了咒罵趙歌外,再也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回家睡覺。

接下來的日子裡,趙歌忙的腳不沾地,全力以赴準備新店的籌備、裝潢,設施設備的採購等等,而且在賴春光的反覆建議下開始拜會一些地頭上的父母官,從工商到三整頓、市容,不一而足,用老賴的話說,既然要紮根解放路,鋪開來幹了,沒有方方面面的支持,是根本玩兒不轉的,最起碼要先混個臉熟。

還有,就是進一步收縮黃牛生意,現在倒騰債券真的不好乾了,生意逐漸都轉向了正規的交易所,有相當一部分小弟已經收不上抽水,情況挺嚴重,正如以前賴春光說過的那樣,做黃牛大把撈錢的日子終將結束。

當然,交易所裡也有黃牛,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沒點兒文化,腦袋也不靈光,絕對幹不成,北川街這幫混混大多數都是小學沒讀完的粗鄙,能挑出來的真沒多少。

幸虧之前一直在慢慢轉型,否則真的是措手不及,但速度還是慢了很多,所以這也是趙歌爲什麼火急火燎的要開第三間店的原因之一,當然,這種情況還可以解釋爲什麼樑斌抽了葛文虎一頓後就沒下文了,樑斌的眼光能比賴春光差麼?

在生存法則下,趙歌這幫提前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已經過早的領悟了與人斗的諸多要訣和手段,隨時都敢放手一搏,趙歌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早有了充足的思想準備,運氣不會總是光臨在他腦袋上,遲早會有硬仗碰,他纔不會像趙復那樣瞻前顧後,只要薛西慶敢露頭,管你特麼什麼刀會,打過了再說。

什麼叫做初出茅廬、初生牛犢?趙歌這幫人這就是。

而還沒出過茅廬的許暉自然是在課堂上認真學習,不過煩心事兒也多,儘管他竭力在控制情緒,但張儀的影子還是時不時的從他腦子裡的某一個角落冒出來,然後就是一通亂想,她已經出國了麼?現在過得好不好?爲什麼不來信?總之要心煩意亂一通,這很折磨人,往往一走神就是一兩個小時過去了。

再者,就是羅小剛,這傢伙近幾天像是有神經病,身上總帶着傢伙,袖子裡藏着木棍,書包裡還有一把片兒刀,放學糾集一大幫人,吆五喝六,看上去挺熱鬧,其實緊張的要死。

許暉很鬱悶,覺得五大三粗的羅小剛膽子也太小了,爲了一個高小毛至於麼?

還真至於!許暉越不緊張,越容易碰事兒,下午放學,就因爲在教室裡耽擱了一會兒,出問題了。

當時付建平路過他們班時,還喊了他一嗓子,見沒有反應就火急火燎的跑了,他這陣忙,經常去趙歌那兒轉悠,說不上啥吸引着他,反正幾天不去,心裡就癢癢。

再說許暉放學後爲啥耽擱呢?又是一樁麻煩事,自習課上,他收到吳曉莉轉來的一個精巧的小信封,裡面張紙條,紙條的主人是魏亞麗,她週末過生日,想邀請許暉參加。

可能是觸景生情的緣故,許暉看完後,腦子就懵了,他一下想起了三年前張儀過生日的情景,年少純真、浪漫的時光一去不復返,許暉說不出的傷感和懷念,正因爲那個生日,張儀向他流露真情,讓他激動的要死,還是因爲這個生日,許暉知道了張儀要舉家遷往外地的消息,同一天內,上演了冰與火之歌,如何不感懷?

許暉腦子一亂,就覺得紙條十分燙手,下意識的就要拿筆回絕,不經意的一擡頭,卻撞上了魏亞麗扭臉偷看的目光,對方的臉頓時騰起一片火雲,十分迅速的把臉轉了回去,趴在課桌上佯裝看書一動不動了。

魏亞麗應該是相當緊張,從封的嚴嚴實實的小信封就能看出來,人家姑娘還是很謹慎的,許暉剛剛抓了筆的手又縮了回來,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做了,直接回絕,怕是傷人太狠,但不回絕,他又實在沒心情參加這個生日聚會。

新學期開學以來,魏亞麗時常找機會跟許暉聊天,有的時候自習課上跟人換座位,直接坐到了吳曉莉的前面,問許暉數學題,或者乾脆就跟吳曉莉換座位,反正兩個好朋友好說話。

許暉剛開始沒怎麼在意,後來還是察覺到了魏亞麗的過度熱情,其實從南山郊遊開始,小姑娘就一直對許暉有感覺,只不過很含蓄,加之當時高小毛在追她,搞的大張旗鼓,人盡皆知,遲鈍的許暉也沒有任何反應,所以有一段時間魏亞麗很消沉。

