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削平天下 上

蜀道

步兵而至,軍容嚴整,旌旗一片,雖在山道,不能列陣,但靜靜而立,一股凜然的殺氣衝上天空。

關羽面無表情聽着彙報,良久,眯起丹鳳眼,嘆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陛下的詩真是太形象了。”

“一直都聽說蜀道難,蜀道難,前幾天自漢中過來,我還覺得不過如此,今日到了這裡,才知道蜀道難的真義。”

“是啊,過來時,山勢固險絕,穀道還算寬敞,強攻之下還是可以破,今日一看這燒了的棧道,才知蜀道的確難!”有副將徐晃附議。

衆人看上去,看着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山嶺,本來就是絕壁上的棧道,完整時都膽戰心驚,這時更是隻有殘樁和洞孔……大軍怎得而進?

都不由自主地感嘆起來。

剛纔有個親兵試探幾步,結果風一吹,衆人眼睜睜看着他跌下,雖手抓住了一個殘樁,終不能持久,臨死前慘呼:“大將軍……我叫張銅牙,我還有個五十的老孃,求大將軍照顧……”

話還沒有落,山風吹來,抓不住,就摔了下去。

衆人雖心如鐵石,不禁暗自慘然,這路是不能進了。

關羽看着絕壁棧道殘樁自眼前不遠處一直向前延伸,一直延伸到了雲端,鐵青着臉色。

一曲《將進酒》道盡險難,簡陋交通條件下崇山峻嶺是不可越的障礙,更別說蜀地和中原隔了大巴山脈和秦嶺山脈,入蜀用還是先秦時期開闢的斜谷一線棧道,凌駕於絕壁深淵,讓人望了膽寒。

劉焉回去時點火將棧道一燒,追擊的先鋒徐晃瞪着眼,就是沒轍了,他帶的騎兵雖勇,還不能飛。

棧道毀壞至斯,不修好是難以進軍,而修好這樣棧道,就算有着術師和道兵,都要二年時間。

“大將軍,蜀道燒了,也可自荊州水道逆行上去。”

“三峽水險,得縴夫拉船,同是很難。”關羽陰沉的說了這句,轉問着術師團的人:“這樣天險,你們可過乎?”

“利用道法,潛入小股,還是可以辦到,但這點人怕無法威脅蜀中。”術師團面面相覷,有人嚥了一口唾液,爲難的說着。

關羽沒有再說話,命令:“立刻向陛下通報最近情況,等候旨意。”

“是!”

洛陽·帝宮

“陛下,漢中急報。”道法傳信,一日三千里,比電報是慢了些,但是橫跨漢中到洛陽,也不到一日,就送上了御案。

“唔!”葉青呷着茶,神色平淡,一直都不言聲,下面官員低首怔怔望着他,提心吊膽,等待着旨意。

葉青站起身來,在窗下兜了一圈,細望着遠處的花園,冷笑一聲說:“不想劉焉這樣果決,果鐵了心,抗拒天兵乎?”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西漢魯恭王劉餘後裔,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後向朝廷求爲益州牧,封陽城侯,前往益州整飭吏治,劉焉進入益州,派張魯盤踞漢中,張魯截斷交通,斬殺漢使,益州與中央道路不通。

天下諸侯討伐董卓,劉焉也拒不出兵,公元191年,劉焉傳說聖人跡象,造乘輿,欲稱帝。

這樣的人,果是處心積慮要謀天下,天下不成,也要割據。

見皇帝沉思,周圍的人都連大氣都不敢喘,垂手等待,恐懼招來皇帝雷霆之怒,其實葉青這時,就放下了。

葉青也不太在意進度,曾記得諸葛亮逆取漢中,曹操被迫兵退斜谷時就嘆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還是曹魏集團千萬人口對蜀漢二百萬人口的較量,現對新漢帝國保存元氣的四千萬體量來說,這蜀地只是個小副本罷了。