運動會算是個轉折點,高小毛當衆做出不雅之舉,對魏亞麗來說是莫大的羞辱,所以她果斷回擊,極爲堅決,因爲更擔心包括許暉在內的多數同學誤會她,回家偷偷哭了好幾場,只有好朋友吳曉莉瞭解這些。

讓魏亞麗重新萌動起來的是那天許暉痛斥高小毛,真是罵的痛快淋漓,讓人好不興奮,當然,許暉當時的言辭在班裡還有些小小的爭議,但出發點沒錯,魏亞麗才管不了那麼多,她就是高興,這纔是男子漢,她在想,許暉或許對她是有感覺的。

一切風浪都已過去,高小毛那個渾人也離開了十九中,難道不應該重新收拾心情,好好把握這個機會麼?

對於這一切,許暉不是很瞭解,但是再遲鈍,他也不可能沒有感覺,可陷在情感漩渦中還沒完全爬出來的許暉,哪有心情再添麻煩事?

於是裝傻,還裝的特別有個性,數學題突然就不會做了,說話也粗魯起來,對魏亞麗特意帶來的精美小吃也是挑三揀四,這個不好吃,那個太甜,許暉甚至還說出讓對方非常尷尬的話,“你能不能換回去?我找吳曉莉有事兒哎。”

但魏亞麗並不太介意,對許暉的熱情依然如故,這種持續性完全乎許暉的預料,現在難題擺在眼前,真的有些煩躁和無奈,想了半天也沒什麼好辦法,再一擡頭,教室裡就剩他一個了。

許暉只好一個人騎車回家,才從校門口出來就碰上了一幫混混。

這幫人大概六七個的樣子,呼啦一下子就把許暉圍在中間,爲首的一個也就十七八歲,身材瘦高,斜眼吊眉,長相十分另類,其餘的人也是差不多的年紀。

許暉雖然沒把高小毛放在眼裡,但不代表他不警惕、沒有準備,這回他沒帶刀,那東西太容易闖禍,書包裡就兩塊板磚,策咯是扔完了就跑,非常簡單。不知爲什麼,面對被圍起來的險境,他真的生不起緊張的心裡,估計這種場面也是見多了。

第434章 惹了二世祖第426章 再生間隙第06章 衝突升級第517章 準備嫁妝第242章 世道變了第17章 心相印第435章 小雜魚的心態第378章 誰賠錢誰走人第560章 賣命的代價第491章 好消息不斷第300 易洪發飆第481章 把自己賭上第564章 一本正經的胡攪蠻纏第01章 文化大院第298 認輸了第221章 兩件破事兒第476章 互有動作第205章 自己抗第25章 人生拐點第391章 活學活用第450章 如臨深淵第52章 小叮噹第432章 榆木疙瘩第434章 惹了二世祖第237章 飄雪第130章 煩惱對開心第114章 緩兵計第63章 樑斌的決定第232章 誰都擦不乾淨第557章 多一秒都不值第468章 何去何從第370章 搭不到一塊兒第199章 誰更不要臉第09章 生日聚會第436章 田樂其人第305章 夜訪易洪第102章 奇怪的組合第515章 臨時老大第405章 大不了都別做第109章 仲夏演唱會(1)第372章 酒桌上能說事兒第97章 倒黴的決定第278 多此一舉第59章 真的要搞事兒第237章 飄雪第399章 暫時的句號第302 盯梢第448章 處處湊巧第372章 酒桌上能說事兒第15章 住院的甜蜜第407章 劉黑子出獄第379章 非常好用第216章 謠言四起第372章 酒桌上能說事兒第277 怪異的行爲第188章 勾掉一筆第87章 蘑菇長啥樣第524章 給你扔河裡第370章 搭不到一塊兒第06章 衝突升級第439章 老話至理第17章 心相印第374章 小叮噹命大第550章 無話可說第444章 和氣點好第203章 補課亂象第281 花式追逐第86章 煎熬與心塞第382章 車匪路霸第159章 天長地久第113章 老男人第269 觸動第73章 活土匪第247 秉性第313章 殺機第423章 官威掃地第535章 遇襲第489章 醉着不想醒第196章 痛並快樂第424章 捲土重來第48章 夜市驚變第414章 大餅一千萬第365章 回家過年第196章 痛並快樂第527章 重要線索第113章 老男人第370章 搭不到一塊兒第503章 把事兒鬧大第217章 許暉的辦法第265 被無視的感覺第254 偏執第135章 轉機第464章 糊塗的亡命者第449章 再起爐竈第523章 當垃圾一樣扔了第05章 兄弟結拜第526章 想到一塊兒第05章 兄弟結拜第376章 是她麼?第278 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