他的目光更多轉向草原,關注着慕容正的動向,根據邊境商隊中摻雜的密探偵查,鮮卑族明顯整合各族,正式建制立國,這意味着格局的穩固,真正轉化龍氣的開始。

葉青並不爲此震怒,他要看看——是誰成長更快,誰更忍不住。

帝國在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全力恢復水利系統、農業生產,對軍事預算壓縮得很小,但戰備還無時不刻地進行。

這就足夠了。

沉思片刻,葉青回身,沉聲命令:“派人修建蜀道,列成工程,交給內閣處理這事。”

“三峽水道,同時擴寬,可由火雷炸之。”

“在這時間,派術師潛伏入內,劉焉與蜀來說,同是外來之人,朕幾要統一天下,威震天下,而劉焉之前又大敗,此消彼長,不信蜀地沒有人響應。”

“蜀地既難,先平涼州,幷州就是。”

“是!”立刻就有人應着,迅速潤旨成文,葉青細細看了,鈐上了玉璽,發佈了下去。

洛陽很快調關羽和與之統帥的這一批壯年將領,改派趙雲率領着陸遜、呂蒙、魏延這批上場。

新生代青年將領需要成長,同樣軍營裡面迎來了新血,中央北軍各部在補充新兵同樣輪流調度上去,以備來日對草原大戰。

涼州堅持二年,終撐不住,臣服,而幷州隨之一統。

一時間,天下只有蜀地未平,變得僵持,報紙上小戰多了,洛陽民衆習慣了這種連綿戰事……總歸很遙遠。

時光滾滾飛逝,轉眼到了應武五年,又一年盛夏。

田間的小麥和稻穀漸漸褪去青澀,洛陽南宮桃園結出滿園的仙果,這不僅僅母株扦插的樹苗成長了,並且昭示着神州地氣興旺,距離第一個五年計劃驗收已不遠。

而軍事上,蜀地出現了喜劇轉折。

在去年寒冬時,前蜀王劉焉就染病不理事,纏綿了一整個冬天,到開春時不甘心撒手離世,他傳位劉璋——只有這個性格懦弱的幼子可以傳了。

三年修建,蜀道基本恢復,蜀地根基已大大削弱,全靠劉焉強人手段壓着,他一病逝更直接動搖了統治。

劉璋面對這樣的爛攤子,束手無策。

這不是糧食用度問題,都江堰下的天府之國還是很富饒,人口也有數百萬,但面對新漢大統一潮流,人心已散亂了——在原歷史上劉備和諸葛亮文武經營蜀地數十年,第一代或死或衰,劉阿斗還能支撐些年,此時劉璋卻沒這個條件,也沒有父輩堅韌和鐵腕。

劉璋幾個年長的哥哥剛強有爲,但劉瑁早逝(其妻吳莧麗色,車騎將軍吳懿之妹,後改嫁給劉備做皇后),劉範、劉誕歷史上後來死於反抗董卓,現在一直都在洛陽做着文官。

有些羈縻之意,更多是能力不錯,爲人很重節義,已受皇帝欣賞,獲得拔擢。

這現存的三兄弟相互爲敵,和歷史上諸葛亮三兄弟分仕魏蜀吳一樣,時人視之平常。

皇帝在滿園仙桃成熟時,在城郊西苑召開過一次羣臣盛宴,宴後留這幾個本家散步月下,誰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實際上,葉青只是聊了聊他們父親劉焉過往的生平,表示感慨。

劉範和劉誕小心翼翼跟隨着皇帝答話,最後一起在涼亭中休息,還要皇帝吩咐了纔敢坐下。

“昔年天下大亂,乃父上書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權輕,請用宗室、重臣爲邊遠州牧,軍政大權獨攬以鎮壓寇盜之事……”

“公允的說,這根本是乃父此時,已有着奪鼎的野心……”話還沒有說完,劉範和劉誕嚇的滿身是汗,連忙跪下叩拜請罪。

“起來罷,這和你們無關,這雖削弱了中央而加速舊朝崩潰,卻節約了劉家元氣,不至於抱在朽木上吊死,在四方邊角別開生面,得有三興之機。”

葉青這樣說着,想起歷史上劉焉益州、劉虞幽州、劉表荊州、劉備跑跑,有些失笑說:“我能興起,也有乃父之功。”

劉範和劉誕只感覺背後溼透,相視一眼,就惶恐辭謝說着:“陛下自有天命,龍氣顯於白兔山,可見高祖有靈,非凡人之功。”

“呵……”葉青面色古怪起來,自己當年這麼明顯的山寨祥瑞,天地靈氣激變道法顯聖以來,還真讓越來越多有識之士都相信了……這方面拉低了英傑的智商,還真讓人有點慚愧。

他這點惡趣味念頭閃過,明白這兩個青年官員惶恐心情,卻不好再說自己是真心有點佩服他們父親的膽略。

東漢末年,想成爲光武第二,並且付之行動,第一個就是劉焉。

歷史上黃巾起義時張修改天一盟爲五斗米道,當時大漢之氣還很強盛,劉焉單騎入蜀,帶着吳懿等一幫核心文武,一舉鎮壓了蜀中的教團起義軍,張魯在劉焉力挺下先是攻打漢中太守蘇固,佔據漢中後又襲殺張修奪回天師道教權。

劉焉這時使得巴蜀、漢中統合一起,這是當年劉邦對項羽逆襲的道路,也可說在三國初期就具備了後期蜀漢的勢力版圖,治政八年,至羣雄討董時,龍氣已經基本形成。

與自己此身劉備延期二十年建立的蜀漢集團相比,劉焉纔是建立起蜀中割據勢力最快的一家,不得不說老劉家兩個朝代積累的強大慣性,稍一振奮就是第二個光武帝劉秀。

但劉焉敗筆是沒有上洛陽參與諸侯討董——打的主意或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讓關東羣雄與關西董卓相互消耗實力,但是這就失了政治大義,小了格局了。

第一千七十章 自污 下第二千三十三章 下降 上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合流 上1813.第1813章 恐怖的增長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爭命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魔鏡魔鏡 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五德真形 上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支援 下第一卷 第二百章 回去第八百三十六章 驚動 中第一卷 第二百零九章 誅殺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汲取 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仙化身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撥開迷霧 下第一卷 第四百六十六章 說降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你變了 下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出水 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兩處仙 下第一卷 第六十二章歸家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章 營嘯第671章 誰將死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五德地仙 下第八百四十五章 試探 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 上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龍女第一卷 第四百七十六章 應王第八百六十五章 沂水郡使者 下第721章 末路 上第一千九百章 聚散之道 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公民任務 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會盟 上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輪值主帝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二絕殺 下第一千六百章 糾纏 下第一千十五章 旅途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短暫交鋒 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交易 下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月第一卷 第五十章客卿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一章 爭龍秘術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芊芊之心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革鼎 下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二章 譽郡王第一卷 第四百三十九章 轟炸 上第一千五十七章 大器 上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三章 招攬術師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八章 漢賊唯袁紹一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述職 上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梅叢 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煉化風火地水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一絲紫氣第五百零五章 誅仙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世同移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進擊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祥雲星魂裙 下第五章 祭文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永不言和第二千二十九章 星核第725章 就藩 上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迴光返照 下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變革 下第716章 對陣 上第二千零二章 向我開炮 下第692章 爭鋒 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底牌傳承 上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恨當年不私奔第五百六十九章 善後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絕境第一卷 第二百十章 應有之義第五百零九章 封印破碎 上第一卷 第五十三章腳步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章 還銀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對峙 下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書之變第1820章 遺世者 下第八百四十章 雷劫第971章 與社稷有功第八百四十七章 仙雷墮 下第一卷 第三百零五章 有我,就有大漢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青源兩界樹 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遲疑第五百三十章 圍剿 上第702章 驚詫莫名 上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誰是誰非第一卷 第四百七十二章 趕盡殺絕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黑德聯席 下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算計亞聖第七百零七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零一章 走向第一千七百十八章 時空遂道 下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漏洞第一千五十五章 新領 上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章 擒拿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本源歸位 ...第六百九十四章 軍管公告第六百七十七章 革命 下1828.第1828章 詢問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抗命 下第686章 削平天下 下